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中专业交叉融合度不够、跨界能力不足、服务地方意识不强等痛点问题,提出了建立适应民族地区产业链发展的ICT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聚焦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需求,开展ICT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构筑“政产学研用创”价值共同体,从“校企协同、专业交叉、课程思政强化”3个层面来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区域产业发展特色的ICT微专业,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为高水平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ICT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凉山民族地区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积极探究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子,提出了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指出了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的建设与核心战略交互融合、互促共建的必要性,阐述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内涵。基于大连民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围绕学校 “三个突出”的发展战略开展党建活动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把党建工作同领导班子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综合改革等工作全面融合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五育融合”(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顶层设计。首先,从哲学层面论证“五育融合”型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奠定认识基础;其次,给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三个基本原则;最后,提出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路径,为应用型高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曹立志 《科技资讯》2023,(3):147-150
推进“产教融合”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黑龙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与华为共建的“龙职·华为ICT产业学院”,形成“协同运营”的产业学院管理模式,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究,推动专业建设,实现校企双赢,打造技术服务高地。  相似文献   

6.
信息     
《华东科技》2011,(12):78-79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更源于实践。通过上海黄浦“以‘技术创新领先模式’培育区域产业发展新增点”、卢湾“利用‘软性经济创新模式’探索经济转型”,和上海福莱特玻璃有限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运用‘分析型知识创新’策略,构筑核心竞争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杨静  王亚杰  杨彬  徐晗  梁峰 《实验室科学》2023,(2):204-206+211
多学科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问题,结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实际,把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作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提出了“项目驱动、竞赛引领”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开展“五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一套分阶段、模块化、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教育竞赛模式,在多学科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理解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内涵,本文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即“废止与存续: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历史审思”“现代化与科学化: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困境审思”“返本与开新:中医药‘守正创新’的路径审思”。本文认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医药“守正”关键要守住哲学基础、原创思维和民族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创新”的关键在中医药基础理论阐释和中医药技术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攀枝花市确定了“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同时,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实施“一三三三”的总体发展战略,又对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梳理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发展优势与短板的基础上,选取攀枝花有代表性的康养项目,打造具有攀枝花特色的若干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包括阳光康养与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模式、阳光康养与旅居养老融合发展模式、阳光康养与少数民族特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等,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5):114-118
人才培养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进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以能力为本位,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攀枝花学院ICT产教融合基地在"产教融合、应用为先"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以OBE人才培养模式为向导,以需求为驱动,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ICT基地沿着"融合—改革—创新"的渐进式路径坚持不懈的改革与探索,强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力求培养出能满足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战略给民族地区高校改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由于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民族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目的,使其更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当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基于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例,介绍了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及过程、特色与效果.该论文可为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宏观     
《信息化建设》2010,(8):61-61
“三网融合”指导意见近期发布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近日透露,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近期将向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发布相关指导意见,“有序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4):i005-i005,F003
“‘两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成果,是由文法学院院长江远教授主持,袁飞、朱静娜、李海鹰、王艳秋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全体教师参与完成的。2004年12月,该课题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该项目1999年6月被确立为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资金3000元。2000年3月以“‘两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为题目取得辽宁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项目立项,于2001年结题验收,获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一等优秀论文奖。2002年5月,在原有研究报告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完成了《我国高校“两课”实践教学的调查与模式研究》的调研报告,并于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民族地区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际,提出了"3+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振云  钱逸秋 《科技信息》2010,(8):I0199-I0200
“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实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了多方位、全要素、深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是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教学模式。采用这一模式,解决了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下的具体教学问题,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服务产业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学生、企业、学校‘三赢’机制”上有较大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高校财务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需进行校内校外的资源整合,将数字化技术与财务知识深度融合,构建跨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数字化转型为背景,构建“五层三式两支撑”的“智能财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助力院校培养具有数字化理念和技能的创新型财务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涉农高校“双一流”明确了方向,随着现代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了我国生物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满足生物产业发展需求,急需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长江大学抢抓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契机,从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并实践,构建具有长江大学特色的生物技术“双方向”人才培养体系和全员协同的“三全育人”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了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学术+科研"型、"理论+应用"型、"认知+技能"型三种。其中,"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高职教育实际,应得到推广。在"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关键。高职院校只有大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井冈山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创新意识突出”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精神引领、创新驱动、实践赋能”(三强化),建立了“红绿融合、学研融合、训赛融合”(三融合)的创新人才育人路径,构建了“井冈山精神+学、研、训、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和专业建设成效。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和专业创新创业工作被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树柏  毕云龙  刘森 《华东科技》2023,(12):134-136
<正>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联系实践、学校连接企业、融合专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创新性地提出“理实融合、产教协同”的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组成师生探究式学习共同体,强化“理实融合”,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做实“产教协同”,着力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