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自2016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知识服务平台——术语在线(termonline.cn)上线以来,已累计提供1565万余次术语服务。平台融合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30余年由一百多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和数千位专家通过收词、定名、定义、审定公布的130余种50余万条规范术语,涵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术语在线"基于上述名词提供智能检索、术语管理、术语标注与提取、术语查重等术语服务。  相似文献   

2.
术语在线(termonline.cn)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精心打造,定位为术语知识服务平台。以建立规范术语"数据中心""应用中心"和"服务中心"为目标,促进科技交流,支撑科技发展。平台聚合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权威发布的审定公布名词数据库、海峡两岸名词数据库和审定预公布数据库累计45万余条规范术语。覆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的100余个学科。提供术语检索、术语分享、术语收藏、术语纠错、术语推荐、术语征集等功能,欢迎访问体验。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国家翻译局术语语言服务中心[Terminology and Linguistic Services Directorate(TLSD)]是世界上著名的术语研究机构之一,也是闻名的术语数据库TERMIUM所在地,其总部设在首都渥太华地区,在蒙特利尔市和魁北克市都设有分部。术语学在加拿大的起步虽比欧洲晚,但发展迅速。加拿大是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的国家。在政治、法律、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几乎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这两种语言的相互等价的翻译,因而术语学的工作、研究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术语学在加拿大,根据其具体国情,自成一派,在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上都有独到的特点。术语语言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实际上是反映加拿大术语学派特点的一个缩影。一、基本的术语学定义他们认为,术语学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语言材料中的术语,对专业科学概念和定义的名称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记录、存储和向使用者推广这些正确的名称及其用法。这一定义很简明又注重了实际应用。它表明术语学研究既不同于纯语言学理论研究,也区别于专业学科的科学研究。更不等于文字的翻译。术语学的研究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和实实在在的语言材料(或context)。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术语和它们所指称的定义或概念。这一定义的重要特点便是它强调了术语学研究的目的是推广和正确使用术语。换言之,术语学所研究的术语及其正确的涵义,源于应用了这些术语的实际语言文献材料;而术语学研究的成果则为进一步规范、推广术语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二、基本的工作方法术语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与概念相关的术语资料作分析和记录。大致过程如下:1.针对文献资料,确定其中的术语单位(术语)术语(term,terminology unit,terminological unit)是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中指称某一特定概念的单词(简单术语)或组合词(复合术语)。即在文献中术语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在某一学科中具有一定的、精确的内涵;——符合语言学和专业用法规律的词或表达结构,其指称某一概念;——在某特定的学科领域中,其意义不随周围词的组合或语言环境而改变。为在文字资料中准确确定术语,除必需明确这些特征外,还应对语言本身和语言所描述的专业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如,语言中的词性,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等都会影响对术语的识别。像“红上衣”和“红宝石”中的两个红字都是形容词,没有什么差别,但它们在两个词中的作用不同。前者的“红”仅为一般的描述性修饰语(红色的);而后者则为术语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再如,若不了解语言学和逻辑学,可能很难从大段文字中将“所指”和“能指”识别为两个术语。2.整理和储存术语材料在文献资料中,确定了术语的形式和位置后,需要对文献中与术语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记录和储存,目的是进一步确定是否所有的术语都属于所研究的专业学科,同时分析上下文,尽可能提出术语所代表的定义或概念。从理论上讲,一个定义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语义元素构成,这些语义元素分别描述了定义所指的各种特征属性。通常科学研究文献是描述科学理论、方法或研究成果,其直接目的并不是详细指明其中所使用的每个术语的内涵。因此,在单一文献中虽然有某术语出现,却很难保证术语的真义也出现在该文献中,一般能得到的,只可能是描述该术语的部分语义元素,或某种使用方法。对此术语工作者应注意收集,而且应对之进行加工并记录在案,以便随时补充修正使之完善。获得一个术语及其完整的定义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能像查找字典中的生词及其解释一样,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计算机术语数据库对于术语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的和高效率的存储提取媒介。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拥有的是世界上闻名的TERMIUM计算机术语数据库。术语库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术语记录。一个完整的记录应包括术语,同义词,定义,参考上下文,应用举例,资料来源,甚至图片,声音等。计算机数据库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检索、分类和快速查找等功能,因而利用数据库很容易便可再现已有的术语资料,并随时对其补充、更新或更正。在术语语言服务中心,研究工作目的一项必要程序便是访问TERMIUM。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术语,首先检查数据库中是否已有相同的术语记录,再参考新的材料对TERMIUM中的相关记录进行必要的修正、补充或删除,必要时须建立新的记录。这样保证了TERMIUM的术语记录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3.广泛的全球性联系这是当今术语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因为术语学研究要求保证最新的、高质量的科技文化等资料,同时作为记录介质的计算机数据库的开发完善需要最新的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此外,世界上权威学术机构对资料的审查、评定等同样需跨部门、跨国界。对于多种文字的术语工作则更是如此。在这方面加拿大的术语中心与设在北美、欧洲等几乎遍布全球的权威院校研究机构有着密切联系。其计算机数据库也是在一定约束下共享的。例如,在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工作中,他们除了科研部门外,还同IBM公司紧密合作。这也反映了术语研究和术语应用的密切联系。三、为社会服务每年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都出版一些专业学科的术语词典、词汇等。这些既反映了他们术语研究的成果,也表现了他们对传播术语信息的重视。这些出版物直接面向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各地的科研、翻译工作者。出版物的内容并非仅是TERMIUM数据库内容的翻版复制,而是和TERMIUM相互补充的。出版物的编成参考了TERMIUM的记录,而出版物又对TERMIUM补充了新的内容。除了出版读物工具,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还设有一部全年工作的术语服务电话台,随时回答来自各地、不同层次的科技翻译工作者的询问,通过查询TERMIUM,解决他们针对英法两种语言的等价术语等问题。如通过查询TERMIUM,不能完满回答电话里的问题,便需和咨询人进一步联系,根据其所提供的线索,由中心术语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研究,以完美地回答咨询。这实际上是不断地为术语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通过研究,又补充了术语数据库的内容。另外也增进了术语研究工作和术语应用间的联系反馈。为了进一步扩大和拓广TERMIUM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开发和销售了“激光盘TERMIUM”(TERMIUM on CD-ROM),使TERMIUM术语数据库进入了个人计算机系统。综上所述,术语学工作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具体的学科知识,具体的语言文字资料和术语的实际应用。现今世界科技、文化都在飞速发展,术语学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世界上发达地区,语言学、术语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已经出现了“语言工业”(linguistic industry)。加拿大的这种注重现实应用的术语学工作很值得刚起步的中国术语学工作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4.
欧洲议会是欧盟三大机构之一。欧洲议会翻译总理事会则为欧洲议会所拟定的文件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其术语协调部,是为欧洲议会和欧盟各国的翻译人员以及普通公民提供术语服务的部门。术语协调部经常报道对世界一流术语学家的采访。文章根据术语协调部对希腊女术语学家K.托拉基教授的专访,整理了托拉基教授关于术语学和术语工作的主要观点,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希腊术语工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5.
与联机检索文献相比,联机查用计算机化的词典(多语种或单语种术语数据库),在国内还是一个新事物。作者与中国科技情报所联机检索服务部的同事一道,于1988年8月下旬对欧洲共同体的术语数据库作了一次参观访问,现将所了解的情况介绍如下。这一术语库简称EURODICAUTOM,意即欧洲自动化的词典。该库最早于1980年开始向公众提供联机检索,具体是通过欧洲主机组织(ECHO)提供服务的,ECHO的目的是利用其计算机内存贮的参考数据库与此种术语库向用户提供联机检索的。用户状况其用户主要是一些熟悉联机检索的机构,他们既查找一般数据库,也查找该术语数据库。在1981年8月在全部104家ECHO用户中就有95家要求查用此库,其用户包括大学、翻译部门、文献工作部门与出版商。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联机网络(Euronet)的2000家用户相比,其用户尚少,这是因为它尚处于实验阶段,宣传推广不够。该委员会对此已有所觉察,正在改进之中。他们曾在1980年的英国专业图书馆与情报机构联合会机器辅助翻译者会议与“国际计算机通信与办公设备展览会”上,做过展览,并提供了培训,包括ECHO于1987年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曾举办过一次培训班。发展过程和专业范围J.A.巴克拉克为欧洲煤钢联营的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并协助进行翻译。早在1963年他们就制定了自动词典(DICAUTOM)计划,几年后,计划执行一度中断,后于1973年重新实施,并改用现名。现在该委员会建立此多语种术语库,主要还是为了支持该委员会设在卢森堡的翻译处外语办公室的繁重翻译工作,因为大量欧洲共同体的官方文件需要尽快译成多语种的。具体来说,该库是为了给翻译特殊术语的术语专家、需要科技术语最新译名等项目服务的。并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节约时间,以及推广标准化术语。该库是由欧洲共同体委员会(CEC)术语与计算机应用专业部建立。除建库外,该部还对术语与文献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服务,开发相应计算机化的系统,并开发SYSTRAN与EUROTRA自动翻译系统。编有二种出版物,(1)《术语学通报》,每年2-3期。(2)所有共同体机构所编词典简介。还通过使用该库103编辑一些专业词典。并拥有一个专业图书室,订有200种期刊,7500卷藏书。该部主任现为J格律恰尔斯基赫(Grotschalckux)先生,拥有25名术语学家与15名办事员。该库现包括欧洲共同体各种官方语言(希腊语除外)的科技术语,原文词组与缩写词,共收集了42万余个术语与原文词组。这对于要翻译特殊术语的术语学家和译者们是很有价值的。另外还有12万余个缩写词。现每月约更新2000条新词。该库的专业范围涉及欧洲共同体下列活动领域的术语,包括农业、煤矿、炼钢、医学、职业卫生、核科学、运输、工业、纤维、玻璃、经济、共同体的条约与法规、预算、情报与文献学、数据处理、土木工程、电信、城市规划与管理、药物等。术语记录每一条记录上要给出主题词与分类号,其他术语数据单元包括:各语种的关键词(由短语中抽取,可用以编索引)、原文词组、参照项、复合术语的每一成份与其来源、语种指示符、记录号、概念号、记录日期、记录者、可靠性代码(指术语的一种质量标准,共分0-5级,指术语有否可靠出处,0——无任何出处,5——出自某种标准或类似文件)、术语来源的文献类型。还有各种语言的对应术语,同义词,缩写词,定义(注释),上下文等。在检索时每种语言皆可作为来源语言,其术语即为入口词,其他语言则为目标语言。术语主要提供者是卢森堡术语公司,它们提供带有上下文的术语,记录上的术语则是上下文中的关键词。部分术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与魁北克的术语库。该库非常重视原文质量,原则上总是从第一手资料中吸取术语。约从100种期刊以及现代词书,手册中吸取,也从欧洲议会、国家术语办公室与专业团体输入术语。检索方法该库检索软件原为CEC内部软件,因不能很好满足各种用户要求,后改用GRIPS普通书目检索软件包,要求用户对该库的应用反映意见,以便能取得经验。用户经终端键入口令(以D结束,即以GRIPS软件查寻所有ECHO的数据库),再给出进入指令BAS-E EU85。此后,先要设置好四种参数:(1)一种来源语言SL;(2)一至数种目标语言TL,(3)字段F,可由指令DISPLAY(显示)或SHOW(展示)给出;(4)功能FU。设置参数可选择二方案:a)开始时设置四种参数。b)单独设置,可用下列指令:SL ca11 choice(调用选择),键入语种(有丹、荷、英、法、德、意、拉丁、葡、西等国语种):TL ca11 choice,键入语种;F call choice,有十种字段供选择,即BE、VE、AU、RF、AB、MC、PH、DF、PS、NT(详见表1);FU ca11 choi-ce,计有D、F、A三种功能,即A缩写词典、D标题词典、F自由文本检索供选用。例如a)用户欲将EURODICAUTOM用作英法词典:系统接收BASE指令后,键入call choice,选定SL Engl,(回车);选定TL French;选定F VE(标题),若你需要定义与术语来源时,键入VE、DF(定义)、RF(术语来源);选定FU,键入D(标题词典功能)。系统于是准备好了,将可显示指令后键入的词按字顺显示一系列的词,并将提供所选目标语言的参数F的所有字段集合的有关信息。在此,你会发现使用截断与字符掩蔽是有用的。b)用户要知道某些语言(如英、法、德语)的缩写,可选用下列两种方式之一:1)在BASE指令后,开始先由用户键入ca11 choice,同样设置SL、TL;选定F,键入AB、DF(AB字段导致显示缩写本身),若需要缩写全称,还需要DF字段;选定FU,键入A。2)按方式a)去使用该系统,先改变TL,键入ca1l choice;TL=(French,Germ);改变输出字段F,键入ca11 choice,F=(AB、DF);改变功能,键入call choice,FU=A。另外,若用户临时有问题,有七种联机帮助(Help)指令供选用。在表1中,除去BE、CF、CM外,所有字段都是多语种的。CM(学科代码),只在自动附加信息时,才是多语种的。注释1):在所用语言中的自由文本(freetext)中是可检的。注释2):在一种所用语言中直接可检,或在自由文本中可检。在前述三种可选择的功能中,自由文本检索功能F是以传统方式进行检索,系统在一次检索中,先答复所找到的命中数,再用指令Show(展示)按所需格式给出详细信息。而在功能A、D这两种显示方式中,用户将得到所需全部信息连同该“显示”(Display)方式中所要的术语,就不需要Show(展示)指令了。如何按用户专门需求来准备该系统呢?如按下列参数来设置该系统。SL Eng1TL French GermF VEFU DD Farm AccountingD Farm Accounting$在此例中要注意D Farm Accounting与D Farm Accounting$的区别,前者是以字顺连续显示该词下接术语;后者是只显示某一个确切的术语的法、德语对应词,$是指检索语句终止符。在一次检索中用户可随时改变上述任一个参数。在缩写功能中,用户应该知道只在定义字段(DF)中才有某一缩写的全称,例如,若查IBM在德文、法文中的全称,应设置参数如下:SL=Engl,TL=Fren Germ,F=AB DF,FU=A(缩写词典功能)。在自由文本检索中:用户要的一切信息,作为Display指令中的“辅助信息”给出。因此无需用Show(展示)或Find(发现)指令。在被选的来源语言中,自由文本功能包括下列字段:VE(标题词)、MC(关键词)、PH(上下文同组)、DF(定义),如SL=Engl;TL=Fren Germ;F=VE RF;FU=F(来源语言自由文本检索功能)F?F Farm5.00 H TS(命中):331?F Farm/VE6.00 HITS:243?F Fram/DF7.00 HITS:89?F Farm/MC8.00 HITS:4?简易的Show指令(Show或S)将给出来源语言与全部目标语言中所选全部输出字段中的术语信息。通过用布尔算子、不同字段标记与语言前缀,可容易地限制或扩展某一检索。如键入F Flower与Fren=Fleur/DF,即显示10.00 HITS(命中):13?S而后即能够进行“多语种检索显示”,这是一个有力的特征。这里S即Show指令的简写,能在来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展示所选输出字段中的信息,如10.00/000001 ECHO:-EURODICAUTOM/COPYRIGHTCECVE(ENGL)RECEPTIV1TYVE(FREN)RECEPTIVITVE(GERM)REZEPTIVITAETRF(ENGL)FORD-ROBERTSON,SOC AM FORESTERSRF(FREN)METRORF(GERM)METRO10.00/000002VE(ENGL)POLLINATIONVE(FREN)POLLINISATIONVE(GERM)BESTAEUBUNGRF(ENGL)FORD-ROBERTSON,SOC AM FORESTERSRF(FREN)METRORF(GERM)METROMORE若用户只要在来源语言中选择附加的字段,用一扩展的SHOW(S)指令即可满足。例:若用户选择VE与RF作为正常输出字段。现在来源语言中只加字段DF.S F=STD;OF.指令SF=DF将导致只在来源语言中增加DF信息。用指令SF=VE;RF;DF将导致在来源语言中展示所需一切字段中的信息。c)为获得来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的附加字段信息。通过改变系统中设置的参数F,即可实施此改变,指令call choice;F=(VE,RF,DF)。表1中所列字段中给出了标志,内容说明,其中用括弧给出实例,它的可用于自由文本检索功能F文中,并假定英文为来源语言,当然在每一记录中不会包括一切字段。该库有下列三种方式来表示信息:(1)记录带一标题词,加上定义或上下文,给出一个单词或语词或词组,它们由一定义说明,或置于上下文之中。(2)带词间关系的记录。给出单词或词组,连同其他语种中的等意词。(3)措词(Phraseological)记录。给出几个语种中词组句子的等意词。这些记录大多有MC关键词字段,它在其手册或词典中未以词组出现(如该字以复数出现,则用单数)。该库可联机或脱机存取,结果可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输出,也可输出在缩微胶片或卡片上。  相似文献   

6.
