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1E.Poter)教授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产业集群理论。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赤峰市为考察对象,测算其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以期达到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对策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构成了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泉源和动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基于产业集群来发展工业园区,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工业园区的集群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也能够依托工业园区来更好地发展产业集群,双方相互促进.通过东莞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主要问题的实证分析,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依赖于园区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了现代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战略对策及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逐步体现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以及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提出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提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企业集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促进浙江企业集群形成的诸多因素中,非正式制度是具有鲜明“浙江模式”特点的重要动因。非正式制度,是相对于成文的正式制度而言,具有不成文、本地化的特征。一般而言,非正式制度,是社会主体在长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通过相互作用逐步形成的潜规则。包括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具体表现方式和作用、制度发展的保障条件等。一、浙江非正式制度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基础浙江企业集群是在农村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根植性。因此,促进浙江企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非正式制…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给吉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加速发展中小企业已势在必行。培育企业集群是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吉林省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代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大多研究了产业集群的正面效应,本文认为东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增强了东部地区的竞争优势,但不利于东部产业的“西进”,并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的角度探讨了东部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最后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东部企业“西进”以及发展地方产业集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给吉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加速发展中小企业已势在必行.培育企业集群是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吉林省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浙江在乡镇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的地区形成了大批的中小企业集群。本文通过以共生理论为平台,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的基本特征以及对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共生现象,为进一步研究集群共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集群经济是一种全球化的经济现象。当今世界以集群经济划分国家穷富,国内以集群经济决定地区经济活力。面对“集群经济”概念含混状况,有必要建立集群经济的科学概念,以适应发展集群经济的现实需要。工业企业的“三集中”———生产性集中、空间性集中、网络状集中———是集群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将集群经济定义为:以某一空间范围内形成价值链的相互关联的生产性企业为基础的,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与服务性和支持系统共同织为网络的,地理上集聚的企业群体和机构。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浙江温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州劳动密集型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对它进行了分类、说明了其形成基础和条件,并探讨了企业集群对温州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论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宏伟目标是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国有企业必须同时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个看似不可兼得的目标。对于目标不同的三大类国有企业,应当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汽车企业的快速、多样化发展。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及其产销关系,过研究分析,揭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加剧,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拟对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持和加快企业成长步伐是企业发展的中心课题。文章在对知识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长规律,认为知识积累、企业学习、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企改革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道路。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城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发展中小城市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特色为目标,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基础,以生态为导向,以管理为保障是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更为紧密。怎样把我国企业培养成为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全面参予国际分工与竞争,进入世界经济循环,这是名牌战略与企业集团化所面临的共同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促进我国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和搞好整个国民经济,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广大中小企业在保持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优化产业分工,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在当今社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如何正确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生成是社会发展中综合因素促成的结果.从被同人学者所忽略的人口密度与生产方式即经济形态的关系来论证,中国从战国以来就已经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正是这种人口密度大的状况,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没有走西欧封建社会那种领主制下的大庄园经济的道路,而是走了中国独特的地主制下的小农户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迫使制造企业亟需通过数字化能力助推正在彻底重新定义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转变。浙江作为数字化改革先行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以160家浙江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能力具体通过感知、应用和融合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导向和技术导向对数字化能力的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数字化能力在战略导向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基于组织流程视角,完善了数字化能力和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概念的界定,阐明了数字化能力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验证了数字化能力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丰富了数字经济的理论,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