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三氯化磷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氯化磷为催化剂,氯乙酸和异而醇反应合成氯乙酸异雨酯,收率为89.5%,纯度为98%.该反应时间短,可以避免浓硫酸带来的腐蚀问题,反应的后处理简单.  相似文献   

2.
对复合催化剂催化重质松节油直接异构化合成异长叶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较为理想的催化剂及相应的反应条件:复合催化剂为占重油质量3%H2SO4,加上占重油质量10%的y,异构化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为3.5h,异长叶烯产率达到83.9%.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了用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甲基异丁基酮(MIBK)萃取体系,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级纯稀土氧化物中的锌.建立了优化的测定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作了干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铕相对标准偏差为5.44%,氧化钐为3.24%,加标回收率氧化铕为95.73%~98.5l%,氧化钐为95.29%~101.59%.  相似文献   

4.
利用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nO-MoO3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1.8h,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0.8%,酸醇比为1:1.2,验证实验产率为96.7%,且该实验反应时间短,无腐蚀无污染,催化剂可回收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3种蔸兰,249个发病器官进行了病原真菌的分离,共获得真菌菌株192个,其中立枯丝核菌(Rhizocloniasolanikuhn)有118个菌株,占整个真菌菌株的61.45%,用分离的立枯丝核菌YK-262,菌株对同色蔸兰等4种蔸兰进行了回接试验,共接42株138片叶,发病叶112片,发病率平均88.9%,而对照为8.3%.证明立枯丝核菌是该病的病原菌。用菌丝融合法测试,确定是一个新的菌丝融合群,按国际编号定为ZAG-8群。绿色木霉菌78菌株对该病原菌有明显的颉抗作用,初步测定对同色蔸兰立枯丝核菌的防治有效率为88.8%~93.3%;对长瓣蔸兰为77.8%~81.1%;对带叶蔸兰为74%.  相似文献   

6.
12-钼钨硅杂多酸在丙酸异戊酯合成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12-钼钨硅杂多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成酯,得出了最佳酸醇(mol)比为:1.05~1.08:1,反应时间为1.5h,催化剂用量为5~6‰,催化剂的选择性为100%,且连续使用30次,活性稍有下降,还考察了带水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具有Keggin结构的十二磷钼和十二磷钨杂多酸作催化剂,以二氧六环作溶剂.研究了β-蒎烯的水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投料配比等对水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杂多酸催化β-蒎烯水合反应得到以α-松油醇为主的水合产物,以及茨烯、烯和异松油烯等异构化产物,在80℃,十二磷钼酸催化β-蒎烯水合反应2hr,转化率达100%,水合反应选择性为65.7%,α-松油醇选择性为56.4%。  相似文献   

8.
1.早春桃园消灭蚜源。烟蚜以卵在桃树上越冬,早春可结合桃树整枝等农业措施,消灭大量越冬卵。2.栽烟时在根部施入缓效杀蚜剂,如15%铁灭克颗粒剂,每亩100~200克。3.在烟田设置黄皿盘。盘直径40厘米,深5-10厘米,里面染成金黄色,放置高度1米,盘内加适量水,可大量诱杀有翅蚜。另外,实践证明,使用银灰色地膜或栽种麦套烟,对烟田前期避蚜防病效果良好。4.大田烟蚜发生期喷药防治。以山东烟区为例,时间大约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和7月上旬至8月上旬这两个阶段。效果较好的常用药剂有:90%万灵粉剂5000倍液,20%康福多可溶剂4000~5000倍液,50%辟蚜雾粉剂2000倍液。注意:万灵和辟蚜雾为触杀剂。喷药需面面俱到,且以中上部叶的背面为主;  相似文献   