正活动简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冶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加快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我国规范术语应用能力,全国科技名词委精心打造的互联网"术语知识服务平台冶,一期项目术语检索功能即将开发完成,拟于2016年5月份上线提供服务。现面向社会开展"术语知识服务平台冶名称征集活动,全  相似文献   

7.
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方面新的名词不断出现,科技交流、国际合作已十分广泛。世界经济、科技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特别是电子与信息科学,随着其学科的发展,不断产生并引入表达新概念、新技术、新事物的新词,同时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也迫切需要运用科学的、规范的术语进行交流,有关术语的研究工作变得日益重要。我国的术语数据库工作近十多年发展较快,为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化作出了贡献。一、我国的术语数据库工作术语数据库是实现术语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工具。我国的术语数据库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初。1981年与1984年奥地利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术语技术委员会秘书费尔伯(H.Felber)教授先后两次来华访问讲学,介绍了国际上建立术语库的动态,引起了国内有关学者们的注意。1985年加拿大国务秘书部的朗德利(A.Landry)率领加拿大术语代表团访华。他们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术语数据库(Termium)的工作情况,并为中加术语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随后,我国国家出版局(现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派出了考察团,学习了有关术语数据库的先进经验。1989年以来,我国许多部委或所属的研究单位陆续开始建立不同类型的术语数据库。例如:机械部机械工程术语库、农业部农业科学院农业叙词库、化工部化工术语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英汉科技分类词库、国家新闻出版署建立的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国家语委的应用语言学术语库、测绘术语数据库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科技术语数据库等等。术语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而建立术语数据库则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术语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是术语学与术语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术语信息管理与使用的重要手段。为了我国术语数据库的建设,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近十年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术语学、数据库建设的国家标准。例如,《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GB 10112-88)、《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GB/T 13725-88)、《术语数据库开发指南》(GB/T 15378.2-94)、《术语数据库技术评价指南》(GB/T 15625-1995)、《信息处理文本和办公系统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GB/T 14814/ISO8879)、《术语工作计算机应用:数据类目》(GB/T 16786-97)、《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协调》(GB/T 16785-97)等。这些标准与国际有关标准接轨。因此,遵循标准建设的术语数据库是规范的,并为数据交换,信息上网提供了便利手段。其中,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就是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信息交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标准。目前,它对通用编码和通用置标概念的应用实行标准化,为描述用户选定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清晰的且无歧义的语法。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Hype Text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特殊的SGML语言,由于它在因特网浏览器上的日益广泛使用而受到重视。在HTML中,很容易实现文本的相互连接和跳转。建设术语数据库目的是信息交流,因此,数据的交换格式必须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二、几个重要的术语数据库经过多年的工作,术语数据库在我国得到了发展,下面简要介绍几个主要的术语数据库:1.机械部机械工程术语库于1988年列入机械部科研计划,1991年成立了机电术语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其第一期工程收录了44000多条术语数据记录,包括20多万个数据。分为机械工程、电工及仪器仪表三个部分。该库在设计上,认真学习了国际上建设术语库的经验,在微型计算机上用Windows作为操作环境运行。每个记录包括:定义、上位词、下位词、同义词、学科领域等,并附有相应的英、俄、德、日、法五种外文对应词及来源等,共计36个术语数据项目。其总框架以学科分类体系为主,兼顾专业,采用三级类目。编审工作是按照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的。1995年曾邀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专家组进行了评估;1996年第一期工程通过了验收,该库被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被评为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有关部门与德国国际术语与应用语言学中心达成协议,出口该库部分数据,用以充实德方的术语库。此外,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也购买了该术语库的有关术语数据。现在,该库已开始获得经济效益,并准备开始第二期工程。2.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始建于1993年。它以我国首部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为依托。《中国大百科全书》有近8万个条目,涵盖56个学科,该库是我国首例大型的、面向概念的综合性多功能术语数据库,由以下子库组成:①百科全书:主要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条目和其他权威百科全书;②术语库(百科术语、国家标准术语等,每条术语含11项,主要包括术语编码、中文术语、汉语拼音、英文、定义、学科领域、国家学科分类代码、来源、等级等);③名人库(主要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现的中、外名人);④图片库。现有术语数据70余万条,该库的建立,不仅能提供多途径检索库中的知识,而且为编辑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库计算机系统采用client/server结构,主机选择的是DEC server 2100,数据库服务器上操作系统采用UNIX,数据库采用Sybase10及北大方正集团提供的信息检索系统(Inforbase),编辑自动化服务器上操作系统采用NT3.51,客户端采用Windows 3.11检索软件和编辑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遵照了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成功地开发了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中文软件,并提供了SGML格式到HTML(超文本置标语言)格式的转换表。现在,出版社内联网(intranet)已连通,并开始对用户服务。在新闻出版署的大力支持和跟踪管理下,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在1997年9月已通过验收,专家们认为该库的水平在国际已处于先进,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它已被新闻出版署评为199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信息资源的建设是非常重要和艰苦的,在这方面他们所作的工作只是初步的,带有探索性的。现在即将开始百科术语数据库的扩建工程,逐步完成百科数据库多媒体工程和因特网上网工程,并依据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进一步开发、完善这个数据库。3.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建立机读汉-英、英-汉科技词库,收有50万条词,现已基本建成,拟发行《综合汉-英科技词库》印刷本及其机读版。以后拟将词量扩充到100万条,并进一步增加日、俄、德、法语种对照,建立语料库,最终将建成机读多语种词语知识库。此库建成后,将对语言学中的机器翻译,信息交流中的自动标引、自然语言检索和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并可用于编制或修订主题词表、辅助机读数据库,对录入的大量中外文词语进行书写校验;编辑出版多语种词典、手册(印刷本和机读版)等。4.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始建立农业叙词库。该库是农业部的科研项目。经过四年的工作业已完成,并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1991年在社会科学基金支持下,国家语委应用语言研究所建立了应用语言学术语数据库(TAL术语库)。他们从专业书刊及辞书中挑选、输入了2万条术语记录,每条记录包括6个数据项,即分类号、英文名、汉文名、汉语拼音和结构(汉语名称的结构表达式)、出处等。该库是在IBM-PC机上以DBASE Ⅲ语言编制的。该库可用来辅助有关术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该库还可通过结构的查询,研究汉语术语的构造问题,为构造术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此外,该所1992年还建立了计算语言学的术语库。6.1995年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建立的科学技术名词术语数据库主要收集了该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科学技术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我国专门进行科技名词审定的部门,是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和公布的权威性机构。经该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均要遵照使用。参加名词审定工作的均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的科学家。目前,该术语库已有13年来公布的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化学、地质学、医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40个学科的名词术语,约14万余条。该术语库主要是英汉词汇对照,按学科的相关概念体系排列,部分词汇有释义,例如,大气科学、煤炭科技、水利科技、船舶工程等。现已开始有计划地增加定义。另外,还建立了新术语子库,主要收集了当今世界上科技领域新出现的名词术语。该库采用dbase Ⅲ和Orcle编程。现在,已出版了公布的40个学科的名词术语,并准备出版电子出版物。该库正陆续增加新审定的名词术语,以便更好地消除术语混乱现象,促进我国科研、生产、教学和学术交流。术语库的建设是一项基础建设性工作,其投入大、工作量大、工期长、见效慢,但作为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品种,各行各业都是需要的。但我国的建库工作尚缺乏协调,内容有重复,浪费了力量,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要加强领导力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其应用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逐渐改变着每个社会角落、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思维方式。目前,因特网技术日益成熟,并且迅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我国加入因特网的用户已达几十万户。他们不仅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阵地,而且要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发展网上术语数据库将加快术语的传播、交流,做到资源共享,推动术语的统一和发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将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科技名词委规范科技术语数据库,提出包含614个多音字的“科技术语多音字表”,涉及34万余条含有多音字的科技术语。对科技术语多音字读音进行分析和整理,研究读音理据与原则,例析科技术语读音,给出部分科技术语的推荐读音。  相似文献   

9.
