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炉煤气中HCl气体的生成机理并非简单的高温下NaCl与水的反应,而是复杂的多项反应.高炉煤气中HCl气体的生成途径可能有两种:一是NaCl、H2O与P2O5反应生成HCl气体;二是NaCl、H2O与SO2和NO2反应生成HCl气体.根据高炉煤气中HCl生成的热力学计算表明,HCl气体在高炉中上部生成,生成温度集中在300 ~ 800℃和1400~ 1600℃.  相似文献   

2.
掺杂对碳链的输运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用第一性原理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掺杂对7个碳原子组成的一维原子链的输运性质的影响.碳原子链放在具有有限截面的Al(100)电极中.特别地,我们选取了7种常见的气体分子(H2、O2、CO2、HCl、NO、NO2、SO2)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气体分子的介入不但改变了碳链上电荷的分布,而且不同程度地减少了从电极转移到碳链和气体上的电荷数目,对体系输运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地:放置H2时,使碳链体系的平衡电导由1.06 G0降为1.01 G0;而放置SO2时,使其平衡电导竟降到了0.1 G0.此外,研究放置各种气体分子时,体系的电流-电压(I-V)特性,在0~1.0 V的电压范围内,放置NO、HCl、NO2时出现了很大的负微分电阻,而放置O2、CO2时没有出现负微分电阻.  相似文献   

3.
含水条件下多组分污染气体的FTIR同时在线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中含水条件下NO、SO2、NH3、NO2和N2O五种污染气体的同时在线测量,建立了FTIR定量分析方法.各组分气体的标定范围涵盖了实验室规模烟气脱硫脱硝实验中所用到的典型浓度.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混合气体对定量方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采样和定量方法参数,可以实现上述5种气体在含水条件下的同时在线高精度测量,在无H2O条件下,单组分测量结果误差为士2%;在5%H2O条件下,NO测量精度仍不降低;在5%H2O和14%CO2共存条件下,NO、SO2和NH3同时测量结果误差分别为±2%、±3%和±3%.  相似文献   

4.
徐茂军  董菊芳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12):1386-1397
来自于Bcl-2家族的Bax基因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对植物细胞次生代谢具有复合调控作用的新型调控因子.为了研究Bax对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测定了小鼠Bax基因对长春花细胞中吲哚生物碱、一氧化氮(NO)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鼠Bax基因可以同时提高长春花细胞的吲哚生物碱、NO和H2O2的含量,说明Bax不仅可以诱发长春花生物碱合成,而且还可以激活细胞中的NO和H2O2信号转导事件.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NO和H2O2的专一性抑制剂不仅可以分别抑制小鼠Bax诱发的NO进发和H2O2合成,而且还可以抑制小鼠Bax对长春花吲哚生物碱合成的促进作用,说明NO和H2O2是小鼠Bax诱发长春花细胞中吲哚生物碱合成所必需的信号分子.有趣的是,NO专一性抑制剂在抑制Bax诱发细胞中NO产生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细胞中H2O2水平,提示N0对小鼠Bax诱发长春花细胞中H2O2合成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与此类似,H2O2抑制剂CAT也可以同时抑制Bax对细胞中H2O2和NO信号分子的激活作用.外源NO处理可以提高细胞中H2O2的水平,而H2O2单独处理也可以提高细胞中的NO水平.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长春花细胞中H2O2和NO信号分子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互作现象.虽然H2O2单独处理不影响细胞中长春花碱合成,但是H2O2和NO混合处理却能够显著提高NO对长春花细胞中生物碱合成的促进作用,说明H2O2和NO对长春花碱的合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质漠NAD(P)H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在抑制H2O2和NO信号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抑制H2O2和NO对长春花碱合成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O和H2O2不仅参与小鼠Bax对长春花碱合成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信号分子间的互作协同介导小鼠Bax诱发长春花生物碱合成.  相似文献   

5.
运用表皮实验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NO和H2O2在根系渗透胁迫和外源脱落酸(ABA)处理诱导蚕豆气孔关闭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及外源ABA处理既促进保卫细胞内源NO和H2O2形成,也诱导气孔关闭;外源H2O2和SNP可促进气孔关闭,也分别诱导保卫细胞NO和H2O2产生.还对根系渗透胁迫诱导蚕豆气孔关闭中ABA、NO和H2O2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渗透胁迫可能通过ABA诱导NO和H2O2产生,促进气孔关闭且NO和H2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借助表皮条实验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天然和合成生长素IAA、NAA、2,4-D、细胞分裂素ZT、KT、6-BA在光、暗调控气孔运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暗中所试生长素、细胞分裂素、NO清除剂cPTIO、Hb、NO合酶抑制剂L-NAME、H2O2清除剂AsA、CAT、H2O2产生酶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对气孔开放的效应显著大于光下,暗示内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NO、H2O2均参与光/暗调控气孔运动,光下内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暗中,但暗中内源NO、H2O2水平高于光下.另外,所试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NO、H2O2清除剂及合成抑制剂对光、暗条件下气孔运动效应的一致性还表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可能通过降低保卫细胞内源NO、H2O2促进气孔开放,内源NO、H2O2检测的结果正好证明了这一推论.  相似文献   

