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以来畲族汉化的两种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以来,散居各地的畲族纷纷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原居赣闽粤边的畲族,是在畲、客长期互动以及共同反抗封建统治的民族大起义之后逐渐汉化的。其中王守仁在平乱中剿抚并用,重在教化,对畲民融入客家起了促进作用——这是畲民汉化的一种典型。而漳浦蓝氏家族的汉化,则是在周围汉族发达的经济、化影响下,族人攻习武,离开山区,住进城邑,告别了耕山种畲的生活,成为讲究礼乐教化的官宦人家或书香人家,因而走上了彻底汉化的道路。由于他们是通过福佬化的中介接受汉化的,所以他们汉化后演变成了福佬人——这是畲族汉化的又一种典型。  相似文献   

2.
歌言是畲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灵魂。随着村寨空心化的加剧,畲族歌言文化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已被不断地消解或异化,文化生态链的良性运作机制断裂,村寨社会价值取向和村落治理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农民幸福感等均有深刻影响。应站在时代高度,从更深的文化建构层次上重新寻回曾经失落的"文化乡愁",实现畲族歌言传统文化功能的回归,对畲族歌言文化生态进行现代性建构,以助力畲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省贵溪畲族元宵之夜所跳的马灯舞,也叫"马崽灯",是融合畲族传统的跳、唱演技于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马灯舞以杉木、毛竹、彩纸制成的马灯为主要道具,表演者身着黑、青、蓝、紫色服装,男人头上扎着头巾,下身穿着裤脚短裤、裤筒大的便裤,妇女所穿的罗裙则分前后两块,在衣裙上镶有小花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歌词的意境之美,歌词的人物个性刻画之美,歌词的隐喻之美,歌词的地方风情之美等四个方面浅析了会昌畲族风情山歌剧《畲山情歌》的歌词之美。全文夹叙夹议,引用了大量的原剧歌词,以娓娓道来的语言,对该剧的歌词进行了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5.
畲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浙江省是畲族的最主要聚居地,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表明:畲族人口共有371965人,其中浙江省就有148259人,占全国畲族总数的40%左右。畲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刘克庄的《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谕畲》。畲族人一般自称为“山客”,古称“輋人”或“畲民”。畲族的来源,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1)古代百越后裔说,(2)武陵蛮(即五溪蛮)说,(3)南蛮说。据王克旺、雷耀铨、吕锡生合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会昌畲族音乐至今仍然激励着舞者意志,它不仅能陶冶畲族舞者的情操,创作出新毅“美呆了”的独舞、双人舞、集体舞。而印象深凝的舞蹈动作离不开千变万化的音乐元素,节拍的轻重、韵律的协调变化直接对舞者产生情感和想象,畲族音乐舞蹈其本身就能激发起舞者创作灵感。该院创作生产的风情山歌剧《畲山情歌》,充分利用舞蹈动作语言和音乐元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进行创作,舞蹈美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也被带入一个美妙境界,情不自禁带给舞者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7.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在今景宁畲话的语音系统中,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这不但印证了畲民的迁徙轨迹,而且也揭示了景宁畲话复杂的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8.
畲族母语使用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4):113-116
地处福建东部的宁德市,历代以来一直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目前全市畲族人口近19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1/4。随着现代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通讯、传媒的普及,畲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据调查,目前能较好地掌握畲语并流利地进行交流的不到闽东畲族人口的36%,从界定濒危语言的各项指标来看,畲语的使用功能已经处于比较危机的状态,而且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畲语使用功能衰退的趋势将越发明显,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进入桂北、桂东一带的“武陵蛮”、“五溪蛮”是瑶族和畲族先民.后来畲族先民迁移至广东凤凰山,到六世纪末七世初,在闽、粤、赣交界处形成了畲族聚居区.广东博罗、增城畲族“山人”(ho22ne53)的语言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自称为“山客”和“畲”(9ha33)的畲族语言,其语言的主体结构大多和客家话接近.将它称为“某地畲话”,就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一种独立于汉语方言体系的语言.畲族人(山客)出于对本民族的热爱,难以接受他们所说的话属于客家话.我们非常理解他们的感情.但是语言定性和划分归属属于语言科学范畴,作为语言科学工作者只能根据语言事实说话.不同地区的畲族所说的话和当地汉语方言或客家话有所不同,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畲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隋唐之前 ,其先民已在闽、粤、赣交界处繁衍生息。因唐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经济剥削 ,军事镇压 ,被迫向东南沿海山区进行千年的大迁徙 ,一直沿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畲 ,刀耕火种也。”故被称为“畲民”。建国后 ,进行了民族识别 ,并确认为单一少数民族 ,族称为“畲”。“畲族” ,是根据经济生活特点来命名的 ,反映了这个民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没有必要改族称 ,而在于进行“畲”字文化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完成各个系统间异构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语音交互畲语学习平台。对平台框架设计做了重点阐述,对畲族语言文化研究、畲族语料数据库构建、应用程序的功能设计与实现、畲语语音处理等关键问题做了说明。该平台在保护畲族语言文化同时兼具实用性与扩展性,对类似系统平台的建设具有示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8,(2)
西汉《汜胜之书》对节候、辨土、施肥、选种、下种、御旱等农事作了详细的记述,其中提到"区种法",说:"汤有旱实,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这里提到的粪种就是随播种而施加底肥的一种施肥方法。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不仅论及早地保墒的方法及机理,而且还指出,除去人、畜的粪外,"老炕土"也是上好的农家肥。这部我国公元6世纪的农业百科全书所论及的水、肥施用技术至今仍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老墙土"经现代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实地访谈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分析畲族聚居地的语言使用现状、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进而探讨畲语得以保留的原因。作者认为,畲族聚居地和家庭内部使用本族语是畲语得以保留的客观条件,畲族对母语的深厚感情和语言忠诚,则是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在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本族语使用人口稀少的民族,通常都对自己的母语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语言忠诚。在这种条件下,要保护一种濒危语言,首先它的使用者应当拥有自己的聚居地,同时,这种语言应当成为家庭内部和本族聚居地的主要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14.
小鱼 《世界博览》2014,(2):75-76
正不管冰激凌是哪儿发明的,最美味者在意大利。关于冰激凌的起源,有无数种说法。有说起源于波斯,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人制成了玫瑰水味道的冰糕贡献给皇室;有说罗马帝国尼禄曾命人从高山上取下冰雪,拌以水果和牛奶,制成原始的冰激凌;而在中国唐代的《酉阳杂俎》里也记载了夏日冰饮"酪饮"与"糖酪",更有以低温凝固为小山状之奶油类食品"酥山",以及以牛奶或羊奶配果汁制成冷饮"冰酪"等。还有人认为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偷师学艺到了冰激凌的制法并将其带回了意大利。  相似文献   

