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金融衍生市场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强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已越来越引起国际性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事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加强政府对衍生市场的监管由于金融衍生市场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金融衍生市场潜伏着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的信用风险,因而加强政府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监管法规,有效防止金融衍生市场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有序运行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监管工作包括: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监管面临国际、国内的诸多问题,应该加强银行监管,重塑金融市场主体;规范监管程序,提高监管效率;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健全银行监管基础;净化金融环境,端正银行监管的价值导向,为金融稳定发展提供现实保障;以金融创新产品为突破口,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加强银行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乘势而上,在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等一系列问题。应从重塑金融科技监管理念、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重视金融科技的法律规制、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秩序、完善监管方式、推进协同监管和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监管作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管,以保障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甜 《科技智囊》2020,(7):35-37
金融科技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利益,但是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也面临了新的、不同的风险挑战。文章主要从信息生产、限制风险蔓延、鼓励自我监管和促进国际监管合作四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金融科技监管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金融科技监管改革建议,以帮助监管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更好地应对金融科技产生的独特风险。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但是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金融监管合规性成本升高、边界限制、消费者需求转变和政府支持是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动因。金融科技促进投资资本转换和信用资本积累,拓展可贸易范围,增加长尾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金融科技具有技术风险、监管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原因是金融科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监管不适应,以及自身的脆弱性和风险传染性。各国的监管模式均是创新和风险之间的权衡,严格监管,金融科技的合规性成本升高,创新不足,放松监管,导致金融科技创新的野蛮生长,产生风险隐患。应该采取包容性监管、监管科技、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监管路径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温春福 《科技资讯》2011,(3):244-245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银行监管的权威监管主体;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已经形成;银行监管以保护存款人利益、增进市场信心、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减少金融犯罪等四个为目标,而以保护存款人利益为最高目标;阐明银行监管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物流金融作为中小企业新型的融资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庆的物流金融业务启动较晚,在监管方式、监管规范及其实施、监管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物流金融产品的设计、物流金融运作的风险应对机制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经验积累阶段。应提高银行、物流公司及物流监管员的监管能力,以促进物流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20,(2):49-60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深刻改变金融业态、重塑金融商业模式的同时,亦带来技术风险、数据风险、垄断风险等新型风险,而传统监管受此影响出现监管法律滞后、监管真空等困境。英国的"监管沙盒"作为一种主动适应型监管机制,凸显主动性、灵活性的监管理念,依靠主动提供"缩小版"真实应用场景和"宽松版"监管环境的"安全空间",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创新产品、服务、业务模式,能有效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进而实现"促进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监管沙盒"中国化的战略构想体现监管思路、推行模式、具体规则、理念调适方面的变革,我国应从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方面强化"监管沙盒"中国化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官方监管、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是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喆 《科技资讯》2011,(11):163-163,165
分析银行监管的存在主要问题;给出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改进银行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阐述官方监管、市场监管与内部审计三大支柱是促进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最佳银行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消费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消费活动,但由于金融消费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等的大量存在,严重阻碍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提出改变监管思路,通过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完善法律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自律等方面以促进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对金融科技创新及监管的国外经验及国内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金融科技平台、公司和企业发展的大资管视角,运用IS-LM模型对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与科学监管平衡点分析,结合Espinosa-Vega模型及本国实情,将功能性监管与机构性监管结构分别融入政府统一监管和行业自律中,构建了宏观上政府统一的审慎监管和微观上的行业自律共存的科学监管体系,以促进金融科技在科学监管的合理环境中健康发展,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伤害。危机发生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但深层原因是金融监管存在缺陷,事先监管不力,对金融风险忽视大意。作为金融监管的审计机构,在这次危机后,也应重新思考如何发挥审计作用,提高金融审计监管能力,更好地关注国家金融安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金融发展,使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金融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综合经营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目前的金融制度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并没有建立对其相应有效的监管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寻找适合国情的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而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监管,金融监管协调在法律法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借鉴金融监管协调的国际经验,我国应加快法制建设,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牵头监管制度,抓紧完善监管联席会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蔓延,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与此同时也由于其高杠杆和虚拟经济的特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明显加剧,金融危机的频率也明显加快,影响范围也变得更加广大,1990年的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因中无不浮现着金融衍生物的背影。可见,金融衍生物也会带来较大的负效应。因此,如何加强金融衍生物的有效监管已成为全球的聚焦点,本文阐述金融衍生物的特点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力图提出对此进行监管的一系列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如今国内金融业事实上已经进入混业经营模式,而我国金融监管依然是专业化分工监管体制,存在与金融实践不一致、监管过度与监管空白并存、难以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监管等弊端。建议应该借鉴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变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7.
欧阳宏 《科技资讯》2006,(32):183-183
银行监管足金融主管机构对银行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管理,包括市场准入监管、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与年度考核、合规性枪查,日常现场监管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尚存在金融法规不健全,非现场监管指标欠科学,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需尽快更新手段和系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与监管指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化优势,加强相关部门信息的沟通和结论的互认,以使银行监管走上更健康、更全面的运行轨道,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丽红  张丞 《科技资讯》2008,(31):150-150
在当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难以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全面的监管,本文通过分析,对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四大矛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论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风险的国际法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不仅风险大,而且具有难以监管的特点,因国内法监管风险的局限性,有关国家若单纯从国内法的角度去监管金融衍生跨国交易风险,则很难达到风险监管的预期效果,因而需要有关国家的合作,通过制定国际条约的形式对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风险进行强而有力的国际法监管才能达到及时防范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从国际法层面完善目前有关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风险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混业经营组织的形式在我国已经有初步实践,但法律对此监管尚付之阙如。我国在监管模式上应采取美国的伞形——功能监管模式并吸收英国自律型监管理念,具体制度上须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人制度,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区分制度,同时,建立"防火墙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规定市场退出机制和控股公司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