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锌对油葵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无土栽培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ZnCl2溶液对油葵幼苗进行了胁迫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时期植物的单株平均叶片数、叶面积、平均株高、植株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部分(根系)的平均鲜质量、平均干质量7项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锌处理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油葵幼苗的生长.在相同处理时间内,较高浓度的锌处理均使油葵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质量、干质量指标显著下降.锌胁迫时间对油葵幼苗平均单株叶片数、叶面积、植株平均株高均有显著影响,且在一定浓度下,随着ZnCl2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数、叶面积、株高下降越多,如900 mg/L ZnCl2胁迫处理21 d时植株平均叶片数才显著降低,而2 700 mg/L ZnCl2胁迫处理仅7d其叶片数就显著降低了.2 700 mg/L ZnCl2胁迫处理21 d时,叶片全部脱落.综合分析显示油葵幼苗耐受锌胁迫的临界浓度为900 mg/L,是较耐锌污染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镉(0.4μmol/L、0.8μmol/L、1.2μmol/L、1.6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8.0μmol/L、10μmol/L)处理对白三叶和苜蓿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茎长和鲜重、平均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和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平均根长、平均茎长、平均鲜重、平均干重,经不同浓度氯化镉溶液处理后都表现出低浓度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当氯化镉浓度为2.0μmol/L时能促进白三叶生长,超过2.0μmol/L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氯化镉浓度为1.2μmol/L时促进苜蓿生长,大于1.2μmol/L表现出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喷施水杨酸、硼酸和磷酸二氢钾对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硼酸和磷酸二氢钾,分别处理小苍兰(Fressia refracta)。研究其对株高、花序抽出时间、开花期、小花朵数、新球、子球质量和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高浓度水杨酸可延迟花期,影响开花一致性,但对小苍兰株高生长、新球和子球的生长无明显作用;硼酸影响花芽发育。质量浓度4000mg/L可延长花期;磷酸二氢钾处理能显著促进子球数量,质量浓度2000mg/L可延长花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胰腺癌和骨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较大浓度跨度的ATRA处理胰腺癌PANC-1和骨肉瘤U2OS细胞,并通过MTS法检测细胞活力。实验结果表明,20~100μmol/L低浓度的ATRA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PANC-1的生长,相反,200μmol/L高浓度ATRA则抑制其生长。在骨肉瘤细胞U2OS中,10~80μmol/L低浓度ATRA可促进细胞生长而150~200μmol/L高浓度ATRA则表现出对细胞生长的显著的抑制作用。两种细胞中,低浓度ATRA的促生长作用可被硼替佐米(Bortezmoib BTZ)抑制,而高浓度ATRA的抑制作用可被BTZ增强。低浓度ATRA与BTZ联合用药可降低凋亡前体蛋白Procaspase3的表达,表明联合用药有可能影响了细胞的凋亡途径。从不同浓度的ATRA对胰腺癌和骨肉瘤细胞生长的双面作用,提示ATRA的用药剂量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锌离子对浸矿嗜热菌HQ0211生长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锌离子对HQ0211菌生长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过程中,菌液中锌离子浓度低于1.0×10-3mol/L时,促进细菌的生长,即锌离子为营养离子;当菌液中锌离子浓度高于1.0×10-2mol/L时,则抑制细菌生长,即锌离子为毒性离子;当菌液中锌离子浓度为8×10-5mol/L时,细菌的生长速度最快.研究表明,适量锌离子能够提高细菌的生长速度,提高细菌的氧化活性和浸矿能力,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锌、钼、钴、铜、锰、铁6种微量元素对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了此6种微量元素促进转基因小球藻生长及胞内植酸酶表达的浓度范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锌、钼、钴、铜、锰促进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生长的最佳浓度,获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最大生物量产量的浓度依次为0.10、0.015、0.01、0.015、0.8μmol/L;获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最高植酸酶比活值的浓度依次为0.10、0、0.04、0.015、0.4μmol/L.利用微量元素优化配方培养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可使胞内植酸酶比活值显著提高,但微藻生物量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开顶式培养室,通入含不同浓度CO2的空气,研究在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垂枝藓(Rhytidi-um rugosum)及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500μmol.mol-1 CO2时垂枝藓株高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塔藓表现为升高趋势;在700μmol.mol-1 CO2时塔藓的生物量上升,而垂枝藓的生物量下降,两者的生物量与株高之比都有所增加.因此,在高CO2浓度环境中,塔藓的适应性更强;高浓度CO2促进植物侧向生长,但对叶绿素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锌铁单独或复合处理下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旱3号小麦为材料,比较不同c(Zn)(50、250μmol/L)、300μmol/L Fe单独或Zn-Fe复合(300μmol/L Fe+50μmol/L Zn、300μmol/L Fe+250μmol/L Zn)处理下,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c(Zn)单独处理下,幼苗根茎的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 Fe单独处理抑制根茎长的生长, 50μmol/L Zn的加入显著缓解了300μmol/L Fe对根茎生长的抑制作用,而250μmol/L Zn的缓解作用不明显;低c(Zn)处理导致叶片w(叶绿素b)、w(叶黄素)、电子传递效率(ETR)、净光合速率(P_n)和蒸腾速率(T_r)升高, w(叶绿素a)/w(叶绿素b)减小,高c(Zn)或300μmol/L Fe单独处理使w(光合色素)、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ETR、光化学猝灭(qP)、胞间CO_2浓度(C_i)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电子产量(Y(NPQ))增高,单独Fe处理还使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_n、T_r和气孔导度(Gs)均减小; 50μmol/L Zn的加入诱导Fe处理幼苗叶片w(类胡萝卜素)、w(叶黄素)、Y(Ⅱ)、ETR、Tr和Gs增大, w(叶绿素a)/w(叶绿素b)减小, 250μmol/L Zn的添加使w(叶黄素)和T_r增加.