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影 《杭州科技》2004,(6):62-64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2004年10月,浙江康莱特集团薏苡仁生产基地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GAP认证的检查,成为浙江省本土制药企业第一家通过GAP认证的企业。⒈康莱特集团薏苡仁基地实施GAP管理的历史背景康莱特集团薏苡仁生产基地的建设起始于1999年,是全国第一批GAP试点单位。中国是天然药品的生产、使用大国,中药材品种达上万种。但我国中药出口仅占全球植物药市场3%的销售额。中国加入WTO之后,医药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药现代化已成燃眉之急。199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在我国试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质量管…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现状、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建立GAP示范基地的原则、品种与基地布局、研究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对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丰富,且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较大的地区有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大青山与蛮罕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品种有沙棘、麻黄、甘草、黄芪、远志、知母、黄精、玉竹、肉苁蓉等多个品种。因此在这地区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辽宁科技参考》2005,(9):27-30
一、参药产业开发;1.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按照道地药材GAP规范化种植标准.全县中小药材种植园达到300个,中药材留存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以五味子、细辛、人参、黄芪为主的道地中药材10万亩,林下药材17万亩(其中林下人参15万亩),产值可达25亿元。  相似文献   

4.
《遵义科技》2007,35(1):F0002-F0002,I0001
2006年11月2-9日,市科技局(市中药办)段开强局长(主任)带队,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赤水金钗石斛GAP基地、正安白及GAP基地、仁怀杜仲GAP基地、余庆吴茱萸GAP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正安、道真、凤冈、务川四县半夏种植试点示范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5.
《遵义科技》2006,34(6):57-57
为贯彻落实遵市办发[2006]72号文件和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打牢药业发展基础,针对全市中药材基地建设中的企业相关人员、基地法人、种药大户GAP知识贫乏,中药材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技术水平低,知识落后等情况。遵义市科技局和遵义市中药办于2006年9月26—27日在遵义市农业局招待所举办了遵义市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第一期培训班。  相似文献   

6.
川麦冬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麦冬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GAP基地中如何进行"安全、高产、稳定、可控"的原料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产业技术开发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其副作用小,疗效好,能根治疾病而被世界各国所青睐。而作为中医药基石的中药材集药用、食疗和保健多重功效于一体,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中国特色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领域。实施中药材GAP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国际上正积极探索药材管理规范GAP的实施,并把绿色中药材生产看成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陇西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目前种植还没有完全达到GAP要求,产业链条还不长,达不到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的产业发展要求.文章着重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如何开展中药材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建设GAP基地等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平毅 《遵义科技》2005,33(4):9-12
目的遵义市为了落实国务院一号文件精神,了解遵义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找准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方向和路子,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出遵义市中药材基地的发展新思路。方法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区(市)进行实地考察、问卷和座谈等的方式调查。结果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农民具有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具有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愿望,但目前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几乎没有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基地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上缺乏技术依托、缺乏科研人才,技术含量低下、下游产品开发脱节,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资金缺乏。结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正确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引进企业作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建设技术依托体系,奖励中药新产品开发,培养技术人员,开发药材市场,才能更好地链接中药现代化产业链,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新疆道地产区大蒜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订新疆吉木萨尔县大蒜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方法: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中药材GAP)相关规定,对大蒜药材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项目监测和质量现状评价,以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制订了大蒜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基地生态环境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适宜种植大蒜药材.结论:该规程适用于指导新疆吉木萨尔县大蒜药材种植基地大蒜的规范化种植,使大蒜药材生产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06,(9):67-67
金华市婺城区农林局于2000年春在汤溪镇西门畈建立了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并同步开发无公害稻米生产,相继建立与基地连接的产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并注册商标,初步建成“基地 合作社 企业 品牌”的产业体系。一、生产基地有机稻米生产基地从2002年9月起经OFDC(国家级)年度认证,被确  相似文献   

12.
恩施州中药材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恩施州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方面,提出了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及其功能,并探讨了拟建中药材现代化生产基的方法、核心内容,最终目标是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绿色中药材。  相似文献   

13.
《遵义科技》2008,36(5)
近日,从省药监局获悉,遵义市余庆县吴茱萸GAP研究工作已通过省级预验收,并被省药监局推荐上报到国家药监局进行认证验收。余庆吴茱萸GAP研究朝着国家级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陇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闻名遐迩的“千年药乡”。陇西中药材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产地资源优势、加工规模优势、市场物流配送优势,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尚处于较低层次,对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作用还很有限。建设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能够加快中药材产业向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升级,把陇西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物流中心、道地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真正使其成为拉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5.
《定西科技》2007,(3):9-10
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建设全省较有影响的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和特色牧草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遵循“立草为业、草畜结合、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现代健康型草畜产业发展理念,及时成立了草畜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快全县草畜产业开发的意见》,明确了草畜产业开发的重点,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建设牧草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了草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克贵 《遵义科技》2004,32(4):12-1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是按我国《中药材栽培生产质量管埋规范标准》(GAP)要求制订的半夏种植规范化操作标准。  相似文献   

17.
勉县栽培蔬菜历史悠久,具有较好的生产基础,近年来,随着市、县对发展蔬菜产业的高度重视,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勉县的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大路菜4.9万亩、精细菜1.6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面积3700亩。全年蔬菜产量达13万吨,产值超过6000万元。初步形成了勉阳镇、定军山镇、黄沙镇、金泉镇四个蔬菜基地乡镇,但勉县蔬菜生产仍存在着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不高、生产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信息服务滞后、营销力不够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对中药材质量达到“真实、有效、稳定、可控”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措施。现根据GAP要求和我县药农的生产经验制定出我县元胡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供广大药农和中药材科技工作者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找准适合道地中药材阳春砂基地发展的方向和路子,寻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新思路,对道地阳春砂的主要生产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阳春砂生产基地的规模较小且产量低,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阳春砂的对策是,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正确引导基地建设,并给予资金扶持;引进企业作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建设技术依托体系;奖励中药新产品开发人员;培养技术人员;开发药材市场等。  相似文献   

20.
阜阳地区芝麻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阳地区是我国芝麻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后,根据体系分工和任务,阜阳芝麻综合实验站承担临泉、阜南、太和、颍上四县芝麻生产的科研、示范与推广。笔者通过调研走访,了解了争阳地区芝麻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要.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芝麻生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