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生境的破坏和逐渐片断化,越来越多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保护破碎生境的物种多样性就迫在眉睫.复合种群理论是当今国际数学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前沿,并提供了保护濒危物种及种群的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生境破坏对物种造成的伤害做出预测和度量.本文首先对复合种群的已有概念、理论和模型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其次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作者参与的研究课题,尝试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境破碎化对非人灵长类生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之一.综合论述了生境破碎化的概念、成因和以景观生态学、异质种群学说、岛屿生物地理学组成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论述了生境破碎化对非人灵长类的影响现状.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城市景观类型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成因和相互作用,对福州城市景观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着重 分析人为景观与城市生态 环境的关系。随着城市的立体膨胀和人口增加,福州盆地内的地貌、气候、生态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文中提出了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景观,提高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滨海湿地鸟类等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尤其以鹭科鸟类为主,研究动物多样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鸟类繁殖生态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素,探讨滨海湿地鸟类食物链的污染物转移与富集规律,建立鸟类物种及性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分析鹭科鸟类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濒危物种的致危机制,以期促进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王晓琴    王宏卫    谈波    周璟    代芯妍    马晨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777-789
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1980-2020年土地利用的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生境质量模型分析不同景观的结构特征和时空格局的变化、生境质量演变规律,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阿克苏地区生境质量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2020年,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优势景观类型对整体景观的主导力逐渐下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也呈现出差异化的景观格局变化;阿克苏地区生境质量处于偏低水平,除乌什县外,其他县、市平均生境质量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平均斑块面积、景观分裂指数、人口密度对阿克苏地区生境质量的变化贡献率占据主导地位;政策宏观调控因素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及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逐渐加强,尤其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物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继产生了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和集合种群三个重要理论.正确认识这三大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必然性、进步性和局限性,是实现对其正确应用的前提,也是使理论指导实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要求.在阐述了三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它们在研究内容上的不同,以及在学科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实际应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在自然生境破碎化后保护大量濒危物种时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两物种竞争模型出发,提出了集合种群上3物种的食物网机制,构造了一个捕食者和两个猎物(似然竞争)受生境破坏影响的新模型;基于微分动力系统的数值模拟和网格模型的元胞自动机模拟,研究了生境破坏对集合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发现:集合种群似然竞争模型系统对生境破坏非常敏感,生境破坏导致了更不稳定的动态,而且发现具有较小捕食者侵占率的猎物受生境破坏影响较大,进而表明了猎物对捕食者的敏感度与受生境破坏的影响之间存在负藕联关系;适当的生境破坏有利于劣势物种的生存;捕食者通过猎物受到生境破坏的间接影响,而且在生境破坏生态过程中捕食者是脆弱的.该研究结果为物种续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地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海胜 《江西科学》2006,24(5):332-336
山地景区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这些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巨大的压力。本文探讨在山地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引入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尺度与等级理论、景观连接性与渗透理论、景观生态规划建设原则等理论,提出了合理控制景区旅游活动、科学划分景区的保护斑块、减少山地景区内的人为廊道和建立山地景区间的连通网络4个方面的山地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不同LUCC景观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及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生态学指数,探讨了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统计学特征、多样性特征、异构性特征、复杂性特征.在LUCC理论方法指导下,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特征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总体上稳定性非常强;林地类植被景观、草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稳定向好状态;耕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缩减紧凑状态,是退耕还林的结果;湿地类植被景观变化表明神农架地区湿地保护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Gaggiotti OE  Jones F  Lee WM  Amos W  Harwood J  Nichols RA 《Nature》2002,416(6879):424-427
The colonization of a new habitat is a fundamental process in metapopulation biology, but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The emigration of colonists from established populations might be induced by resource competition owing to high local population density. Migration distances are also important because they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and scale of recolonization and hence the spatial scale of the metapopulation. Traditionally, these facto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demographic approaches that are labour-intensive and are only possible in amenable species. In many cases,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s minimal, preventing traditional genetic approaches from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colonists unambiguously. Here we present a bayesian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genetic, demographic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data. We apply the method to study the British metapopulation of grey seals, which has been growing at 6% per year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Our method reveals differential recruitment to three newly founded colonies and implicates density-dependent dispersal in metapopulation dynamics by using genetic data.