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低能N+注入诱导拟南芥变异及突变体特异表达cDNA克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能N+离子注入拟南芥引起处理当代(M0)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随剂量的升高而增大.较高剂量离子处理的M2代植株中出现了较明显的表型变异,包括黄化、半致死、形态变异以及开花结实性状的改变等.对M2代植株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的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处理的拟南芥中有RAPD条带的缺失或增加,且变化频率与离子注入的剂量相关,而对照未发现有明显变化.80次剂量处理的M1代植株中有一株特别矮小,为典型的矮化变异体.以它的一个稳定的M6代矮化突变体T80II为材料,用PCR增效的减法杂交技术,构建减法文库,克隆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其中1个712 bp的片段与GRF基因有部分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低能N+注入凤仙花的变异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低能N 注入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L)种子后获得了高茎、矮茎2个变异品系.对其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检测的结果表明,2个变异品系叶片的POD分子大小、表达强度和条带数目与对照相比都发生了一定变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结果也表明变异品系DNA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9个具有多态性.实验证明适当剂量的低能N 注入能够在基因水平引起凤仙花的变异,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遗传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试验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马铃薯品种L-55、T-66的休眠块茎进行辐射诱变,以期选育出优异的种质资源或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同一马铃薯品种M2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同一辐射剂量对不同马铃薯品种M2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所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60Co-γ射线诱变在改良一些性状(早熟、抗病性、高产、叶绿素含量)上比较有效。马铃薯的大多数突变都是隐性突变,对马铃薯进行辐射诱变育种难度较大。^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的适宜照射剂量为10~15GY,从M2后代群体中评价出41个优株系供进一步鉴定,^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低能N~+注入蒙古黄芪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N+注入对蒙古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率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注入剂量的增加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表现为"马鞍型"曲线,成苗率在低剂量时与发芽率相接近,在高剂量时成苗率明显降低.对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低剂量上表现为激活效应,高剂量上表现为抑制效应;丙二醛含量在低剂量时明显低于对照,高剂量时含量升高,因此低剂量的N+注入蒙古黄芪种子能够提高幼苗的抗逆性,能够为育种提供一种有效的诱变方法.  相似文献   

5.
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黑稻M1代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稻(Y4)经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M1代性状初步研究表明,生物性状比对照弱,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生物损伤。而半致死剂量,半损伤剂量,临界剂量和处理表现优良等综合考虑,以300GY出现的频率最高。千粒重,株高,穗长等表现优良的可以标定M2代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冬小麦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185 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SP8724和D6-3,并与相同剂量的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生物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M2代诱变效果显著,总突变频率以及矮杆、早熟和穗型等有益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作物改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24h盐胁迫下盐芥(6周)和拟南芥(3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了盐胁迫下3种抗氧化物酶在两种植物中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拟南芥叶片中3种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为随盐处理浓度增加,SOD呈逐渐上升趋势,CAT呈逐渐下降趋势,POD活性上升幅度较大,且在200mM NaCl处理条件下,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盐芥根中的SOD、POD、CAT本底活性皆高于叶片.随着盐处理浓度增加,SOD活性基本无变化,叶片中的POD活性逐渐降低,CAT活性逐渐增加.而根中的POD活性却出现递增、CAT为先增加后降低现象.盐芥中的SOD本底含量水平高于拟南芥.  相似文献   

8.
Cd2+、Cu2+对坛紫菜生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5、1.0、10、20mg/L)和不同培养时间(12、24、48、72h)下,重金属(Cd2 和Cu^2 )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核酸(RNA和DN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0mg/L Cd^2 、Cu^2 暴露,POD活性先上升(48h前)后下降(48h后),其它浓度组POD活性均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4、48、72h均出现比较良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2)Cd^2 和Cu^2 对RNA、DNA含量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效应关系,同一污染物浓度越大越早出现下降.同时出现随暴露剂量的增加,RNA、DN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或全部下降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一剂量同一剂量率的60Co-γ射线昼夜每隔2小时照射萌动水稻种子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萌动的种子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和不同的细胞周期,故对辐射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而对M_1代产生的生理损伤(成苗率、苗高及育性等)以及M代秧苗叶绿素突变和植株农艺性状的变异频率也有所不同,其中以浸种后72-74小时照射对M_1生理损伤最明显,M_2的突变频率也较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辐射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整个细胞周期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60Co-γ射线5种不同剂量(0Gy、110Gy、120Gy、130Gy、140Gy)对西昌大白蚕豆干种子进行照射,研究蚕豆M1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对蚕豆M1的生育进程有延后作用,并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延长,变异度也逐渐增大。60Co-γ射线对蚕豆M1的光合生理也有明显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始花期测得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各有不同,110Gy处理的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2时;120Gy处理、130Gy处理和对照的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相同,最高峰出现在下午14时;140Gy处理的光合速率的变化出现双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8时和下午14时。就M1植株存活率看,60Co-γ照射蚕豆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大约为130Gy。  相似文献   

