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0月23日上午,上海市黄浦区政府发布《黄浦区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黄浦区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政策意见》")。《实施意见》是今后三年黄浦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应用场景、整合资源、培育生态、保障措施5部分内容。根据《实施意见》,到2021年,黄浦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具体包括在应用场景上,形成5个以上具有黄浦特色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15个区级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2.
正7月2日,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杭举行。会上,由杭州市科技局和浙江大学共建的杭州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杭州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是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创新载体,未来主要瞄准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主线,围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创新发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徐汇成功举办。2019年,徐汇区委区政府正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徐汇滨江融合发展的"一号工程",与顶尖技术平台合作开展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规划和建设,打造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和核心区,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产业磁力场和应用示范田。实施人工智能发展"T计划",深化"一核一极一带"空间格局,着力构建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等要素汇聚的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4.
齐旭高  杨烨  吕波 《天津科技》2023,(2):5-8+12
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天津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契机,也是天津深化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天津在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建设与应用、丰富人工智能在传统制造企业全流程应用场景、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队伍、强化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等建议,以期为天津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支撑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雅馨  何勤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2014-2021
智能经济和智能金融日益成为各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究其根源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银行的深度融合发展。本研究以兴业银行为例,首先,通过案例研究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银行从业人员在工作内容、岗位能力要求和工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数据检验其影响程度。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人工智能应用对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变化有显著影响,人工智能应用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工作内容变动0.288个单位;二是人工智能应用对从业人员工资和岗位能力要求影响不显著;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银行从业人员工作的影响呈现出渐进性微调的特点。最后,依据人工智能对银行工作的影响效果提出培训复盘与智能测评并重,人工赋能与机器赋能同步,人才培养与人才激励兼顾等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合成生物学、超材料与人工智能互相融合的思想,研究领域从合成生物学、超材料、人工智能拓展为生物超材料/超生物材料、智能超材料、智能合成生物学/生物人工智能,再到智能生物超材料,这种三向、三位一体的交叉融合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建设》2020,(1):12-14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在各行业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的同时,其应用驱动的特征也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带来旺盛的应用需求。基于此,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与北京旷视科技共同编制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梳理全球和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6月,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Slailab")成立。该研究院由临港集团联合COCOSPACE、可可资本发起设立,定位于专注人工智能产业的新型科创转化平台。研究院参照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先进的科创转化平台模式和机制,以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能力、国际化视野来推进人工智能产学研融合,连通"政、产、研、资、创"等资源,上承政府、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把握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推进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发展,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四项任务。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作为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中的信息物理映射与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将人工智能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理论与方法集成融入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交通"的交叉创新领域,在交通物理与信息空间映射、网络通信与时空数据规约、交通安全与可信可控关联等关键问题上形成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推进实现交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其应用的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国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益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改革浪潮,我国也由此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带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实现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高度融合,更是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趋势。鉴于此,该文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所具有的应用优势及其关键技术,并对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汽车行业是科技与时尚高度融合的行业,随着行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智能、深度学习、CAE仿真、图形渲染等领域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而整体应用的背后都是大规模集群化异构计算平台的计算能力在支撑。该文着重探讨了汽车行业人工智能异构计算相关原理及应用情况,并对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刑事侦查中人工智能应用常见的实践样态,表明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侦查、个体识别、数据检索、情报挖掘、辅助审讯、证据评估等,为侦查机关带来多维锁定、情指一体、全链支撑的模式变革;分析了刑事侦查中人工智能应用所伴随的黑箱效应、精准偏差、算法僭越、全景敞视、侦查密室等一系列风险挑战;提出要锚定以人为本与人机共融的基本立场、推动数据驱动和知识指引的融合、增强刑事侦查中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适配、优化刑事侦查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法律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三起两落,指出了人工智能目前正处于发展时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阐述了人工智能1.0和2.0 2个时代的特征,并指出2个时代的独立性与互补性,只有将2个时代的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才能高效、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阐述了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问题,指出了人工智能的主体作用是助力传统产业发展和促进工业经济快速转型;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分析了数学教育,着重强调了数学是人工智能的灵魂,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促进数学教育。但目前还未真正将效果体现出来,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还需深入到学科中去,积极而慎重地进行实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符合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一。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图像、视频、语音、情报等应用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进而逐渐应用到制造领域,得到学术界、工业界和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智能制造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智能产品是主体,智能生产是主线,以智能服务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是主题,而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CPS)和工业互联网只是初步的基础设施。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新的智能制造系统,并实现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中国的制造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叉融合的智能机器,有望作为创新创业的颠覆性突破口,在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医疗康复、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消费娱乐等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物联网+大终端”融合发展,有望对中国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国家的政策力量、知识的创新力量、资本的催化力量3个关键元素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创业,阐述了产品应用的场景的重要性,应明确为政府(G)、为商业公司(B)还是为消费者(C)进行服务的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正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陆续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指导文件,提出鼓励发展人工智能,构建新型智能经济形态等举措,进一步完善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信息智能处理技术是信号与信息技术领域一个前沿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它以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侧重于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包括计算机智能化(文字、图象、语音等信息智能处理)、通信智能化以及控制信息智能化。融合信息智能技术就是将多种数据信息处理的智能化,逐渐符合用户要求的信息的过程。数据融合技术,例如,信息特征识别和数据融合,物理信号处理和识别等。除了需要人工智能理论的支持以外还需要进行智能信号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本文将围绕融合信息智能技术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9.
<正>5G的商用落地,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智能水泥工厂建设增添新动能。5G灵活的网络部署模式,给工业企业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催生融合创新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水泥行业的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更迭的关键阶段,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断提高。5G的商用落地,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智能水泥工厂建设增添新动能。5G灵活的网络部署模式,给工业企业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催生融合创新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崔文 《科技信息》2010,(32):244-245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两者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相互融合将更加密切。本文阐述了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一般结构和原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过程申发现的难题,并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解决信息检索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