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压木纤维素非晶区取向度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前用偏振荧光法测定正常材纤维素非晶区取向度的基础上,对马尾松材应压木应压区、对照区的取向度作了系统的测量,结果表明非晶区的取向度有一定分布规律,特别是早、晚材应压区的取向度均大于对照区,并对此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手工切片识别悬铃木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品材树种识别中,制做并观察木材显微切片是一种常用而可靠的方法.作者尝试了用单面保安刀片切制显微切片的技术:通过充分软化、仔细修整切面、反复耐心切制,最后从多片切片中优选出最佳切片的方法制成的切片,可基本满足树种鉴定要求.同时辅以宏观构造特征观察以及木材密度、干缩性等物理性质的测定,完成木材识别.  相似文献   

3.
从木材构造、化学组分和水分等因素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综合评述。从木材构造方面,阐述了树种、应力木,以及木材的心边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纹理方向、早晚材和微纤丝角等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影响规律;针对木材化学组分,重点归纳了弹性纤维、黏弹性基体以及抽提物对动态黏弹性的影响机制;总结了木材动态黏弹的水分依存性。最后,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遗传型选择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福建邵武卫闽国有林场营造的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试验材料,对25年生的试验林进行系统测定,探讨了家系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本材红心材比率、彤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水平上存在较小差异,而在个体水平上差异较大,木材红心材比率在家系、个体水平上差异都很大;参试家系在树干通直度、圆满度,分枝角等形质性状上差异不大,在树皮率指标上存在很大变异。家系生长性状与木材红心材比率呈显著至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很小;生长性状与树皮率指标问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行杉木优良家系选择时在早期(4年生)以树高指标采用较低的选择强度进行选择,到了中期(7~10年生)以中等选择强度进行选择,到了后期(18年生左右)以较高的选择强度进行决选。从参试的63个杉木自由授粉子代家系中选出生长、材性、形质性状兼优的优良家系7个、优良个体12株。  相似文献   

5.
10年生木荷生长和材性性状家系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0年生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生长和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选择生长兼材性优良的家系,为木荷高世代育种和改良提供材料。【方法】以2008年在福建建瓯营建的113个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为材料,探讨树高、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规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生长和材性兼优的家系。【结果】10年生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在家系间呈极显著差异。木材基本密度受遗传效应影响较大,而树高和胸径除受遗传控制,还受遗传和环境互作的影响。树高和胸径在产地间差异极显著,而木材基本密度差异不显著。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胸径(12.13%和7.74%)、树高(8.28%和3.58%)、木材基本密度(2.82%和1.92%),说明胸径在家系间变异较大,木材基本密度变异较小。遗传力估算结果显示,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木材基本密度(0.48和0.42)、胸径(0.44和0.35)、树高(0.32和0.26),它们受中度偏强的遗传控制;表型和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树高与胸径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树高和胸径与木材基本密度间无相关性,因此,生长性状与木材基本密度可独立选择。以分别大于家系胸径均值的10%和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为选择标准,选择出13个生长兼材性优良的家系,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99%和1.18%,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16.08%和2.42%。【结论】供试木荷生长性状除遗传控制,还受遗传与环境互作的影响,木材基本密度受遗传效应的影响较大。胸径具有较强的变异性;木材基本密度受遗传控制较强。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可独立选择。本次从113个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中选择出了13个生长兼材性优良的家系。  相似文献   

6.
翠柏木材管胞特性及结晶度的径向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翠柏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和及木材的结晶度径向变异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翠柏木材管胞长度为1 886~3 370μm,宽度为7~23μm,结晶度为30.26%~50.12%,且它们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是20年前增加显著,于20~25 a趋于稳定,可将翠柏木材的成熟期界定为20~25 a。(2)翠柏木材结晶度与早材管胞长度、宽度以及晚材管胞长度、宽度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955、0.991、0.964,均存在极显著相关,进一步拟合各管胞特征值与结晶度的回归方程,建立的回归模型相关性均达0.95以上。因此,可利用木材结晶度对木材管胞特征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马尾松不同种源和不同家系未漂硫酸盐法制浆 (UBMKP)试验 ,系统研究木材产量、木材密度、木材化学组分和浆纸性能的遗传变异规律。发现上述多数性状在种源间和家系间存在巨大差异 ,受较强的遗传控制。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家系间的绝对差异较小 (2 %~ 3% ) ,且与制浆得率和成浆主要性能无关 ,对选育的实际意义不大。相关分析表明 ,木材密度和热水抽出物含量似是两个预测成浆性能较可靠的间接选择指标。基于单株纸浆产量、吨干浆材耗量和成浆物理性能的综合考虑 ,筛选了 6个马尾松纸浆材最佳产地。在构建不同经营模式UBMKP…  相似文献   

