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认为,提升自由诗,成形格律体新诗,增多诗体,是新诗诗体重建的三项美学使命。审美视点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的独特关系,是创作主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不同的审美视点形成艺术门类的分水岭,带来不同的文体可能。诗人要进入诗的世界,首先要获得诗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视点,使不同文学品种的创作者,在哪怕面对同一审美对象时,也显现出在审美选择和艺术思维上的区别。散文的审美视点偏向绘画,诗的审美视点偏向音乐。诗的视点是内视点。内视点决定了作品对于诗的隶属度,或者说,决定了一首诗的资格程度。  相似文献   

2.
新诗在20世纪汉语诗坛占有主导地位,却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诗体。尽管有很多诗人致力于新诗的诗体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确立了新诗的初步形态,新诗诗体建设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在20年代初中期初步确立了新诗的基本形态,特别是确立了新诗的两大形式特征——新诗的音乐形式和排列形式。新诗却始终处在文体自发与文体自觉、诗体的准定型与不定型、诗的律化与自由化、诗人的文体自律性与文体创造性的对抗与和解中,其中对抗远远大于和解,造成每种诗体都无法进行持续的建设,使诗体建设成为百年新诗最大的问题。目前正是加强诗体建设的重要时期,21世纪新诗的诗体建设既要正视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既需要现实的构建策略,也需要理想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诗要有体是艺术创作规律的必然,是诗歌有效传达与新诗发展之必需。在当下这样一个非诗盛行、诗歌写作标准混乱、新诗出现危机的时期,强化新诗的体式自律十分必要。强化新诗体式自律,首先应走出对新诗的一些认识误区;其次应坚持以自由诗体为主,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自由体诗;第三应更多地从民族诗歌中汲取营养,探讨出舍乎民族审美心理需要的新诗体。  相似文献   

4.
从1916年胡适和郭沫若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开始新诗创作至今,中国新诗已有90年历史.90年来新诗英才辈出,群星璀璨,成果丰硕,成就斐然.新诗的形式风格、语言艺术、诗体建设都为21世纪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新诗作为东方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向国外学习的同时,努力"吸收孔子的智慧",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参与到"东学西渐"和"东化"的文化交流中去.  相似文献   

5.
从1916年胡适和郭沫若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开始新诗创作至今,中国新诗已有90年历史。90年来新诗英才辈出,群星璀璨,成果丰硕,成就斐然。新诗的形式风格、语言艺术、诗体建设都为21世纪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新诗作为东方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向国外学习的同时,努力“吸收孔子的智慧”,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参与到“东学西渐”和“东化”的文化交流中去。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诗是中国新诗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历来为论者所注目。但是,对“五四”新诗在诗体形式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似乎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鉴于新诗诗体形式的问题是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分歧点,而“五四”新诗在这方面的探索又是前无古人却后有来者的,因此对“五四”新诗的诗体作一番评述,也许不无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一个时期的诗体形式和一个时期的审美追求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审美追求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那么诗体形式必然是多样的而不是单调的。纵观“五四”时期的新诗,在诗体形式上可谓繁花争艳。鲁迅的《野草》奠定了散文诗的基石,郭沫若等人的诗剧,刘半农、刘大白等人的民歌体新诗,穆木天等人的“素体诗”(即不加标点  相似文献   

7.
许霆 《洛阳师专学报》1991,(1):57-64,54
闻一多、徐志摩新诗都富有音乐美,但其诗体风格差异较大,从声韵节奏上说,这是因为闻一多新诗体现的是音组连续排列的韵律节奏,而徐志摩的新诗体现的是意顿对应排列的旋律节奏,本文运用节奏理论,结合创作,具体论证了闻、徐诗律论的差异,提出了新诗两种节奏体系的见解,并对它们的价值和前途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新诗发展的路向:音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与散文等其它题材不同,是很讲究音乐性的。新诗要想在文学中占据重要的席位,必须继承古诗的优良传统,必须重视音乐性。在创作中,走音乐化这条道路是新诗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1923年前后是新诗发展的转折期.也是新诗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从这时开始,新诗从理论到创作都开始逐渐走向理性自觉,这也是新诗的首度理性规范时期。  相似文献   