15.
福建华安被誉为中国的“古畲之邦”,因它地处漳州西北、九龙江北溪中游,历史上鲜与外界互通有无,因而形成了完整的畲族文化生态系统,现今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信仰和艺术。从特殊的地缘视角管窥福建华安畲族民歌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三个方面。其作为非遗活态传承的主要内核,也为当今非遗民歌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正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八卦以卦象告知,卦爻辞以实情说明,刚柔爻画互相杂居,而吉凶因此可以显现。先看第一句话:"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这句话中: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用在自然界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大现象;"象",卦象、卦画;"爻彖",爻辞与卦辞;"情",真情、实情,既可理解为事物的真实情况,也可理解为解读卦象之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7.
正景区风光绮丽独特,高原风光浓郁,登贵州屋脊小韭菜坪,可领略唐朝诗人杜甫的"一览众山小"之气概。韭菜坪的天,是一种独特的蓝。不同于青藏高原那般,它蓝得非常的纯净,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还让你有一种亲近的感觉。站在山顶,人的心似乎也像这蓝天一般纯洁无暇,与山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8.
瑞士的一切似乎都能归结于:这里实在太多山了。瑞士的国菜是干酪火锅,叫做"fondue",其实是地道的法语词,取"融化"(fondre)一词的阴性变位。这词很是传神:18世纪初,苏黎世就有记载,这锅是"以酒烹调千酪使之融,配以面包"。最传统的瑞士千酪锅,没有中国千锅与火锅的香料、涮肉、藕片、蔬菜,没有日本寿喜锅那么精于汤的调味,就是一味干酪一点儿酒,融软化粘,蘸面包  相似文献   

19.
李安林  郭学堂 《科技信息》2007,(27):231-231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关于"愉快教学",古今中外不少有见识的教育理论家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周恩来在谈到关于文化教育时,就曾强调"寓教于乐",要求在无穷的乐趣中蕴入深刻的教益,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可见,有关愉快教学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0.
邵羿 《镇江高专学报》2011,24(2):121-122
0引言传统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主,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大多是被动理解和记忆。这种"单边活动"模式虽然可以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向学生传输更多的信息,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足,影响他们后续的学习。针对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减负增效的思路与方法很有必要。1改变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做到"减负增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多地教授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