低c(Zn)可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增强小麦幼苗光合色素的合成,有效增加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提高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转化效率;高c(Zn)或Fe胁迫抑制小麦幼苗的生长,对小麦叶片的光合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适量c(Zn)可缓解Fe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抑制,有效降低Fe毒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山东长岛养殖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最适营养盐条件,对不同氮、磷浓度下坛紫菜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山东长岛养殖的坛紫菜在氮、磷加富浓度分别为50μmol·L-1、3.13μmol·L-1时生长速率最快,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及藻蓝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但在氮、磷浓度分别高于200μmol·L-1、12.5μmol·L-1时其生长减缓。坛紫菜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受营养盐浓度的显著影响,在氮、磷浓度分别高于200μmol·L-1、12.5μmol·L-1时,其对NH+4-N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NO-3-N。氮、磷加富培养使坛紫菜营养成分的含量呈显著变化,其中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而粗脂肪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氨基酸总量以及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DAA...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铅胁迫下垂柳在生长和光合生理方面做出的响应,对垂柳枝条进行水培,施加不同浓度的Pb(NO_3)_2溶液(1、10、50和100μmol/L)处理28 d后,测量垂柳的株高、根长、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μmol/L的Pb(NO_3)_2溶液处理下,垂柳的株高和根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PSⅡ光化学能量转化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显著增加,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或NPQ)下降;10、50和100μmol/L的Pb(NO_3)_2溶液处理下,垂柳的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增加或降低的程度增大.与地上部分相比,垂柳根部生长受铅胁迫的抑制程度更大.总的来看,低浓度的铅胁迫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垂柳植株生长、光合色素生成以及光合作用,高浓度的铅胁迫则对垂柳生长和光合作用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追施锌肥对水稻植株锌累积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在水稻(扬育粳2号)分蘖期及灌浆期追施锌肥,探究不同生育时期及锌肥施用水平对水稻成熟期植株吸收和累积锌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两个时期施肥后,水稻成熟期各器官锌含量和植株锌累积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锌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也随之改变;施肥处理后,营养器官茎中锌含量最高可达到对照组的4.3倍(分蘖期),而糙米锌含量较对照组最大增幅分别为20.9%(分蘖期)和29.7%(灌浆期);相同锌肥水平下,分蘖期施肥植株锌累积量(最高454μg)均高于灌浆期(最高266.2μg),而锌收获指数(最大0.194)均低于灌浆期施肥(最大0.336).总之,土壤追施锌肥可以显著增加水稻植株锌的累积,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籽粒中锌的含量和累积量;灌浆期较分蘖期追施锌肥更有利于提高水稻籽粒锌水平,是通过土壤追肥方式提高水稻籽粒锌水平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镉离子对花生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内培养研究不同浓度Cd2+处理对花生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CCd2+对花生幼苗株高和根长生长的抑制影响是显著的.2.不同浓度Cd2+对花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地上部分的毒害作用与其对地下部分的毒害作用相当;Cd2+浓度为0.25 mg/L对花生幼苗全株生物量生长产生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却在增加,不同浓度Cd2+对株高的影响基本与对全株生物量一致.3.花生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在0.25mg/L Cd2+处理浓度时达到峰值,随Cd2+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短时间、低浓度Cd2+胁迫对花生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合成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镉胁迫下垂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垂柳枝条为对象,采用水培方式,设置Cd Cl2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10、50和100μmol/L 4个处理组,研究不同程度的镉胁迫对垂柳生长、不同器官对镉、铁、锰的吸收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胁迫(10μmol/L)不会影响垂柳的生长,高浓度的镉胁迫(50和100μmol/L)则会抑制垂柳的生长,而且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镉主要富集于垂柳的根系中,其次是叶和新茎.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大,锰在垂柳不同器官中的含量降低.铁含量在低浓度Cd处理下呈增加趋势,当镉处理浓度达到50μmol/L时铁含量达到最大值,镉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加时铁含量下降.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垂柳叶和根中的H_2O_2、MDA一直呈增加趋势,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是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对羊草生长与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盐0.172%-0.690%条件下,羊草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减少10.13%-33.20%。蒸散量和净光合速率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日量大净光合速率受盐胁迫的影响显著,高盐处理羊草的日量大净光合速度较对照约减少1/3。盐分抑制羊草对N、P、K的吸收,尤其K的吸收受盐分抑制显著,不同盐度处理羊草植株茎叶与根系K含量均显著降低。羊草对Na的吸收累积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5.
