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一个研究小组在苏联和联邦德国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借助于法国大型重离子加速器对原子核进行显微解剖时,发现了在理论上认为不可能存在的原子核氟29。这一原子核是一种氟同位素核。它拥有9个质子和20个中子,而普通氟核仅拥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据认为,虽然氟29的生命期短暂,但它的发现可以使原子核理论模式更为精确。这一新发现将加深人们对原子核内部结构的认识,并证实原子核的奥秘尚未被完全揭开。  相似文献   

2.
质子和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具有不同质子和中子数目的原子核构成了不同的核素.人们以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分别为纵轴和横轴,以每个核素对应位置作为标记的图被称为核素图.因此,每一种原子核都是核素图中的基本单元. 在自然界中,能够被发现的原子核只有大约300多种,这其中稳定存在的原子核仅有254种,其他都是长寿命的放...  相似文献   

3.
结合径向基函数方法,我们将常用的几种原子核质量模型的精度提高了约10%~40%.留一交叉验证与AME03-11测试表明径向基函数方法是一种非常强大并且实用的工具.考虑径向基函数修正后,原子核质量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实验新测量原子核质量的数据.这一工作对于核天体物理、超重核合成及原子核对称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那么,什么是热核反应呢? 这个问题对你也许很陌生,但你应该听说过核裂变:当把比较重的原子核比如铀、钚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比较轻的原子核的时候,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就是原子弹的基本原理.而把两个比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原子核的时候,同样也会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就是核聚变反应,氢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SIC-Xα方法,计算了Na原子3p2P3/2态的磁性超精细相互作用耦合系数A,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对于电超精细结构,通过理论计算给出电场梯度值q,再由电性超精细相互作用常数B的实验值,得出原子核的电四极矩Q,由此计算出Na原子核的大致结构。这是用原子物理的方法研究原子核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原子核结构问题,在原子核物理中是一个首要问题,要进一步揭示原子核内部的各种性质就必须弄清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核结构的认识逐步深入,建立的模型也从简单到复杂,能解释或预见的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多。在原子核结构模型理论的这个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理学方法论问题;但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见到专门的论著。由此,笔者打算在本文中对这方面做一些探讨。对于长期以来,广大核物理工作者通过方法论来解实际问题的手法和对这门学科所运用到的物理学方法的评估,不管是对将来建立完美的核结构理论,或是对其它物理领域的探索,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高斯函数展开逼近原子核位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用高斯函数展开的方法拟合原子核的光学位势.用变分的方法获得线性方程组.求解这组线性方程以确定高斯函数展开的各项的系数.这样的展开高斯函数能很好地符合原子核的位势.  相似文献   

8.
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强相互作用有限量子多体系统.由于核子-核子之间的短程强排斥相互作用、自旋和同位旋自由度,以及求解多体问题的困难,至今尚无一个能够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模型.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是最成功的多体理论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核物理学家成功地将密度泛函理论推广用于描述原子核这一独特自束缚多体系统.由于在描述原子核诸多性质方面取得的成功,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候选"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埃·玻尔提出的原子核综合模型理论中,假定变形是轴对称的,这一理论对于大变形核的能谱及躍迁,能作出较好的说明。但对于变形不太大的核(中间区原子核),1958年达维多夫提出的非轴对称陀螺模型,理论和实验符合较好。从理论和实验探索原子核的变形,对于发展核结构理论,具有一定意义。本文简单介绍原子核变形的实验根据,理论计算,和探求除能谱躍迁等实验外可能验证核变形是否轴对称的同位素移动法。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囊》2006,(8):81-81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及相变研究的现状。说明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和相变的研究是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前沿领域,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无论是具体实际问题还是研究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原子核是由有限多核子构成的自束缚体系.研究原子核的共振态,一方面能得到原子核壳层结构、形状、软硬等性质;另一方面还能理解宇宙中元素的形成和演化的信息.由于原子核的共振态由原子核内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决定,研究原子核的共振态还能获得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信息,并检验各种理论模型是否合理.介绍原子核的各类共振态和它们在核物理...  相似文献   

13.
(一) 原子核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核的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的规律。在核内的相互作用是来自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夸克、胶子等等。但是在原子核内还存在着只在客观物质才表现出来的集体的相互作用。原子核的基本问题涉及广泛的范围,有强、弱、电三种作用,从微观尺度上的核力直到宇宙的大尺度的结构。原子核物理研究强相互作用的多体问题,并研究有关对称性等基本理论的实验的检验。原子核物理在天体物理和宇宙论中起重要作用。在70年代,曾经发现一些新的运动形态,如巨单极的发现(这是和核物质压缩度相联系的),△激发的发现(即核内核子处在某种激发态,称为△的激发态)等等。高能电子的散射表明核内存在着某些介子或  相似文献   

14.
钟平东 《广东科技》2012,21(15):260-260
经过47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笔者提出新的原子核模型:①稳定原子核和粒子:电子、质子、α粒子是稳定的粒子,质子和α粒子是稳定的原子核。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原子核壳层模型提出以来,许多核理论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计算,从各种角度检验了这个模型,例如都是富有成效的。但其共同特点是绕过核力及自洽场(Self-Cousistent field)的困难,在微扰论的基础上用实验值作参数来表达原子核的结合能。虽然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颇好的结果,但是对依赖于自洽场的径向波函数和核子剩余相互作用(residue interoction)没有提供多少信息。原子核内存在着一个好的自洽场,核子间的剩余相互作用是比较弱的,这是我们这  相似文献   

16.
壳层模型是原子核结构研究领域最为成功的模型之一,制约其广泛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于某些原子核,其组态空间太大.原子核配对壳模型的提出,使得利用壳模型讨论中重质量原子核的性质成为可能.介绍如何在原子核配对壳模型中引入Lanczos算法,以便未来利用该模型讨论中重原子核的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原子核高自旋态中几个感兴趣的物理现象:电转动带,剪刀带,订书机带和赝自旋双带;阐述了原子核电转动带,剪刀带,订书机带和赝自旋双带的定义和物理图像,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然后以近年来的几个代表性研究工作为例,综述了这几个感兴趣物理现象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我们探讨了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对实验研究的促进作用,以及原子核物理实验的发展和最新的实验成果对原子核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提出的更高地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明了原子核结合能的物理实质和原子核稳定性的实验特征.揭示了所谓“原子核的结合能(或比结合能)是原子核稳定性之量度”这种结论存在的问题,表述了作者的一些意见,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易照雄 《科技信息》2013,(26):486-488
本文通过对原子核结合能和氢原子基态结合能以及能量量子化公式的探讨,尝试由修正后的能量量子化公式来给出几种轻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核子质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生成坐标方法和共振群办方法的等价性,使用Kohn的变分技术处理具有非定域势的薛定格方程,得出了原子核—原子核散射相移的一般表示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