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从健身意识、体育项目选择、锻炼时间、健身场所等方面对合肥市三河镇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空巢老人的健身意识较为强烈,运动项目多为快走、散步、太极拳等具有安全性、独立性且投入少零消费的项目;活动的频率、时间具有规律性,健身场所较为固定;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消遣娱乐等;空巢老人喜欢热闹、与人交流,锻炼时多愿意有人陪同.提出建议如下:发展娱乐性和竞技性健身项目,促使空巢老人积极参与健身锻炼;加强健身宣传,增强空巢老人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宿迁市城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进行多维度视角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宿迁市城区空巢老人健身意识较强;社会给予的关注力不够;子女对老人体育健身关心力度不够.建议:加强宣传社区空巢老人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体设施的建设,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子女教育,改变子女观念,子女在加强物质投入的同时应加强老人的体育健身关心力度,不断推动空巢老人体育健身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集体访谈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空巢老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山东半岛城市群空巢老人闲暇时间充足,主体健身意识强烈,但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选择健身项目存在性别差异,集中于传统项目,缺乏时尚元素。空巢老人健身半径不超过10分钟路程,多集中于社区。对待体育锻炼的目的非常明确,健身和感情需求体现出身心合一的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洛阳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较高,态度积极,目的明确;体育健身项目多种多样,但体育锻炼的方法较单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指导;体育消费结构虽呈多样化趋势,但仍以实物消费为主.缺少技术指导、无活动场地、缺乏兴趣是影响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合肥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活动次数与时间、健身方式、健身项目、健身场地和影响合肥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动机明确;男性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内部动机比女性更强烈;大部分老年人每周参与体育健身次数在3至4次;每次锻炼时间大多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更喜欢集体有组织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合肥市老年人参与较多的健身项目主要有"健身走类、健身操舞类、太极拳类"等;合肥市老年人选择健身场所为比较固定、离家近最好不花钱的地方;合肥市老年人对体育健身场地与基础健身设施不够满意的占53.9%,存在体育健身场所与基础健身设施分布不均现象;经济收入较低和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等是影响合肥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动机主要是健身娱乐;2)社区居民参与体育组织类型以自发性、自主性为主;3)竞技性与民俗性是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特征;4)时空因素是制约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5)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和小区附近;6)社区体育组织迫切需要专门的技术指导服务.并针对此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河南省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只有少部分人与老乡、工友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以散步、跑步以及街头、小区的健身器械为主;活动场地以公园、街道和广场为主.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强度大,缺少时间和精力,缺少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等.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活动的频度较高;强身健体、消遣娱乐是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馆的收费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不力和缺乏锻炼的指导是影响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准确把握陕西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实态,增强居民休闲体育的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陕西休闲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陕西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参与状况良好。主要表现在:74.2%的人参与过休闲体育;体育消费人数占84.7%;活动目的以消除身心疲劳为主;选择同事为活动伙伴占56.3%;健身走和慢跑是主要的休闲体育项目。结论休闲体育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选择休闲项目简单易行;空间环境选择就近、方便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粤北山区11个县80所农村乡镇中小学体育师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粤北山区农村乡镇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情况较好,但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职称层次偏低,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体育课开设情况良好,但体育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较差;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短缺,限制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早操与课间操的情况较差,但课外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陕西省10所普通高校420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比较积极,具有很强的体育运动倾向,男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明显好于女生.健身的需要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城市敬老院调查,研究城市敬老院体育发展状况,并提出对策.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安徽省城市敬老院体育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城市敬老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动机多样,但以增进健康、抵抗疾病、改善情绪和消磨时间为主.安徽省城市敬老院老人参加文体活动形式多元化,但老年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高于老年男性.不知道如何锻炼和没有合适的场地和设施是阻碍安徽省敬老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敬老院老人体育锻炼健身意识,增加敬老院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加大敬老院体育活动场地和适合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器材设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调查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60岁及以上城市老年人健康活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较高,每次活动时间较长,活动场地的选择具有相对固定和就近性;活动内容具有简单易行和不用花钱的特点;随年龄增长逐步集中归一,其中以快步走为最多;参与活动的形式首选是有伙伴,健身目的明确;多数城市老年人没有适合的体育协会参加,是影响其参与健身活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赵凤娟  黄雪梅  唐新宇 《科技信息》2011,(12):I0262-I0262,I026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女性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女性体育健身呈上升趋势;家人对女性参加体育健身表示支持;其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呈多元化;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有强身健体,调节情绪、改善心情,消除疲劳,减肥健美等;女性选择体育健身项目呈多样化;余暇时间不足、身心疲劳,没兴趣是影响女性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高校教师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山东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意识较好;体育人口略高于全国整体水平,中老年教师体育健身百分比高于青壮年教师;体育健身项目主要选择散步、登山、跑步和球类,活动场所主要在校园;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和体育场地设施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对现代社会具有"安全阀"的作用,有利于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了促进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应健全关注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法律、政策,重视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问题,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宣传,把社区作为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7.
以景德镇地区青年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一些青年在闲暇时间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职业青年能抽时间参与体育活动;(2)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和消遣娱乐(3)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男青年偏重于球类项目和野外体育活动,女青年偏重于健身健美,消费水平较高的体育健身收费场所的主要消费群是职业青年;(4)阻碍职业青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怕影响工作、无活动场地和缺乏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福建省中职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中职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职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但体育人口达不到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2)强身健体、娱乐消遣、情绪宣泄、社会交往是中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3)球类运动、跑步和散步是中职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选择;(4)自由结合的锻炼形式是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形式;(5)体育设施不足、课外体育内容单一、体育活动组织不完善是制约中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行为与健康促进意识整体较强,体育健身锻炼态度积极,锻炼动机明确。但是,目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项目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锻炼活动项目内容较单一,组织形式呈现自发松散、无序状态。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主要因素是时间限制,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指导,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不足。探讨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的对策,为政府能够将体育健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省部分高校工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职能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校教职工参加工会组织的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没有时间或与工作时间冲突、活动内容陈旧、个人的兴趣和心理原因等;影响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因素为经费、教职工健身意识、场地设施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高校工会开展体育活动需要领导重视、保证工会体育活动经费、建立健全工会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提供健身指导的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