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苏联在噴气技术方面的成就,为对高空大气进行新的重要的科学研究創造了条件。苏联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已經在着手建造一些巨大的人造地球卫星。研究高空大气的地球物理学家已經有可能在地球卫星上装备各种仪器,研究高空大气的各种性貭,以及研究与高空大气相互作用着的地球外面的各种因素:强烈的太阳电磁輻射和微粒輻射,星际间的微尘和气体介貭(以及与其有关的磁場),宇宙线和其他可以被地球大气吸收的各种輻射。在这以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就已經有了利用火箭来研究高室大气的經驗。苏联首批人造地球卫星的建造,标誌着掌握星际空間秘密的新紀元的开始。卫星实驗室在稠密的地球大气层以外开始了工作。每一个地球卫星都丰富了我  相似文献   

2.
1985年法国和苏联将联合访问哈雷彗星的消息刚发表,就惊动了法国天文学家,包括那些已经投入欧洲太空机构(ESA)工作的人。他们认为法国此举将是一大重复,ESA的官员证实,法国不可能把参加ESA的努力撤销,而这种参加对北约成员国都是属于强制性的。法国对苏联的太空计划,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殊关系。已故总统戴高乐首先访问了苏联Baikonur太空中心,他是目前为止西方领袖中访问该处的仅有者。法国参加苏联太空飞行的发射计划,包括:Lunokhod登月核火箭反应堆计划的激光实验和从南北极向极大高度发射火箭的联合电离层试验。而且还有两名法国飞行员的候选人正在加加林太空中心受训中。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8,3(20):609-609
按照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计划,苏联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了大量的关于高空大气和宇宙空间的研究。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的国际会议上,参加者以很大的兴趣听取并讨论了苏联科学家的各项报告。这些报告包括有关地球卫星运行的研究,大气数据的测量——大气高层的压力、密度和温度,宇宙射线的研究,地磁场的研究,太阳微粒辐射和微流星的研究,太阳硅电池工作情况的研究,在宇宙飞行条件下动物有机体生活情况的研究,以及其  相似文献   

4.
Fiel.  GB  长弓 《世界科学》1989,11(10):17-18
多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着现代人类给地球所造成的破坏。当我们向二十世纪末迈进时,远离地球的地方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这种受损的迹象。最近,来自欧洲、美国、苏联和日本的太空科学家组织了一个国际团体,对此进行商讨。我们综合概括了他们的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宇宙动态的国家必须在某些研究活动中有所制约,并且与其它国家进行合作,以证明是否有可能避免这类众所周知的灾难,以及能否实现太空仪器带给我们的大量便利。在国际形势允许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太空中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进行的研  相似文献   

5.
高空科学气球是进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和其他多种学科空间观测的重要运载工具。经过近几年我国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高空科学气球系统已开始投入实用。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的发展速度及所达到的水平受到了很多外国科学家的关注和高度评价。《我国的高空科学气球与高能天文观测》一文介绍了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的研制和空间高能天体物理实验观测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王燕 《科学之友》2004,(3):46-47
据SPACE网站目前的一篇文章报道.虽然一些媒体透露.美国总统布什有可能宣布重返月球计划.但迄今为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并未公开确认此事.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冒险探索火星。有人认为.用机器人探索太空是进行大多数太空研究最可行的方法.不过也有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说,只有人才能对其他星球进行真正的研究.解答有关人类起源和命运以及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等科学家最想知道的问题。对于太空梦想者和有实际经验的科学家而言,人类进行太空探索会为人类带来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可以继续人类探索太空不变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8,3(11):323-323
1957年10月4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一项宏伟的科学实验——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苏维埃人以劳动和创造天才第一次制成了人造宇宙体。1957年11月3日,发射了苏联第二个人造地球卫星。两个卫星上装备了各种各样的科学仪器。头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宇宙空间的开端。人造卫星为实现一系列极重要的科学考察打开了最广阔的前景。研究电离层及其形成的过程、太阳幅射和宇宙线对地球大气层的影响、研究很高的高空中的密度、温度、磁场和静电场等等,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假如我们打算居住在太空中的话,我们就必须解决在失重环境下的繁殖问题。到底这有无可能呢?苏联科学家已在动物身上作了各种各样的试验以探明动物在太空中繁殖的可能性。苏联科学院卡振科说:“我们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都分别进行了实验。”苏联科学院目前在用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22日升空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于2月25日再次在太空释放系绳卫星。它引起世界各国航天专家的广泛注意,因为这种新型航天器别致新颖,是一种用系绳或链与航天飞机、空间站或宇宙飞船相连,可以施放和回收的人造地球卫星,很像在太空放风筝。1992年8月4日,美国航天飞机曾首次在太空释放了美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 TSS—1系绳卫星,用于研究地球磁场、等离子电动力学、系绳发电等科学项目。实验项目是使系绳卫星在高速穿过地球磁场时产生5000伏电压,研究高压条件下空间材料与电离层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该星重517公  相似文献   

