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直缝焊管成型过程理论上属于弹塑性大变形和状态非线性多重非线性耦合的问题,研究焊管成型过程对于合理设计焊管轧辊和成型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求解器LSDYNA对直缝焊管辊式成型包括水平辊和立辊在内的整个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管坯在不同阶段的应变场和应力场,研究工作为研究排辊成型和柔性成型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前轴成型辊锻与模锻复合成形工艺的优点和工艺路线,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其成型辊锻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辊锻成形流动过程和力能曲线,揭示了成型辊锻金属流动规律以及模腔设计和成形载荷之间的联系.通过成型辊锻各道次成形力与扭矩数值的比较,表明变形抗力是按辊锻顺序逐道增加的,对此进行了解释.将模拟锻件和实验锻件进行了对比,显示了金属流动的一致性和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实践证明,采用有限元技术研究前轴成型辊锻工艺,能减少工艺设计和工艺调试时间30%以上,有利于快速市场响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种工程塑料纤维拉伸及冷却固化段的流变特性,选用White-Metzner本构方程,推导出了特种工程塑料螺杆挤出纤维成型过程的非定常拉伸流动数学模型.通过对此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并用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求出了特种工程塑料PEEK纺丝线上的速度分布及拉伸应变速率分布,为特种工程塑料螺杆挤出纤维成型装置的设计和纤维成型过程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设计电视机机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和特点,阐述了气体辅助注塑产品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思路,尤以彩色电视机前壳模具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注塑计算机辅助工程学(cAE)技术是CAE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目前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工艺中的难点及CAE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5.
树脂基复合成型材料激光烧结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变长线扫描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树脂基复合成型材料变长线扫描激光烧结过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烧结过程温度场进行了实验测量,以验证模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特种石英陶瓷微晶化的工艺过程,分析了注浆成型和微晶化的工艺原理及其参数对微晶石英陶瓷结构成分和性能的影响.并以熔融石英为原料,制备了适用于中、高温度的特种石英陶瓷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ZrO2粉体压制复杂块体成型过程中的相对密度及应力、应变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型过程参数对模型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粉体压制复杂块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差热分析,计算了耐高温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提出了树脂成型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制定了合理的树脂固化工艺制度。用红外分析方法对树脂固化前后的样品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合成反应和固化形式,并从结构的角度对树脂性能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桑拿凳为实例,基于流变学、力学和传热学相关理论,设计了桑拿凳注塑模的模腔、浇注系统、排气系统、脱模机构、冷却系统、模架等模具结构;对桑拿凳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了成型窗口、充填、保压、冷却和翘曲分析,获得了冷却效果最佳的冷却水温度和流速组合值;分析了不同恒压保压曲线对产品注塑成型质量的影响;采用Taguchi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将信号噪声比作为衡量因素重要性的标准,通过均值分析和变量分析方法得到了最佳成型工艺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最佳注塑模具成型工艺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赵钢  王正平 《应用科技》2001,28(4):31-32
分别阐述了用预聚法,一步法,反应注射成型技术(RIM)合成浇注型聚氨酯的工艺过程,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用边界元法求解注塑过程冷却阶段注塑模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编写了计算程序;分析了成形工艺参数和模具冷却条件对注塑模温度分布的影响;实例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同有限元法比较,边界元法不仅降低了问题的维数,而且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充模过程的特点,从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引入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了描述熔体运动和气体穿透的数学模型,并在边界条件中反映出气体穿透和表面张力对熔体充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GMT压缩模塑过程中模腔内的传热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压缩模塑法生产GMT制品过程中模腔内的传热行为,对制品内部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和数学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探索制品冷却速率对其结晶度及弯曲强度的影响,研究了适宜的模温及冷却速率。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体积拉伸流变支配的偏心转子塑化输运装置的结构原理和技术特点,探讨了该技术在通用材料加工过程自增强和特种材料高效加工上的应用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螺杆塑化输运技术相比,偏心转子体积拉伸流变塑化输运技术在多组分塑料共混增容改性、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改性和热塑性塑料纤维增强改性等方面,具有强制增容效果好、混合分散效果优、纤维折损断裂少等显著优势;此外,偏心转子塑化输运装置的体积压缩释放效应强化了极端流变行为材料熔融塑化过程的传质传热效果,大大缩短物料热机械历程,实现极端流变行为材料的高速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15.
将Baliga和Patankar提出的控制容积有限元法推广用于分析注射充模过程中熔体的流动与传热,并叙述了其特点.应用此方法计算分析了包括合不同几何形状嵌件的模腔内充模过程的流动与传热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这将有利于指导在复杂型腔充模过程流动分析时的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真空密封造型工艺(V法)的基础上,提出压力下真空密封造型铸造工艺(P-V法),并对P-V法中铸型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硬度,薄膜烧失,浇注时型腔压力,金属液充型流动等工艺参数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速伺服注塑机成型过程预测迭代学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学习控制应用于高精密快速伺服注塑机成型过程,根据成型过程的特点设计了一个预测迭代学习控制器,并利用先前得到的系统模型对算法进行仿真.控制器由前馈和反馈控制两部分组成,引入滤波器用于增强学习控制器的鲁棒性.将预测学习控制算法在伺服注塑机上进行了实验.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学习算法对提高成型过程的位置重复精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与成型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拌合时最佳的材料投放次序,选定二次成型为试件的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薄塑件在微机电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其注塑成型特性,设计制造了一可成型超薄塑件的模具,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各工艺参数(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熔体温度及注射量等)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型充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射量及注射速度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型的填充起主导作用,提高注射速度能大幅度地提高填充率;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相对于注射量和注射速度只起次要作用,但在填充过程中,较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也是必要的.该结论为深入开展超薄塑件成型缺陷(如翘曲、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液压脉振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总体能耗,对成型过程中螺杆轴向振动对熔体注射充模各阶段能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振动力场作用下熔体流经圆管形流道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相应的能耗表达式并讨论了螺杆轴向振动振幅对注射成型总体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力场的引入使得注射过程总体能耗减小;在螺杆轴向振动振幅变化的一定范围内,能耗随振幅的增加而减小;振幅存在一个使得能耗最小的最佳值。实验结果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