10.
鲁迅新诗意象表面看来好象随意自然地写出,没有什么巧思妙构的印痕,感觉不到作者的用心与高妙.其实这是误解.鲁迅新诗意象是在自然之中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对比性的设置与构造,又饱含浓郁的情意与强烈的个性,让人在不经意中受到内心的激荡、心理的撞击和心灵的振动.这才深感和惊叹鲁迅新诗创作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诗意象的熔铸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审美视野中,寻觅诗人艾青创作的个性特点.文章从对应互立、相反相成的特殊视角切入,着重从心理定格与形象升华、浓墨着色与简笔素描、缩微强化与特写放大、虚实相生与物我互宅、典型呈示与动态流变、全息聚焦与高密辐射等六个方面讨论其诗歌意象的艺术造型手段,从而构成艾青新诗艺术反映的全息视屏.通过艾青诗作塑造意象的表现手法的分析,揭示出诗人在利用矛盾张力的审美整合中所作出的艺术化育、超越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诗体是对诗的属性的制度化的具体呈现,指诗歌作品的语言秩序及语言体式.诗是最讲究"体"的文体.外国诗歌和中国古代诗歌都形成了相对定型的诗体,如西方诗歌流行十四行诗体.中国古代诗歌形成了格律诗体.新诗是打破"无韵则非诗"作诗信务的特殊文体.长期轻视诗体建设.新诗已经有了近百年历史,现在已经具备了进行诗体建设的条件.百年间在新诗诗体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多经验与教训.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诗体建设.诗的体式包括诗的韵律形式和语言的排列形式,在诗体建设中,特别要重视诗的形体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诗二次革命”诗学主张是新世纪之初由吕进等诗评家提出的,旨在纠正早期白话诗理论构想中的某些偏激观念,以促进新诗更为健康的发展.分析吕进等诗评家提出“新诗二次革命”论的学术渊源、思维逻辑及其理论内涵,既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诗学观念的意义与价值,还有利于我们深刻反思近百年新诗创作的历史功过.  相似文献   

14.
"恶魔诗人"于赓虞致力于新诗诗体的探索。他提出的内容思想化、音节和谐化的散文诗理念,对散文诗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他对新格律诗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于赓虞的创作大大丰富了新诗的诗体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事新诗创作的诗人要想在创作上取得突破,就应该走专题创作的道路,即可以就社会生活或人类精神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以组诗的形式集中地予以反映,从一个侧面展现时代风貌。这既是时代分工趋于专业化对诗歌创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诗人可以超越前人获得发展的新途径。同时,新诗可以通过专题写作形成这个时代的新的整体优势,以实现对于前代诗歌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新诗形式的探索,应和着新诗运动在20年代已经在进行“诗体解放”。进入30年代后,戴望舒倡导的散文美自由体,鲁迅和中国诗歌会倡导的新诗民族形式,以及新月诗派格律体,三足鼎立,并存、交织发展。抗战后的诗坛上,自由体、半格律占据统治地位;40年代中期以后,民歌格律体跃居主导角色。自由体对建国后自由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其散文化弊端也对新诗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新诗民族形式的探索和发展应予充分肯定,而它对五四后的新诗形式的轻视态度,则是有偏颇的。新月时代虽已结束了,音韵美、建筑美的格律诗风仍然牵动着三四十年代乃至今天的新诗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新诗创作并发表诗作的诗人,可称为“初期白话三诗人”。在中国现代新诗的草创期,“初期白话三诗人”的新诗理论和新诗创作都是很有探索意义的,对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大转型时期,由“文言”(古代汉语)到“白话”(现代汉语)这一社会通用语言的巨变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白话是开启民智、启蒙大众的重要工具,白话运动是面向大众的政治、思想、宗教、文化等改革运动的产物,特别是外国传教运动和中国报业的勃兴都极大地促进了白话运动及新诗运动,催生了白话和新诗。新诗是多元发生的文体,不仅是政治改革和思想文化大变革的产物,更是语言大变革的产物。白话成为社会通用语言决定了平民文学及平民诗歌的主导地位。白话运动对白话诗运动及新诗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决定了新诗革命的激进方式和新诗的非艺术地抒发平民情感的功能和无定型诗体与固定诗家语的文体形态,彻底打破了古代汉诗源远流长的两大传统:诗要有体和诗要有“诗家语”。因此新诗革命既是诗的体式的革命,更是诗的语言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归来的诗人”在新时期恢复创作后,伴随着抒情主体的觉醒和抒情风格的转换,抒情语言和诗歌体式也逐步恢复并进入新的调整阶段;他们注意融汇多种语言成分,追求朴素、洗炼、精粹、淡泊的语言境界,强调抒情的自然和自如状态;在诗体方面,他们因不同的艺术渊源表现出对不同诗体的选择,诸体皆备而又注意不同诗体之间的融汇与补充,创造了更为活泼的诗体形式,为现代诗体建设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人们对待诗歌的冷漠态度与流行歌曲受到的大众欢迎程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试图从文学接受心理和文学的时代性等问题出发从审美实现、韵律把握、古典借用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流行歌词创作带给新诗的影响,探讨现代诗可能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