术语是概念的载体,术语规范统一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全国科技名词委作为中国官方术语审定机构,多年来代表国家进行术语审定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方便用户检索,全国科技名词委建立了术语数据库,但是,现有的术语数据库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术语翻译在全球贸易、科技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还存在不准确、不规范和不一致等现象,例如在线词典、机器翻译引擎、在线百科等提供的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的译法。梳理了科技术语翻译标准和多模态大数据语境理论框架。基于科技术语与翻译方面权威的规范文献的国际国内标准和术语翻译标准的相关研究等可归纳为准确、简明、一致、规范的术语翻译标准;多模态大数据语境则指术语可通过文本、图片、网页等多模态语境传播,整个网络具有多模态语境互文性。文章以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术语翻译标准化为例,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图文等互文性语境,以及现有相关研究,分析在科普和学术论文场合的翻译惯例,根据术语翻译标准,更全面归纳了标准化汉英翻译,包括优选术语、全称、曾称和简称等,示范了英语科技论文中全称和简称的写作方式等,可为在线词典、机器翻译中术语优化和科技名词规范等术语翻译标准化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统一科技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须的基础条件之一。当前,审定与统一我国科技术语,对于“四化”建设,特别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我国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首先就应研究什么是术语(term),术语有哪些特性。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1-23〕,我们这里也想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术语”一词的定义对于什么是术语,说法很多,但大体上可分为从语言学角度和从术语学角度两个方面对术语一词进行定义.从语言学角度对术语进行的解释有:1.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每一术语都有严格规定的意义”〔24〕。2.“术语是科学技术中的特殊用语,属于行业语的范畴”〔25〕。3.术语“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有专门意义的词项”〔26〕。4.术语是“在专业语言中具有精确的单一意义的词,即使出现在习惯用语中,也与其专业方面的用法相同”〔27〕。5.“术语是某一特定专业中使用的单义词,即使出现在其他专业的用语中或日常语言中,它基本上仍能保持其专业意义”〔18〕。6.“术语是词,它在专业与科学领域中用作具有一定意义的系统地约束的标记”〔27〕从术语学角度对术语一词进行的定义有:1.“所谓术语在本质上就是索绪尔(F.de Saussure)所定义的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语言统一体”〔28〕。2.术语“为精确表达概念和表明特定对象而形成(采纳、借用等)的专用(科学、技术等)语言的词或词组”〔27〕。3.术语为“一致的、列举的专门名词或有一定结构的(分类学的)可定义名词,并毫无歧义地表达一个概念”〔27〕。4.术语为“精确地指明一个特殊科学概念的词或词组”〔27〕。5.术语是“表示一个概念的单词或词组”〔27〕。6.术语就是在一定的主题范围内(某一学科),为标示一个特定的专门的概念而确定的一个单词或词组(一般术语和复合术语)”〔1〕。7.“科学技术术语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语言符号”〔2〕。8.“科技名词术语是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16〕。9.“术语系由能指与所指组成的语言符号”〔28〕。10.“术语是概念的名称”〔29〕。以上列举的这些定义或解释,对什么是术语,从语言特性或科学内涵角度做了阐述,它们彼此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虽然有的不见得贴切,如认为“精确地表达概念”,则不符实际,但都可称之为一家之谈。我们认为,根据术语学理论,术语则是给概念订的名,所以术语一词的中文简明表达应为:术语是概念的命名。二.术语一词的公式表达加拿大术语学家隆多(Gay Rondeau)教授在其所著《术语学概论》〔28〕一书中,把术语与名称、概念间关系用一公式表达,即:就是说术语是与概念和名称两者有关的词。用上述表达式可以把术语与概念和名称三方面形象地表示出来。但正如苏联科学院科技术语委员会主席西弗洛夫(V.V.Siforov)教授指出的,这一表达会产生歧义,可能会使人误解为是一个商,即术语等于名称被概念除。也会使人误解为术语与概念成反比。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仿照数学上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对上述表达式做些修改,提出如下形式:T=D(N)即术语T等于由概念N确定的名称D。三.关于术语的特性术语具有哪些特性?以什么标准来审定术语?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已开展不少研究,我委员会办公室制订的名词审定细则对此亦有论述,但这些文献见解不尽相同〔1,4,5,12,21,28〕。我们认为我国科技术语的订名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简明性、中文特性和国际性;在审定科技术语时,还要考虑其现实性。1.科学性就是从科学概念出发,准确反映所指事物特征,根据概念的全部特征来掌握事物的内涵,借以做出确切的定义和订出“名符其义”的术语。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科技术语中,无论是由我国自己创造的术语如石油、火箭、印刷、天于、地支、二十四节气等,还是意译外国的科技术语,如激光、衍射、电视、电脑等,大都从“名符其义”出发,即从其本身科学概念出发,也就是从其科学性出发,来订名的。科学性这一条是科技术语订名的总原则,在订新的术语名和审定旧的术语时,都应认真贯彻这一条。2.系统性就是在一个学科、以至相关领域中,术语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一个合乎分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说术语的系统性包括三个方面:(1)学科概念体系,即分类框架;(2)术语订名的逻辑相关性;(3)术语的构词能力。每个学科在收词、审定和公布时,都应首先注意到术语的分类框架问题,否则就不好确定所收的词是不是基本词和是否收得全面〔30〕。而且如分类不当的话,可能会导致各部分收词重复,以及有的术语不知放在哪部分为好等问题。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分五个专业组收词:即:第一组通信及电子系统;第二组电子元件、材料与仪器;第三组电子物理与器件;第四组电子学基础理论;第五组共用技术与交叉、边缘科学。这样分类虽也能覆盖全部电子学术语领域,但我们觉得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系统性不够强,未按学科概念体系来分;二是各部分术语有重复,不便统一安排。鉴于此,我们建议电子学名词术语应按从基础理论到元、器件与材料、工艺,再到整机、应用,这样的顺序适当划分和编排各子学科,并按相关概念排列各子学科中的术语。3.单义性就是术语是单一的、专用的,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专门固定的术语,即“一词一义”,这样才能确切表达意思,避免发生歧义。以前国民党时期度量衡局把长度、重量和面积单位都叫公分,就是违反术语单义性的明显例子〔31〕。但有些时候要求各学科的所有术语都一词一义是难能做到的,必要时可允许同一概念在不同学科有不同术语。例如高分子、大分子;电势、电位;电子计算机、电脑;淬火、猝灭等。这样做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精神,不但不影响统一,而且有利于统一,否则硬性规定各学科都叫一个术语很难行得通,倒不利于术语统一和审定的术语的权威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37委员会秘书加林斯基(Ch.Galinsky)先生亦主张这样〔32〕。4.简明性是指术语简单明了,尽可能简短,但又不应简化到人们不好看懂。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在术语的订名上很注意这点,真是“一词之立,旬月踌躇”。如熵、点阵、阻尼、电话等术语就是范例。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认为半导体中的碰撞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简化订为崩越二极管为好,俘获等离子雪崩触发渡越二极管简化订为俘越二极管为好,场效应晶体管宜简化订为场效晶体管或场效管,因为这样简化也很清楚明了。而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则不宜简化为金氧半,因为不易被人理解,且易误解。5.中文特性是指术语订名要体现汉语表意文字特点,要“望文生义”,一看有中国味〔20〕。而且符合汉字发展规律。要采用通用汉字,不要用生僻字和造新字。基于此,我们认为“激光”这个术语就比“莱塞”好,“电话”就比“德律风”好,“化学”比“舍密”好,“电动机”比“马达”好,“电子管”比“真空管”好,“收音机”比“无线电”好。现代通用汉字已能完全表达各种科学概念、承载各种科学信息,没有必要造新字,否则汉字不是愈来愈简化,而是愈来愈多、愈复杂,增加使用者的负担,不利于发展科技、文化事业。现代汉语多向双音节词发展,术语订名时也要充分发挥这一点。如“彩色电视机”这一术语,有趋势变成“彩电”,“电子计算机”被“电脑”代替(或并存),“用户电报”(电报挂号)变为“电传”等。6.国际性就是指术语订名要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术语和符号,由中文译成的外文要与外文术语的本来概念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和发展国际贸易。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一点,就是有些国际上通行的缩略语,我们可直接采用来作为我国科技术语,勿需一定要订成复杂的汉名(有的很不好定名)。如D NA(脱氧核糖核酸),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T(计算机断层成像),CAD(计算机辅助设计),BASIC(语言),FORTRAN(语言)等。为了避免有人不认识,可在文章开头处括号注出其中文全名,以后就直接用缩写词。当然,这样的缩写术语不宜太多,只应选用一些用途广泛的,否则会违背我国科技术语订名的其他特性,而难被人们所接受。7.在审定现有的科技术语时,除了应考虑上面几项术语应具有的特性之外,还要考虑到它的现实性,即考虑其使用情况。如该术语确属“名不符义”,而又使用时间不长、范围不广,则可按上述几点对其“正名”,重新订出新名。而如该术语虽不太“名符其义”,但已使用很久,应用范围很广,大家都已用惯了,即已“约定俗成”了,则应继续延用,而不宜轻易改动,否则会不利统一、引起新的混乱。“熊猫”、“机器人”、“机械运动”等术语就属此例。当今信息时代新概念层出不穷,为概念订名的术语也会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术语的特性和术语的审定,都要不断地深入、发展和提高。所以我们认为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观察和研究术语及其特性问题,即要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来探索术语学中的问题,从而使我国术语学研究不断开拓前进,越来越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2.
一、术语学在中国的发展术语学是门综合了信息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专门研究概念的定名、应用及相互交叉的科学。它的创始人是20世纪30年代的奥地利学者E.维斯特。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奥地利和加拿大术语学家为它的传播作了很多的工作。1984年奥地利术语学家,E.维斯特的学生H.费尔伯教授到中国介绍了术语学及其应用;1986年加拿大国家翻译署专家A.朗德利教授在北京介绍了术语学在加拿大建设术语数据库的应用。1987年由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组织了我国首届“术语学理论与应用研讨会”。参加者约为160多人。会上ISO/TC37主任、奥地利术语学家C.加林斯基先生系统地讲授了术语学理论与应用。我国科研、生产、教育、标准化及出版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介绍了其工作中术语学和标准化工作,并进行了研讨。术语学在中国的传播,使我国标准化工作、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以及辞书编纂工作更趋于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科学院和新闻出版署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近20年来,我国的一批专家学者为术语学的应用和发展,为术语标准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认识到术语在科学技术的传播、工农业产品和出版物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术语是专业领域的词或词组,是学科领域描述相关知识的最基础的信息承载单元。术语是各种知识的基础要素,标准化是信息准确交流的保证。因此,国家制定了有关术语工作,包括术语学理论和方法、术语制定、辞书编纂和信息技术等标准,并根据发展需求,作了多次补充和修订。特别是《确定术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GB/T10112—88)成为制定国家各个领域和行业标准的术语的基本标准。现在该标准修订为《术语工作的原则和方法》(GB/T10112—1999)。在辞书编纂方面的国家标准从1988年就开始制定,并不断修订。现有的是《辞书编纂的一般原则与方法》(GB/T 19103—2003);《辞书编纂符号》(GB/T 11617—2000);《术语工作 辞书编纂基本术语》(GB/T 15238—2000)。这些国家标准为辞书出版的质量提供了保障。二、术语学与百科全书的编纂中国有悠久的辞书编纂历史。辞书往往作为一种标准书而被使用者和编纂者所广泛承认。百科全书是以条目为主体,概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全部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它不以提供系统阅读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读者查考和寻检知识时使用的辅助工具。百科全书是作为一种大型工具书,其编纂工作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各项编纂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也为了保证全书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在条目设置、释文编写、图片配制、编排方法、检索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要求,这些就是百科全书编纂体例。并在体例中明确规定了要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术语。特别是在条目纂写中,强调了所用术语要标准,概念要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从1978年到1993年,历时15年,我国首部现代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胜利完成。它有7.9万个条目,66个学科,汇聚了我国2万个专家学者的辛勤劳动,共计74卷,是一项浩瀚的文化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释文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知识性为国内一流水平。其名词术语得到广泛采用。这些名词术语不但数目多,而且涉及面广。不少条目的术语都附有严格或可直接引用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十多年来,已得到社会上的好评,被人们作为查询知识的权威工具书和标准答案。它获得1997年国家图书一等奖。1993年至200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电子资料为基础,根据有关的术语标准、辞书编纂标准和建立术语数据库的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建立了我国首例面向概念的综合性百科术语数据库,完成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开发了通用辞书编辑平台。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计算机系统设有辅助建库系统和编辑自动化系统。在建库工作中紧紧抓住了标准化这个关键,其术语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计算机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创造性地完成了百科术语数据库的全文检索系统,这是一个体系结构先进、开放型的全文检索系统,综合了包括快速数据库索引、中文切词、区域查询等多项技术。数据标记符合国家和国际有关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置标语言(SGML,XML)进行术语条目的信息编码,有效地解决了百科术语条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它不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提供了编辑自动化的手段,而且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检索知识的平台。由于该数据库系统开发难度大、技术起点高;在中文辞书编辑自动化方面独具特色作到了编辑出版一体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综合大型术语数据库领域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大百科全书》学科覆盖面很宽,涉及了人类所有知识的门类、学科领域,包括数百万知识点、概念和术语。为了充分利用我社十多年编纂百科全书积累的资源,建立了百科术语数据库。它包括百科全书库、术语库和图片库。其中术语库,是把可进入国家标准术语和一般术语的内容分别进行加工,按照术语学原则和相关国际标准进行制作,每条术语设有中文名称、汉语拼音、英文对应词、定义、学科领域、学科代码、来源、编辑、修订人、日期等10项。现共计有18万条术语,并不断增加。德国康斯坦丁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均使用了该术语库的术语。电子出版物和网上出版物的迅速兴起和普及,使得百科全书也正在由单一文字图片信息的纸介质出版物向纸张、光盘、网络等多介质和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媒体集成发展。跨介质出版物已成为新世纪出版发展的趋势。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已经建立了跨介质制作发布系统和学术著作网络出版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分类体系正在形成。为了满足用户不同层面的需求,有必要在百科全书原有知识框架体系上进一步细分和综合,并开发更强大的标引和检索系统,以适应不同领域和职业的多种需要。为了适应各领域发展所带来的知识信息的迅速膨胀,满足日新月异的信息服务需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已经开始研制知识元数据库管理体系,按照术语学及其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建立知识元框架体系和知识元数据库。