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离子对硫酸锌溶液除钴的影响及机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硫酸锌溶液净化渣,试图证实从硫酸锌溶液中除钴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d2 对除钴是很有益的,所以,在除钴之前把Cd2 完全除去是不完全正确的,应该把Cd2 作为除钴的一种添加剂。镉可以起到阻止碱式硫酸锌或氢氧化锌吸附在锌粉表面的作用。欲加速钴的置换和提高置换效率,必须形成锌-钴合金或锌-镉合金。锌-钴合金和锌-镉合金的共同形成比单独锌-钴合金的效果要好。锌-铜合金的形成,可能对提高除钴置换效率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断电流、短路电流、恒电位阳极溶解电流等实验,阐述了添加剂硫代锑酸钠及铜离子在锌粉净化除钴过程中的活化机理和钴返溶的原因。测得锌粉置换除钴过程的活化能为113.7kJ·mol~(-1),表明其控制步骤为化学步骤。  相似文献   

3.
实验型钴──60辐照装置增加装源量后的辐射防护安全分析牟宝和,李世兴中辐院的实验型钴─—60辐照装置建于60年代,原来是供研究动物急性辐射损伤设计、建造的。为了充分发挥该装置的作用,现除用于科学研究外还开展一些辐照服务工作。原设计的最大装源量3,5×...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通氯加碱法除钴净化镍电解液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原理,从理论上选择了除钴电位和 pH 值。测定了溶液电位,确定了除钴过程电位的可测性及电位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同时对净化深度进行了研究,找出了达到一定净化深度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添加铜镉锑对锌粉置换除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添加铜、镉、锑的条件下,对锌粉置换除钴深度净化硫酸锌溶液进行研究。考察初始铜离子浓度(ρ(Cu2+)0)、初始镉离子浓度(ρ(Cd2+)0)、锌粉用量、温度和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净化除钴速率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Cu2+不仅能提高除钴速率和效果,同时也能减少锌粉用量;同时添加Cu2+和Cd2+,除钴效果比单独添加Cu2+时更好。试验确定的最优除钴工艺条件为:ρ(Cu2+)015 mg/L,ρ(Cd2+)015 mg/L,酒石酸锑钾3 mg/L,锌粉2 g/L,温度85℃和搅拌转速300 r/min。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湿法炼锌净化除钴过程机理建模困难的问题,首先,将影响除钴效果的反应归纳为电化学反应、锌离子的水解和吸附反应.其次对微电池电势分布引入等电位假设,建立除钴过程电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混合电位方程;引入饱和函数模拟铜锑添加剂的催化效应,并基于水解和吸附平衡反应原理建立锌离子水解和吸附反应速率方程.最后,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建...  相似文献   

7.
以电镍含钴渣为原料,通过酸溶浸出,氧化还原除铜、铁矾除铁及氟化盐除碱土金属工序得到含高镍低钴混合料液;研究了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酯萃取剂对钴、镍的萃取性能和分离系数的影响;探讨了钴、镍萃合物的电子光谱,并对所得到的固体萃合物的热性质进行测定,说明在不同萃取温度条件下,利用钴、镍萃合物的不同构型,在工艺上能有效地提高钴、镍的分离效率;对负载钴、镍有机相采用洗涤、反萃工艺,可使萃取余液中的钴、镍比达300以上.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锌的湿法冶金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硫酸锌水溶液的净化工艺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如以砷盐、锑盐、锑粉以及铅锑合金锌粉作添加剂的除钴方法,国外采用较多,虽可消除杂质到要求的深度,但对环境污染问题仍未解决;α—亚硝基β—萘酚法成本较高,且留下的离子对后继的电解过程有害;黄药法除钴,对锗、镍、砷及锑等离子则又无法除去;近年来,尽管发表了不少专利,如臭氧等使二价钴离子氧化成三价的水解沉淀法,但其成本也高,不太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从基本理论研究着手,进一步研制成功一种以锌为载体的 TXX—I 型物质作为除钴添加剂。试验表明,其除钴效率高,并能一次同时除去溶液中的铜、镉、  相似文献   

9.
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反渗透去除放射性废水溶液中钴的渗透行为.研究了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行为,结合溶解扩散模型和物料平衡,推导出渗透分离的方程.首先通过拟合较高浓度钴离子渗透的实验数据,求得模型的相关参数,然后针对较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相对误差不超过15%,该溶解扩散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较低钴离子浓度下的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微酸性介质中,钴对邻二氮菲(Phen)为活化剂的Cr(Ⅵ)—I~-氧化还原体系的慢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本文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微量钴的动力学新方法;在本文所拟的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4.2μg/mLCo(Ⅱ),方法检测限为0.024μg/mL。除Fe~(2+),V~(4),~+Ce~(?)外,多数共存离子不影响测定。用本方法测定了井水中的钴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样品加入回收率为95.7%~97.1%。  相似文献   

