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李维汉作为决策者和政策的强力推行者,亲身经历了"左"倾错误的整个阶段.他屡犯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其思想和认识根源,亦与其独特性格和特殊经历,以及共产国际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有关.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既要防止右,但主要防止"左"的今天,对李维汉的"左"倾错误原因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使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的损失。党走过了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后,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规律,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清算。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使我党走向了成熟。现在对出现过的三次“左”倾错误进行反思,仍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孟雄(1898——1931)是中国共产党一位既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领导干部。他一直战斗在革命的第一线,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当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相继出现时,何孟雄已逐渐认识到“左”倾路线给革命事业造成的危害,起而与之进行了坚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是同李立三、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相似文献   

4.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32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由于执行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曾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随着苏联、共产国际策略方针的转变,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王明担任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领导中共代表团就近指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在某些策略方针的方面有所变通,对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促进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王明是一个教务主义,对共产国际唯命是从,加之“左”倾错误在全党盛行,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左”右倾错误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试论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三“左”倾错误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近代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的影响,也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主观原因,还有共产国际错误指导的外部因素.这次“左”错误的推行,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犯过三次“左”倾错误,王明“左”倾敦条主义使红军濒临绝境。几乎断送中国革命。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日趋成熟,毛泽东思想在失败和挫折中吸取血的教训逐渐形成。贵州高原上这块小小的黔东根据地在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析了“左”的错误与国际共运的曲折发展。共分三部分,一是首先通过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常提及的部分“左”倾错误或事件(案件).说明国际共运史上“左”的积习甚深;二是从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说明在我党历史上“左”的错误泛滥的时间很长.影响很深;三是指出尽管目前国际共运己处于低潮,但她仍将继续沿着自身的规律发展:低潮之后高潮必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1953年农业合作化中的“左”倾冒进错误的表现、后果、形成原因及中国共产党为纠正“左”倾错误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得出四条重要启示:必须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现实出发,使农村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一直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始终坚持发展生产是“农村中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的方针;必须注重正确的方法,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典型示范,不搞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左”倾错误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连续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深刻的历史启示,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极端危急的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厂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极其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拆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上成熟。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其基本精神,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讲好中共党史上的“左”倾错误对于从正面引导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讲好党史上的“左”倾错误,首先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需要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12.
庐山会议纠"左"变成反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新余高专学报》2002,7(1):25-28,50
庐山会议原来的主题是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但由于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的“左”倾错误从指导思想上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错综复杂,使得毛泽东对彭德怀的信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同时,由于党内阶级斗争理论的扩大化和发展,由于党内个人专断的作风损坏党内民主,由于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泛滥,使得大会由纠“左”变成反右,造成彭德怀等人被错误批判。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斗争,是建国以后党内政治生活的一次重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中国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独占殖民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是东北人民的主要任务。但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错误地在业已成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东北地区推行与南方一样的“土地革命”政策。其结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反而给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当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达四年之久,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党和共产国际也失去了联系。遵义会议就是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伺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如同毛泽东同志当年把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来思考一样,邓小平同志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改革开放第二次革…  相似文献   

16.
李立三同志50年代初所提出的工会工作方针,既反映了当时的工作实际,又富有成效,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由于受中苏“密月”关系及“左”倾错误的影响,致使党内一些同志以非正常手段解决党内争论,错误地对李立三同志进行了批判,制造了中国工运史上的第一次大冤案。这次斗争不仅使李立三同志本人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而且使党的工会工作长期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共党史上,王明以其犯过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闻名。长期以来,王明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就只有错误,从没有作过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情,从未有过正确的时候。这与历史事实不符,就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言,王明也是正确与错误、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兼而有之。文章拟就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哲学思想何时在中国革命中占主导地位的问题,大体上有几种看法:一种认为,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同时也在中国革命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另一种认为,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毛泽东哲学思想开始占主导地位。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把毛泽东个人哲学思想的形成等同于在全党确立主导地位,这不符历史事实。《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就是针对当时第二次“左”倾错误而发表的,其后,还出现了统治党内长达四年之久的第三次“左”倾统治,说明仍然  相似文献   

19.
王明“左”倾错误的统治曾给北方党造成严重损害。只河北省委本身就遭到五次大破坏,四届省委书记和大部分省委常委、委员被捕,一些同志英勇就义,一些人叛变革命,大部分同志被长期关押在敌人监狱中进行坚贞不屈的斗争,使党和革命力量受到极大削弱,全省党员由一千二百多人减至几百人,天津党员只剩二、三十人,党的工作愈来愈加困难。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九·一八”事变后因民族矛盾上升而出现的国内有利革命形势也被断送了。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坚决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对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一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曾给予极大的帮助,这是不能否认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