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辞书编纂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特别是术语工作、计算机应用、词汇和辞书编纂相互关系更加密切,术语学在辞书编纂方面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术语工作——辞书编纂的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也补充了新的内容,并结合汉语特点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电子出版物的内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正在编纂中,它继续遵循着术语学和其相关的辞书编纂标准,利用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的计算机编辑自动化平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概念层出不穷,而任何新的概念都必须用新的术语来表达,这样,术语就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极为宝贵的信息资源,人类社会的科学和文明,都必然要在术语这种信息资源中留下其痕迹。术语是语言词汇的一部分,由于其学术性较强,它们并不属于全民共同语的基本词汇。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术语。据英国语言学家统计,智力平常的英国人一般只能掌握数千个词,他们所能理解的词很难超过一万个,而现代英语的词汇量已远远超出了一百万个,因此,就很有必要对语言中大量的词汇进行搜集、记录和控制。在大量的词汇中,由于术语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它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了。早期的术语搜集和整理工作主要是编写各种专业性的术语词典。这些术语词典有单语、双语或多语的,由于专业种类繁多,语言各有差异,用传统的手工作业的方式来编写术语词典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除了编写术语词典外,人们在术语标准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操同一语言的不同厂家给同类产品取不同的名字,常常导致术语的混乱,就是在同一单位内同一专业的人,对于同样的术语也常常会行不同的理解,这又引起了学术交流的困难。在不同的语言之间,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了。要进行术语标准化,首先就必须了解各个术语的具体情况以及术语使用者对各个术语的态度,为此,需要制作数以万计的卡片,这些工作用手工来做也是费力而又费时的。另外,由于新术语层出不穷,已编好的各种术语词典需要频繁地进行更新,而目前术语词典的印刷和出版周期都比较长,远远满足不了频繁史新的要求。可见,术语科学的发展,与传统的手工编写词典和各种卡片的方式发生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术语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传统的手工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实现传统的术语工作的现代化。电子计算机为这种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些大型的术语数据库开始在国外建立起来。所谓术语数据库,就是一部概念和术语的自动词典,全部术语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中,通过数据库的指令或程序,对术语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并根据用户的需要,输出术语的有关信息。这些建立在电子计算机上的术语数据库,存贮量大,检索容易,更新方便,受到了术语学家和用户的普遍欢迎。我于1986年至1988年,受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派遣,前往联邦德国夫琅禾费研究院(Fraunhofer-Gesellschaft)新信息技术和通讯系统研究部进行术语数据库的研制工作,有机会亲自接触国外研究术语数据库的不少学者,有可能直接阅读许多在国内看不到的珍贵资料,了解到当前国外术语数据库研制的一些前沿的情况。现将国外主要的术语数据库介绍如下。1.LEXIS:这是西德国防部的术语数据库,于1959年开始研制,1966年完全投入运转,数语数据库中所收术语主要由国防部翻译服务处提供,也有一部分术语是为翻译有关核潜艇的技术文献而搜集的。LEXIS的术语工作与国防部翻译服务处的配合极为密切,术语的增加和更新都必须首先考虑翻译服务处的需要,每条新术语都要经过国防部内部的一个术语审定委员会的认可,才能收入LEXIS。LEXIS系统的维护是面向用户的。由翻译人员提出需要输入的新术语,最多不得超过两个星期就得处理完毕。为了不影响系统的研究和改进,LEXIS系统一分为二:一个是为用户服务的,在运行中,数据不能随便改变,另一个是供研究用的,数据可以修改,等系统更新之后,再提供用户使用。由于供用户使用的系统与供研究改进的系统严格分开,整个LEXIS的工作有条不紊。LEXIS现有工作人员约40人,其中包括20个术语词汇学家和5个计算机专家,术语的年平均生产量是35,000条术语,每个工作人员平均每天生产16条术语。每一条术语至少要注明德文和另一文种(如英文),因此,每条术语实际上是德语一一外语的术语对。由于西德国防部的大多数翻译工作是从英语译为德语,全部术语记录中都包括德语,当需要从英语查询法语的术语时,必须通过德语术语为媒介。LEXIS术语库中的语言,现有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等七种。所收术语的专业领域有国防、航天、天文、数据处理、电子学、工业管理、机械工程、物理、造船及电子通讯等。术语库中的术语定期地进行新的增补。LEXIS系统在两台IBM中型计算机上运行:一台是IBM3033,供联机处理用,一台是IBM3031,供批处理用。这两台计算机都安置在波恩的西德国防部计算中心。输入数据时,必须通过打字员按一定的格式录入信息,可见其外围输入设备并不很好。输出时,除一般由打印机打印外,还可采用磁带输出、缩微平片输出及COM设备(计算机缩微胶片输出绘图仪),输出质量较高。LEXIS的主要用户是西德国防部翻译服务处,使用时,翻译人员不能直接向系统提问,而是首先由他们把被翻译文章中出现的困难术语划线标出,然后再由数据打字员以批量表的形式输入系统。此外,西德国防部的外语教员、西德联邦政府国防部以外的其它部以及Brown Boveri & Cie公司也可使用该库。LEXIS还将术语库中的一部分数据制成缩微平片出售,但是,由于保密等原因,术语库中大部分数据的存取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除了出售缩微平片有少许收入外,LEXIS的经费全由西德政府提供,它是目前在西欧唯一完全由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的术语数据库。为了改进输入技术,LEXIS目前正在研制一个文章自动阅读系统,该系统可对欲翻译的文章自动地生成一个术语表存入术语数据库中。2.TEAM:这是西德西门子公司的术语数据库,建于1976年。西门子公司在慕尼黑(München)设有外语服务处,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他们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多种语言的技术术语,再加上西门子公司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上有很大的优势,当把这些技术术语在先进的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建成术语数据库之后,便显示出术语数据库的优越性,大大地提高了西门子公司外语服务处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把多年精心积累的技术术语变成了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术语库产品。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TEAM术语数据库除了为西门子公司的各个部门服务之外,还可为其它单位提供服务,并为出版部门进行数据处理。TEAM现有工作人员约30人,其中有12个术语词汇学家,8个计算机工程师,术语的输入工作大部分是临时雇用打字员利用OCR-B专用输入设备来进行的。年平均生产量只是10,000条术语。而从理论上说,平均每个术语学家一年可加工3,333条术语,为了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TEAM的人员将要进行精简。TEAM数据库现有术语1,000,00条,可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子库(Pool),所有的术语条目都包含德语术语并至少包含一种等价的外语术语。但是,术语的条目数并不等于术语库中所存储的概念数,因为在各个子库之间,存在着大量重复的术语,各个单独的子库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各自发展,而每个翻译单位还可以单独建立自己的子库;甚至西门子公司之外的一些用户,如荷兰外交部翻译服务处、荷兰菲利浦(Philips)公司联邦德国标准化委员会(DIN)、词典出版商等,也可以建立自已的子库、并纳入TEAM系统,这样,TEAM系统就显得非常庞杂,但也因此而获得了更多的用户。TEAM术语库中的语言,现有德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荷兰语、阿拉伯语等八种。所收术语的专业主要是电子学、数据处理以及跟西门子公司的主要商业活动有关的领域。TEAM系统建在Siemens 7000计算机上,输入方式可采用OCR-B专用打字机、软磁盘、VDU视频显示器(配有30个VDU)、文件编辑器等多种。输出方式也多种多样,可采用打印机、COM计算机缩微胶片输出绘图仪、照相排版、缩微胶片、磁带以及VDU等。所有的输入输出方式都配以相应的设备。由于有西门子公司在技术上作为后盾,TEAM的设备之先进,是其它的术语数据库系统望尘莫及的。TEAM的用户主要是西门子公司的翻译人员及技术文献的编辑人员。除此之外,荷兰外交部翻译服务处、荷兰菲利浦公司以及生产术语缩微胶片的翻译部门都可以使用TEAM术语数据库,联邦德国标准化委员会(DIN)、同西门子公司有关系的出版商,还可使用TEAM系统的硬件及软件。TEAM术语库是西门子公司外语服务处建立的,它得到了西德政府的支持。由于西门子公司以外的用户都为TEAM提供的服务交费,TEAM术语库现在已经能自己养活自己了。近年来,西门子公司开始研究机器翻译,他们打算把TEAM术语数据库与机器翻译联系起来,利用TEAM数据库,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来查询机器翻译中翻译不了的生僻术语,这样,就可以把术语库中术语的存取与机器翻译中的文句自动分析技术结合起来。3.EURODICAUTOM:这是欧洲共同体的术语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在DICAUTOM及EUROTERMS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于1969年开始研制。EURODICAUTOM系统的研制目的有三个:第一、给欧洲共同体总部的翻译人员提供一个方便、灵活的动态联机系统,使他们能迅速地查询到有关的新术语。第二、把欧洲共同体各国的术语工作集中起来,避免重复劳动,使得这个系统能够为欧洲共同体各翻译服务部门的翻译人员使用。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把欧洲共同体七种官方语言的文件的术语协调和统一起来。EURODICAUTOM系统现有12个术语词汇学家,他们几乎都上全日班,此外,还有自由职业的翻译人员(平均6人)和打字员(平均4人)作辅助工作,程序设计由翻译服务部之外的人来进行。EURODICAUTOM术语库的语言,现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丹麦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目前正设法把使用非拉丁字母的希腊语也包括进来。该系统有250,000条普通术语及75,000条缩写术语,术语的更新速度是每年10,000条。所收术语的专业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各个技术学科及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这是因为欧洲共同体是一个国际组织,它的翻译领域广,内容杂,与单一国家的情况大不一样。EURODICAUTOM术语库原来建在IBM370/158计算机上,现已转到Siemens 7760上运行,外围设备有大量的VDU视频显示器。EURODICAUTOM术语库的用户主要是欧洲共同体总部的翻译人员,共同体的其它单位和官方机构亦可对术语库提出询问,据统计,该术语库每天平均回答638个问题。为了供欧洲共同体各国使用这个术语库,EURODICAUTOM还通过EURONET通讯网络,为共同体内的两百多个向EURODICAUTOM登记过的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此外,该系统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卫生组织(WHO)以及法国的NORMATERM术语数据库、瑞典技术术语中心TNC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还将一部分软件移植到墨西哥术语文献中心去。EURODICAUTOM术语库由欧洲共同体提供财政支持。4.NORMATERM:这是法国标准化组织AFNOR的术语数据库。开发这个术语库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和存取AFNOR日益增加的术语。由于标准化的特殊需要,只有那些经过AFNOR认可的标准术语才能收入NORMATERM的术语库中。目前,AFNOR并没有设置专门机构来管理NORMATERM。术语库的工作由AFNOR情报文献服务处兼管,这个情报文献服务处现有13个情报文献专家、2个图书馆员、1个非全日制的术语词汇学家、2个全日制的翻译人员,20个非全日制的翻译人员,他们除了管理NORMATERM以外,还得做情报文献方面的工作。由于NORMATERM术语库只收标准术语,它对于所收术语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每一条术语都要求绝对可靠。术语库现存23,000个概念,以法语为形式来存储。这些概念都根据AFNOR和ISO的有关术语标准作过认真的审查和仔细的校核。AFNOR还打算把国际电工词汇也收入到这个术语库中。由于审查很严格,术语的年平均生产量只有1000条。NORMATERM术语库建在法国标准化组织计算中心的IRIS45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主要用来管理AFNOR的文献,用于术语数据库的联机工作时间每天只有1小时。术语数据的输入采用读卡机,输出采用宽行打印机、COM设备和VDU视频显示器。NORMATERM术语库除了用来作AFNOR的术语标准化工作之外,还要为AFNOR的情报文献学家作主题词表的工作,因而AFNOR是其主要用户。另外,工业界的一些赞助者亦来NORMATERM存取数据。NORMATERM主要由法国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同时亦得到了工业界的赞助。5.TERMDOK:这是瑞典技术术语中心的术语数据库。北欧国家语言比较复杂,给科技交流及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少困难,因此非常需要建立多语种的术语数据库。TERMDOK术语库现收术语70,000条,使用语言有瑞典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丹麦语、挪威语、芬兰语等。这个术语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克服北欧国家的语言障碍大有好处。由于涉及语种较多,术语的年平均生产量是5,000条到10,000条。TERMDOK现有4个术语词汇学家、3个文献学家,他们在瑞典技术术语中心还有其它工作,不能在TERMDOK上全日班。TERMDOK术语库原是建立在微型计算机上的,但随着存入的术语数目的增加,很快就暴露了微型计算机的局限性,现已转到DEC-10数字计算机上。TERMDOK的服务方式是多样的。用户可打电话直接向瑞典技术术语中心查询术语,除了供用户查询以外,TERMDOK还出版了一些多语言术语词典,并定期向读者提供情报服务。TERMDOK得到瑞典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时,通过出售词典和咨询服务,也可有一些经济收入。6.TERMNOQ:这是加拿大魁北克法语委员会的术语数据库。TERMNOQ是根据魁北克省101号法令的精神而建立的。这个法令要求,在魁北克省的一切公司和单位都必须使用法语。因此,英—法双语言的术语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TERMNOQ现有70个术语词汇学家。术语库系统的维护由7个计算机工程师组成的一个小组负责,他们有75%的工作时间用于TERMNOQ。该术语库存的术语达1,000,000条英—法术语对。已经确定的术语存入一个公共文件中,而正在研制的术语则存入工作文件中,术语的存取受到严格的限制。TERMNOQ建立Amdahl计算机上,输入通过软磁盘及VDU视频显示装置来进行,可容许联机操作,但数据的处理及更新是脱机的。这个术语库供魁北克省的官方机构及公司使用。在法国巴黎装有一个终端,叫做FRANTERM,但尚未运行。TERMNOQ的开发和研制完全由魁北克政府提供财政支持。7.TERMIUM:这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开发的术语数据库。加拿大国务院早在1974年就要求在加拿大各政府机构中使用英语和法语的标准术语,而加拿大政府的文件都要有英语和法语两种文本,必须进行规范的翻译,翻译任务是很重的。为了提高加拿大政府翻译服务处的工作效率,才由蒙特利尔大学开发了这个术语数据库。TERMIUM的工作人员很多,雇用了100多个术语词汇学家,术语库系统的维护由4个程序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来负责。加拿大联邦翻译局在从事浩繁的英法对译工作中,积累了成千上万的英语和法语术语,因而自建库以来,术语库中的术语条目与日俱增,现已达1,700,000条,除去重复多余、质量较差的条目以外,至少也有600,000条优质的术语。术语的专业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各个科技部门。TERMIUM术语库建在CYBER74计算机上,主要用户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翻译人员。另外,在加拿大的某些驻外机构(例如,巴黎的文化中心、布鲁塞尔的加拿大驻比利时使馆)也可以对TERMIUM存取术语数据。TERMIUM由加拿大联邦政府提供全部财政开支。8.GLOT:这是联邦德国夫琅禾费研究院的术语数据库,建立于1985年。为了促进欧洲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研究,在信息技术领域赶上日本和美国,保持和增强西欧的工业竞争能力,欧洲共同体提出了ESPRIT(“埃斯普里”)计划。所谓ESPRIT,就是“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European Strategic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首字母缩写。在ESPRIT计划中,有一个课题叫做HUFIT(Human Factor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简称),专门研究人的因素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而GLOT术语数据库的研制就是HUFIT的一个重要方面。GLOT术语数据库建在DEC-VAX11/750机上,使用VMS操作系统及ALL-IN-ONE软件。从1988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扩充术语并改进系统的性能,拟改用UNIX操作系统和ORACLE关系数据库。GLOT术语库中,每条术语包括下列项目:德文术语、专业领域、上位概念、等价的英文术语、等价的法文术语、同义术语、缩写术语、概念类别、出处、日期、定义等。定义一方面由研究院内的专家撰写,一方面采用忒尔斐法(Delphi-method)向研究院外的专家咨询,同时,还从各种术语标准和专业词典中精选一些定义。