10.
苏联科学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9月,当菲力浦·乔治维奇·斯特诺斯站在苏联电子工业首脑面前,谈到微电子技术不仅是研究工作的先导领域,而且将很快成为武器发展的关键时,苏联“电子24—71”工程便在某种意义上开始了。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显示出在太空研究方面的领先威慑迹象。而在之前五年,苏联已在一个北极小岛上空爆炸氢弹成功,从而  相似文献   

11.
叶明 《科学通报》1957,2(22):701-701
中国科学院、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于10月13日联合就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举行座谈会,到会的有天文、力学、气象、地球物理、原子核物理、电子学等方面科学家50余人。座谈会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主持。  相似文献   

12.
张劲夫 《科学通报》1957,2(21):645-645
当我们大家正在热烈庆祝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这一伟大节日的时候,我们同时正逢着苏联科学上的大节日,这就是苏联在十月四日发射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都在热烈谈论这件事,实际上豈但科学家们在谈论,政治家、军事家们以及关心人类前途的普通人们也在热烈谈论着。现在差不多凡是睁着眼睛看事实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伟大创举,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事件,它标志着科学成就的一个新纪元。当然也有不愿或不敢睁着眼睛看事实的人,例如美国海军作战参谋  相似文献   

13.
太空环境危机四伏,那里的超高真空,强辐射、极端温度和微流星体,个个都如凶神恶煞一般杀人不见血。如何保障人在太空中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大难关,为此,从20世纪4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对太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将动物和其他各种生物送进太空,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目前,保障航天员在太空中生命安全的生命保障系统虽还有待完善,但已能确保生命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4.
太空科学家     
一个科学家为何要去太空?科学家们有一点致命的瑕疵——被他们的实验迷了心窍。然而我也不例外,我甚至要离开地球去做我的实验。太空有一种你在其他任何地方不能得到的东西——持续的零地心引力。有一项实验就充分利用了零地心引力的优点,我们叫做无容器实验,我恰好对此颇感兴趣。现在,你第一次可以不要容器做实验,将试样放在空中,把手拿开。在实验室里,当你做这项实验时,试样会立刻下落,不到一秒钟就会撞到地面,实验结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太空     
自从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飞上太空后, 人类在太空生活就已不是梦想。最近美国富翁蒂托的太空旅游,更激起了众多太空爱好者对太空生活的向往。许多人都想步蒂托后尘,登上国际空间站,在舱与舱之间飘浮,俯瞰地球。 然而,在国际空间站(题图)生活并非想象的那样惬意。 自己造氧气 在空间站首先遇到的是在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空中,几乎没有空气的难题。 在地球上,空气的成分里有78%的氮,21%的氧,1%的其他气体。在空间站,宇航员要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必须有这样的空气。其中的氮气用航天飞机运来,而氧气则在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人类往返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上了月球。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7.
王淦昌 《科学通报》1956,1(9):70-70
近几年来,原子能科学和工业的进展极为迅速,去年7月初苏联科学院在莫斯科召开的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以及同年8月同在日内瓦开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的辉煌成就(见科学通报1955年9月王淦昌文和12月涂长望文),就充分证明了这点。但科学家们对于蕴藏着原子能的原子核,以及组成原子核的中子、质子和其他元粒子(即基本粒子)的性质以及与此相关的核力问题,还是知道得比较少。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宇宙线实验和高能加速器的实验中,还发现当某几种粒子能量很高时与质子或中子碰撞后会产生各种元粒子,如介子、重介子、超子、反质子等。这些元粒子的产生,显然表示物质构造的复杂情况。同时我们也相信:弄清楚这些元粒子的性质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5,(5):8-8
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巴尔金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已经在四月下旬至我国来访问了,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欢迎苏联科学院代表团的来访,并且相信这次访问将推进中苏两国科学界的友谊和创造性的合作,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解放以来中苏科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十分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迅速地发展着。在这几年里,伟大的苏联派来了各方面的专家帮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传授先进经验,派了许多卓越的科学家来访问我国和帮助我们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供给我们极精良的科学研究设备、珍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随着欧洲宇航局“小猎犬2”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相继升空,载人登陆火星的话题又被提上科学家的议事日程。为给将来的载人火星飞行做准备,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宇航局和法国太空局的科学家们即将在南极洲进行多种“人类适应太空”实  相似文献   

20.
猴子"大闹天宫" 在太空飞行中,苏联和美国都曾使用猴子做实验.俄罗斯科学家在一次宇航实验中,曾将猴子绑在太空舱内的椅子上.飞船上天之后,机灵的猴子不再"安分守己",左挪右动,很快就挣脱了束缚,大闹不停.太空舱内那些精密的科学仪器,哪经得住猴子的大胆"运用"和"摸索"?为防止意外,科学家们在无奈之际,只好迅速下达指令:飞船停止前进,立即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