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人红细胞在体外老化(37℃。48h)过程中会自然形成并释放的囊泡为不均一的群体,经 Dextran-T7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可明显分成三种组分。囊泡主要集中在组分Ⅱ和Ⅲ中,而组分Ⅰ除了囊泡外还含有膜和膜碎片。这三种囊泡组分在流动性、封闭度等性质上有明显差异。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囊泡的荧光光谱与正常红细胞膜相比变化较大,红移22nm 左右,这提示了囊泡膜脂的结构和组分与红细胞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硒对红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老化过程中,释放囊泡,增加脆性以及减少酶活性等等均是细胞衰老的征状.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微量元素硒对红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发现在红细胞老化体系中补充适量Na_2SeO_3(0.04~0.64ppm)后,红细胞延缓释放囊泡,溶血减少以及膜上AchE脱落减少,而过量的Na_2SeO_3(6.4 ppm以上)对红细胞则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仪分别测定了红细胞膜,Na_2SeO_3溶液以及外加硒红细胞膜的ESR谱.结果表明,外加硒红细胞膜的ESR谱与红细胞膜和Na_2SeO_3溶液均不相同,其特征峰的g值在2.0760左右.这提示了Na_2SeO_3对红细胞膜的作用可能是以膜结合硒的形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老化过程中,释放囊泡,增加脆性以及减少酶活性等等均是细胞衰老的征状。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微量元素硒对红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发现在红细胞老化体系中补充适量 Na_2SeO_3(0.04~0.64ppm)后,红细胞延缓释放囊泡,溶血减少以及膜上 AchE 脱落减少,而过量的 Na_2SeO_3(6.4 ppm 以上)对红细胞则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仪分别测定了红细胞膜,Na_2SeO_3溶液以及外加硒红细胞膜的 ESR 谱。结果表明,外加硒红细胞膜的 ESR 谱与红细胞膜和 Na_2SeO_3溶液均不相同,其特征峰的 g 值在2.0760左右。这提示了 Na_2SeO_3对红细胞膜的作用可能是以膜结合硒的形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氧化甾醇3,19–二羟基-胆甾烷-24-酮(DHCO)和3β,5α,6β-胆甾烷三醇(Triol)替代胆甾醇与大豆磷脂形成脂质囊泡的性质研究。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囊泡,通过测定脂溶性及水溶性荧光探针在脂质囊泡中的荧光强度变化,考察囊泡膜流动性及通透性;通过测定脂质囊泡中游离DHCO及结合DHCO的浓度考察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考察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对脂质囊泡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HCO、Triol与磷脂形成的脂质囊泡与胆甾烷(CHOL)-磷脂脂质囊泡的膜流动性无明显差异,但膜通透性稍有增大。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为8258%。DHCO、Triol与大豆磷脂经简单工艺即可形成脂质囊泡。可通过调节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获得具理想粒径和外观的脂质囊泡。氧化甾醇数量庞大,其作为脂质囊泡的新型“流动性缓冲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几种血液病人和正常人的红细胞膜蛋白的差异,采用SDS-PAGE对红细胞影泡电泳。结果发现:一生溶贫病人膜蛋白的电泳图谱与正常人基本相似、膜蛋白组分含量属正常;贫血病人的膜蛋白中带4.1与带3的比值较正常的低,且带4.2下出现新带,与骨髓病主粗关的病人膜蛋白各组分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
用卵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所形成的囊泡模拟细胞膜,利用Langmuir膜天平、Zeta电势研究卵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停留法和TEM等方法从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结构破坏方面来探讨不同组分对囊泡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囊泡中的蛋白质、胆固醇和卵磷脂分子之间是相互吸引的.相对于卵磷脂囊泡,混合体系囊泡更加稳定.表面活性剂是通过静电吸引力和疏水效应嵌入囊泡的双分子层中,导致囊泡被破坏.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到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囊泡破坏过程的活化能,进一步证明加入蛋白质、胆固醇能够使卵磷脂囊泡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双相分配分离法从玉米根细胞提取原生质膜囊泡。其质膜成分特异的K~+,Mg~(2+)—ATP酶活性比膜粗提液高1.67倍。其他细胞器标记酶活性在质膜组分中很低或没有。特异染色电镜形态学定量统计表明质膜组分中90%以上是质膜囊泡。去污剂刺激ATP酶活性实验证明,约92%囊泡是正面向外的。应用此法也证明NAD(P)H—氧化酶可能是跨膜存在的,其催化Fe~(3+)还原的位点可能在膜的内侧。应用高盐冻—融法并结合水双相分配分离法处理正面向外囊泡,可获得内翻外质膜囊泡,实验证明它不仅纯度高而且封闭。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紫草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磷脂脂肪酸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采用GC-MS法测定紫草粗多糖,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紫草粗多糖低、中、高给药组小鼠红细胞膜中,C16:1、C18:1、C18:2、UFA/TFA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18:2、UFA/TFA的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紫草粗多糖低、中剂量组C16: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其中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紫草粗多糖组C18:0的百分含量较阴性对照组稍有降低,但无差异.紫草多糖通过影响荷瘤动物红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的含量与组分,增强了膜的流动性,从而调整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变分法讨论了旋转对称情况下曲率模量不相同的两组分膜泡的欧拉-拉格朗日形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双向"打靶法"数值求解了两组分膜泡在确定边界条件下的形状方程,计算了不同平均曲率模量比εκ和线张力系数λ下的平衡形状。阐述了不同εκ和λ下平均曲率模量不相同的两组分膜泡的形状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膜泡两组分的曲率能和线张力能相互竞争的结果。计算结果说明数值计算方法合理可行,此数值解可进一步研究与实验相关的两组分膜泡问题。  相似文献   

10.
pH对人红细胞溶血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在生物膜的研究中,人红细胞膜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由于它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活跃.近十年来,对其组成和结构已有了相当多的了解.在文献[3]中,我们报导了一种研究红细胞膜动态结构的方法——“渗透休克”法,通过测定低渗下的红细胞溶血速率,了解到溶血速率和细胞膜流动性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溶血速率的温度效应却显示出和膜流动性参数之间不一样的结果,表明这种溶血速率和红细胞的其他结构因子有关系.本文进一步研究了pH对红细胞溶血速率的影响,认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膜的结合可能属于这种结构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