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人红细胞在体外老化(37℃。48h)过程中会自然形成并释放的囊泡为不均一的群体,经 Dextran-T7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可明显分成三种组分。囊泡主要集中在组分Ⅱ和Ⅲ中,而组分Ⅰ除了囊泡外还含有膜和膜碎片。这三种囊泡组分在流动性、封闭度等性质上有明显差异。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囊泡的荧光光谱与正常红细胞膜相比变化较大,红移22nm 左右,这提示了囊泡膜脂的结构和组分与红细胞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老化过程中,释放囊泡,增加脆性以及减少酶活性等等均是细胞衰老的征状。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微量元素硒对红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发现在红细胞老化体系中补充适量 Na_2SeO_3(0.04~0.64ppm)后,红细胞延缓释放囊泡,溶血减少以及膜上 AchE 脱落减少,而过量的 Na_2SeO_3(6.4 ppm 以上)对红细胞则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仪分别测定了红细胞膜,Na_2SeO_3溶液以及外加硒红细胞膜的 ESR 谱。结果表明,外加硒红细胞膜的 ESR 谱与红细胞膜和 Na_2SeO_3溶液均不相同,其特征峰的 g 值在2.0760左右。这提示了 Na_2SeO_3对红细胞膜的作用可能是以膜结合硒的形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硒对红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老化过程中,释放囊泡,增加脆性以及减少酶活性等等均是细胞衰老的征状.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微量元素硒对红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发现在红细胞老化体系中补充适量Na_2SeO_3(0.04~0.64ppm)后,红细胞延缓释放囊泡,溶血减少以及膜上AchE脱落减少,而过量的Na_2SeO_3(6.4 ppm以上)对红细胞则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仪分别测定了红细胞膜,Na_2SeO_3溶液以及外加硒红细胞膜的ESR谱.结果表明,外加硒红细胞膜的ESR谱与红细胞膜和Na_2SeO_3溶液均不相同,其特征峰的g值在2.0760左右.这提示了Na_2SeO_3对红细胞膜的作用可能是以膜结合硒的形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根细胞正面向外和内翻外质膜囊泡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目前认为细胞老化与其膜结构及组分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老化(体内或体外)的红细胞对其膜结构和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红细胞老化后其膜流动性均明显下降(P<0.01)而收缩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但值得注意的是,分离的红细胞膜在体外老化(37℃,24小时)后收缩蛋白含量却显著减少(P<0.05)。关于老化红细胞膜上收缩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本文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前认为细胞老化与其膜结构及组分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老化(体内或体外)的红细胞对其膜结构和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红细胞老化后其膜流动性均明显下降(P<0.01)而收缩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但值得注意的是,分离的红细胞膜在体外老化(37℃,24小时)后收缩蛋白含量却显著减少(P<0.05)。关于老化红细胞膜上收缩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本文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氧化甾醇3,19–二羟基-胆甾烷-24-酮(DHCO)和3β,5α,6β-胆甾烷三醇(Triol)替代胆甾醇与大豆磷脂形成脂质囊泡的性质研究。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囊泡,通过测定脂溶性及水溶性荧光探针在脂质囊泡中的荧光强度变化,考察囊泡膜流动性及通透性;通过测定脂质囊泡中游离DHCO及结合DHCO的浓度考察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考察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对脂质囊泡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HCO、Triol与磷脂形成的脂质囊泡与胆甾烷(CHOL)-磷脂脂质囊泡的膜流动性无明显差异,但膜通透性稍有增大。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为8258%。DHCO、Triol与大豆磷脂经简单工艺即可形成脂质囊泡。可通过调节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获得具理想粒径和外观的脂质囊泡。氧化甾醇数量庞大,其作为脂质囊泡的新型“流动性缓冲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用司盘(Span)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CHOL)通过真空旋转-超声波法制备维生素C囊泡,研究包封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考察维生素C囊泡的形态和构造.实验结果表明:Span60与CHOL摩尔比为2∶1,40℃超声30 m in,对1.00 g/L的维生素C的包封率可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9.
刘英涛  王鑫 《科技资讯》2011,(36):243-243
在新型材料研究过程中,我们通常是通过进行人为的选择材料而不是采取主动设计的方式。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通过设计好一系列的合成路线来获得目标材料,并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材料的纳米和微观相形貌。本文介绍了几种计算机模拟方法在研究囊泡融合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种新型的全氟代表面活性剂(APFO)、水和氯化铵对形成囊泡影响的研究,表明APFO/H2O/NH4C1体系可在一定时间和较大温度范围内以及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宽的范围内都能形成囊泡。而且当温度为40℃,NH4C1的质量分数为0.04-0.1,APFO的质量分数为0.02-0.42时,形成的囊泡尺寸无变化,且能稳定存在24h以上,为药物的包藏及缓释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使用DPH荧光探针,测定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微粘度,可反映出细胞膜流动性的大小,因而能定量地反映出膜脂与膜蛋白的运动状态。以1GY、0.5Gy、0.25Gy小剂量γ射线照射红细胞膜后进行测定,结果照射组(三组)的荧光偏振度、微粘度、细胞膜流动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小剂量γ射线照射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显微图象分析与荧光偏振技术测定了青年与老年,血沉正常与异常人的红细胞形态结构与膜流动性,初步探索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血沉发生异常时的变化情况,老年组和血沉异常组的细胞变大,膜流动性增高,初步证明细胞形态变化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技术,研究红景天甙对人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甙对膜脂疏水链区流动性无显著影响;但红景天甙浓度增加对膜脂极性基区流动性有增强作用;红景天甙对膜蛋白也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外源性H2O2和羟自由基(·OH)为氧化诱导剂,观察了硒葡聚糖(Selenium—GlucosanSe—Gn)对小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硒葡聚糖可明显降低H2O2诱导的氧化溶血作用,下降率为11%~26%。红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在Se—Gn作用下明显降低。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P)也呈下降趋势,表明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加。实验表明Se—Gn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参与抗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 3种体系的水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自发形成囊泡. 结果表明, 虽然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相似, 但在与同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囊泡时的复配比例及囊泡的稳定性却有很大区别. 考察了3种体系囊泡自发形成时的复配比例, 并探讨了囊泡的形成机理及其时间稳定性,利用负染TEM技术观察了囊泡的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