这样,就可以做到每条术语都具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为术语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根据中德科技合作协定,我国学者于1986年到1988年在夫琅禾费研究院参与了GLOT术语数据库的研制,使用UNIX操作系统及INGRES关系数据库,建成了中文术语数据库GLOT-C。GLOT-C术语库收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从1974年到1985年期间公布的ISO-2382标准中的全部数据处理术语。每一个术语条目包括如下项目:术语的索引号、英文术语等价的中文术语、中文术语的概念类别、中文同义术语、中文多源术语、用户对术语的使用态度、术语的使用地区限制和使用专业领域限制、中文术语的结构格式、中文术语的歧义类型。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GLOT-C中文术语数据库是从术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角度来建立的。与国外现有的其它术语数据库相比,GLOT-C中文术语数据库的显著特点是:第一、重视术语结构与歧义的研究,提出了“潜在歧义理论”(Potential Ambi-guity Theory,简称“PA论”)。“PA论”认为,当汉语术语中的词组类型结构及句法类型结构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时,就会产生潜在歧义。在术语的词组类型结构中插入词汇单元后,这种潜在歧义可能消失,也可能转化成现实的歧义结构。对此,“PA论”制定了在中文术语数据库中判定术语歧义的原则和方法。根据“PA论”,可以从中文术语的词组类型出发,经过有限步骤的分析,准确地判定中文术语的歧义类型。第二、重视术语数据库基本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术语形成的经济律”,证明了术语系统的经济指数与术语平均长度的乘积恰恰等于单词的术语构成频度,并提出FEL公式来描述这一定律。进一步的实验证明,FEL公式也适用于其它语言的术语数据库,因而它是描述一切术语数据库结构的一个普遍公式。9.其它术语数据库:丹麦政府正开发一个国家级的术语数据库DANTERM,主要供大学科研部门使用,主机为PRIME/550计算机。联邦德国标准化委员会DIN正在开发一个术语数据库TERM,现有术语56,000条,该术语库与TEAM及EURODICAUTOM有较多的联系。民主德国的德累斯顿技术大学正在开发一个术语数据库EWF,使用苏联制造的БЗСМ-6计算机。苏联技术情报分类和编码研究所正在开发一个术语数据库ASITO,使用MINSK 22M计算机。荷兰海牙的SHELL公司正在开发一个术语数据库叫做mechanized dictionary,工作人员17人,现有术语14,000条,使用IBM370/168计算机。法国克莱蒙费廊大学(Université de Clemont-Ferand)开发了一个小型的术语数据库CEZEAU,仅存建筑工程方面的英语和法语术语。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西蒙·博利瓦尔大学(Universidad Simon Bolivar)语言学系也正在开发一个术语数据库,以搜集、储存和传播与该大学有关的各技术领域的标准术语。除此之外,正在开发的数据库还有:美国国家标准局在华盛顿的术语数据库,采用UNIVAC计算机和KWIC软件。加拿大IBM公司在蒙特利尔的术语数据库,采用IBM计算机和STAIRS软件,现有工作人员18人。法国IBM公司在巴黎的术语数据库,采用IBM计算机和一个支持文献翻译的软件。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在东京的术语数据库,采用HITACHI8450计算机和一个词汇控制系统的软件,已收术语35,000条。日本国际医学情报中心在东京的术语数据库,采用IBM370计算机。瑞士的Brown Boveri & Cie公司在巴登(Baden)的术语数据库,采用IBM370/158,这个术语数据库是从LEXIS移植的。瑞士人造丝及合成纤维标准化国际管理局在巴塞尔(Basel)的术语数据库,现有3名工作人员美国Weidner通讯公司在犹他州的术语数据库,使用DEC11/70计算机,现有工作人员17人。这个术语数据库可以支持该公司的机器翻译系统。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的术语数据库,采用IBM370/158计算机,现有工作人员11人。联邦德国Ruhrgas公司在埃森(Essen)的术语数据库,采用IBM计算机,软件是在EURODICAUTOM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也正在开发一个术语数据库,现有工作人员4人。由此可以看到,术语数据库的研制现在已经风靡全球。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术语数据库的研制进展得非常迅速。研制术语数据库软件包的耗费是巨大的。LEXIS,TEAM或EURODICAUTOM的程序耗资都各超过了50万美元。因为术语数据库软件的研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采用别具一格的富于创造性的新的软件技术。既使是一些在计算机方面颇有经验的单位,也需要在过去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新的程序,其耗资也不会少于20万到25万美元。为了存储大量的数据,进行联机的或脱机的输入并进行检索,目前所有的大型的术,语数据库系统都使用了大型的计算机设备,采用了现代化的输入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输入仍采用脱机方式,只是在修改术语库或有紧急任务时,才采用联机输入。输出一般也是采用脱机方式,因为计算机终端的价值较高,而且有些用户不习惯于直接使用这种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当然,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联机输出将会越来越普遍。我们把LEXIS、TEAM、EURODICAUTOM、TERMDOK、NORMATERM五个主要术语数据库的详细特征,列表比较见下页表。表中未列出TERMIUM及TERMNOQ的详细情况,因为这两个术语数据库的设计人员认为,现有的软件已满足不了工作的要求,他们拟把原系统作根本性的修改。从表中可以看出,LEXIS,TEAM和EURODICAUTOM三个术语数据库是当今内容最丰富、条目最完备的数据库。目前,微型计算机的技术日益先进,有的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已达到了中型计算机的水平,因此,采用微型计算机来建立术语数据库,也是有可能的。上述各主要术语数据库的研制目的不尽相同。EURODICAUTOM是为了翻译人员的需要,NORMATERM是为了标准化的需要,而TEAM则采用一般性的办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甚至还可以满足词书出版商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研究背景下,这些术语数据库不能彼此兼容,它们的数据库磁带难于互换。就是研制目的相同的术语数据库,术语条目的格式、数据的结构也不完全一样,彼此之间也很难兼容。这些情况说明,有必要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术语和术语数据库的工作,这就是术语数据库的标准化问题。研制术语数据库的动因之一是术语标准化,而术语数据库研制的实践又出现了术语数据库本身的标准化问题,对标准化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37技术委员会和设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国际术语情报中心INFOTERM在术语数据库的标准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ISO制定的标准ISO DP 6156-1980“用于记录术语/词汇的磁带格式”(Maguetic Tape Format for Terminological/Lexicographical Records)以及INFOTERM提出的“用于机器处理的术语数据记录方式指导草案”(Draft Guidelines for the Recording of Terminological Data for Machine Processing)都是设计术语数据库时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如果我们对于术语数据库的标准化问题以及术语数据库之间的兼容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将会减少重复性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术语数据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俄国开展术语教育的实际状况,特别阐释了开展术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术语教育在俄国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回答了术语教育的对象、内容及方式方法等问题,以及这些对我们的启示。一、问题的提出“术语教育”对我国读者来说,也许还是个相当生疏的概念。对一个术语学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的国家来说,开展术语教育也确乎无从谈起。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据2002年第4期《科技术语研究》[1]报道,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访问欧洲归来之后,提出的6条工作建议中,第1条便是:“注意现代术语学理论与工作方法的教育与普及。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学课程,并探讨开办术语学远程教育(e-learning)的网络体系。”今年恰逢中俄两国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起的旨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俄罗斯年”。术语学理论研究又是俄罗斯的学术强项。考察一下俄国开展术语教育的状况,对落实上述建议,也许会有助益。二、开展术语教育的必要性进入上世纪70年代,把术语学看做是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的认识,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既然如此,术语学一定有它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有对其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做出解释的理论,以及相对固定的研究组织与研究人员,等等。既然术语学称得上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这门学问就不会是无心不经意就可以掌握的。对术语学的正确定位应该成为开展术语教育的一个前提与根本出发点。众所周知。为了实行法制,落实“以法治国”,仅仅制定法律条文显然是不够的,对作为行为主体的公民开展普法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开展术语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毫无“术语意识”与“术语观念”的人,很难指望他们能在专业交流过程中自觉地贯彻遵守有关的术语规范。诚然,不应该完全排除通过专业学习过程获得“术语意识”与“术语观念”的可能性,但那可能是非自觉的、模糊的、无意识的行为。而自觉的、清醒的、带有理性的“术语意识”与“术语观念”,只有通过术语教育才能获得。完全指望让学习者自悟,那是靠不住的,甚至可以说,那也是术语工作者的失职。如果上述认识是对开展术语教育的一般性理解,那么,对开展术语教育的必要性,俄国学者还有出自自家国情的切身体会。俄国的著名术语学学者格里尼奥夫(С.В.Гринев)在谈到这一问题时,特别指出以下方面。首先,这与当前科学发展的大趋势有关。近四五十年以来,随着某些综合性新学科的出现,某些部门学科的分化,致使术语出现了“失控性的增加与互侵”,以至学者之间的相互理解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术语对获取、积累与传播知识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其次,对在生产领域内使用的术语,人们越来越要求确定它们的明确界限,这促使全国范围内科技术语的标准化工作不断拓展。再次,随着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翻译工作的需求,对术语词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再次,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性的、地方性的、行业性的自动信息系统、管理系统、设计系统,以至语言信息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建造日趋升温,这些浩繁的工程也与术语学密切相关。而信息检索的有效性更与检索关键词的科学性分不开。[2]总而言之,上述的种种情势都呼唤术语学的理论指导,开展术语教育也成了相当广泛的客观需求。其实,上述这些认识大体上也符合我们国家目前所处的现状。三、术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在俄国,最早的术语教育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先行者应推坎黛拉吉(Т.Л.Канделаки)。她本是著名语言学家列昂季耶夫(А.А.Леонтьев)的学生,60年代中进入俄国科技名词术语委员会工作,稍后便在莫斯科印刷学院开设了“科技术语原理”专题课。后来,科瓦利克(И.И.Ковалик)在乌克兰的利沃夫大学也讲授了“斯拉夫诸语言中技术术语的语言学问题”。再后,哈尤京(А.Д.Хаютин)在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大学也开设了术语学专题课。其主要内容反映在后来以《术语 术语集合 名称集合》为书名出版的读物中。这是苏联出版的第一部术语学的教学参考书。1970~1974年间,列依齐克(В.М.Лейчик)在莫斯科大学为语文学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讲授了术语学课。这是第一次把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开设课程。这个事实本身,也是术语学自身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此后,即从70年代中开始,不仅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还包括某些专业学院里,也都开始讲授术语学课程。与此同时,针对各种不同对象的进修班、短训班,也不断地、不定期地举行。术语教育的教学内容是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充实完善的。坎黛拉吉的讲授内容偏重术语的语义与结构,以及术语的整理等。科瓦利克则较多关注与术语紧密相关的概念系统、术语的构词方法,以及术语与普通词汇的对比研究。哈尤京的专题课对术语、术语集合以及名称集合的概念区别、术语的系统性以及术语脱离开系统使用中的问题更感兴趣。由于列依齐克是把术语学视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来讲授,因此,其授课内容较为广泛,从术语的逻辑学、符号学、系统科学到信息学、语言学等方面的问题,从理论术语学到实践术语学的多种活动形式,如术语词典编纂、术语的整理、标准化,以至术语的翻译等问题,也都有涉及。进入八九十年代,术语学的教学内容在格里尼奥夫的《术语学引论》一书中得到反映。本书是以他本人于1978~1989年在莫斯科大学以及1992~1993年在莫斯科师范学院为本科高年级、研究生以及不同进修班讲授术语学的授课内容为基础撰写而成。术语学教学内容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为教学内容的充实与扩展,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专业化。针对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以及讲授者的不同研究专长,有的以“术语的语言学方面”为题(如乌克兰的基亚克Т.Р.Кияк),有的以“对比术语学与科技术语翻译”为题(如蔡特金娜Ф.А.Цеткина),也有的专门以“科技信息专业的术语学原理”为视角,还有的以“带有术语成分的外语词汇学”、“拉丁语与医学术语原理”等为讲授内容。[3]这里特别值得就苏联解体之后的情况单说几句。列依齐克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出版术语学著述的地域相当广泛——从圣彼得堡到东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从秋明到克拉斯诺达尔。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俄国很早就以大学为中心开展普及学科理论与培养年轻干部的工作,其中包括术语学基础理论与部门术语的应用培训。虽然近年来,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一些俄国城市学派的领衔人物的相继去世,使这些学派的活跃程度有所下降,但也有一批新的、年轻又富有激情的术语学工作者涌现。”“作为学科成熟的标志,也出现了一些可作为术语学初学者案头书的著作。”[4]这段话实际是在说,由于术语教育工作做得好,俄国的术语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是后继有人的,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四、术语教育的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术语教育对象的人员组成。他们既可能是在校学习某专业的在读生,也可能是完成了专业教育的接受继续教育者。就专业知识背景与职业背景来说,他们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人:一是术语工作者,包括术语理论工作者与术语实践工作者;二是语言学工作者;三是科技信息机构和出版机构的工作者;四是国民经济专业人员及科学文化活动人员。一般说来,大多数术语理论工作者都受过语言学的教育,而术语实践工作者都有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第三类人员又可以区别出文摘工作者与翻译工作者、信息系统语言手段研发者以及不同专业的编辑等。五、术语学的教学内容到目前为止,也许还没有官方正式批准制定的术语学教学大纲之类的文件。但下面介绍的一些具体讲授题目,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当做选择教学内容的参考。因此,这里作为单独一节来加以介绍。据格里尼奥夫的调查,全部讲授内容可以归结成包含56个题目的8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引论,涉及的题目有:术语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术语学的研究对象;术语工作的科学意义与经济意义;术语学的哲学与科学学方面;术语学的历史;术语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现代术语学的不同学派及其对术语学理论的贡献。第二板块与类型学及专业词层的研究相关,包括如下题目:术语及其特征;专业词汇单位的类型;术语的性质及对术语的要求;术语工作的类别及其阶段组成;名称单位;术语的类型与选取原则。第三板块主要涉及术语学的逻辑学方面,具体题目有:概念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划分概念与建立概念分类示意图的原则;定义的类别与建立定义的规则;建立定义的典型错误;术语的系统化与分类。第四板块主要围绕术语的语义学问题,包括的题目是:概念与术语之间的关系;术语的等值与术语的变体;术语的多义与同音异义;统一术语的方法;国际术语的协调。第五板块主要涉及术语学的语言-结构方面,其具体题目有:术语的结构类型;术语的历史研究方法;术语构词的语义方法;术语构词的形态学方法;术语构词的句法学方法;术语构词方法的演进;术语系统的概念与术语模式;名称的模式与整理名称的原则;术语的借用、不同的借用方法以及借用词的同化阶段;整理借用术语与国际术语词的技术方法;省力原则在术语中的贯彻。第六板块主要涉及术语工作的不同方面,其中包括:术语参项描写的原则与评估原则;不同知识领域术语的特点;术语的评审;术语编辑工作;媒体使用术语的特点及自动化信息系统的语言手段研究;教学活动的术语学问题:术语的翻译问题,术语的标准化。