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猴食道口线虫病 (Oesophagostomiasis)是由毛线科 (Trichonematidae)、食道口属 (Oe sophagostomum)的多种食道口线虫 (Oesophagos tome)寄生于猴的大肠与小肠中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 ,且该病可由猴传染给人[1 ,2 ] 。食道口线虫在广西猴群中感染率较高 (约2 0 % ) [3] ,但未见严重感染引起死亡的报道。本文对送检的 7只来源于广西的自然死亡或濒死的实验用食蟹猴进行了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合临床症状及粪检结果 ,诊断为食道口线虫病。1 临床症状 患病…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目的 建立高脂血症食蟹猴模型。方法 采用高脂膳食饲料诱导食蟹猴,分别在4、8、12、18个月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指标,对其血脂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组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4个月后,TC、HDL、LD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TG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8个月后明显升高,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造模后,高脂饲料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C、HDL、LDL、T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在本实验中,模型组TC、HDL、LDL、TG均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TC、LDL明显高于食蟹猴正常参考值水平,说明模型组食蟹猴具有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初步建立了食蟹猴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8.
在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过程中,许多试验操作都需要进行动物麻醉。但是,麻醉是一个复杂,并伴有风险的过程,麻醉意外时有发生。2010年就曾发生2例麻醉意外,其中比格犬不间断的抢救了8 h,食蟹猴救治了2 d,最终动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供马来西亚食蟹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为我国从马来西亚进行食蟹猴引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野外捕捉的1 916只食蟹猴后股静脉采血,低温静置,高速离心、分离血清,用玻片免疫酶法(EIA)和ELISA诊断试剂盒法两种方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总的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为68.5%,其中年龄<2岁、2~4岁、4~6岁的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0%、63.8%和76.4%.结论 马来西亚食蟹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较大;B病毒相关抗体的阳性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B病毒的感染不受性别的影响.因此在引种过程中应选用年龄较小者. 相似文献
10.
江静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4)
用大量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2.1×10~6)和猪尾猴疟虫子孢子(9.53×10~6)各经股静脉接种一猕猴。前者在接种子孢子后第7天,后者在第8天分别出现首次原虫血症。两猴皆用氯喹(10mg/kg)连续5天作胃管灌服,以清除血中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经氯喹治疗后出现3次复发,时间分别为子孢子接种后30,56和155天。每次复发均用上述剂量的氯喹作同样的治疗。在猪尾猴疟原虫则在第1次氯喹治疗后一直无复发出现。用间接荧光抗体染色(IFAT)和吉氏染色法在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后第7天和62天的猴肝切片中均找到典型的休眠体,而在感染猪尾猴疟原虫第8天的肝切片中,只查到发育成熟的裂殖体而无休眠体。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疟疾“复发”是“休眠体”经过一段时间蛰伏后发育成裂殖子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SIVmac感染的食蟹猴、恒河猴外周血粒系统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 (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DC)。结果 感染了SIVmac的恒河猴、食蟹猴其外周血粒系统变化与人类AIDS外周血变化相似 ,显现规律性的白细胞数量、形态变化。感染SIVmac病毒两周后 ,恒河猴、食蟹猴的白细胞总数开始下降 ,异型淋巴细胞数开始上升 ,随后白细胞总数持续回升至高峰 ,8周后白细胞总数及异型淋巴细胞数下降 ,其中三只食蟹猴先后于 8周后死于病毒血症和早期死亡 ,余 1只猴白细胞总数于 12周后仍持续下降。结论 本文中描述的现象同人类HIV AIDS的诊断标准实验检查部分中提及的基本一致。另外 ,本实验还表明恒河猴、食蟹猴对SIVmac毒株的实验感染是敏感的 ,食蟹猴对SIVmac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位居单一病原体引起死亡的严重传染病之首。结核病 历史悠久,对其记录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人类同结核病进行了数个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然而,时至今日,结核 病仍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发有效的抗结核疫苗和药物迫在眉睫,而开展这些工 作需要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免疫和代谢等生物学特性方面与人类 高度相似,应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对结核病的发病机制、机体免疫反应及相关疫苗和药物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本文着重就恒河猴和食蟹猴在人类结核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人单纯疱疹病毒为抗原,用玻片免疫酶法(EIA)检测来自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及广西灵长类研究中心的食蟹猴B病毒相关抗体。