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和实践是毛泽东生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青年毛泽东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思想两个方面论述了青年毛泽东与体育的关系。在体育锻炼方面,毛泽东从小参加劳动,炼就了一副强壮结实的体魄。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湖南第一师范,开始了正规的体育锻炼。主要项目有: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长途旅行以及体操和拳术等。体育思想方面,1917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阐述了以下体育思想:一,体育之真义。二、“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的辩证体育观。三、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功效。四、体育运动贵在“有恒,注全力、蛮拙”。  相似文献   

2.
对多数大中专学生来说,毕业后,他们将走向社会独立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独立获得信息和知识,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靠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如同其他专业课一样,体育教育更重要的还不是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传授,而在于让他们掌握锻炼的方法,开拓锻炼的思路,教会他们如何去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终身锻炼意识。那么究竟如何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呢? 一、提高认识,目的明确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也就是说,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要增进学生身…  相似文献   

3.
程鹏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1):120-122
青年毛泽东的体育理论不仅深受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自我锻炼和自我设计的影响,在他的思想深处还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都成为了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基石,一直伴随其终生。毛泽东体育思想也不单纯是他个人智慧的体现,而是毛泽东及其同时代的老一代进步思想家对中国教育和学校体育认识的凝炼与升华。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有助于解读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学校体育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实施体育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辉 《科技信息》2011,(17):145-145,91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要求下,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理念,针对目前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现状,分析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状况,提出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建议,努力构建“阳光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增加投入,创设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积极创新,创设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监督、强化管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相似文献   

5.
从《体育之研究》看毛泽东的体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之研究》的现实意义《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光辉历史文献.全文以古今中外的丰富事例和唯物辩证的思想观点对体育的各个基本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和研究,如什么是体育,体育的目的、功能,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存在的弊端,不好运动的原因,锻炼方法等,文中对体育的精辟论述,至今仍不失其夺目的光辉,共体育工作具有巨大指导作用.二、青少年时期毛泽东的体育生活及体育思想的萌芽.l叨5年,12岁的毛泽东生了一场大病,经护理病好但身体很虚弱,少年毛泽东早已产生报国救民、忧国忧…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体育、健康、健美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目的在于激发女青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锻炼项目、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锻炼时间和频度严重不足,高校 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宣传教育不够,建议高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补充体育理论课内容,通过延长课程,固定选修课学分,建立各类健身俱乐部,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行为,使其成为真正的终身体育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省高校女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校女教师体育锻炼意识较强、锻炼动机积极.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调节身心.体育消费意识较为淡薄,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体育消费方式也不同,在50~59岁的女教师中以“个人消费”为主.其他年龄阶段女教师的体育消费形式,以与“朋友一起消费”为最高.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9年院校的943名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行为现状,从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课的认识、课外锻炼状况和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认识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甘肃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明确,但意识与行为存在着较大差异;(2)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是懒惰行为和主体意识缺乏;(3)锻炼的项目相对单一、集中、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在意识培养、教材内容改革以及硬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芳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3):163-16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可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有着其深远的意义,这种思想的贯穿需要一个桥梁——体育俱乐部.而所谓“体育俱乐部”在高校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它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调动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积极性.在“体育俱乐部”宽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2.
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坚持体育锻炼。其目的在于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丰富体育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这一思想是在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和终身教育发展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将直接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社会大众体育的兴起和学校体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毛泽东的青年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研讨,即对青年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境界教育,使其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对青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道德修养教育,使其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道德规范教育,使其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对青年进行人道主义的道德理论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笔者认为,上述思想是毛泽东关于青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当前青年教育工作的正确而顺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体育之研究》进行剖析,论证了毛泽东同志对体育的真义、作用、地位、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等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5.
汪业宏 《科技信息》2010,(28):I0298-I0299
1.前言 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大多学生对参与体育的兴趣,从而达到健身娱乐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倡导着“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在“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风的影响下,更多人加入到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来。在此之外,国家还出于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关心,  相似文献   

16.
李立敏 《科技信息》2008,(32):184-185
把课内和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使之不仅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更成为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经验在于: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并将课外体育、校外体育培训、运动训练实行学分制,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体育成绩测评。同时在场地、器材、校园一卡能系统、体育成绩管理软件等方面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运用锻炼态度量表,对内蒙古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锻炼态度各分量表的得分较高,锻炼态度较为积极,但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每次锻炼时的强度偏低,锻炼实际较差,二者形成较大反差;有无体育课程的教学引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从强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改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等方面,提出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锻炼实际之间差距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年毛泽东的自律思想是以“精神的自利”为核心,以主观之道德律为行为的出发点,通过“精神之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加以贯彻,达到个体人格的完美。挖掘和研究青年毛泽东的自律思想,有助于了解毛泽东思想的起源,为今天的人格教育提供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南京市居民体育锻炼情况、体育消费情况、体育锻炼动机、影响体育锻炼参与者维持锻炼行为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体育锻炼参与者比例不高,且城镇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农村。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南京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推进体育法制化进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等相关措施,以促进南京体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南城市妇女老龄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及文献资料法,对苏南城市妇女老龄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苏南地区城市老年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段以早晨为主,大部分人都有每天进行一次或每周3次锻炼的良好习惯:锻炼的场地以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等不收费场地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独自进行锻炼或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居多,参加社区活动的人较少,但增长的趋势明显。研究同时显示:苏南地区城市老年妇女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影响老年妇女健康前三位的疾病是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扣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与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有较大关联度,因此加强针对中、老年妇女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宣传扣引导工作,积极调动老年妇女参与健身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