第七板块主要关乎几个术语机构的活动;第八板块则涉及术语词典学理论问题,包括:术语词典学的对象与地位;现有专业词典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词典参项概念;词典的结构与组成;词典编纂方法指南;词典的宏观参项;词典的微观参项;词典的比较评价原则;编纂术语词典的计算机方法与系统方法;术语词典工作的自动化与现有的术语库;术语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针对学习者的不同行业与不同知识背景,上述的讲授题目,可以适当地加以调整与选配。对有语言学知识背景的术语学研究者,包括研究生、进修生等,上述56个题目要全选,而对研究某一具体专业术语的研究生,可选53个题目。某一专业的术语研究者与词典编纂者,可选择44或42个对口的题目;信息系统语言手段的研发者可选33个题目;词汇学与词典学研究者可选32个题目;翻译工作者可选29个题目;科技编辑可选28个题目;术语系统审定委员会的成员可选19个题目;教师与教学参考书编者可选18个题目;拉丁语与医学术语教师可选17个题目,等等。为了削减讲授内容,除了可以舍去某些题目外,还可以将有些题目适当归并。六、几点启示在大致了解了俄国的术语学教育的情况之后,我们还可能在如下方面得到一些启示。如果从20世纪30年代初俄罗斯术语学派产生算起,到60年代末术语教育步入高等学校讲堂,即使刨除二战期间的几年时间,术语教育的准备阶段也大约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个准备是与术语学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发展同时进行的。或者,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研究术语学,也就是为开展术语教育做准备,其中包括认识上的准备与内容上的准备。反过来,没有术语学理论研究,开展术语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无怪人们说,一门学科正式登上大学讲台,是这门学科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因此,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我国开展术语教育,也许应该从重视与加强术语学研究开始。只有等到研究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展术语教育才有实际可能。俄国的术语教育的先行者,是一位来自科技术语工作领导机构的语言学学者。这也许并非出于偶然。首先,在俄国,语言学,特别是词汇学,被视为术语学的源出学科。与奥地利-德国术语学派相比,俄罗斯术语学派以语言学介入较深为特点。其次,身居领导机构,便于通观全局,其视野相对开阔。对开展术语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也应该有更敏锐、更切实的体会。而来自领导机构的“第一推动力”,产生的效果与拉动作用自然也会更大。当然,随后跟进的人,主要还是来自高等院校的教师。这一过程本身可能反映出开展术语教育的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术语学涉及的学科门类广泛,术语的规范使用关乎的行业与人员就更多。开展术语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该视对象不同,采取“因人而异”的灵活办法。这样做会加强活动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但这些灵活的办法,只有在积极的行动过程中,才会逐渐摸索出来。眼下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行动起来,迈出第一步。*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国外术语学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740180)中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术语是知识传播、技术传递、科技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工具,存在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术语标准化,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标准化的手段,通过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反映出其本质特征,进而为概念选择或寻求最适当的术语,力求达到术语的精确性和单义性,即一词一义(避免多义词)、一义一词(避免同义词),从而避免信息交流过程的歧义与误解。术语标准化通常是各专业领域实现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术语数据库(又称术语库)是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对术语信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工具,是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术语库可以全面、迅速、准确地从大量术语数据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可以发现库中所存术语的多义性、歧义性,排除数据的冗余性、不一致性,进而维护数据的正确性;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服务。面向概念的术语库,含有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是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工具;多语种术语库是翻译工作、语言研究与教学、科技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往来所需要的;而向知识型的术语库(有时又称概念库)又是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至于人工智能的实现所必不可缺的。因此,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对科技、教育、出版、贸易、语言研究、标准化管理,以及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若干特点1.基础性。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是术语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术语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具,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基础性。2.综合性。术语学是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信息科学、科学分类法和各种具体学科及专业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更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情报学、管理科学以及电信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3.紧迫性。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与日俱增,新概念、新术语大量涌现,以手工方式对大量的术语进行分类编目处理、分析研究以及检索已经越来越困难。根据ISO/TC37文件,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发布国际术语标准大约300个,正在制订过程的国际术语标准草案(DIS)国际术语标准建议草案(DP)合计大约200个。我国现已发布国家术语标准600余个,所含术语词条10多万条,并且在其他非术语标准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术语词条。这样大量的术语,若没有一个国家级标准化术语库进行管理,极易出现各种问题,给标准化管理工作带来困难。4.复杂性。一般来说,术语库中的数据有以下特点:(1)数据量大。通常每条术语及其定义需占用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上千字节;(2)数据类目多。比较完善一些的术语库的数据类目通常有数十项甚至上百项;(3)数据类型复杂。有些定义中含有图形(片)、公式、复杂的符号等计算机较难处理的数据类型;(4)数据关系多样。例如概念间的属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术语间的同义、反义、近义关系,行话与方言的限定关系等,既有一一对应关系,又有一对多关系,还有多对多关系。设计术语库的数据结构,记录或字段间的拼链是非常复杂的工作。5.艰巨性。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难度大,且综合性强,涉及多种学科以及高新技术,其中一些技术至今在世界上仍处于开发阶段。例如,大数量汉字处理问题,简繁汉字及日本、南朝鲜所用汉字的兼容处理问题;图形(片)、符号、公式处理问题;数据库标准化与术语库专用软件的开发问题;批量数据输入输出技术(如光电识别、语音识别);异机种联网等。大型多功能术语库的开发必需具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据有关资料,国外几家大中型(含10万或10万条以上术语)术语库,仅术语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一项就都耗资十万美元以上。财力、物力的不足,使得大型术语库的开发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受到限制。6.社会效益显著。无论各行各业都有术语,无论是在行业内部,还是在各行业之间,以至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交流,想要尽力避免歧义和误解,都必须进行术语标准化工作,而术语库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术语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毋庸赘言,术语库的建立具有明显和现实的社会效益。7.经济效益长远。信息交流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术语标准化、术语库的建设又是信息交流所不可缺少的。同时,术语库的研究又涉及到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些经济上极具开发价值的领域,对电子辞典、知识库系统、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等具有商品价值的实用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它具有潜含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三、国外术语库概况及问题分析术语学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刚刚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则在六十年代刚刚开始。六十年代末,欧洲共同体翻译公司希望利用计算机为翻译人员迅速地提供多语种术语。欧共体的重要文件需使用英、法、德、荷兰、丹麦、葡萄牙、希腊等多种语言,建立多语种术语库可以为翻译人员迅速查询新术语提供方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欧共体以上几种官方语言文件中的术语协调和统一。欧共体术语库——EURODICAUTOM于七十年代建成,该库存有25万条术语,17万5千条术语缩略词,每年更新术语1万条左右,并包含了以上除希腊语(因为是非拉丁字母的语言)外的所有语种。该库由欧共体提供财政支持。六七十年代建成的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术语库有: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的术语库——NORMATERM。该库主要用于标准化管理,最初是为编辑《国际标准化组织叙词表》提供资料。该库只收录法国国内和国际标准中的术语,存有2万多条术语,使用法语,提供英语对应词,每年新增术语约1000条。经费来自法国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和工业的赞助。加拿大政府的术语库——TERMIUM。该库主要用来满足对加拿大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术语进行核实和标准化。现存有术语大约300万条,包含90多万个记录,其中英、法两种语言的术语数据记录80万个,专名数据记录9万个,惯用法数据记录1万个,以及包含英、法、德、西班牙四语种对应词的数据记录3万个。加拿大政府提供全部财政开支。德国语言管理局的术语库——LEXIS。该库主要用于翻译目的,现存有上百万条术语,使用英、德、法、俄、波兰、荷兰、意大利七种语言,年更新/新增术语3万多条,经费由德国政府提供。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术语库——TEAM。该库是出于公司生产和贸易的需要和用户的要求而建立的。现存有术语上百万条,使用德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荷兰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年更新新增术语1万条,对外实行有偿服务,现已自付盈亏。瑞典技术术语中心的术语库——TERMDOK。该库主要用于标准化管理,只收录官方规定的标准化术语,对用户提供免费服务,现收有近十万条术语。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1977年,世界上共有术语库16个。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受到重视,1979年4月国际术语情报中心(Infoterm)为此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专题学术会议,并出版了一本“术语数据库(Infoterm Series 5:Terminological Data Banks,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论文专集。八十年代,术语库得以迅速发展,ISO/TC371986年底统计,世界上有各类术语库46个,1989年再次统计时已达到74个。世界上术语库统计情况见小表:注1:国际组织的术语库有3个设在美国;2个设在法国;2个设在瑞士;1个设在意大利。注2:多国术语库中一个为欧洲——阿拉伯术语库,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另一个为阿拉伯联盟教育、文化和科学组织的术语库,设在突尼斯。注3:地区性组织的术语库为:欧共体术语库,设在卢森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术语库,设在法国巴黎。注4:以上所列术语库中,有少部分是正在开发中,例如中国机械科技情报所的机电工程术语库。八十年代建成的比较有影响的术语库有:前苏联技术情报、分类和编码研究院的术语库——ASITO。该库主要用于标准化管理,提高国民经济术语信息服务的效益,已收录标准化术语12万余条,年处理能力为1万条左右,含俄、英、法、德术语索引。该库使用两台大型计算机,有45个终端,工业部门和480余个科研、教育、出版、科技情报、图书馆等部门使用该库。丹麦术语库——DANTERM。该库建在哥本哈根经济学院,用于研究、教学和对外咨询,含有丹麦、英、法、德、西班牙等各种术语,已录入了从8000多篇论文中摘录的术语。德国夫浪和费研究院的术语库——GL0T。该库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使用德语,含有英语、法语术语对应词,并根据中-德科技合作协定,由我国学者为该库配加了国际标准ISO 2382《数据处理词汇》的中文(汉字)术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近又有不少术语库在微机上建成。1989年11月下旬,国际术语情报中心又召开了“术语工作与高级微机的应用”专题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术语网通讯(TermNet News)出版了一期专刊,介绍了若干在微机上建成的术语库系统。据国际术语情报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介绍,现在世界上有各类术语库达200余个。根据对现有的统计数据的分析,现有的术语库大致可分为:政府或官方机构建立的,多用于管理目的,例如标准化管理、语言管理等;科研与情报部门建立的,多用于科学研究、科技交流、翻译等;大学或教育、文化机构建立的,多用于语言、翻译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对外咨询等;工业部门或企业公司建立的,多用科技交流、经济贸易和商业目的等。并且越是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科技、教育、文化、贸易等发展的国家与地区,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就越受到重视。根据表1的统计,欧洲术语库占世界术语库总数的近70%,但是其中东欧、前苏联术语库仅占欧洲术语库总数的不到10%;亚洲术语库占世界术语库总数为不到10%,其中有半数又是建在日本。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发达国家具有足够的经济技术实力来开发高质量、多功能的术语库;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对信息传递的数量、速度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了术语库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ISO/TC37最近又向ISO中央秘书处建议,建立国际标准化术语数据库。国际上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进展很快,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兼容性差,库间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由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早些时候没有制订关于术语库开发方面的国际标准,因而,各国际组织、各国所建术语库在硬件、软件、数据项、数据格式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兼容性较差。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ISO/TC37的重视,正在着手制订有关标准,现已完成ISO 6156《术语/辞书编纂记录用磁带交换格式》、WD 11(工作草案)《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技术报告》、WD 15《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目的数据元目录》;并提出新工作项目:NWI 16《面向翻译工作的术语编目》、NWI 18《术语工作文献管理》等。但是,在术语库标准化的国际活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例如,前苏联对ISO 6156的修订就提出了非常强硬的意见(ISO/TC37/SC3 N45,en)。2.质量层次不一,规模大小不一。现已建成的术语库有的含定义,有的不含定义;有的术语和定义选自权威性的标准、辞书,有的仅选自一般性的词典;大的库专业领域覆盖面广,词条数量大,语种包含多,用户遍及各行各业,小型库专业狭窄,词条数少,属于建库单位自建自用。各库之间的科学性、实用性、易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等技术指标都无法比较与评价。3.重复开发,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库最初设计未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不得不经常变换计算机机型,重新开发软件。