发现食蟹猴B病毒相关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野外捕获混养级阳性率为83.4%;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49.8%;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14.6%。三组中,不同性别之间相关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广西食蟹猴不同生产繁殖群进行遗传检测,分析广西不同繁殖群食蟹猴的遗传背景,为建立广西食蟹猴遗传质量检测方法和种群资源库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广西3个不同生产群食蟹猴进行遗传检测,并计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 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37个,其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5~19个,平均11.8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17。3个不同生产群(F、N和W)分别检测到等位基因158、158和173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8371、0.8318和0.86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692、0.7653和0.8001,3个不同生产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态性。3个生产群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多数位点处于H-W平衡。群内近交系数Fis均值为0.0235,总群体近交系数Fit均值为0.0628,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0402,基因流Nm均值为5.9616,表明3个生产群基本处于随机交配状态,群体间遗传分化很小。3个生产群遗传距离为0.2556~0.3223,遗传相似度为0.7245~0.7745,聚类分析显示F群体和N群体先聚为一类,再和W群体聚为一类,符合3个繁殖猴场各自关联引种历史特征。结论 本研究有效分析了广西食蟹猴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食蟹猴遗传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的大劣按蚊是新近从美国引进的食蟹猴疟原虫巴氏亚种的适宜媒介;该虫对大劣按蚊的最佳感染时机是在原虫血症高峰后的一段时间;实验结果说明按蚊的感染性与保存这种原虫的方法无关。提出以原虫血症高峰后的天数作为按蚊最佳感染时机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食蟹猴少精弱精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男性不育研究和药效试验,建立食蟹猴口服醋酸棉酚诱导的少精、弱精症动物模型。方法具有生育史的成年雄性食蟹猴6只,2只为正常对照,其余4只每天口服醋酸棉酚,给药剂量分别为4mg.kg-1d-1、8mg.kg-1d-1、12mg.kg-1d-1和20mg.kg-1d-1,连续90d;每15d采用阴茎电刺激采精进行精液分析;90d后进行睾丸和附睾的病理活检。结果每组服药动物在给药30d后精子总数、密度、活动度开始明显下降,到90d时精子密度均低于正常范围以下,除4mg.kg-1d-1剂量动物外,其余三个剂量的动物精子活动度均减弱并小于50%,达到了少精弱精症指标;8mg.kg-1d-1至20mg.kg-1d-1剂量动物精子的发生和成熟受到抑制,大剂量(20mg.kg-1d-1)给药对猴子睾丸有明显损伤作用。结论一定剂量的醋酸棉酚经口服给药能诱导食蟹猴形成不同程度少精弱精动物模型,少精弱精程度与服药剂量和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单笼饲养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了解检测指标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54只3~5岁健康食蟹猴,雄性84只,雌性170只,在清醒状态下采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常规和生化指标,并比较不同性别组间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分析,获取了单笼饲养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雌雄食蟹猴血常规指标比较,RBC、HGB、MCHC、HCT、MONO、RDW-CV、MPV、PCT、P-LCR、PDW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BASO、NEUT%、LYMPH%、MCH、RDW-S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血生化指标比较,ALT、AST、ALP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立了3~5岁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同时表明部分指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对食蟹猴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对食蟹猴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速眠新Ⅱ(0.1 mL/kg)肌内注射和氯胺酮(0.1 ml/kg)肌内注射联合麻醉方法对154例实施肾脏移植手术的食蟹猴进行麻醉,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154例肾移植食蟹猴无一只在手术过程中因麻醉意外死亡;首次麻醉维持时间为(50~70)min,追加麻醉维持时间为(30~35)min,术后苏醒时间为(25~35)min.麻醉期间肌肉松弛效果好,动物呼吸和心率平稳,手术过程中呼吸频率(40~55)次/min,心率(60~74)次/min.结论 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食蟹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且动物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摸清STLV I感染现状 ,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 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感染率。方法 采用STLV 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 2 4 5 5只出口猴血清 ,10 3份血清呈STLV Ⅰ抗体阳性 ,19份血清呈STLV I抗体可疑 ,其余血清均为STLV 1抗体阴性。结论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 1的平均感染率为 4 97% ,其中猕猴STLV 1感染率为 2 7% ,食蟹猴STLV 1感染率为 5 4 % ,是猕猴STLV 1感染率的 2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 ,猕猴 (食蟹猴 )STLV 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