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翻译活动中 ,参与交流的两种语言文化根据等价或等值交换的原则应该是平等的 ,不分强弱优劣 ;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各自独立的特点与个性。但在英语和汉语的实际翻译过程中却存在着“英语中心论”的倾向 ,这实质上既是一种语言歧视 ,也是一种文化歧视。如果我们对这种“英语中心论”放任自流 ,对汉语语言文化歧视现象不闻不问 ,那么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也许就会在日趋大同化的潮流中逐渐消亡 ,丧失其应有的地位 ,因此 ,“英语中心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翻译讲究的是“信”、“达”、“雅”,这是在了解两个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汉语与英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笔者试从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角度入手,指出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英语外来词在译人语中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外来语的翻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外来词借人的流向及其对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文化融合与交流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英语外来词汇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但并不影响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语言学把词汇视为语言中“最敏感的部分”,词汇变化发展乃是社会生活变化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反映.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此两种语言的词之涵意及使用习惯有许多不同,各有特点.严复曰:“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天演论·译例言》).可见,我们在理解英文词汇意义过程中,须持谨慎之态度.由于我们认知英文词汇时受到汉语的干扰,很容易怀着汉语的语言心理而望英语之“文”徒生汉语之“义”.实际上,英汉词汇意义间比较有三种情况:①完全对应;③不完全对应;③完全不对应.注意英汉语言的对比,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分辨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积极的意义.赵景深先生把milky、way译作“牛奶路”而被鲁迅先生赠以“迢迢牛奶路”的名句,以至“牛奶路”成为翻译史上的典型笑话;这恐怕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要认真推敲词汇意义教育颇大.  相似文献   

5.
周凤娟 《科技信息》2009,(8):127-127,130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如同存在女性歧视一样,社会文化中也存在男性歧视。英语中针对性别歧视语的研究之作屡见不鲜,但极少有人论及针对男性的歧视语。因此本文旨在对英语中折射出来的男性歧视语进行初步的探讨。这个探讨不仅具有语言学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意义,希望它对我们了解并最终克服由语言反应出来的社会文化中的消极面,逐步实现性别和谐,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特色词汇,它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或者说它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不断地在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彰显出其独特的表达优势,同时也给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基本方法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英语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能否掌握好英语介词的使用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特别是在英译汉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造成了翻译上的种种困难.本文力求通过一些英语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怎样既忠实英语介词的原意,又尊重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译出通俗的汉语进行探讨,即采用把一些带有动态意义的英语介词翻译成汉语动词的方法,找出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和规律,以利于翻译.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发展较为成熟的人类语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层面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互译也不是单纯的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而应该建立在了解原语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重视文化语境对语言的影响对于翻译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英语中汉语“外来语”现象来分析语言之间的交流性与吸收性,对我们学习英语中汉语“外来语”词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翻译时,应确切、深刻、完整地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不能只从字面上来望文生义。翻译不仅是要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要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可以说汉语成语的翻译实际上是如何用英语去处理在汉语成语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文化特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