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火焰发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君子兰叶片、花瓣、花粉、果实外皮和根的铜、锌、铁、锰、镁、铅、铬、钴、镉、镍、硒十一种元素的含量。发现花瓣中镁、铁、锌的含量都此较高。铜、铅、铬、镉、钴在君子兰体内含量较低。硒含量很高,甚至高于吉林人参。甘肃岩昌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在700~1000℃范围内钨、镍、钴混合氧化物的氢还原。也研究了添加少量镍、钴的钨的低温烧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氧化物氢还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乙醇为溶剂,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比例的钴镍复合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器(VSM)等仪器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条件,可以成功制备不同比例的钴镍复合纳米晶,该纳米晶的磁性随着钴含量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该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工作者发现于离子交换体系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对金属离子在树脂上的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小岛益生和吉野论吉曾研究铜、锌等在不同的有机溶剂-盐酸-水混合体系中的阴离子交换,并对有机溶剂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解释。Fritz等也曾提出锌、铜、钴、锰、镍在有机溶剂-盐酸-水体系中的分离,但未作系统的研究。他们所用的盐酸浓度虽较低,但醇的浓度则很高;并且还必须用不同的醇进行交替淋洗。本工作选择了锌、铜、钴、锰、镍为研究对象,因其与盐酸所形成的氯络阴离子的稳定程度不同:锌最大,铜和钴次之,锰较小,镍几乎不络合,试图系统地研究这些离子在最普通的有机溶剂即乙醇或丙酮-盐酸-水混合体系中,对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Zerolit FF)的交换  相似文献   

5.
钴和镍是比较稀少的金属,在现代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过去一响依靠国外供给。目前由于党的号召,充分利用祖国自然资源,和利用废料为工业服务,因此我们考虑利用矿石废料提取钴和镍,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种黑色带灰的氧化物矿石,其中钴镍的总含量在10—0.5%之间,组成极不均匀,钴的含量较镍多。矿石中除钴镍外,尚有大量铝、硅和少量的锰、铁、铜、锌等。按文献(5)所载,含钴的贫矿以湿法提取较为适宜,因此我们考虑从下列五个步骤进行钴和镍的提取:(1)选矿;(2)钴和镍的浸出;(3)浸出液的提纯;(4)氧化钴和氧化镍的制取;(5)钴和镍的纯制,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电镍含钴渣为原料,通过酸溶浸出,氧化还原除铜、铁矾除铁及氟化盐除碱土金属工序得到含高镍低钴混合料液;研究了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酯萃取剂对钴、镍的萃取性能和分离系数的影响;探讨了钴、镍萃合物的电子光谱,并对所得到的固体萃合物的热性质进行测定,说明在不同萃取温度条件下,利用钴、镍萃合物的不同构型,在工艺上能有效地提高钴、镍的分离效率;对负载钴、镍有机相采用洗涤、反萃工艺,可使萃取余液中的钴、镍比达300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金胶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的微量砷。采用氢氧化镧作载体共沉淀砷,Cu~(2+)、Co~(2+)、Ni~(2+)在氨性介质中形成氨配离子被分离除去。砷用锌还原为AsH_3由酸性Au(SCN)_4~-溶液吸收,在保护剂存在下生成红色金溶胶,测量金胶溶液的吸光度便可测定砷。本法测砷,铜、钴、镍试液中含量在0~9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砷的最低检出量在硫酸铜、钴、镍盐中分别为0.36、0.40、0.70ppm。测定饲料微量元素添加物硫酸铜试样,十次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13,相对标准偏差为2.5%,七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5%。本法简易、决速、准确、灵敏。文献很少见有用简易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微量砷的报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有关B样条理论 ,研究了两条非均匀三次B样条曲线间G2 光滑拼接的充要条件 ,从而解决了CAGD中用组合曲线表示复杂曲线的光滑拼接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钴和镍的无机盐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水-醇混合溶剂中成功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钴、镍纳米晶,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波谱分析(IR)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曲线数控加工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物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曲线数控加工插补算法,该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程序段的数目为目标,采用直线,圆弧段混合逼近曲线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数控程序编制量,为生成高质量的数控加工程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中药桔梗中锰、锌、铜、镍、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了桔梗中锰、锌、铜、镍和钴的质量分数.干桔梗根不经任何处理,用水冲洗干净后加入HNO3浸泡,消化,直接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的回收率在96.3%~105%,相对标准偏差在1.8%以下.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1-(2-噻唑偶氮)-2-萘酚(TAN)螯合物,于Shim-pack CLC-CN柱上,用含甲醇-四氢呋喃-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5)-乙醇(60:19.8:19.8:0.4 V/V)溶液作流动相,并用分光光度检测器于570nm处进行检测,发展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铜(Ⅱ),镍(Ⅱ),钴(Ⅱ)的方法.此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其绝对检测限分别为:铜(Ⅱ)1.8ng,镍(Ⅱ)1.8ng和钴(Ⅱ)0.6ng.在测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离子不干扰.  相似文献   

13.
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简称NTB)来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已被当今科学家所关注,本文合成并结构表征了以咪唑为桥的NTB单核和同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为进一步研究结构与催化歧化活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物还原剂硼氢阴离子交换树脂(BER)与镍、钴和铜的醋酸盐分别反应制备聚合物支载的金属硼化物催化剂:PP一2Cu、PP-2Co和PP-2Ni。并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探讨该种催化剂在碳碳双键、芳香硝基、氰基及辽氮重健等功能基化合物的还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刷镀双层镍以防止自来水闸门腐蚀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业已得到一种以瓦特槽液为基础,而含有DN-1添加剂的半光亮镀镍液和同时含有第一类镍光亮剂和第二类镍光亮剂的光亮镀镍液,其配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氨基膦酸树脂吸附镍(Ⅱ)的反应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pH、温度、吸附时间、树脂量、振荡频率等因素对树脂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吸附服从Freundilich经验式,以IgQ对IgC作图,得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得n=4.48,n值在2~10之间,表明树脂吸附镍的反应是容易进行的。用化学和红外光谱的方法探求树脂对Ni^2 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正丁酪——正庚烷——水四组分构成的微乳液对钴原子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和合适酸度下,含水70%微乳液使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钴的吸光度增敏23.26%,使测定的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用于饲料中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4.6%,回收率96.4%——104.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半导体纳米薄膜材料的光学吸收谱由于温度效应产生的吸收边变化和能带移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硒化物半导体纳米薄膜材料CdSe,并测量材料在室温至低温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观察不同温度下谱带吸收边的变化。结果实验发现光学吸收边随温度降低而发生蓝移的情况,将(αhν)2~hν曲线直线部分外推,与横轴的截距即为材料带隙宽度Eg,数据模拟结果显示Eg随温度变化是非线性的,且能带随温度的变化较好地符合Fernandez公式。结论进而分析造成吸收谱温度效应的原因是温度变化对晶格参数及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影响,引起能带边缘的相对移动,导致吸收边能量位置的漂移,并从理论公式上表达了带隙变化随温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建立一种测定罗汉果中罗汉果总甙含量的新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罗汉果总甙标准品红外光谱1059 cm-1特征峰强度的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罗汉果样品甲醇超声波提取出物中的总甙含量.将计算结果分别进行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检验,平行测定6次,罗汉果总甙的峰高相对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钴镍进行了分离 ,具有高效快速无污染等特点 ,同时测定了钴镍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