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噪声源识别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实现声源控制的前提是正确识别出主要噪声源.文章介绍了噪声源识别的各种方法.简要论述了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基于信号处理技术的一般识别方法;对近年来出现的声强测量、声全息和波束形成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作了综述;最后简单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两活塞振动模型的声强分析和研究,认识到当两活塞的振动相位差是变量时,对于活塞A发射的声强进行过场检测时几乎不受活塞B所发射的声强的影响;当振动相位差是常量时,高阶振动时2个相邻被检测单元的距离通常是大于振动波长的二分之一,故某一检测单元的近场声强测量亦几乎不受其它相邻单元声强的影响。理论分析确定了近场声强和振动能量分布成正比的关系。实验证明了此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3.
4.
该文为整车降噪的前期工作,从分析声强测量技术的原理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微型车表面声强的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过程与结果。利用声强叠加原理,合成每一测点的总声强,并通过表、图点、等声强线等方法对车身表面声强进行描述;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了引起微型车表面噪声的原因,分离出引起车外噪声的主噪声源;根据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降低微型车车外噪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声强识别的发动机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发动机在实际使用和生产中的故障诊断与监测现状分析,该文拟开发一套基于声强识别的发动机智能化故障诊断与监测系统。通过对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原则的定义,给出了系统总体方案,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系统数据处理、故障诊断以及控制软件,并对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包括知识库的设计与分析、智能化故障诊断模型的设计以及输入输出模式的描述等,为实现发动机智能化现场故障诊断提供了软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6.
装甲车辆内部的A级噪声高达114.4dB,是一个国内外都在力求解决的理论和技术性难题,装甲车辆噪声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它的板结构的振动声辐射。文中利用声强测量技术和开发的振动强度测量方法与系统,对一装甲车车体板结构的声辐射和振动能量流进行了测量分析,给出了它们声振特性的动态结果,确定出了甲板各个部分的声辐射量、振动能量流和相互间的一些联系,为装甲车辆减振降噪措施的合理化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环减速器表面噪声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环减速器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新型传动装置,利用三相并列双曲柄机构克服死点,以传动比为49.5的SHQ50三环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基本机构特点和传动机理。利用声强法对其表面噪声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分析,给出了该机输入和输出侧面及顶面的三维声强分布图和等值线图。结合测点频谱图,得出其噪声评价指标及产生噪声的原因和机理,为正确设计三环减速器,减少其振动和噪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声强法在电动机噪声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声强测量的特点、优点和有关声强测量的基本原理,并与通常的声压测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基于双通道FFT分析仪的虚拟式声强测量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分别采用声强法和声压法对电动机辐射空气噪声声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声强测量技术对电机噪声进行测量分析,能够在工业现场准确地评价电机噪声声功率级,克服了传统的采用声压法测量易受环境影响而要进行数值修正的问题以及声功率测量必须在特定声学环境里测量的问题.该方法在噪声测量中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二维矢量声强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便于识别和定位平面内噪声源,依据双传声器互谱声强法原理,建立二维矢量声强探头的物理模型,推导了二维声强的计算公式,分别在单极子和偶极子声场条件下,利用该探头测量二维声强及定位误差。结果表明:对于单板子声场,频率小于4600Hz时,x,y方向和总声强理论误差均不超过1.5dB;频率小于1600Hz时,定位误差均小于0.01m。对于偶极子声场,测点距y轴小于0.01m、频率小于1300Hz时,定位误差较大,均大于0.01m;测点距Y轴0.6~2.0m、频率小于1600Hz时,定位误差均小于0.01m,能够满足工程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浅海声场声强谱存在干涉结构,在声源和接收器固定的情况下,声强干涉谱与海洋环境参数存在对应关系.应用声强干涉结构信息监测浅海温跃层深度起伏,在温跃层初始深度已知的情况下(温盐深仪或声速仪测量得到),利用单水听器记录宽带信号干涉谱的时变结构反演得到浅海温跃层深度随时间变化.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应用于05黄海内波与锋面声传播起伏实验(AEYFI-05:Acoustics Experiment of Yellow Sea Oceanic Front and Internal Waves2005)数据.考虑传播路径的水平变化特性,引入绝热近似修正使得反演精度明显提高,温跃层深度起伏反演结果与温度链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该方法可用在夏秋季环境下的强温跃层深度时变特征监测.  相似文献   

11.
假定混凝土总体强度呈正态分布,通过概率统计基本知识和抽样检验理论建立了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与抽样检验方案及混凝土验收强度之间关系的不等式方程组,由此找到了一种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更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和一般电动力学教材不同的方法即在介质经典微观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极化强度Pω和磁化强度Mω的边值关系,使得更有利于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这两个边值关系,并得出了极化电荷分布深度和磁化电流的分布深度都在分子线度的数量级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依据光散射原理,建立了利用散透比测量牛乳脂肪质量含量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牛乳脂肪质量含量的快速高准确度测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准确、快速的测量牛乳脂肪质量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振动强度理论作了必要的推导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在一维弯曲振动波场中用双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强度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双加速度传感器和7T17S 信号处理机的振动强度测量系统,并以此开发了振动强度分析软件,通过实验论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测量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流形方法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流形方法基本原理和位移函数的构造方法及数值分析列式,并以此方法为基础发展了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与静态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在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别的原因是,其计算过程不同,计算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时考虑了扩展速度的影响,因此在裂纹扩展分析中建议采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16.
用日最大降雨量获得站点雨强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国降雨特性对卫星通信、毫米波通信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对无详细降雨记录地区,要获得其降雨特性,必须要先得到该地区的雨强分布.提出了用日最大降雨量计算雨强的方法,经过检验证明这种方法的精度较高,是一种计算无降雨记录地区雨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具有实虚部关联的量子噪声和泵噪声驱动的三阶近似激光模型,运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了光强关联函数和光强相对涨落,在一定的近似条件下分别讨论了量子噪声强度、泵噪声强度、量子噪声实虚部关联系数对光强相对涨落的影响,并对线性化近似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在小噪声、远离阈值时,线性化近似方法适用范围扩大;小噪声、远离阈值且当量子噪声实虚部无关联时,线性化近似方法适用范围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激光共焦显微生物医学图象分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用于激光共焦显微生物医学图象分割的循环递增阈值分割法。先用最低分割阈值把图象分割成子区域,然后测量每个子区域的灰度均匀度。如果灰度均匀度不满足灰度均匀度分割准则,则增加分割阈值,对该区域进行再分割。循环这个过程,直到没有区域需要分割为止。介绍了围线积分法区域标号和灰度均匀度分割准则的设计。给出了用该法分割图象的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