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格参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调整)》,该文归纳了过去五年来我国核能/电产业新进展,对核能/电存在问题对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调整)》提出了改进性的建议,供政府及相关行业集团公司等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15,(3):1
<正>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为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发展目标。电力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水电、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开发,有效增加非化石能源供应,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核电和随机性、间歇性的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对电力系统的调峰和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开发不断取得突破、先进核能系统创新稳步持续推进,核能对中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整体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已充分体现。面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向2035年,对标全球技术发展趋势,主动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紧密结合核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其能源供应需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两个构建”)的发展路径,开展能源领域核能发展战略的多种情景研究,依据行业发展规律,总结提出中国核能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和路径建议。重点围绕行业内部在实现零碳规模化发展、核能引领科技创新、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和长远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核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拓展核能供应体系多样化保障城镇化、核能工艺热助力能源消费领域实现能效提升、核能制氢和构建低碳复合能源系统促进能源向资源转型等领域进行发展情景预测,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核能产业现代化,并在更长时间内支撑中国“双碳”等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4.
【韩】《全球亚洲》2012年春季刊Raymund Jose G. Quilop(菲律宾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国防部战略评估处副处长)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核事故表明,根据世界标准建立的核设施也无法百分百地安全,但这并不能阻挡东南亚国家使用核能。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到2020年,东南亚地区采用核技术生产的电力将达到20亿瓦。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采用核能最为积极的国家。早在2006年,越南就提出发展核能的战略,宣布2020年将有一座核电站投入使用,并为此于2008年通过一项《原子能源法》。此外,印尼计划到2025年将有4%的电力产自核  相似文献   

5.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21):6-7
1新能源战略"革新"几何?【日】《世界》2012年11月井田彻治共同社环境记者遭遇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草拟了作为今后能源与环境政策基础的《革新性能源环境战略》。该战略主张"早日实现不依靠核能的社会","投入所有政策资源,力争在2030年实现零核电"等,虽用词暧昧,但表明日本未来能源政策将朝"脱核电"方向前进。该战略的制定源自日本主流民意对无核社会的高度期待。与之前以核电为基础电力来源并规划大批增建核电站的政策相比,新政策无疑是180度的转变,其意义不可小觑。但日  相似文献   

6.
从核电科技的发展历程看当前我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核能发展形势大好,核能发展战略已由过去的“适当发展”转为现在的“积极发展”;党中央还决定,到2020年,我国核电已建成投产的总装机容量应达到4000万kW,正在建设但尚未投  相似文献   

7.
正宝钢特钢有限公司的压水堆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合金U形管产业化制造技术及产品,其项目立足自主开发,深入研究关键工艺控制技术,取得多项成果。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发展核电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之一。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合金U形传热管是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关键核心材料之一,其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核能的广泛应用;分析核电事故的原因和后果,从反面说明核电的安全性;并从核能发电与常规能源对比分析,论述核电的优越性和我国发展核电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核电是清洁的低碳能源,是实现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其放射性排放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构建统一的评价边界,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分环节定量测算了核电与其他发电技术的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并基于文献调研,分析和估算了单位发电量的大气污染物(SO_2、 NO_x和PM2.5)和放射性排放;最后对不同发电方式的二氧化碳、大气污染物和放射性排放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使单位发电量碳排放降低90%以上,并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而核电对公众的放射性影响与煤电相当,或低于煤电。因此,应大力加强核电的公众可接受性的科普教育,制定持续稳定的核能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0.
铀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也是我过核工业发展的基础性原料,自从2007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提出到2020年建成4000万kw、在建1800万kw核电装机容量的发展目标,在地质勘查行业掀起了找铀矿资源的高潮,根据国家走出国门找矿的要求,国内地勘类企事业单位在国外投资找铀矿的积极性亦很高涨,本文以博茨瓦纳中部区托诺塔为研究区,从铀的成矿地质背景入手,分析了研究区铀矿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09,(9):94-95
1.发动新能源引擎,英国打造低碳绿色经济。7月15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发布了一份长达220页的《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和2050年英国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减少34%和80%,其实现途径是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和储存等清洁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已将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新时期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计划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20%。"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为鼓励促进海上风电的发展,国家在海上风电规划建设和价格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要求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发电并网、优惠上网价格、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政策来鼓励发电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2009年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海上风电发展逐步成为热点。2014年被称为我国海上风电元年。当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海上风电上网  相似文献   

13.
周小磊 《科技资讯》2012,(22):209-210
由于核能发电存在辐射性物质泄漏的巨大风险,因此核电技术的利用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公众群体内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担忧,2011年3月份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再次将核能的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是否要继续发展核电技术这个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在当前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日益减少,而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的能源技术尚难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形势下,继续发展核能仍是世界主要国家核能政策的重心。但各国在发展核电技术的过程中除了需在技术安全措施方面建立新技术、新标准外,还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并要开展有效的科学传播工作来揭开核电技术的神秘面纱,让公众更加了解核电技术。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国际能源发展的战略态势和我国能源的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接着提出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战略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供给保障合理的需求。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阐述了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包括它的6个子战略:a.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提出了煤炭石油消耗“天花板”的概念;b.煤炭的科学开采、洁净高效利用和战略地位的调整,提出了“煤炭科学产能”的概念和“洁净化度”的概念;c.确保油气的战略支柱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d.积极发展水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使之成为我国的绿色能源支柱之一;e.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f.发展中国特色的适应电源多元化的高效安全智能电力系统,发展非上网等用电方式和储能技术。“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出了科技支撑的3个层次,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的展望,最后提出了为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若干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一次能源短缺,又远离煤、气产地,客观上存在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核电建设步伐,建立水、火、核"三源互补、三足鼎立"的电源结构,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福建经济与环境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先进堆型,它在安全、高效、经济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在未来核能制氢新兴清洁能源工业中的发展前景,应引起我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快我国自主核电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支撑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和国际合作,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近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问题从背景、意义、原则、重点工作及政策部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解读,强调核电行业快速发展,核电标准化工作也迎来了重要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问:《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  相似文献   

17.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5):6-7
1德国能源转型面临五大问题【德】《焦点》2012年6月18日2011年,德国政府做出"弃核电、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定,能源转型成为环境部主抓的头等大事。但一年多来,产生诸多未解决的问题。首先,"战略储备"耗资昂贵。传统能源使用比例虽将大幅下降,但过渡期清洁能源供应不足,其作为"战略储备"又不可或缺,该项支出甚为可观。其次,各州对核废料处置颇为抵触,其存放地点难以决定,成为政府棘手难题。第三,电价上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关村再一次改变着中国。2011年2月25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1+6"政策和规划纲要动员大会上,《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正式印发。在《规划纲要》中,中关村的战略定位被概括为"三区两地":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和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过去20多年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1年发布的《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各类人才总体需求将达到840万,其中,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和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才将分别达到8.7万、430万、405万和16万,需求缺口分别为1.5万、143.8万、287.6万和7.8万。从湖南的情况来看,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配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仅我省4万多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核能在目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现有大规模应用的热中子反应堆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放射性废物不断积累和潜在核安全问题,开发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核能系统对核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4 年1 月,“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组织(GIF)”官方发布的“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路线更新图”显示,在第四代核能系统6 种堆型中,铅冷快堆预计于2021 年率先实现工业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