7.
气孔运动调控中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信号途径的交叉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NO荧光指示剂DAF-2DA测定了H 2 O 2 对蚕豆和鸭跖草气孔保卫细胞NO的影响;以蚕豆幼苗为材料研究了H 2 O 2 和NO在调控气孔运动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H 2 O 2 能够诱导保卫细胞胞质NO的形成,其诱导作用可以被2-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PTIO)所清除和N G -氮-L-精氨酸-甲酯(L-NAME)所阻断.推测保卫细胞中可能存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类似物.H 2 O 2 主要是通过NOS途径诱导产生NO.在10~100μmol/L范围内,NO的供体硝普钠(SNP)和H 2 O 2 都可诱导气孔关闭,并具明显的浓度效应.H 2 O 2 清除剂过氧化氢酶(CAT)能够完全抵消NO的诱导气孔关闭作用;H 2 O 2 合成抑制剂二苯基碘(DPI)可部分减弱NO诱导的气孔关闭.NO合酶抑制剂L-NAME和NO的清除剂与H 2 O 2 共处理时,H 2 O 2 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被大大减弱.结果说明,在调控气孔运动中H 2 O 2 和NO具有相互依赖性,H 2 O 2 和NO信号分子具有信号自身放大功能,共同参与了对气孔运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利用固定吸附床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改性的ZSM分子筛对NO的吸附性能.在所用样品中,钴离子改性的ZSM-5分子筛显示出了最佳的吸附性能.其对NO吸附的穿透时间随着钴含量、铝含量、浸渍液的pH和粘合剂Al2O3用量的变化而变化,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另外,气体中存在H2S时,样品对NO的吸附穿透时间缩短.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分析了吸附剂的热再生,证明高温加热法是一种便利的NO吸附剂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药理学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遗传学手段,证明光下乙烯利可诱导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且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乙烯利能够明显增加气孔保卫细胞和叶片的H2O2和NO水平,且H2O2和NO清除剂均明显抑制乙烯利诱导的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硝酸还原酶(NR)、NADPH氧化酶和细胞壁过氧化物酶的抑制剂可不同程度抑制乙烯利的作用.乙烯利亦可明显诱导Atnoal突变体叶片气孔关闭及NO的积累,但对nial,nia2突变体没有明显影响.清除H2O2可减弱乙烯利对NO含量和NR活性的诱导效应,说明H2O2和NO均参与乙烯诱导的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且NO(主要由NR途径合成)可能位于H2O2下游参与调控这一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药理学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遗传学手段,证明光下乙烯利可诱导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且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 乙烯利能够明显增加气孔保卫细胞和叶片的H2O2和NO水平,且H2O2和NO清除剂均明显抑制乙烯利诱导的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硝酸还原酶(NR)、NADPH氧化酶和细胞壁过氧化物酶的抑制剂可不同程度抑制乙烯利的作用. 乙烯利亦可明显诱导Atnoal突变体叶片气孔关闭及NO的积累,但对nial,nia2突变体没有明显影响.清除H2O2可减弱乙烯利对NO含量和NR活性的诱导效应,说明H2O2和NO均参与乙烯诱导的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且NO(主要由NR途径合成)可能位于H2O2下游参与调控这一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镧(Ⅲ)与铈(Ⅲ)对盐卤虫的急性致毒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与铈对盐卤虫(Artemiasaline)的急性致毒效应。盐卤虫在硝酸镧溶液中暴露12、24、48、72、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8978、8141、6912、6714、6647mg·L-1,在硝酸铈溶液中暴露12、24、48、72、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9075、9011、6400、4500、4000mg·L-1。稀土元素镧、铈对盐卤虫属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12.
作为n型半导体的WO3是一种优良的气敏材料,对NOX、H2S、H2、CH4、C2H5OH、CO、NH3等气体都有良好的敏感性。目前WO3气敏材料已经基本满足社会应用的要求,但有些指标还有待改善。本文综述了WO3纳米材料气敏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n型半导体WO3纳米材料的气敏传感机制,以及通过形貌控制等手段提高气敏性能、掺杂WO3纳米材料气敏性能及其复合气敏材料气敏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作者认为WO3纳米材料在提高灵敏度、降低工作温度,特别是提高选择性和稳定性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并且还需克服制备的高成本,探索简易而且重复性强的制备工艺,以便更早地应用于商业化生产,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3.
Zn(NO3)2·6H2O和Cd(NO3)2·4HO2与2-巯基苯并噻唑(2-Hmbt)及L配体(L=2,2'-bipy,1,10-phen)反应,用绿色化学的合成方法得到了三种三元配合物Zn(C7H4NS2)2(2,2'-bipy)(1)、Zn(GH4NH2)2(1,10-phen)(2)和Cd(C7H4NS2):(2,2'-bipy)(3),三种配合物均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1)用^1H核磁共振谱进行了性质测试与表征.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开链冠醚:2,6-二(8’-喹啉氧甲基)吡啶,并研究了其与Zn(NO3)2的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Zn(C25H19N3O2)H2O](NO3)2,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由配阳离子[Zn(C25H19N3)H2O]2+和两个NO3-组成,配阳离子中,Zn与开链冠醚上的两个O,三个N原子配位以外,还与一个水分子配位.Zn为六配位,配位几何构型为变形八面体.NO3-与配阳离子间除静电作用以外,还存在O-H…O氢键,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旁热式烧结工艺制成了酞菁铜NO_2气敏元件.该元件的灵敏度比较高,在低浓度范围内线性较好,可检测浓度为5ppm的NO_2;响应速度快(小于25s),有极高的选择性,对其它气体基本不响应,且具有一定的抗湿性.  相似文献   