9.
莪术对大鼠鼻咽癌前病变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莪术对硫酸镍诱发大鼠鼻咽癌前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莪术对硫酸镍诱发大鼠鼻咽癌前病变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照组良性病变率为5.9%,造模组癌毅病变率为95.7%,而莪术I组为54.2%,莪术Ⅱ组为48.0%,四组病变检出率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讨论了莪术抑制癌前病变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0.
PEG渗透处理对老化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利用不同浓度的PEG浸泡老化种子,对其进行电导率和种子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对老化种子有一定修复作用,提高了种子活力,但适宜浓度因种子种类不同而异.PEG浓度为20%和25%对玉米和小麦的修复最有效,而对绿豆和蓖麻来说,低浓度的PEG更易提高种子活力,而高浓度的PEG反而会阻碍绿豆和蓖麻种子的吸水,从而降低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1.
同轴三盘研磨方式的钢球研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比总结了同轴二盘与三盘两种研磨方式有关钢球研磨的主要不同力学特点,阐明了同轴三盘研磨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研磨方式的重要力学特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HPLC法,对银杏叶的提取物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使用Waters Nova-Pak C18(Φ3.9×150 mm,4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2%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4℃,检测波长为310 nm和355 nm.利用该法对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以及自制银杏叶醇提物、水提物进行了检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操作简单、稳定性、精密度高,可作为各类银杏叶原料、中间产物及银杏叶提取物产品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蛙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牛蛙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在湖南地区,雄性牛蛙的性成熟年龄是1年,雌性是1—2年;4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产卵季节;由于年龄和体重的差异,产卵前卵巢系数为12.6—27.6%,产卵2—5万个;产卵后卵巢系数为2—6%;一年一度产卵一次,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牛蛙卵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分为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泡期、生长卵泡期和成熟卵泡期。雌蛙达到性成熟年龄以后,随着季节的运转,卵巢也按一定的规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季节的变化对精子的发生影响不大,成熟雄牛蛙在任何季节都有成熟的精子存在,只是数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4.
对越冬前、中、后期不同生活状况的河蟹肝胰脏、生殖腺等器官中的卵磷脂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期河蟹体内卵磷脂含量以肝胰脏最高;雌性河蟹在繁殖期其卵磷脂含量以生殖腺最高;雄性河蟹顺利越冬和越冬后成功交配其肝胰脏和生殖腺卵磷脂含量≥0.1%;雌性的顺利越冬和成功交配其肝胰脏卵磷脂含量≥0.12%,生殖腺卵磷脂含量为≥0.1%,产卵时肝胰脏及生殖腺卵磷脂含量为≥0.12%,抱卵孵化时其卵磷脂含量为≥0.19%.分析表明:河蟹肝胰脏及生殖腺中卵磷脂含量与越冬成活、死亡,越冬后交配、产卵及抱卵孵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长沙笼养东方白鹳繁殖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白鹳在大网笼人工喂养条件下,2001年2月有筑巢、交配行为,3月18日,19日产卵两枚,亲鸟轮流孵卵分别为31d和33d,因卵未受精而没有孵出雏鸟;而后又见其有交配、筑巢的行为,于5月19,20,21日连续产卵3枚,亲鸟孵卵18,19d,未能孵出锥鸟。文章报道了这一自然繁殖行为的观察研究,并初步分析了东方白鹳在长沙繁殖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两部件温贮备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靠性基础理论,在开关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建立了有优先权2个不同型部件和1个修理设备组成的温贮备Markov可修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利用可靠性数学原理和方法、LS变换推导出该模型的一些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基因C-erbB-2与胃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基因C-erbB-2的正常结构、作用、作用机理,以及VEGF、C-erbB-2在肿瘤,特别是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两者均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关,可望成为监测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稀土铜酸盐中三价铜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及三价铜的表征,Ca^2 取代Y^3 或Sr^2 取代La^3 ,使Y2Cu2O5和La2CuO4中铜的价态升高、样品电阻率降低,利用化学滴定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磁化率测量对Y2-xCaxCu2O5和La2-xSrxCuO4中三价铜的存在及其自旋状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在RS-GIS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闽江下游沿江地区景观生态类型在整个研究区、不同地貌区、不同行政区和不同缓冲区的格局特点和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沿江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中以自然景观为主,区域自然属性强;不同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水平和垂直分异明显;河流沿江景观格局受人类干扰影响深刻,亟须进行生态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20.
用冰冻切片及尼氏染色法观察了鸣禽类黄雀(carduelisspinlaus)与黄喉鹀(Emberizaelegans)低位脑干中的听觉核团的位置、形态及细胞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组成听觉上行通路第一级中继站的两对耳蜗核(Nucleuscochear),即延髓的巨细胞胲(Nuclcusmagnocellularis.NM)和角状核(Nucleusamgularis,NA)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巨细胞核呈卵圆形,其细胞均为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长径为25-30μm,突起较少.而角状核呈三角形,核内包含各种类型的细胞,其中有纺缍形、多极型和卵圆形等,胞体大小不等,长径为12-25μm,突起较长.由此提示这两对耳蜗核可能有不同的功能.延髓层状核(Nucleuslaminavis,NL)是听觉上行通路中的第二级中继站,核团呈棒状或卷曲状,中央部呈"Z”或"S”字形,细胞呈层状排列,胞体呈长梭形或多极型,长径为20-25μm,突起较长.本文为进一步研究鸣禽类的听觉机能及声源定位等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