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2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影像,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生态学原理,选取反应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结合FRAGSTATS软件,对栖霞市的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年-2002年间,栖霞市景观的基质类型为园地,耕地占支配地位的程度有所下降.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导致栖霞市的景观破碎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对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的历史变动,以及影响其资源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文昌鱼栖息地的生态因子、生物因子、沉积物等影响因子和保护区的维护与海域环境修复进行了评价.从环境生态的修复、种质资源保护、放流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保护文昌鱼的建议和对策,为文昌鱼这一特殊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具有生境破碎作用下的集合种群模型,建立了存均匀场假设下的微分方程模型,充分探讨了具有生态位构建效应的有机体活动对破碎斑块修复产生的生态结果.通过稳定性分析与元胞自动机方法模拟表明:集合种群的续存条件不仪依赖于侵占力与灭绝率之间的平衡,而且也包括集合种群的生态位构建能力与生境自然消耗率之间的平衡;当灭绝率大于侵占率时,集合种群也可以在低水平上续存,并且在该过程中集合种群依赖于两个阈值条件,分别是生态位构建能力和集合种群的初始状态.集合种群的大小与其生态位构建能力成正比,即构建能力强者,集合种群数量相应增加.因此,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正效应的有机体或种群在维护牛境的有效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在大尺度上景观格局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对3个区域景观类型、地形梯度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分别计算,结果发现,近郊地区受城市扩张的影响,人为干扰最强,工矿企业多,总体景观格局的防蚀效果最差;南北沙河地区,山间谷地宽阔,农业活动频繁,景观格局的防蚀效果较近郊地区稍好;三川地区地形起伏变化最大,山高坡陡,人为干扰少,生态状况良好,景观格局防蚀效果最好.为维护景观整体生态的良性发展,并将其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协调起来,针对不同的区域特征,在极有限地调整或增加自然植被面积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合理调整景观格局和增加自然景观间的生态联通程度,使景观格局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5.
Brose U  Ostling A  Harrison K  Martinez ND 《Nature》2004,428(6979):167-171
Two largely independent bodies of scaling theory addres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abitat area, species diversity and trophic interactions. Spatial theory within macroecology addresses how species richness scales with area in landscapes, while typically ignoring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Complexity theory within community ecology addresses how trophic links scale with species richness in food webs, while typically ignoring spatial considerations. Recent studies suggest unifying these theories by demonstrating how spatial patterns influence food-web structure and vice versa. Here, we follow this suggestion by developing and empirically testing a more unified scaling theory. On the basis of power-law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we develop link-area and non-power-law link-species models that accurately predict how trophic links scale with area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microcosms, lakes and streams from community to metacommunity level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models that assume that species richness alone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trophic links, these models include the specie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ence extend the domain of complexity theory to metacommunity scales. This generality and predictive success shows how complexity theory and spatial theory can be unified into a much more general theory addressing new domains of ecology.  相似文献   

16.
空间同步性能够导致区域物种灭绝从而降低集合种群的续存.在集合群落的框架内建立了两斑块3种群食物链联立模型来研究捕食者追赶和猎物逃逸对空间同步性的影响.由于种群存在较大的群落中,从集合种群向集合群落扩展是很自然的.表明了在集合种群中猎物逃逸降低空间同步性的结论在集合群落中有所改变.得到一个有悖直觉的结果:3物种食物链基层物种的逃逸并没有保护自己,反而增加了所有这3物种集合种群的空间同步性,因此也增加了灭绝的风险.这个结果说明在制定关于种群同步性也即续存的保护措施时,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也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17.
Habitat fragment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the extinction and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1,2]. With the increas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natural habitat decreased rapidly and patches became smaller and more isolated[3,4]. This leads to an obvious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any species. However, some species may persist as metapopulations in seriously fragmented landscapes[5]. Metapopul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s estab-lish…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景观动态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论文论述了景观动态的稳定性及作用力等基本概念,阐释了景观动态研究的三个主要理论,分析并讨论了景观动态的转移矩阵、模型等基本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的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的学科。由于异质地表与干扰强度的不同,特别是人类活动影响,使区域景观具有不同的空间格局,直接影响物质、能量的流动及物种的多样性。目前,在土地利用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区域发展规划中,都涉及改变景观的结构、功能的决策,故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构架,对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东山县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山县为研究实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并选取了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构型及斑块特征3组指标,对该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整体朝着景观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大,区域景观类型破碎化趋势明显,导致区域生态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