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大自然是戴.赫.劳伦斯与威廉.华兹华斯作品的共同主题之一。劳伦斯的自然观充斥着对工业文明的极端憎恨;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则充满对哲理与人性的关注。同时两人都提出了以自然为方向的救世之道。两人自然观既有时代社会背景等因素造成的差异又有一脉相承共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观点分散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及社会历史维度进行四位一体的梳理中,可看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包括物质自然观、人化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历史自然观,这四种自然观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向军 《甘肃科技》2004,20(6):181-182
本文对自然观的发展过程从不同侧面作了介绍 ,并对自然发展和自然观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结合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现代自然哲学研究对象的无限性观点,给出了现代自然哲学的一组准公理化命题,并运用泛系方法论的原理、模式和方法对这些命题进行了新的分析。本文对于传统自然哲学中的一些合理内容、辩证自然观与系统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给出了新的、相对统一的处理,并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与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通过解读劳伦斯的经典代表作品,对劳伦斯伦理道德思想形成的原因进行考察。笔者将通过对照和比较他在文论中所表述的某些观点,参照各种传记对他生活逸事的记载,来揭示隐伏在小说中劳伦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严肃思考,并阐释他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程。他的早期思想中,生物进化论思想占有重要成分。对他思想中的进化论观点,历来众说纷纭,有褒有贬。我们觉得,认识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点不能忘记,这就是,他接受进化论是为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服务的。这从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时代,鲁迅当时的思想状况,他对进化论的认识以及后来进化论思路的轰毁,即他思想发展的历程中可以得到清楚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所体现的对工业文明的观点。劳伦斯从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人性的异化以及两性关系的扭曲来展开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同时提出了重新调整两性关系,实现两性和谐,才能使当时处于腐朽工业世界的人类得以再生。  相似文献   

8.
法理学对"法治"概念的研究,由于过分依赖法理分析,使得我们难以还原"法治"的本源。本文无意于直接判断各种法理学说的正误,而在于评判研究方法的曲直,因为正确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寻得真理的前提。本文立足于法律史的实证作用,进而提出一种方法论猜想——"法治"基因进化论:运用生物的基因进化论观点,从微观角度提取"法治"遗传基因,追根朔源,最终梳理出"法治"的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9.
 生物通过“增加基因”而增加复杂性向前进化,这一现代进化论的观点已深入人心。然而,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微生物教授Eric Zienze却发现,某些物种会通过“丢弃基因”并依靠其他物种而得以生存,而此假说可能会对进化论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10.
弗雷泽的人类学著作《金枝》对劳伦斯的小说影响深远。《金枝》中的狄安娜崇拜神话与再生神话的隐喻与象征贯穿于劳伦斯的作品中。通过对《金枝》中神话的改造与利用,劳伦斯在他后期小说中隐喻了渴望重归自然,拯救现代文明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荀子》为依据,从荀子“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考察荀子天人关系视域中有关人的思想,阐发他关于天对人的存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对天应有的基本态度及“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认为在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究中,人是他探究的重心,而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探究天人关系的落脚点;并由此揭示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的自然观立足于实践,以辩证法为方法论,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对劳动在人与自然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详细考察、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精辟论述和对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途径的系统阐释。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认清当代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表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从根本上变革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在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利益关系,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环境保护双重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葛洪所著《抱朴子外篇》思想丰富,其中最可贵的是“今胜于古”的文学进化思想,对我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有着独特贡献。苟况和韩非师徒的进化思想,成为他理论上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是众多文学作品创作的对象。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学者爱默生以其不朽之作《论自然》(Nature)充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并诠释了他对于自然的哲学理念。爱默生的自然观一方面是指哲学上的自然观,另一方面是指一般概念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5.
胡适认知、理解、解释老子的"道"应用了三种路径,即科学主义、实用主义、进化主义.因为此三种路径的应用,胡适提出了一些独特而新颖的观点:"道"是一种假设、"道"是一种过程、"道"意味着"天人不同类"等;也因为此三种路径的应用,胡适关于老子"道"的理解和解释存在诸多的偏颇:"道"含有阻碍科学发展的特性、"道"具有"重虚轻实"的特性、"道"具有"尚古淡今"的特性、"道"及其德性是无法证实的虚名等.因此,胡适关于"道"的认知、理解和解释,完全是科学主义方法的实践,而在科学主义方法应用过程中,"道"的人文内涵被无情地消解.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围绕感受性的争论中,美国著名心灵哲学家丹尼特为了维护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感受性采取了强硬的取消主义立场。他认为,人们所说的感受性不过是哲学家的词藻,它实质指的是一种倾向性。文中考察了他对各种支持感受性的思想实验的反驳,以及他基于进化论对感受性问题起源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作品充满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态哲学观.这一生态哲学观为他的其它生态思想奠定了基础.斯奈德认为,自然与人应是紧密相联的,自然与人连同无数个"另者"和谐地共存于一个"大网"中.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理性”思想基础上建立了社会批判理论,目的在于寻找解决社会困境的出路。其中,哈贝马斯虽然吸取了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某些成分,提出了社会进化思想。但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思想与马克思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人的解放等学说方面存在严重分歧,最终从本质上背离了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原理。  相似文献   

19.
李梅 《科技信息》2008,(7):186-186
Thorean's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is unprecedented in American literature. He lived at Walden Pond for two years and two months and wrote down his masterpiece Walden Pond, which reveals his love for nature. The "Walden" embodies Thoreau's view on nature. Thoreau's consciousness of natural ethic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ming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20.
刘师培的国粹研究服务于反帝救亡、反清共和的革命大业.西学,特别是近代西方的进化论,是其研究活动的灵魂.他通过对传统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字学、伦理学、地理学的研究,多侧面地阐明社会进化论原理,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然性、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他的国粹研究虽然存在着贬低西学、美化传统文化的效应,但总的说来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