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试验室试验及生产应用,在金矿选矿中,试验所配制的混合捕收剂有着比单一捕收剂更好的捕收性能,可有效地降低尾矿品位.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紧束缚法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方法,研究了2-巯基苯并噻唑(MBT)、2-巯基苯并恶唑(MBO)和2-巯基苯并咪唑(MBI)的药剂结构及它们与黄铜矿表面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究了25℃条件下水分子对MBT、MBO和MBI在黄铜矿表面吸附影响。结果表明:MBT、MBO和MBI的HOMO轨道均主要分布在S原子上,且S原子携带负电荷较多,反应活性最强。MBT、MBO和MBI的S原子均可以吸附在黄铜矿表面的Cu原子上,形成六元环状结构。3种捕收剂与黄铜矿表面吸附强度按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MBO、MBT、MBI。第一性原理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25℃时3种捕收剂都可以吸附在黄铜矿表面,其疏水性按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MBO、MBT、MBI,与实验结果一致,揭示了MBT、MBO和MBI在黄铜矿表面吸附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开发常温下的新型磷矿捕收剂,通过对普通脂肪酸进行改性,并进行浮选试验以及产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1#油捕收剂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在15℃的开路试验中,得到精矿品位P2O534.95%,回收率71.04%的良好效果,不加温对磷矿石的浮选效果与加温浮选效果相近。此试验表明增大脂肪酸的不饱和性,有利于其低温浮选中捕收性能的提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揭示羟肟酸类捕收剂与白云石作用机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MS)软件建立羟肟酸捕收剂在白云石矿物表面的吸附模型,通过分子模拟技术模拟计算了真空环境下药剂分子与白云石矿物的相互作用能。从原子尺度揭示了捕收剂在白云石浮选中的捕收机理,研究表明吸附能的差异是导致捕收剂选择性捕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揭示羟肟酸类捕收剂与氟磷灰石作用机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MS)软件建立羟肟酸捕收剂在氟磷灰石矿物表面的吸附模型,通过分子模拟技术模拟计算了真空环境下药剂分子与氟磷灰石矿物的相互作用能,从原子尺度揭示了捕收剂在氟磷灰石浮选中的捕收机理。研究表明,羟肟酸捕收剂对氟磷灰石没有捕收性能。 相似文献
6.
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矿物浮选实验、吸附量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CSU A与黄铜矿和黄铁矿相互作用的规律.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当CSU A的质量浓度为6mg/L,溶液pH值为9.0~9.5时,CSU A对黄铜矿捕收能力强,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捕收剂CSU A与黄铜矿和黄铁矿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图明显不同,在黄铜矿与药剂作用后出现了6cm-1的波数位移,而黄铁矿与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基本上没有变化.由此可以确定,捕收剂CSU A在黄铜矿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而在黄铁矿表面仅是简单的物理吸附.捕收剂CSU A具有选择性的主要原因是在黄铜矿和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的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7.
运用量子化学中RHF(Hartree-Fock-Roothaan)方法,利用STO-3G基组,研究红柱石晶体中各离子电荷分布及4种捕收剂与红柱石作用的键级与能量变化.经对红柱石与捕收剂成键机理分析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化学吸附,十二胺为物理吸附,油酸钠和羟肟酸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存. 4种捕收剂按捕收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序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胺>羟肟酸>油酸钠.该排序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烃基黄药捕收剂的生物降解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评价体系,采用BOD5/CODCr法、静置烧瓶试验法和OECD-301B(ISO 9439)标准对烃基黄药的生物降解性进行评价,考察分子结构对生物降解度的影响,探讨烃基黄药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乙基、正丁基、正戊基、异丙基、异丁基黄药的BOD5与CODCr质量浓度之比即ρ(BOD5)/ρ(CODCr)均小于0.25,第28 d生物降解度分别为39.54%,36.88%,34.09%,29.17%和26.79%,生物降解指数分别为101.020 0,99.019 9,88.717 5,79.125 6和71.897 5,上述几种黄药对微生物的抑制时间分别为12,13,15,17和18 d.这3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上述几种黄药基本上是难生物降解的,其生物降解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乙基黄药、正丁基黄药、正戊基黄药、异丙基黄药和异丁基黄药;相对于碳链长度,分支度对黄药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更加显著,CS2,ROCSSH和单硫代碳酸盐是黄药生物降解的主要产物,同时,有少量油状液滴双黄药生成. 相似文献
9.