有些库换代频繁,加拿大的TERMIUM库建于1974年,现已开始运行第四代;苏联ASITO库第一代1981年开始使用,1985年就改用第二代;欧共体的EURODICAUTOM库一开始运行在IBM 370/158计算机上,以后又改用Siemens 7760计算机;瑞典技术术语中心的术语库TERMTOK一开始使用微机,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不得不改用DEC-10数字计算机,IR系统3RIP对话式数据库。4.中文(汉字)术语库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世界上只有个别术语库含有少量的中文(汉字)术语,尤其是简繁汉字、日本和南朝鲜汉字兼容处理问题仍未真正解决。5.多语种术语库有待进一步完善。多语种术语库,尤其是含汉字术语库,无论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还是在建立各语种对应的术语概念分类体系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6.术语库的综合利用不够,经济效益不显著。利用术语库制作出版物、电子辞典,以及支持开发具有商品价值的机器翻译系统、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等有待进一步研究。7.发展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术语库开发进展缓慢。在术语库研究与开发方面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四、国内术语库开发简况我国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于1989年年初开始。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于1989年年初决定建立标准化术语库,拟收录国家术语标准、其他国家标准中的术语词条,IS0、IEC等国际组织的术语标准及标准中的术语词条,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前苏联等)的标准化术语。现该库仍处于调研和试开发阶段。机电部机械科技情报所1989年开始建立机电工程术语库,规划收录五十万条术语,第一期工程拟收录专业术语25万条,分20几个门类,100多个专业。该库小型试验库在微机上完成,使用中国科技情报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发的Micro CDS/ISIS通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库定义功能,能较方便地按用户需要定义数据库,每个数据库记录最多可有200个字段,其下还可以定义子字段,字段均为不定长,可重复;用户可根据需要设计录入工作单,对数据库记录进行追加、修改、编辑等操作;该软件具有多种检索(顺排全文本,倒排各种逻辑操作)功能,多种数据输出格式,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维护;该软件留有用户编程接口,用户可开发设计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与其衔接;该软件还支持光盘存储和IBM-PC局部网络,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术语库开发用的软件。该术语库多语种处理采用信通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QSML多语种处理系统软件,效果也不错。总之该库模拟库的开发是比较成功的。该库开发中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1.根据其计划,建设该库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耗费在对入库术语和定义的组织审定及外文对应词的选配上。2.这样大型的,多语种的术语库,还没有解决数据批量输入的问题,靠人工键盘录入无论是在术语库生成(需要大量数据的录入)阶段还是日常的数据维护与更新,都是比较困难的。3.许多机电工程方面的概念,其定义需要用图象(片)加以说明,如何开发图象(片)数据库,并解决与文字库的联接问题也是该库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4.现有的多语种处理软件还不十分理想,不能同时处理简繁汉字、日文、南朝鲜文中汉字,而且俄文处理是采用双字节,字母间隔大,比较难看,也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机械情报所正在通过国际术语情报中心邀请国外有关专家对该库进行评估。此外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利用微机建立了一个含有二万条应用语言学术语的术语库。该库设有六个数据项,含术语的英文对应词;中国科技情报所周智佑研究员等利用微机建立了一个情报与文献标准术语库,收录了28项有关文献与情报国家标准中的术语约200条,该库设有10个数据项,配有英文对应词。以上两个库均使用dBASEⅢ软件,在IBM-PC微机上开发而成,属小、微型自建自用术语库。dBASEⅢ数据库软件是国内比较流行,并且汉化较好的一种软件,但也有一定局限,例如,可处理数据的容量小,处理速度慢;采用定长记录,空间浪费较大等,不十分适合大型多功能术语库的开发。目前,还有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工部、地矿部等单位均表示了建术语库的意向。总的来看,我国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以及经济的实力,技术的保障等方面都与国际上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各有关建库单位对国际上的经验研究不够,缺乏足够的国际资料,而现有的资料又利用率不高。各单位分散开发,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合作。针对上述问题,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采取了以下措施:1.1990年3月成立了第三分委员会——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分委员会。该分委会由术语学、辞书编纂学、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机器翻译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代表十多个单位,以加强该领域内的协调与合作。2.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1989年以来组织各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出国参加国际会议10多人次,邀请国外专家访华,组织报告会和座谈会近10次。3.报请国家技术监督局,申请加入国际术语网(TermNet),以获得完整的国际资料和更多地参与有关国际活动。4.决定搜索、整理现有的国际资料,翻译出版《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译文集》。5.提出并制订一套建库国家标准,以对我国各单位建库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保证建库质量以及未来各术语库间信息资源共享。五、术语库开发用系列国家标准的构想1.基础工作由于我国有许多单位已经开始建库工作,而在建库标准化方面并无直接可参照使用的国际标准,因此,我国建库国家标准的制订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其一,研究国外的经验与教训,从理论的高度分析考虑建库中的各种问题;其二,收集并综合国内各建库单位建库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使制订的标准适合我国术语库开发的实际需要。2.标准制订的三个阶段鉴于目前我国建库的进展状况,建库系列标准应分三步走。首先,在研究国外经验,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制订《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解决建库过程应该考虑什么,必须注意那些问题,做那些工作。但是只提出原则性规定。因为在建库方面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规定宜粗不宜细,要在各单位建库之前或之中搞好标准化原则与方法的协调。其次,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一部分特殊(具体)规定,解决建库工作应如何做的问题,例如制订:《术语数据库开发规范》;《术语数据库开发用文件编制指南》;《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目的数据元目录》(参照ISO/TC37/WD 15);《对入库术语信息源、数据项、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对术语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要求》;《术语/辞书编纂记录用磁带交换格式》(参照ISO 6156);《术语库间数据交换的方法与技术要求》;最后,解决术语库建成后的检验、评价、管理、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制订:《术语库的审查与验收》;《术语库的运行与维护》;《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技术要求与评价》(参照ISO/TC37/WD 11)等。3.标准制订过程的协调在制订标准过程中,需吸收术语学、标准化学、辞书编纂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逻辑学、情报学、管理学以及各有关专业学科的专家参与,也要吸收各建库单位的代表参与,搞好标准化协调工作。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向国外介绍我国正在开展的有关工作。在最近召开的有关国际会议,我们介绍了我国建库及建库国家标准制订方面的工作,引起了一些国际反响。ISO/TC37/SC 3以编号文件的形式分发了我国的有关资料:《建立术语数据库的基本规定》(国家标准草案讨论稿纲要,英文本)ISO/TC37/SC 3 No.73。《中国的术语标准化工作》(英文本)ISO/TC37/SC 3 No.74。其次,促请国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向我们提供他们的经验。目前,我们已收到加拿大有关机构来信,希望我们提供我国建库标准草案的中文本,并表示愿意译成英文,法文后,与我国有关专家共同研究讨论。奥地利、加拿大、日本、德国、挪威等国的有关机构也向我国提供了他们建库方面的有关资料。最后,是加强与国外或国际有关机构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奥地利、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有关方面均有意向与我国在该领域内进行双边或多边交流与合作。六、我国术语库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1.两项国家标准91年完成审定报批:《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术语/辞书编纂记录用磁带交换格式》。2.已翻译有关国际文件:ISO 6156《术语/辞书编纂记录中用磁带交换格式》;ISO/TC37/WD 11《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技术报告》;ISO/TC37/WD 15《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目的数据元目录》;ISO 1087《术语学词汇》;ISO/DP 10241《国际术语标准的制订与编排》;ISO/TC37/WD 10《概念体系(发展与表述)》;ISO/TC37/WD 860《概念和术语的国际协调》;Infoterm 8-87 en《奥地利标准的术语数据库》;Infoterm 11-8 en《计算机辅助术语文献工作与知识传播——发展中国家的术语工作和知识管理》;Infoterm 12-87 en《术语数据库的分类体系》等。3.有关专家撰写论文及背景材料,例如:冯志伟《国外术语库研制概况》;安树兰、姜树森《ISO 6156参考资料——书目信息磁带交换格式》等。4.两项新国家标准项目已列入计划,落实经费:《术语数据库开发规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所负责起草,制订期为1991-1993年;《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技术要求与评价》,国家语委负责起草,制订期为1991-1994年。七、《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草案基本框架《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草案的主要内容有:1.术语库开发的宏观管理建议分为三级:国家级标准化术语库;部委行业术语库;基层术语库。分别提出管理要求。2.术语库类型及其结构描述类型划分为:面向概念型、面向翻译型、面向特定领域型和其他特殊用途型四类。结构划分为:信息源、输入端人机接口、术语库主计算机系统、术语库中处理的数据、输出端人机接口、库间(机-机)接口、用户等若干功能块。分别提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3.质量控制对构成术语库系统的各功能部分提出质量要求,对术语库系统在质量、性能、功能、效益费用比、兼容性等方面规定了若干基本要求。4.过程控制对建库过程规定了若干阶段及基本要求。5.生成和使用对术语库生成和使用的有关方面,例如数据输入、检索、排序、输出、更新等规定了一些基本要求。6.维护与管理简述了维护与管理的几个方面及基本要求。7.信息资源共享简述了库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几个层次和基本要求。八、《术语与辞书条目的记录交换用磁带格式》国家标准草案的基本内容该标准草案提供了术语与辞书条目数据在磁带上的组织和标识方法,为单语种和多语种术语与辞书条目数据的交换规定了一种通用的格式。该标准还包括四个附录:附录A是经国内著名语言学、术语学专家研究确定的“汉语术语库推荐用术语数据项及其标识符”;附录B为“ISO 6156规定的术语数据项及其标识符”;附录C是“信息交换说明书”示样;附录D是相关的国际标准目录。该标准不仅为我国各单位术语库间磁带交换提供了统一格式,而且还为国际上术语库间涉及到汉语术语与辞书条目数据的交换提供了依据。九、结语术语数据库的开发,建库标准的制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项工作,要搞好这两项工作,需要各有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要吸收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一道研讨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及其标准化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概念和新术语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概念和新术语更是随着激增。概念和术语的统一,是明确无误地进行国内外信息交流的先决条件,也是情报检索的重要基础。新兴学科术语学和国际术语标准化组织的出现,已经和继续推动着世界范围内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向前发展。同样,新的军事术语也在迅速增加。例如,中子弹(neutron bomb)、巡航导弹(cruise missile)、制导炸弹(guided bomb)等等。军事行动素来以要求快速、准确而为人所共知。军用文书对格式和用语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因此在军事院校开设有专门的课程讲授。有关军事术语的书籍已出版了多种。这些情况说明,军事术语标准化的意义早已为各国所重视。现已出版的有关军事术语书籍有:1.MIL-STD-444《Nomenclature and Defenitions in the Ammunition Area》6 February 19592.MIL-STD-1165《环境术语词汇》(中译本),1984.23.[美]《海军术语词典》(中译本)1986.6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1982.15.GJB102-86《航空炸弹术语、符号》(Nomenclature and Symbol for Aerial Bomb)1986.36.[日]《军事用语词典》(中译本)1977年不过,由于军事术语标准化还缺乏持续、系统地研究,因此在军事术语中,一名多义、同名异义、名实不符、任意简化的现象也时有出现。这就影响着军事学术的交流,影响着军队的建设。为克服上述缺陷,应进一步加强军事术语标准化的研究工作。欲达此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确保术语与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术语是表示概念的语言符号。任何一个术语应该而且只能与一个概念相对应。这种对应关系的表示应靠定义。因此,准确地给概念下定义是确保术语与概念一一对应的关键问题。例如,术语“航爆弹(demolition bomb)”如果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便可能认为,它表示着不同的概念,如从飞机上发出的能爆炸的武器等等。如果有了正确的定义——主要依靠弹体内装药爆炸产生的爆破作用破坏目标的航空炸弹,术语航爆弹便与上述定义表述的概念准确地对应了起来。正确地下定义,首先要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掌握下定义的原理与方法。下定义的基本规则是:1.定义项中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2.定义项中不能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3.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的。上述航爆弹的定义完全符合下定义的规则,因而是正确的。准确无误地给概念下定义并非易事,除应遵守上述原则外,还要逐字推敲,力求内容准确和字数尽量少。例如,空袭的定义有两种写法:定义1:用航空武器对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目标进行的攻击行动。定义2:用航空、航天武器对陆地、水域目标的攻击行动。定义1中只写航空武器,则缩小了概念的外延;后半部虽然准确,但文字不精练。定义2则既准确又精练。倘若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上述规则,出现错误定义从而导致术语含混的现象便可能出现。例如:1.“野战给水就是部队在野战条件下的给水”。这个定义违反了第一条规则,在定义项中包含了被定义项“野战给水”中的“野战”。关键的问题是要求解释“野战”用野战去解释野战,当然说不清问题,因此野战给水这一概念仍然不清。2。“平地长条形的工事是地道工事”。这个定义违反了第二、三条规则。平地、长条是含混之词。地面坡度小于何值为平地,长宽比大于何值为长条,均没有标准。所以无法确切知道概念的外延,当然也就无法知道术语地道工事所对应的概念。还可看出,某些掘开式、堆积式工事都可属于地道工事,这无疑是不适当地扩大了地道工事的外延。3.“野战筑城就是战时构筑的阵地工程”。这个定义违反了第三条规则。相邻的属加种差是定义的般形式。阵地工程的外延超出了筑城的外延,从而导致了野战筑城外延的扩大。二、术语要简明和易于推广尽管术语仅仅是表示概念的符号,但它的命名亦应力求合理,即应简明、尽量照顾人们习惯和符合相应语种的规律。消灭同义词是术语标准化的任务之一。同一概念对应一个术语。例如,爆破作用和侵彻作用均介于航爆弹和航穿弹之间的炸弹,可以叫厚壁弹、航半穿弹等。考虑到人们的习惯,叫航半穿弹为好。术语字数少才方便使用。因此,在命名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如果字数较多,就应明确一个简称。否则,人们在实践中将各自搞简称,反而不利于标准化。例如,明确有简称的术语有:航空燃料空气炸弹(fuel-air bomb)→航燃气弹;航空杀伤爆破炸弹(fragmentation demolition bomb)→航杀爆弹;战争时期(Wartime)→战时;……等等。“防空地下室”没有简称。由于在某些书籍或文章中使用频率很高而嫌其烦琐,故常被简化为“地下室”。这种简化是不合理的,但它确在提醒人们注意:术语要尽量短。简称既要名实相符又要遵重人们的习惯。例如,航空炸弹可以简称为航弹或炸弹。从汉语命名原则来看,它们都有合理的一面和不足之处。在此情况下,就要看人们习惯和已有文件的用法了。由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航空炸弹术语、符号》等均取炸弹为简称,再结合考虑多数人的习惯,因此简称为炸弹较为合理。