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毛圈组织是针织物组织中最常见的一种花色组织,其独有的毛圈特征,可形成具有良好舒适性能的针织物。实验以常规毛圈织物为对象,通过分析毛圈大小和毛圈密度这两个参数,研究其对毛圈织物服用舒适性能产生的影响。服用舒适性能测试,包括基本力学、耐磨性、透湿性、透气性和保暖性5个方面。实验结果表明,毛圈织物密度和大小对织物拉伸断裂强力、透湿性、耐磨性和保暖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毛巾织物的机械物理性能中,毛圈的固结性能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比较实用的。本文通过自己改装的仪器,对毛巾试样(同一组织、同一原料但不同规格)的毛圈固结特性进行测试分析,提出了毛巾织物结构参数对毛圈固结力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①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用主成分分析及回归方法能够较好地求得毛圈固结力与多个结构参数的数学模型;②固结力的测试方法是正确的,在对固结力的影响因素中,经纬纱密度;地经纱和纬纱的捻系数是主要的因素。如果经纬炒的密度、捻系数等确定后,可通过计算得到它们对毛圈固结力的贡献;③在设计毛巾织物时,可根据得到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固结力与其它性能,确定最合适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3.
单针床氨纶弹力经编毛圈织物的编织,至少要使用三把梳栉。机后两把流栉为地梳栉,机前一把梳栉为毛圈梳栉,并且氨纶弹性纱线应穿在后梳栉上。地组织必须采用针后移针与毛圈沉降片横移同向的经平组织,毛圈组织应采用编链组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多层次提花高低毛圈编织原理,讨论了花型图象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图案类型。单面提花毛圈机采用双片鼻沉降片可编织二层次提花高低毛圈织物,若要编织多层次提花高低毛圈织物,则需用两种尺寸的钢米,通过插放不同尺寸的钢米和不插放钢米,使毛圈纱分别垫放在沉降片上片鼻、下片界和片鄂上,从而编织高毛圈、低毛圈和平纹线圈。提花毛圈机编织系统适合于编织的花型图案为四方连续、二分之一错接形式相连接的循环设计图案,设计时除采用矩形单元循环方式连接花型外,还可通过各种拼块法如菱形拼接进行设计,根据需要选取一种设计单元,然后拼接,组合形成四方连续花型。多层次提花高低毛圈由高毛圈、低毛圈和平纹线圈共同组成的立体图案。因此,在花型设计时,既要考虑平纹线圈的连接,又要注重高毛圈和低毛圈的不同走向及花型的连贯和协调。当设计四方连续花型时还要注意花型四周的连接对位,使高、低、平三种组织点花纹走向合理、匀称。设计花纹可采用抽象派图案,向形单中心结集、多中心结集和等高曲线等各种形式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利用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机对同成分不同组织的三种管线钢进行了浆料磨损实验,随后对磨损后的试样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三维白光干涉分析,研究组织类型影响耐磨性的原因及磨损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当磨损机理以微观犁沟和微观疲劳为主时,复相组织中共存的两相硬度差别越大,磨痕的微观变形越不易协调,磨损质量损失越明显;当整体力学性能接近时,粒状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的复相组织最为耐磨,粒状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复相组织次之,板条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复相组织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各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牙轮钻头滑动轴承的磨损机理。钻头滑动轴承由于承载高、转速低、难于在滑动面形成连续的润滑膜,从而使轴承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它的主要磨损失效形式为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轴承副的类型、材质、硬度、显微组织等均会影响轴承的磨损性能。本文还探讨了如何提高牙轮钻头滑动轴承的寿命和转速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NM400耐磨钢板为研究对象,实验模拟其在实际工况下的磨损方式,结合失重分析及磨损表面观察,研究试验材料在冲蚀磨损及搅拌磨损下的耐磨机理。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及分布在板条上的碳化物颗粒;在大角度冲蚀磨损中,NM400耐磨钢的磨损主要为塑性变形产生的冲蚀坑,且其在低冲击压力下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在搅拌磨损中,NM400耐磨钢的磨损主要是微切削产生的犁沟。  相似文献   

8.
白军  金刘锋 《科技信息》2012,(6):166-167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高温7中蚀磨损是目前阻碍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现在人们重点研究其磨损机理及有效的防磨措施。本文先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磨损的失效机理,采用电弧喷涂合金涂层,并使用氩弧重熔技术制备得到了具有冶金结合的耐磨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硬度实验及分析,高温冲蚀磨损试验及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分析表明:熔覆层表面硬度高达1200HV,组织均匀,与基体之间冶金结合,并表明熔覆层的硬度是20G铜的6~7倍,耐高温冲蚀性能为20G钢的2.5~4倍。涂层的磨损行为介于塑性和脆性磨损之间,并以塑性磨损为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冲蚀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圆盘试样模拟了钢轨的接触条件。研究了滑差和接触应力对珠光体轨钢磨损行为的影响。通过滚磨表面下扫描电镜观察及测试,分析了磨损过程中的磨损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磨损速率随滑差而增大,滑差增至4%时,达到极限摩擦系数。磨损量与滑动摩擦功呈线性关系,与滑动距离成正比。干磨条件下,表层组织发生强烈的塑性形变,使组织沿平行于表面层状分布。粘附磨损和疲劳磨损是轨钢的主要磨损形式。  相似文献   