以壬二酸为原料,采用臭氧联合催化剂催化氧化方法合成油酸,复配制备CW-1捕收剂。考察合成时间与氧化剂种类对合成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反应时间为120 min、氧化剂为双氧水。分别采用开路和闭路方法对比CW-1捕收剂与KS-2捕收剂选别选矿试验,表明CW-1捕收剂具有较好的低温使用效能,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CW-1捕收剂浮选机理。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丁基黄药、丁胺黑药和硫胺酯单独使用与组合使用对低品位硫化镍矿浮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丁基黄药和硫胺酯浮选硫化镍矿时,一次粗选镍精矿品位可达3%以上,但回收率较低;单独使用丁胺黑药时,一次粗选镍精矿品位可达2%以上,回收率最高可达57%.组合用药时,丁胺黑药与硫胺酯组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低品位硫化镍矿的浮选回收率.针对丁基黄药、丁胺黑药和硫胺酯单独使用与组合使用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阐述了组合药剂对硫化镍矿浮选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颡鱼的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与人工催产自然产卵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这两种繁殖方法在生产上均行之有效,但也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可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生产条件及亲本体质状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人工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烃基黄药类捕收剂的生物降解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评价标准(GB/T15818?2006)试验方法, 对几种常见的烃基黄药捕收剂的生物降解度进行了测定, 并探讨了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考察了分子结构对生物降解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乙基黄药、正丁基黄药、正戊基黄药、异丙基黄药、异丁基黄药在第 8 天的生物降解度分别为 96. 36%, 81. 76% ,73. 74% , 63.37%, 60.30%, 它们的好氧生物降解过程都符合一级酶反应动力学。不同烃基黄药的降解度和降解速率随结构的变化较大, 其降解速率大小顺序为: k乙基 >k正丁基 > k正戊基 > k异丙基 > k异丁基, 其生物降解度则随化合物中碳链长度和烷基支链数的增加而减小, 其消失时间DT-90 和半衰期( tl/2 ) 则随之而增大。相对碳链长度来说, 分支度对烃基黄药的生物降解度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对黄药生物降解机理初步探讨发现: 烃基黄药生物降解的主要产物为 CS2 , ROCSSH 和单硫代碳酸盐, 同时有少量油状液滴双黄药生成。 相似文献
14.
在KCl的浮选生产过程中捕收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恰当、适量的捕收剂进行生产,可以获得最佳的KCl浮选收率,从而提高钾矿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概述了KCl浮选生产中所用捕收剂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介绍了常用捕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不利生产条件下新型捕收剂的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积极开发适合低品位钾矿及低温正浮选生产的新型捕收剂,对实现钾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一种反相HPLC方法对几种芳烃衍生物型捕收剂的分离和测定.该法借助色谱柱LiChroCART100RP18(5μm),流动相:甲醇-水-5%H3PO4-5%H2SO4(45∶55∶4∶0.5,体积分数)和紫外检测器在285nm波长下进行.在0.0005~0.01g/L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水杨羟肟,苯并三唑,水杨醛肟,水杨酸,铜铁灵等的检出限分别为1.0×10-6,0.2×10-6,1.0×10-6,5.0×10-6和6.0×10-6g/L,所研制的方法已应用于矿物浮选过程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烃基结构对黄药捕收剂浮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一系列黄药捕收剂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利用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自然布局分析电荷、电负性和绝对硬度等参数判断黄药捕收剂的浮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黄药阴离子是浮选溶液中的活性成分,键合原子为C—S单键中的S原子.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可较好地解释直链黄药(C1~C6)的浮选性能随碳链增长而增强的现象.在黄药同分异构体中,与极性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支链越多,烷基给电子诱导效应越强,该异构体的捕收活性越强.黄药同分异构体(C3~C5)的捕收活性顺序为:叔烃基黄药>仲烃基黄药>异烃基黄药. 相似文献
17.
脂肪胺浮选捕收剂的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体中脂肪胺阳离子浮选捕收剂(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和十八胺)的降解方法与效果进行了研究. 生物降解性(BOD/CODCr比值)实验研究表明,这四种脂肪胺浮选捕收剂均难以生物降解. UV/H2O2/air氧化法是一种降解脂肪胺浮选捕收剂的有效方法,其降解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易,无二次污染. 降解率大小顺序为: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八胺,与COD去除率大小顺序一致. 在pH为4.5、起始质量浓度为10 mg·L-1、1%的H2O2作为光催化剂、紫外光照15 min的条件下,癸烷基丙基醚胺的降解率为99.99%,COD去除率为78.06%. 测定了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和十八胺两种典型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降解前后的红外吸收谱图,初步探讨了UV/H2O2/air光化学氧化法处理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洗油作为煤泥浮选的捕收剂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洗油和轻柴油作捕收剂对肥煤进行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洗油的捕收能力要高于轻柴油,且有一定的起泡能力,洗油做捕收剂相对于轻柴油活性要高,选择性要低。 相似文献
20.
铝硅酸盐矿物是层状硅酸盐矿物,破碎后晶体端面荷电是表面原子的选择性吸附和解离而成,并随pH变化而变化,其层面荷电为金属离子的晶格取代造成,荷永久负电荷,不随溶液pH值变化而改变.阳离子捕收剂是铝硅酸盐矿物捕收剂的设计首选.多胺类药剂与十二胺相比增加了吸附活性点,浮选性能得到改善.有关参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多胺类药剂是比十二胺更佳的铝硅酸盐矿物捕收剂.浮选试验也证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