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率先完成5G商用化后,为促进其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提出《创新成长:韩国5G+战略》,以实现韩国产业优化升级。分析了韩国《创新成长:韩国5+战略》中五大战略方向、21个实施路径、39个重要项目的战略转变、政策侧重、实施方案。发现其区别于此前韩国单一的技术支持及企业扶持,提出了全新的产业环境构建,突出了产业链创新的发展思路。结合韩国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在未来5G商用化及产业优化过程中,应从产业链转向、产业链创新衔接、技术环节科技要素配置3个层面入手健全5G及5G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韩国率先完成5G商用化后,为促进其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提出《创新成长:韩国5G+战略》,以实现韩国产业优化升级。分析了韩国《创新成长:韩国5+战略》中五大战略方向、21个实施路径、39个重要项目的战略转变、政策侧重、实施方案。发现其区别于此前韩国单一的技术支持及企业扶持,提出了全新的产业环境构建,突出了产业链创新的发展思路。结合韩国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在未来5G商用化及产业优化过程中,应从产业链转向、产业链创新衔接、技术环节科技要素配置3个层面入手健全5G及5G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产业竞争力形成和重塑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创新驱动中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迅速提升。对中国特色创新驱动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进行剖析和总结,并针对当前阶段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创新驱动产业竞争力转型与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丁忠 《创新科技》2018,(8):49-52
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要改变现状就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研创新掌握先进技术,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融入通用航空产业链,加速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府补贴是政府实施产业振兴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产业链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补贴已经成为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本论从微观层面探究政府补贴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通过"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激发企业实施产品创新、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等路径,探究政府补贴引导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效应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丁永刚 《杭州科技》2022,53(1):54-57
<正>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手段,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作为国家政策坚决拥护者和忠实履行者,国有企业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维护政治稳定方面起主要引领作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中部后发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后发地位的中部地区要承担协调崛起的使命,应实施后发产业集群推动战略。以集群的竞争力本质为着眼点,立足后发和创新思想视角,在深入探究产业集群竞争力获取理论基础上,展开对中部产业集群竞争力现存问题与根源的梳理,得出其发展面临"培育与提升"双重任务。并进而通过前述经济理论与现实因素及创新机制相结合的分析,最终提出中部产业集群以"环境系统创新、政府引导内生发展"为中心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适应国际竞争、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的必由之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视角,回顾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具体包括:(1)放眼世界、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意义及时代内涵;(2)从历史逻辑出发,梳理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发展和完善的演进历程,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定位和战略要求;(3)从理论逻辑出发,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实施任务、实施路径和实施环境等;(4)从实践逻辑出发,回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成果涌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内外创新网络布局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一是实施理念提升专项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把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理念引导到科技创新上来。加强调查研究和培训工作,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等培训班、研讨班4次,开设科技大讲堂;提升科技宣传实效,办好"创新温州"等微信微博新媒体平台,市级以上主流媒体上发表新闻报道200篇以上;积极举办科技  相似文献   

10.
设计是国家发展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设计系统是用于评估一个国家整体的设计发展状况、引导政府进行政策管理和实施的重要工具。选取了WIPO排名前六的国家进行设计系统数据对比,并指出其市场与政府二元驱动模式。我国设计系统体量大,但缺乏明确针对设计的国家政策,顶层管理不够清晰,需根据地区发展采用不同的政策推进设计系统发展,提升我国的创新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到新的高度,强调“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厦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突破各产业“卡脖子”技术,提出5年内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本文从创新的视角深入调研了厦门现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驱动厦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功能角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以江苏泰州为例,基于调研,分析了泰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现状,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势、先锋种群创新能力不强,提出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产业链为主线加快产业创新生态集群构建、加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设计等路径优化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协同创新能力对于产业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策略。通过梳理知识链、产业链相关理论及已有研究,分析陕西省自身优势以及知识链、产业链现状,提出基于知识链、产业链的促进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有效推进陕西省产业之间的知识创新与技术转化,加快实现科技强省战略。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为例,介绍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指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创新基地建设,构建高端要素科技平台,要运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重点解决产业升级中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难点,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近年来,广东省各地级市政府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高度重视孵化体系建设,孵化载体建设成为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从省政府到地方政府,从省科技厅到地市科技局均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以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推进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国家竞争力的创新驱动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家竞争力从投资驱动的早期阶段直接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路径进行了分析,为建立我国国家竞争优势提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信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各地要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1]。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双创的发展优势,要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韩国大力推动创造经济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竞争力显著增强。广东的经济总量与韩国相当,又都处于创新发展的探索阶段,通过对韩国创造经济的分析,有助于为广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有益的借鉴。创造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创新追赶战略",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权威说法     
《信息化建设》2014,(7):5-5
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要着力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深入结合,探索构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协同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从驱动主体、支持重点、服务平台三个维度比较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模式类型,全面分析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力求为实现军民融合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