8.
程丽婷  戴俭  彭乐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5050-15058
以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含水率下木材材性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木材含水率未达到临界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材性检测指标随含水率的增大急剧下降;在木材含水率大于临界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材性检测指标随含水率的增大下降幅度较小。以木材含水率为单一变量,以木材纤维饱和点(30%)为分界点,建立含水率与落叶松木材材性检测指标的理论公式。用实测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表明:材性检测指标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一致,用应力波测量仪和微钻阻力仪测定的波阻模量值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最接近。同时,推导的理论公式可以作为现场测定木材材性指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对几种热带材进行了元素全分析,并着重对木材中晶体沉积物进行了分析讨论。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导致热带材难以切削的晶体沉积物不是传统上认为的SiO_2。 用稀盐酸浸泡木材使沉积物溶解,木材得以软化,解决了木材不易切削的难题。木材元素的全分析为合理地使用木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偏振光衍射现象中的光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线偏振光的单缝衍射现象,发现线偏振光的衍射光强分布受偏振方向与狭缝间相对取向的制约.发现起偏方向平行于狭缝时,衍射零级光强最大,起偏方向垂直于狭缝时,衍射零级光强最小,拟合出了光强随相对偏振化方向变化的I-φ函数分布曲线及光强分布图像,分析讨论了可能影响I-φ(线偏振光的衍射光强分布随偏振方向与狭缝间相对夹角变化)分布的一些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1.
<正>作者研究了红木(Ptrocarpus spp.)膨胀和收缩的变易性。发现当木材被汽蒸时,其沿弦向的膨胀远大于沿径向的膨胀。因此,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直到含水率降到5%及更低为止,弦向收缩的百分率(Y_T,%)都远小于径向收缩的百分率(y_r,%)。(100—y_T)/(100—y_T)的比值,可以用来予示在干燥期间是否会在弦切面上出现干裂。作者已经把(100—Y_T)/(100)—Y_r))/(100—Y_r)的比值定义为干裂势。的比值越大,干裂势就越小。汽蒸处理能减小干裂势以致在弦切面上不出现开裂。采用预蒸处理的方法,能用过热蒸汽成功地干燥10至35毫米厚的红木成材。成材的干燥质量是好的。  相似文献   

12.
The orientation degree, cryst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antimicrobial polypropylene fiber, modified with ABD2, have been studied. When the content of antimicrobial agent is lower than 1.5%, ABD2 shows little effect on the orientation degre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but influences the crystal structure. With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ABD2, the antimicrobial fiber is easy to form into α-crystal while the crystallinity changes little and the variation of crystallite size does not follow apparent regularity.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表明:(1)从28个杉木自由授粉家系来看,家系间和家系内在木材密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变异性;(2)木材密度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0和0.29,表明该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效应所控制;(3)木材密度与材积生长之间存在着微弱的负向相关性,说明选择出幼龄材密度高、生长又快的优良品系是可行的;(4)木材的主要力学指标(顺纹抗压强度等)与木材密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线性相关性。最后,对杉木育种中材性改良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缕梅科12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木材解剖学方法,对我国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5个亚科12属14种植物,进行了木材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科中最原始的是金缕梅亚科(Hamamelidaceae)的榴木属;最进化的是同亚科的蚊母树属和水丝梨属。这说明金缕梅亚科内部各属之间的进化程度并不一致。其它4个亚科中的7个属,进化程度处于榴木属和蚊母树属、水丝梨属之间。壳菜果和枫香树这两个亚科内,各自的属间进化程度较为一致。马蹄荷亚科与红花荷亚科均各只有一个属,它们的进化程度相对于金缕梅亚科的3个属来说,较为居中,且彼此也很相近。总的来说,除了金缕梅亚科内部各属进化程度差异较大以外,剩下的4个亚科进化程度都较为接近。在同一亚科内,属间木材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但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频闪法测定木材表面回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钢球对五种木材表面进行回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球撞击不同木材的同一断面时,e~2值随木材密度的增加而直线上升。而同一树种木材的不同切面,其径面的e~2值最大,弦面次之,横切面最小。  相似文献   

16.
木材表面机械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材经机械加工成木屑时,木屑表面的高聚物分子共价键断裂而产生自由基。本研究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观察福建21种常见树种木屑的自由基强度,与树种、材性关系,并就其自由基的类别和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人造板微观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了解胶粘剂在人造板内部所处的状态和人造板构造对产品基本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立体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人造板的微观结构。对拍摄的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初步讨论。作者认为不同的木材纹理切削表面具有不同的表面质量,胶合板胶层的厚度依单板的加工质量而变化,纤维板纤维“帚化”与纸张的纤维帚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杨木上毛栓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