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从特殊的教育受众群体——聋生的身心特质与绘画潜能入手,探求其精神动因与绘画实践间的因果关系,从造型、色彩两方面带入绘画理念与审美意识之间的渊源关系,从而寻求技法与审美意识之间相伴相生的艺术衔接。  相似文献   

2.
绘画理论围绕精神与技巧的讨论经久不衰。邓以蛰先生的绘画理论注重笔画,由笔画论气韵生动。徐复观围绕艺术精神论中国绘画里的人生。在色彩上,两人都主张水墨渲淡,但邓以蛰和徐复观分别从艺术效果和绘画者的审美意识角度来论证。在书画关系上,邓以蛰从形式构造上认为书源于画,徐复观则认为书画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绘画史的研究上,两人用"气韵生动"的发展来构建体系,但邓以蛰的理论是以笔画为基础,徐复观则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职业服装设计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出发,针对当前消费需求的蓬勃发展与我国的职业服装设计素质偏低,以及传统审美意识之间的差异等现象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上认为壮族先民创作左江崖壁画的动因是为了“怀念先人,勉励后代”,“崇拜礼赞祖先”是其突出的主题,崇拜内容由自然物转化为人,标志着瓯骆人“民族审美意识的萌芽”;本文还从崖画的绘画形式、独特的审美传达方式诸方面论述了壮族先民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向.  相似文献   

5.
唐宋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鼎盛与重要转折时期,其绘画也是瑰丽多姿。而文人是社会意识的代表,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追求,最为充分地表现中国绘画的社会主流审美情趣。中国的艺术精神,可说由唐代水墨淡彩山水的出现而完成了它自身性格所要求的形式,才完成了文人进入绘画主流审美意识的舞台。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变迁,山水画取代了人物画却在其后不远的北宋时代迎来了它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绘画形式及表现手段都是由其独特性及自身的功能去反映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现代装饰绘画也同样遵循着这一原则。现代装饰绘画以其独特的手法、表现形式、材料的运用等均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以其优美的装饰韵味和独特的艺术语言陶冶着人们的心灵,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广泛的认可。现代装饰绘画之所以和传统装饰绘画不同,是由于现代审美意识及现代新的制作工艺、方法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介入,这些新鲜事物丰富了传统装饰绘画的内涵,并使之发展到今天的多元化表现形式,从而更加贴近了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历史如何与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否既具有自觉的历史意识,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丰厚的审美意识,《大清血地》从正面给我们阐释了历史小说作为跨越在艺术和历史学这两个门类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心理美学     
心理美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艺术美的创造者与欣赏者的行为、经验、审美感受、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和产生审美意识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的一门新学科,是介于普通心理学和从哲学、艺术的角度研究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9.
魏晋六朝时期绘画凭借与《周易》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并从"象"的维度发现了自身的个性价值,这种独特价值在于绘画之视觉形象的存在方式是圣贤体道的重要途径。绘画在寻求独立美学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了彰显自身存在的经学化价值和"自治"领地,使其与诗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成为可能。另外,诗因为其语言载体"言不尽意"的固有缺陷,构成了需要绘画性介入其中的召唤结构,这就意味着绘画为诗设立规定性、绘画性为诗所效法不可避免。诗开始自觉地以绘画的视觉性为范,走上了诗的"象"化历程。于是,诗与绘画在艺术行为中开始相互凝视、互为补充。诗画互补观念也由过去的绘画"诗化"的单向过程,进入诗画互为标准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审美意识形态”能否用来表述文学本质这一问题,学界争议很大。根据逻辑学上对本质的界定原则,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有三:文学是不是意识形态?文学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种差是不是审美?审美和意识形态能不能连缀在一起来述说文学的本质?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均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语境。经过分析论证,研究者提出,在今日中国,“审美意识形态”无论从逻辑层面上还是从历史层面上,都是一个站得住脚的命题,可以用来界定文学的本质属性并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坚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可以在确立和维护文学自身独立地位的同时,又将文学活动和人类解放这一总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使文学研究获得更加坚实的根据和更加广阔的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