11.
伍铁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8006-8009
针对锌湿法冶炼锑盐净化除钴过程锌粉添加量难以优化设定的问题,采用改进的操作模式方法优化设定锌粉添加量。引入PCA方法确定属性权重系数,得到改进的欧氏距离计算操作模式之间的相似度,能有效克服噪声干扰,极大提高了模式匹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设定反应器的锌粉添加量,在保证钴离子浓度达标的同时,能有效地节约锌粉,为锑盐净化除钴操作参数的设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用火焰原子化法测定钛菁钴及活性炭中的钴,并探讨了最佳测定条件和不同试样的处理方法。通过实验证明,用火焰原子化法测定钛菁钴及活性炭中的钴,干扰因素少,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是测定钴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极化电阻、交流阻抗等实验方法,研究弱酸性氯化钠电解液中锌-钴共沉积及其耐蚀性.实验表明:镀层的钴含量随着镀液的钴含量和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电解液含钴2.5g/L左右,电流密度1.5~2.5A/dm2,pH值5.0~5.6,温度范围20—30℃的条件下镀层的极化电阻Rp比较大。镀层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说明:镀层腐蚀产物的阻挡作用提高了锌钴微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在本实验条件下,在弱酸性氯化钠溶液中,锌—钴共沉积属于异常共沉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钴结壳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载荷,提高集矿机的行走安全性,提出了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的切削方法.分析了单个截齿切削钴结壳时的受力情况,建立了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的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取了水射流压力和刀具在钴结壳表面产生初始裂纹所需最小切削力的作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与纯刀具切削相比,当水射流作用点和刀具作用点重合时,刀具在钴结壳表面产生初始裂纹所需的最小切削力明显下降;随着水射流压力的增加,刀具所需的最小切削力急剧下降.开展了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模拟料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纯刀具切削钴结壳相比,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时,切削过程中冲击载荷的最大值明显下降,当射流压力为5 MPa时,冲击载荷的最大值下降约50%,有效值下降约10%.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钴(Ⅲ)一水杨基荧光酮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显色反应,实验证明,在 pH11.5~12.0范围内,生成配合比为1:2的蓝色配合物,λ_(max)=613nm,ε=1.57×10~5,可以认为该反应是目前在永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钴(Ⅲ)的最灵敏显色反应之一.研究了最佳实验条件,拟定了钴的微量测定方法,并用于环境样品及药物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双核酞菁钴磺酸铵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的脱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尿素法合成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在液-液催化氧化法中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的最佳工艺条件碱液质量分数为10%,催化剂加入量为1.0 g·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min;与磺化酞菁钴和美国进口脱臭催化剂ARI 100-EXL的脱硫醇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对汽油的脱臭效果明显优越于磺化酞菁钴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的脱臭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7.
根据溶液体系电荷平衡和离子同时平衡原理,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研究298 K下氯化钴溶液中Co-Cu(Ⅱ)-Cl-H_2O体系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离子浓度随pH及总氯浓度变化规律,并基于不同的除铜方法进行热力学分析。在Co-Cu(Ⅱ)-Cl-S-H_2O体系中,计算硫化除铜终点各离子的平衡浓度,同时给出除铜终点金属浓度随总硫浓度对数变化关系图和随pH变化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在Co-Cu(Ⅱ)-Cl-H_2O体系下,铜钴主要以阳离子配合物形式存在,加入还原剂后,在Co-Cu(Ⅰ)-Cl-H_2O体系中,铜主要以阴离子配合物形式存在,钴仍主要以金属自由阳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可以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深度除铜。随着总硫浓度的增加,铜逐渐沉淀,在除铜终点处恰好能保证钴不沉淀,因此,也可以采用硫化法除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作者用 CoCl_2·6H_2O 溶液浸泡石墨片渗钴使钴元素在高温高压前进入石墨的实验结果.实验用扫描电镜、x 射线能谱及透射电镜观察,证明钴已渗入到石墨片中.用该石墨片合成的金刚石产量和粒度比都有明显改善.从而验证了石墨在触媒作用下向金刚石转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在自行设计制造的矿岩振动剥离破碎试验台上,引入振动加载环节,对钴结壳的剥离破碎关键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并对模拟钻结壳在有、无振动加载2种情况下的剥离破碎进行正交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对比实验发现振动加载降低了钴结壳的破碎"能耗",获得主要振动参数影响钴结壳剥离破碎的规律,得到实验螺旋滚筒振动剥离破碎钴结壳的一组最优加载参数中偏心块加载,刀具安装角度为45°,振动频率为50 Hz,平台移动速度为0.6 m/min,滚筒转速为25 r/min;施加合适的振动载荷,螺旋滚筒切削破碎时的平均驱动油压下降22.9%,振动剥离破碎能有效地降低螺旋滚筒切削能耗.  相似文献   

20.
采用IR技术,研究一系列不同钴含量的ZSM-5沸石样品,结果表明,钴改性ZSM-5沸石试样,B酸下降,L酸增多,L/B比值随钴含量增加而增加。浸渍载钴沸石样品,除1545cm~(-1),1490cm~(-1),1450cm~(-1)峰外,还出现1616cm~(-1)峰,它表征一类缺电子中心,说明它在合适的微环境条件下,有利于二聚产物环化、脱氢芳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