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数学文化源远流长,纵观中国数学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数学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它是由社会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并且影响着社会。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从中国传统数学的内涵与特征看,还是从中国传统数学的复兴与发展看,中国传统数学有众多问题值得关注.遗憾的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数学越来越缺乏基本的了解,单就“中国传统数学”的概念而言,也值得再次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数学在三代萌芽,经过春秋的发展,到战国至西汉以《九章算术》的编纂为代表,进入第一个高潮,在许多领域跃居世界前列.魏晋南北朝是第二个高潮,刘徽以演绎逻辑为主要方法全面证明了《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基础,并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将无穷小分割方法引入数学证明.第三个高潮发生在宋元,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创造了欧洲数学大师17-19世纪才得出的许多重大成就.上世纪70年代吴文俊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具有构造性、机械化的特点,并出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西方数学史家一直将中国排除在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之外.吴文俊提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传统数学是世界数学发展主流的一部分的问题.微积分的产生也证明中国传统数学属于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微积分产生时的推理模式不是希腊式的,而是接近中国式的.吴文俊受到中国传统数学的构造性、机械化特色以及几何问题代数化思想的启发,产生了数学机械化思想,发展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希尔伯特等的设想,创立了数学机械化理论.他首先在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面取得突破.接着,提出了一个将问题化为代数方程组求解的数学机械化方案.他从朱世杰的四元消法得到启示,发现了三角化整序法,是目前唯一完整求解代数方程组的方法.吴文俊指出,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实现数学各个不同领域的机械化,是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相似文献   

4.
为了造就满足知识社会需求的大批高素质、高智力工科人才,工科数学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本文从现代数学的视角来俯瞰工科数学,从六个方面对工科数学进行了阐释和补充,为工科数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所用的教科书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事实”,比如杨辉三角、勾股定理等等,我们总会告诉学生:中国的比外国的早多少多少年。可是,细想起来,真有些误人子弟的嫌疑。我们知道,数学结论或是数学定理的来源是不同的,从数学的历史看,数学结论有些是归纳或猜想的,有些是经过严格推理得出的,其真理性有两种检验方式,即实践的检验和逻辑证明。对于后者,在现代数学中占有相当的成分,他们的价值和真实性应该如何界定,始终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有些猜想或归纳的数学结论,的确有其应用价值,但是否就由此说在数学上我们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了呢?究竟如何看待古代数学和现代数学的差别,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正确的、历史的、客观的认识中国古代数学,是数学史实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上,数学哲学对数学教育很少有直接影响,而现在,数学哲学的研究,已被置身于数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广阔背景上,因而若再不重视和探求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则将得不到社会需求所提供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本世纪30年代以后,关于数学基础的探索和研究,也为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敏 《潍坊学院学报》2006,6(6):152-155
对宋元时期中国数学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中国古代数学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进而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并对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数学,怎样学习与借鉴、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古希腊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中国和古希腊的数学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及社会文化上的差别,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从以上这些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数学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国传统数学衰落的内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对比中西数学的异同,认为曾一度辉煌的中国传统数学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制约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揭示了16、17世纪中国引入西方数学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通过传教士传授和翻译、中国学者评介和中西合作编译以及中西方数学交流三种途径引进西方数学。西方数学的引进,促进了中国数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培养了一批造诣较深的数学家,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探究了中国古代数学衰退的原因,认为科举取士的价值取向、私塾蒙学的教育方式和考证注释的学习风尚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数学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对比中西数学的异同,认为曾一度辉煌的中国传统数学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制约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数学源远流长,有其自身独特的思想体系与发展途径,且在世界数学史上曾几度辉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又逐渐显示出传统数学发展的局限性.形成这样的局面既与人们对理论体系的认识有关,也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有关.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从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程的分析,剖析直至清朝中国数学落后于世界主流的原因,旨在明前人之鉴,醒后人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了诸如赵爽、刘徽、张丘建、祖冲之、祖日恒等中国数学史上的大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高峰期出现在乱世引起了许多人的困惑.该文从中国数学的自身发展、学术思潮、社会政治、士人心态等诸方面进行了一些探析,揭示数学发展的高峰在此期间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各领域对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大,数学教育中数学建模方法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高校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建模方法从课程设置和引导方面,都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主动主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数学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古代中国数学著作,古代中国在数学上的光辉成就及中国对世界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过去,分析了它的现状并展望其前景。中国数学教育有好的传统,是在儒家文化,科举制度以及算学传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形成的,但由于这些文化传统本身的二重性给中国数学教育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张考卷定终身,围着考试指挥棒转仍在左右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致使全民数学素质下降,不适应新世纪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在详尽分析中国数学教育面临的矛盾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那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大众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8.
开设数学多媒体教学是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指出不能单从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本身思考问题,而应从加强数学的应用素质及能力、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更宽范围来把握优化多媒体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矩阵的萌芽寓于中国古代解方程组的方法中.算筹是矩阵最早的雏形.《九章算术》中矩阵的萌芽过程,从数目语言到符号语言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凝结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矩阵的萌芽,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的文化底蕴,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探究男女学生的数学思维差异特别是高级数学思维差异一直是数学教育心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数学上的性别差异现象有所缩小,但依然存在。就数学上性别差异现象的原因从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史料和统计数据,证明了妇女对数学的发展和数学教育是有重大贡献的。认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导致宏观上出现数学上的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和文化的原因,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女性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