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交通事故调研数据为基础,对车辆驾驶人事故前操作行为模式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和模糊评判方法,分析了影响驾驶人事故前操作行为的因素,建立了驾驶人事故前感知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驾驶人对各影响因素指标的评价模型,并用模糊数学和模糊推理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公路交叉口交通事故的驾驶人事故前操作行为模式模糊控制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交叉口交通事故中,影响驾驶人事故前操作行为的主要因素为驾驶人车速感知、车距感知及交通信息感知;驾驶人事故前操作行为及驾驶人感知因素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下遵循模糊控制规则。 相似文献
2.
3.
车辆碰撞痕迹检验对认定交通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场勘查中,现场遗留痕迹或现场遗留的整体分离物,如风挡玻璃、轮胎花纹、车灯等。为了实现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效率以及提高交通肇事案件的破案率,车辆碰撞痕迹检验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基于车辆碰撞痕迹检验的同一认定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类型分析的有效性,从而为该类事故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人体一次碰撞与二次碰撞后人体碰后运动轨迹、路面痕迹特征及车体痕迹的检验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出几种判断人体是否发生二次碰撞的方法,为交通事故中判断人体是否发生二次碰撞的鉴定,提供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王秉洪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8-12
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现行法律规定的附带审查的机制形同虚设.交通事故认定书对当事人权益存在重大影响.在立法上应当完善交通事故认定的程序,并设立专门的鉴定部门,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8.
为给仿真车-人碰撞事故提供可靠的事故车辆车速近似值,基于经典力学理论及若干假设,推导出行人第一落地点抛距与事故车辆车速的关系,并据此获得了两个有价值的预估事故车辆最小车速模型:其一用于平坦路面,其二则用于有坡度路面.然后借助已有研究成果及Pc-Crash仿真试验数据,对所得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得模型有效、可行.最后,通过给出的一例真实车-人碰撞事故案例,演示并进一步验证了所得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CBR与RBR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的系统运用辅助决策支持,在事故责任认定中将规则推理与案例推理结合,弥补各自的不足,充分发挥CBR和RBR各自优势,有效促进了事故的处理,从而实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作的公开、公平、便民。 相似文献
10.
贾常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7(2):21-26
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有时利用刹车轮胎痕迹长度估算车辆制动初速度,需要知道车辆制动减速度,一般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测量,近几年来有人提出可用现场视频进行测量,该方法的测量效果如何,拟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进行探讨.使用小型乘用车进行紧急制动试验,用便携式性能测试仪采集制动减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同时在试验车辆侧面放置摄...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测试验证中海量测试场景以及高风险测试场景的需要,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的641例事故数据,根据交通环境要素和测试车辆基础信息选取了5个场景要素,通过独热编码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车辆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聚类得到的典型车辆碰撞危险场景提出并分析了危险事故特征,构建了15个涉及道路路段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痕迹检验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线条状痕迹检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线条状痕迹的形成,特征及应注意的问题,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车辆自燃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对自燃痕迹进行检验和鉴定,分析自燃原因,在查明事故真相和责任认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对汽车自燃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举措,为减少该类事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离不开事故车辆曲面模型,变形的车身成了重建的障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这一新方法快速、高效地获取事故现场激光点云并进行预处理;针对正面碰撞后车身前部保留1/3以上未变形区域的事故车辆,综合车身尺寸、车轮型号等提取用于绘制变形曲面特征点的尺寸基准,根据变形程度划分三个重建区域,按照特征点、特征曲线、曲面的顺序,从未变形区域开始,经由过渡区域至变形区域逐步重建车身前部曲面模型。通过实例重建模型与原车身的偏差分析显示,正偏差均值1.36 cm,负偏差均值-1.14 cm,都较小,同时曲面各处正或负偏差集中于偏差值较小的区间内。表明按本文方法直接利用变形车辆就可重建出具有足够精度的车身曲面模型。该模型经进一步处理后,可用于搭建多刚体—有限元耦合车辆模型。 相似文献
15.
杨润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2):54-57
交通参与方式在交通事故认定中至关重要。交通事故工程学分析法通过静态分析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损伤特征、规律,动态再现交通事故当事人损伤过程,并通过综合验证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发生后的运动轨迹和损伤机制,为交通事故处理人员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交通参与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朝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18):77-77
塔式立体停车库是一种新兴的高档立体停车设备,随着现代城市发展进程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对于塔式立体停车库的安全使用,必须在其机械结构、电气安全装置、附属设备及使用管理层面各个环节加强防护与监督,以更加安全、便捷的发挥的使用效能,服务大众生活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tional automobile accident in-depth investigation system,NAIS)数据库内2 384起事故案例为样本,从驾驶员角度出发,借鉴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驾驶人风险意识量表建立了道路安全事故驾驶员人因分类框架,并运用数据关联挖掘Apriori算法挖掘驾驶员因素间的强关联规则。结果表明:驾驶员的主要不安全行为是未意识到危险和习惯性违规;容忍疲劳和饮酒驾驶的驾驶员同时具备多种不安全行为;风险容忍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显著,即高风险容忍度驾驶员具有较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8.
痕迹检验为揭露和证实犯罪,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线索和证据。本文试着对痕迹检验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痕迹检验技术的相关实践经验,从而能够为进一步推动痕迹检验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升公交车行驶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明确司机与乘客(司乘)冲突对公交车事故发生的影响作用,通过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回路对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引发事故的相关因素及事故发展与演变过程,并借助微分博弈从微观角度对比分析冲突中止与持续进行对事故发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司乘双方均可成为事故的引发者,但司机可引发事故的因素较乘客多,更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司乘一方产生不满情绪后,这种情绪既会对自身也会对另一方的情绪与行为产生影响;一定时间内若司乘冲突停止,会降低事故风险,若持续进行,这种情绪与行为会在两者间形成循环性的影响,使双方的情绪反应程度循环累加,导致冲突升级最终引发事故。 相似文献
20.
基于WDM技术、USB技术及事故再现的模型,对系统中视频采集过程的实现机制、视频采集系统模型的软件实现和交通事故中的理论碰撞模型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交通事故中的视频采集、事故再现和事故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并在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情况下对一维碰撞模型进行了模拟再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