16.
用医用注射针管作电解室,注射针头作电极,对霍夫曼水电解器进行代换改装,若选用10%的NaOH溶液作电解液,在电源电压12V的条件下4min内可电解出H_24.4ml,Q_22.2ml,两气体体积比符合理论值,验证气体时的现象比较明显,演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钙钛矿复合氧化物La0.8M0.2Fe1-xCuxO3(M为Sr、Ba和Ce).催化性能测定结果发现,800℃焙烧所制得的La0.8Ce0.2Fe0.7Cu0.3O3具有良好的三效催化性能,在该催化剂上C3H6、CO和NO的起燃温度较低,分别为225℃、200℃和280℃,并且在温度达到325℃之前都能得到完全转化.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表明,La0.8Ce0.2Fe0.7Cu0.3O3具有良好的钙钛矿型晶体结构,晶粒为纳米级,团聚不严重,这可能是其三效催化性能良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温同时干法钙基脱硫与氨法脱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楚中温条件下同时进行钙基脱硫与氨法脱硝的可行性,该文研究了脱硫脱硝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固定床实验台在700~850℃研究烟气中NO以及喷入的NH3对CaO固硫反应的影响以及SO2、CO2和H2O存在时固硫产物的脱硝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的NO对固硫反应无明显影响,NH3仅在700~750℃且有CO2和H2O存在时才会使得CaO固硫反应速率有稍微的降低;SO2使得固硫产物对脱硝反应的催化效果减弱,但这种影响可逆,且H2O会减弱SO2的这种抑制作用。并且固硫产物在SO2,CO2和H2O同时存在时总体仍体现出较明显的脱硝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氮沉降增加以及短期氮沉降恢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pH值、NH4+-N、NO3--N、交换性钙、镁的影响。试验设计为5种处理,分别为N0(0kg·hm-2·a-1)、N1(60kg·hm-2·a-1)、N2(120kg·hm-2·a-1)、N3(240kg·hm-2·a-1)、Nr(氮沉降恢复),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尿素[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3年的处理后发现,氮沉降使土壤容重降低;0-20cm土层pH值出现短期的突增,而20-60cm则随氮沉降量的增大其酸化程度也越大;0-40cm土层中土壤NH4+-N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比较为:N3>N2>N0>N1;40-60cm土层为:N3>N2>N1>N0,;土层中NO3--N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3>N2>N0>N1。氮沉降促进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增加。短期的氮沉降恢复过程中,土壤NH4+-N和NO3—N出现了显著的恢复特征;而土壤容重、pH值、交换性钙、镁也出现了一些恢复现象,但其特征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吸收过程传质理论——双膜理论的基本原理,据此研究了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过程中SO2和NOx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尿素/添加剂水溶液中,烟气中SO2的吸收由气膜控制,是液相中伴有快速不可逆化学反应的气体吸收;NOx的吸收由气膜和液膜共同控制,是液相中伴有慢速不可逆化学反应的气体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