冠菌素对玉米节间伸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常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用0.001、0.01、0.1、1μmol/L冠菌素(COR)作处理,清水为对照,通过调查农艺性状、分析生理指标以及产量性状,研究COR对玉米节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R处理浓度的增加,郑单958的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度均降低,0.01、0.1和1μmol/L COR处理的株高、穗位高以及第2-8节节间长度均低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COR处理浓度的增加,伸长节间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升高,除0.001μmol/L COR处理外,0.01、0.1和1μmol/L COR处理的IAAO、PAL和P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0.001和0.01μmol/L COR处理的穗长、行粒数、穗重、穗粒重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且随着冠菌素浓度的增加,各性状均呈降低趋势,说明低浓度的COR能增加玉米的产量.综合来看,既能延缓节间伸长生长,又能增加产量的最适COR浓度为0.01μmol/L,因此作为一种玉米延缓剂,COR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酸枣耐盐生理机制,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2SO4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亚精鞍、谷胱甘肽、氯化钙、硝酸钾分别对酸枣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浓度(0.03、0.04和0.05mol/L)的Na2SO4显著抑制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同浓度的Na2SO4(0.01、0.02、0.03、0.04和0.05mol/L)对酸枣的根长和根粗无显著影响;0.05mol/L的Na2SO4抑制酸枣侧根的形成,4种外源物质(亚精鞍、谷胱甘肽、氯化钙、硝酸钾)也抑制酸枣种子的侧根形成。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叶面喷施钙、镁、锌和硼肥对芳樟矮林生长和精油产量的影响,为芳樟矮林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芳樟矮林为试验材料,比较叶面喷施钙、镁、锌和硼肥对芳樟矮林地径、株高、生物量、叶片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钙、镁、锌和硼肥对芳樟矮林株高和地径影响不明显,大部分处理株高和地径略低于对照组。叶面喷施钙、镁、锌和硼肥对芳樟矮林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芳樟矮林单株鲜重随叶面喷施钙和硼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镁和锌肥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叶面喷施0.5%的钙肥和0.05%的硼肥效果最好。单株叶鲜重变化趋势与单株鲜重相似,叶面喷施0.5%的钙肥和0.05%的硼肥显著提高了芳樟矮林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和主枝鲜重最大的分别是叶面喷施0.5%的钙肥和0.05%的硼肥。叶面喷施钙、镁、锌和硼肥对芳樟矮林叶片干重出油率影响不明显,对单株叶片精油产量有显著提高,其中叶面喷施0.15%的锌肥精油产量最高,其次是0.05%的硼肥、0.5%的钙肥和0.45%的镁肥。因此,综合芳樟矮林生长、生物量、叶片出油率指标,叶面喷施0.5%的钙肥或0.05%的硼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耐寒性较强的三门峡栝楼和耐寒性较弱的安庆栝楼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4℃)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0,0.25,0.5,1和2 mmol/L)的水杨酸溶液对栝楼幼苗叶片生理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2个品种栝楼幼苗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而相对水含量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酯酶(EST)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的活性呈现增加的现象,显示出2个栝楼品种的耐寒性差异;喷施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能够显著降低植株的相对电导率、质膜透性及Pro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高浓度的水杨酸对于降低植株SOD,POD,PPO,EST和CYT的活性均没有低浓度的显著.由此可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有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效果,但不能消除冷胁迫对栝楼生长的抑制作用.外源水杨酸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最适浓度是0.5 mmol/L.  相似文献   

19.
以感染和未感染内生真菌的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L.)Keng)为实验材料,在营养液中加入ZnSO4进行锌胁迫实验,分析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锌耐受性的影响.在胁迫期间,内生真菌感染对羽茅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降低了其宿主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与未感染内生真菌的植株相比,内生真菌感染对羽茅的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增加了植株分蘖数和叶片延伸生长累积值.同时内生真菌感染还降低了羽茅植株整体和地上部的Zn2+含量.总体来看,内生真菌感染改善了宿主羽茅的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生物炭在林业生产中的科学应用,采用野外林地试验,设置不施肥(CK)、施用复合肥200 g (F)、稻壳生物炭300 g (RB)、木屑生物炭300 g (WB)、稻壳生物炭300 g+复合肥200 g (RBF)、木屑生物炭300 g+复合肥200 g (WBF)等6种施肥处理,探究不同处理对桢楠(Phoebe zhennan)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单施稻壳生物炭能显著增加桢楠的叶面积,促进叶对N的吸收;单施木屑生物炭能显著增加桢楠株高增长量、根生物量和叶面积,显著促进叶对N、P的吸收和根对K的吸收,但显著抑制茎对P的吸收。与单施复合肥处理相比,稻壳生物炭与复合肥配施能显著增加桢楠株高增长量、叶面积,促进叶对N的吸收;而木屑生物炭与复合肥配施能显著增加桢楠茎生物量、叶面积,促进根对K的吸收,但显著抑制茎对N的吸收。综上,单施木屑生物炭、木屑生物炭与复合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桢楠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可作为桢楠造林的备选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