11.
测量和研究了γ射线和电子束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中诱发的长寿命自由基的ESR谱。长寿命自由基的浓度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关系,而与NPV存活率的关系为“肩型”曲线。辐射在NPV中诱发的自由基的ESR谱明显不同于热能诱发的自由基的ESR谱,并且ESR谱具有超精细结构。本文还提出了DNA断链的一种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60Co-γ射线400Gy、500Gy、600Gy对九江苦荞等4个苦荞麦品种籽粒进行辐射处理,考查M1代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饱粒数和单株粒重6个性状,并就不同品种材料M1代性状的表现和不同辐射剂量对苦荞麦M1代性状的影响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M1代性状差异不明显,但随着诱变剂量增加,性状表现受到的影响程度加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测定在不同光照强度的紫外光照射后,浮萍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大小来探究一下UV-B辐射增强对浮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可能产生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辐射梯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符合低促高抑效应;短时间UV-B辐射处理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弱,而较长时间紫外辐射处理后POD活性有所增加,并在辐射处理20h后达到一个峰值,这可认为是浮萍适应UV-B辐射胁迫的一种策略行为,最长辐射时间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又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选择3个苦荞品种川荞1号、KP9920、榆6-21为辐射诱变材料,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诱发产生突变体,测量其M2代子粒中黄酮含量。试验表明,经适宜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的苦荞种子,其M2代子粒中黄酮平均含量高于对照组。指出,利用射线照射对苦荞的品质改良是可行的,对于不同的苦荞品种,经辐照处理后黄酮含量增加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拟南芥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拟南芥对不同Cd2+浓度处理(0、20、40、60和80 μM)的生理响应,以探讨Cd2+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及植物的耐性机理.结果发现,各浓度Cd2+导致拟南芥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植物根部细胞DNA出现明显的损伤,拟南芥生物量及根长也显著降低(P<0.05),表明Cd2+对拟南芥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产生了严重的胁迫效应.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Cd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在60和80 μM时处理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高Cd2+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拟南芥体内丙二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d2+浓度的增加明显上升,在60 μM时处理效应显著(P<0.05),表明Cd2+胁迫导致其膜脂过氧化效应.在全部Cd2+处理下,拟南芥体内谷胱甘肽和植物螯合肽的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类黄酮、花色素苷等酚类物质也随Cd2+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并在高Cd2+浓度(60和80 μM)下处理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拟南芥通过积累具有活性氧抗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提高其对Cd2+的耐受性.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深入研究Cd2+对植物毒害的分子机制以及植物对Cd2+耐性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照射量60Co-γ射线与10~(-3)M的NaN_3复合处理不同世代小麦风干种子,M_2代诱变效果表明:复合处理较单一辐照处理的矮杆、早熟及穗形突变频率提高,诱发多位点突变的能力较强,复合处理显示相互协和效应.诱发有益性状突变的最佳剂量组合为250 G_y+NaN_3.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麦格-姬姆萨(MGG)染色和MTT比色法研究辐射诱导的人AHH-1T淋巴细胞死亡与凋亡的关系、细胞活存及其意义。结果表明,经2~10Gyγ-线照射后4~48h,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和照后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显示出较好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而相同剂量照射后,淋巴细胞活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明显减少。上述结果表明,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凋亡是辐射诱导淋巴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急性放射病免疫损伤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抗、感病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中活性氧及相关酶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后两种抗性水平不同的杨树(Populus spp.)树皮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与杨树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接种时间的延长,两种杨树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有上升趋势,抗病杨树毛白杨(P. tomentosa Carr.)出现了较明显的"氧化爆发",感病杨树北京杨(P. beijingensis Hsu)则不明显;POD活性持续上升,毛白杨的上升幅度大于北京杨的;S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北京杨两种酶活性在后期受到的抑制更明显;APX活性则在两种杨树中变化较大,毛白杨的变幅明显比北京杨的大;MDA含量增加,表明"氧化爆发"启动了膜脂过氧化,北京杨在接种后期MDA含量大幅上升,并且MDA含量与O2.-产生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能量氮离子束诱发DNA链断裂的测定及量效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能量分别为10,20和30keV、剂量范围1013~1016N+/cm2的离子束所致小牛胸腺DNA链断裂,分析了其量效关系特点.结果表明:3种能量的氮离子注入得到的3条剂量效应曲线均呈"马鞍型”,而60C0γ射线的相应曲线为一般指数型,3条曲线的凹点剂量(Dc)都很相近.曲线的另一特点是:单位剂量的链断裂产额与剂量的关系曲线,在较低剂量区有一个显著的峰(对应着Dc点),随后维持一个恒定的低水平,而单位剂量γ射线的DNA链断裂产额在所用剂量范围内基本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用3种模型尝试拟合上述曲线获得近似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王柏楠 《河南科学》2007,25(5):758-760
研究了γ射线对菊花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菊花品种间的辐射敏感性差别较大,粉紫花色品种突变体较高,而绿色、白色、黄色品种较难诱发花色变异;植株用于诱变处理优于根芽,根芽优于枝条;3种诱变材料适宜诱变剂量为2~3 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