10.
覃乃法 《科技信息》2013,(6):275-276
轮胎的磨损会造成其使用性能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了导致轮胎磨损的主要因素,常见的磨损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减少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建议和措施,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将产生许多细小磨损颗粒,这些磨损颗粒悬浮于机械润滑系统的油中,蕴含着机械磨损状态的重要信息,文中讨论了油料光谱分析技术和油料铁谱分析技术的优缺点,重点通过典型实例阐述了油液光谱分析技术和铁谱分析技术在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中的运用。试验表明,油液光谱分析技术和铁谱分析技术是磨损监控重要手段之一,它们可以提供大量机械磨损的信息,便于及时发现故障的部位和形貌。  相似文献   

12.
用环块磨损试验机,在石蜡基础油及石蜡基础油加0.5%ZDDP添加剂的润 滑条件下,对Si3nN4陶瓷-金属摩擦副进行了磨擦磨损试验。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俄歇电子光谱(AES)和X射线能谱分析(EDAX)等表面分析技术对摩 擦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3N4陶瓷-金属摩擦副具有优异的摩擦学特性;在基础 油中加入 ZDDP添加剂作为润滑剂后,对增加磨损抗力有明显的效果。这一现象是与 在摩擦表面上形成含S,P和Zn的表面反应膜有关。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 Convertorisoneofthemainequipmentofsteel making.Thebearingsinthetrunnionofconvertorarecharacterizedby low speed,heavy loadandhuge dimension.Theyrevolve slowlywhenmoltensteelisaddedoremptied.Theirlife expectancyis20years.Incasetheyexperiencefailurein operation,theoutputoftheconvertorandeventhatofthe wholeproductlinewouldbeaffectedandhugelosswouldbe resultedin.Therefore,itisveryimportanttomasterthe workingconditionsofthebearings.Vibrationandoilanalyses aretwomaintechniquestomonito…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公司JLR整车RDU总成中2404730504型推力滚针轴承的磨损失效分析,结合硬度与金相检测,以及对该轴承生产记录的查询,推断润滑不良是轴承严重损坏的主要原因。利用常规寿命的轴承试验机对2404730504型推力滚针轴承进行贫油试验,发现其与某公司JLR整车RDU总成中实际轴承磨损状况非常吻合,总时长与循环次数也相差不大,验证了润滑不良是致使轴承严重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316L不锈钢与45#钢在去离子水、二硫化钼水基润滑液、30#机械油3种工况下,分别改变其载荷进行滑动摩擦实验,比较其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载荷为250N时,MoS2水基润滑液润滑工况下的摩擦系数比去离子水工况下降低67.3%,磨损量降低了83.5%;摩擦系数比30#机械油工况下增加12.5%,磨损量增加147.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经硼氮共渗处理的钢领使用性能,试验表明,钢领经硼氮共渗处理后成功地将原碳氮共渗钢领的主要磨损形式-疲劳磨损转化为磨损最轻微的氧化磨损,使其寿命大幅度提高,并且不影响纺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油螺杆泵磨损机理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今油田螺杆泵抽油井普遍采用的是单螺杆泵进行采油作业,针对螺杆泵转子与定子橡胶间的磨损问题,本文模拟GLB120-27型采油单螺杆泵螺杆-衬套副进行磨损试验研究,利用变频器改造MPX—2000型磨损试验机的参数及设计进行磨损试验的夹具,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现场实际工况确定试验方案及试验参数,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与速度、载荷、环境介质之间的规律,为分析螺杆泵橡胶衬套磨损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PLINT高精度液压伺服式微动磨损试验机,在法向载荷100N、频率2Hz、位移幅值1 5~60μm,以及大气、纯净水和液压油3种不同介质条件下,对GCr15钢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动力学分析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LCSM)的微观观察结果显示:流体介质对微动运行区域有轻微改变;液压油和纯净水介质明显降低了微动摩擦因数、磨痕深度和磨斑尺寸,表现出明显的润滑作用,而液压油的润滑效果明显优于纯净水 微观分析表明,3种介质条件下的微动磨损是磨粒磨损和剥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经添加玻璃纤维进行强化的聚合物在注塑过程中会对注塑机螺旋输送器的螺旋机构和套筒产生严重的磨损。为解决注塑机螺旋输送器的磨损问题,需要一台能较全面模拟其内部摩擦磨损条件的试验机,进行各种针对性的模拟实验,找出磨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存在的问题较深入地分析了注塑机螺旋输送器内的摩擦磨损条件,详细介绍了设计的能较全面模拟内部摩擦磨损条件的试验机及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全面地研究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硫化烯烃及磷酸三甲酚酯在Ni-P电刷镀层表面的作用效果,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各摩擦表面润滑膜的成分及结构,进而讨论了硫化烯烃及磷酸三甲酚酯在Ni-P镀层摩擦表面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中加入硫化烯烃时对Ni-P镀层有良好的润滑效果,但加入磷酸三甲酚酯时的润滑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