三、正确理解和处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所有概念之间都有联系。不过,有的联系密切,其间相隔的层次很少,有的则相反。通常,视前者为有联系的概念,视后者为无联系的概念。例如,视防毒面具与动荷载无联系,视武器、航爆弹、制导炸弹为有联系。图1有联系的概念是成族出现的,其间有确定的关系。术语之多像海洋。如能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不会迷航,而能看清每个术语所处的位置。作为术语的编写者,理解它们的联系尤为重要。理解了之后,可以正确取舍、编排和下定义。否则,编写的术语便可能出现过多、遗漏或排序不当的现象。例如,航空炸弹(简称炸弹)的子概念可有百余个,其中主用炸弹的子概念也有数十个。这些子概念,有些是基本的,有些是基本子概念组合而成的。一般来说,后者可以不必一一列出。主用炸弹的诸子概念的关系见图1。图中显示了对主用炸弹按三种分类原则所分得的9个子概念。实际上,第一种分类中还有一些子概念。为阐述简便,现以这9个子概念为例。这9个子概念便是基本的子概念。它们之中的每一个与母概念主用炸弹之间是从属关系;同一分类标准下诸子概念之间为全异关系;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子概念之间为交叉关系。具有交叉关系的子概念可组合成新的子概念,例如制导航爆弹、低阻航爆弹、低阻制导航爆弹……等等共44个。可以看出,前9个概念是基础。它们的概念清楚了,后面44个概念自然就清楚了。在编写术语时,后面的44个一般没有必要列出。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子概念是对母概念分类而得来的;2.一个概念可根据需要用多个标准分类,但每次分类必须而且只能用一个标准;3.母概念与子概念之间为从属关系;同一分类标准下的子概念之间为全异关系;不同标准下的子概念之间为交叉关系。母概念与其上位及同级概念之间,子概念与其下位及同级概念之间又重复上述关系。四、落实标准化的措施1.有固定的组织主管军事术语标准化工作术语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工作,需要持续、有计划地抓紧实施才易见效。术语学已是一门学科,不深入学习和钻研便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目前,国际、国家均已有术语标准化组织。军内亦应有相应的组织持续抓紧这项工作,才能确定和落实各种措施。2.有计划地展开研究和加速军用术语标准的编写工作除术语学原理以外,有许多具体问题也急需研究。已经出版的书籍中,概念不清、自相矛盾、同义异名等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常规武器、工事、野战工事、阵地工程等都缺少统一而正确的定义。我国已出版的军用术语标准还极少,有待加速编写。3.加强国内、国际的经验交流目前,国际术语标准化组织“ISO/TC37”和“Infoterm”已经作出了大量工作,并曾派人来华作报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已经和正在开展这方面工作。军事领域应密切与上述组织联系,以加速军事术语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从3部《中医药学名词》使用反馈情况来看,一些已经废弃的术语仍在被使用。原因之一是废弃的术语不再存在于数据库,用户不能通过查询废弃词而关联到同义的规范词。文章主要讨论中医药术语同义词查询数据库及检索工具建设中的技术要点及核心逻辑。该同义词查询数据库的建立,为推广中医药规范术语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交际术语理论(Communicative Theory of Terminology, TCT),将鲜切花作为单独的行业与其他相近领域区分开,调研并描述了该领域的术语使用情况与需求,并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探寻商业领域术语规范的基本方向。作为与大众生活、贸易及市场息息相关的专业领域,切花领域的术语规范需求不同于科学领域、工业层次以及语言层次。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商业领域,鲜切花领域的术语规范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优化服务质量方面。在探索如何规范商业领域的术语时,不仅需要考虑不同市场的术语需求,还要考虑交际场合的差异,并寻找术语准确性和交际性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学科、新概念、新科技的层出不穷, 新术语不断涌现, 术语对社会的影响力、渗透力越来越大, 人们对社会知识化的渴望与追求日益急切, 术语也随之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层级性、科学性、通俗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等五个方面讨论了术语教育的性质, 阐明了术语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是最重要的术语理论问题之一。俄罗斯术语学派把概念结构及相应的语言结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察术语系统的系统性,使术语获得理据性,并通过术语的语言形式展现术语所命名概念的特征以及该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众所周知,以E.维斯特为代表的奥地利术语学派重视概念研究,认为概念系统是术语系统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俄罗斯术语学派与奥地利学派观点相同。但俄派把概念和术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研究概念的同时,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术语,在许多问题的解决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术语词汇中的系统性问题。一、 系统性 (системность) 是术语最重要的属性俄罗斯术语学家通常把“术语”界定为称谓、表示人类某一知识或活动领域理论中的概念的词或词组。从来源看,术语是自然语言的词汇单位——词或词组;从功能上看,术语称谓、表示概念,而且是某一知识或活动领域理论中的概念。如术语масса(质量)在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中表示不同概念,具有不同内涵,是两个同音异义术语,而不是多义术语。许多研究术语问题的教材、专著把系统性看作“术语存在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术语只有作为术语系统的成分才能得以存在……”[1]。甚至有人指出:“单独存在的术语是虚构的,它只能存在于术语系统之中,即和与之具有一定关系的其他术语共存”[2],而“术语系统”(терминосистема)是准确称谓、表示人类某一知识、活动领域理论中的概念的术语的总和。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术语所要表示的是某一知识、活动领域中服务于某一确定理论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若干种理论,相应地也就有若干个概念系统与之对应。这就意味着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着若干个术语系统。脱离开术语系统去审定、统一和创造术语就会无的放矢。正因如此,俄罗斯的许多术语学家认为术语工作的首要原则之一是:“不应单独地脱离开术语所属的术语系统来评价、统一术语……系统性是术语不可分割的属性。所有术语毫无例外地具有系统性特点[3]。” 坚持这一原则,有助于解决术语词汇中诸如多义、同音异义现象等语义问题。通常情况下,同一语言形式在同一学科、同一术语系统中表示不同概念时,为多义术语,如范畴多义术语: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分类 — 分类结果);同一语言形式表示不同学科的概念时,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同音异义术语:речь (言语<语言学> ;舌,舌头<解剖学>);但同一语言形式表示同一学科领域、不同理论中的概念时,则为学科领域内部、跨系统的同音异义术语,如上面提到的物理学术语“质量”。二、 完善概念系统是实现术语系统之系统性的前提术语系统之系统性(системность терминосистемы)是说把术语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系统性特征。1.俄罗斯术语学派的观点俄术语学派对“术语系统之系统性”的理解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出发,把术语之间存在的形态、构词和词汇-语义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当作术语系统自身的系统性特征,忽略概念和相应的概念系统[4]。第二种观点由俄罗斯术语理论创始人之一Д.С.洛特提出。他认为,实现术语系统之系统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作为构筑术语系统的基础,分类结果应当在发展中研究概念并且具有预见性;②从分类示意图出发划分出的术语应当直接反映概念的充分必要特征;③只有在前两个步骤结束之后才可以选择词和词的组成部分构成术语。被选中的词,一方面应当尽可能直观地反映所表示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共性,另一方面又要体现该概念的自身特点,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同一序列的术语应具有相同类型的结构[5]。” 从上述三个条件可以看出,概念的分类结果是创建术语系统的基础。分类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动态地研究概念并具有预见性,能否根据分类结果划分出概念的充分必要特征是实现术语系统之系统性的必备前提。概念分类结束之后,才可以选择合适的语言手段来表示概念。而且,术语应直接反映概念的充分必要特征且尽可能直观地通过术语的形式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很显然,在洛特看来,要实现术语系统的系统性,必须有合理、完善的概念系统和相应的语言形式系统,建立完善的概念系统是实现术语系统之系统性的先决条件。可见,俄罗斯术语学派强调概念、概念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术语、术语系统的决定作用。2.奥地利术语学派的观点以E.维斯特为代表的西欧术语传统认为,概念系统是术语系统的基础,术语系统之系统性受制于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和本体论关系[6]。根据维斯特的理论,最为典型的逻辑关系是纵向的属种关系。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构成延伸链。如:发动机—燃气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此外,逻辑关系还包括逻辑交叉关系(教授—作家)、横向的逻辑协调关系(燃气发动机—电力发动机—风力发动机)和对角逻辑关系(动物名词—抽象集合名词)。最重要的本体论关系是整体—部分关系。整体—部分关系在很多方面与属种关系类似,也可以构成纵向的属种和种属关系、整体与部分的交叉关系、“横向的”的协调关系和“对角”关系。本体论关系还包括时、空上的相邻关系及“因—果”、“材料—产品”、“工具—功能”等类型关系。显然,本体论关系类型系统具有开放性。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划分为上下层级关系和非上下层级关系。层级关系中包含纵向属种、种属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这些关系使概念具有层级性。其他关系(无论是逻辑关系,还是本体论关系)都不是层级关系,无法使概念具有层级性。西欧术语理论认为概念可以不依赖其语言表达形式而存在。如H.费尔伯不止一次指出:“概念不依赖于术语而存在”,“如果语言学中词的内容与其形式被看作一个单位,那么术语学中概念与其表现形式(术语、符号、缩写形式)可以彼此相互分开”[7]。T.Л.坎黛拉基和Г.Г.萨姆布罗娃发表于1969年的《已整理的术语系统之意义系统的模式问题》一文中就曾提出过类似思想:“……整理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1) 阐明日后用于构建术语系统的概念系统;2) 制定术语系统。这一过程中,整理之后的术语系统的质量完完全全地取决于第一阶段的工作质量,即概念系统的质量[8]。” 显然,这里所考虑的只是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而没有考虑概念的表达方式。在她们看来,只要概念系统制定得正确合理,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术语以及术语系统就应该是正确合理的。实际上,这里把术语系统看成了对概念系统的完全重复、等同,但这种观点显然不正确。概念系统和术语系统不存在等同关系,比如概念系统中包括单独概念,而单独概念是用另一种专业词汇单位-名称表示的[9]。另外,一个概念可以有若干个术语与之对应(同义术语),同一个语言符号(术语)因用于广义、狭义而对应不同概念(多义术语)或者表示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同一学科不同理论体系中的不同概念(同音异义术语),因此,一个学科理论中的概念的总和不等于服务于该理论的术语的总和,二者之间不是复现关系。建立完善合理的术语系统只是术语系统获得科学性、系统性的一个先决条件,而不是惟一条件。三、建立完善的语言结构是实现术语系统之系统性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如隆多所说,术语是由能指(即名称——术语的外部语言形式)和所指(即概念)组成的语言符号[10],那么术语系统就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开语言(符号)单位而存在。传统上通常用“系统”表示概念(内容)层面各单位、语言(表达)层面各单位以及这两个层面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依赖于术语而存在的所谓“概念系统”并不考虑概念的表达方式,因此,有人称之为“术语系统的概念结构”或“术语系统的逻辑-概念结构”,而不是“系统”。与术语系统的概念结构相对应,术语系统各单位(其中包括术语系统特有的语言形式)之间的语言对应关系的总和称为术语系统的语言结构。这样,“术语系统之系统性”就是术语系统所表示的概念结构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术语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规范性质,因此不可能只局限于分析、描写概念结构,还必须考虑到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规范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挑选最优化的语言单位来表示、称谓概念。因此,洛特学派在统一、规范术语时,把概念结构与语言结构放在一起来研究术语系统之系统性[5]。可以说,术语系统的系统性程度如何取决于两点:1)术语系统所表示的逻辑-概念结构是否明确并具有一贯性;2)与概念结构对应的语言结构是否明确并具有一贯性。这两个条件对实现术语系统整体上的系统性而言同等重要,缺一不可。1.理据性是联系术语的意义及其形式的纽带俄罗斯术语学派认为:在术语系统之系统性问题上,术语的理据性占第一位且具有双重作用。这是因为“理据性是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连接环节”[1]。一方面,理据性通过语言手段揭示术语的意义与其内在形式(字面意义)之间联系的合理化程度,而这对评价术语的性质而言极为重要。另一方面,术语的意义与其内在形式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只有以整个术语系统为背景才能得以正确评判。从整体上理解术语系统的理据性对分析、统一术语非常重要,而术语系统整体上的理据程度与术语系统性直接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洛特在创立俄术语理论之初并没有使用“理据”、“理据性”这样的术语,但他非常重视术语的理据性问题。比如,洛特认为:“术语元素应直接反映的概念的充分必要特征来自于以分类示意图为基础给概念所下的定义。构筑术语的艺术在于要尽可能直观地、同时又相当简明(紧凑)地反映这些充要特征”[5]。洛特的这段话中包含着3层意思:1)为概念下定义的基础是概念的分类结果;2) 在概念的定义中给出概念的充分必要特征;3)术语要直观、简明地反映概念的充分必要特征。可见,洛特强调概念的重要性,同时又把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术语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因此,有人认为较之奥地利学派,俄派在“术语系统之系统性”问题上向前迈出一步,追求术语系统的完美性。但是必须指出一点,只有极少数理想化的完美术语才能在其语言形式中表达概念的充分必要特征,许多术语的语言形式中只包含概念的某一区分特征,有些术语的表达层面对认识术语所表示的概念没有帮助,而有些甚至有误导倾向。洛特根据术语的真正意义与其字面意义是否相符,区分出三种类型术语:“正确定位术语”,即具有正确理据的术语;“中性术语”,即没有理据或理据无法判断的术语;“错误定位术语”,即具有错误理据、其字面意义与真正意义相矛盾的术语。2.术语的理据程度取决于术语的构成方式任何一个发达的俄语术语系统中,无理据术语只占少数,而且多为外来音译术语。绝大部分术语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理据性。根据有理据术语的构成方式,可以划分出:1)语义方式构成的术语,如:поле(电场、磁场、力场<物理学>,采区<矿物>,字段<计算机>,域<数学>—场地、田野);2)形态方式构成的术语,如:золочение(镀金<冶金>);3)句法方式构成的术语,如:релаксация напряжений (应力松弛<物理学>);4)综合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构成的术语:роза ветра(风向图<气向学>),позвоночный столб(脊柱<解剖学>)等。(1)语义方式构成的术语术语的语义构成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1)隐喻型,如:колено(膝、膝盖—弯管、曲柄<技术>)(外形相似);2)借代型,如:добыча(开采—开采量)(过程—过程结果),лицо(脸—人、人员)(人体部位—担任某一职务、职位的人);3)缩小语义型,如:стрижка(剪,剪短—剪毛<技术>)。通过语义方式构成的术语在意义上与其生产词(源词)保持着一定联系。发生隐喻引申时,术语与其源词表示的概念只有一个或几个特征相似,其余的区分特征各不相同,而相似特征正是实现称谓引申的基础。发生借代引申时,情况与隐喻引申相同,只不过实现称谓引申的基础是一个或几个相近、相邻的特征。通过缩小语义构成术语时,专业概念和通用概念的所有主要区分特征均相同,但专业概念还具有某些通用概念不具备的其他主要特征。从理据程度来看,通过缩小语义构成的术语,其理据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与源词相比,术语概念的外延缩小,内涵变得更加丰富,除了具备日常词所表示的概念的所有特征之外,术语表示的概念又从学科、理论体系的概念结构中获得其他专门特征。而以隐喻和借代方式构成的术语,其理据性较弱,因为术语与源词在意义上的联系弱。(2)形态方式构成的术语Т.Л.坎黛拉基曾以形态方式构成的技术过程称谓为材料,描写、分析了术语和术语意义之间具有规律性的语言关系,提出术语的必备属理据性和补充理据性,前者与最邻近属概念相符,后者与种差相符。谈到最邻近属概念的作用时,她认为,表示最邻近属概念的词和未来要构成的术语必须在词类和某些词汇—语法类别上一致。而通过种差分析理据性时,坎氏划分出直接理据性和间接理据性。前者指:术语的词干与该术语定义中表示种差的词具有直接联系,如:术语жирование(涂油、滑润)的种差特征表述中包含名词жир(脂肪、油脂),术语известкование(加石灰、涂石灰)的种差特征表述中包含名词известь(石灰)等等。间接理据性则是指:术语的词干不直接、而是通过其他词类的同根词与种差特征联系[11]。坎黛拉基的分析表明,术语结构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总是具有任意性的。术语与其意义的有规律的联系体现在术语的理据性中,即术语的字面意义与真正意义的对应关系中。(3)句法方式构成的术语一些研究术语语义问题的论著,通过比较术语的内部形式和概念内涵的对应关系来考察术语的理据程度。如果提供理据的术语元素,其语义投入越充分、准确,术语所获得的理据性也就越强。但这不等于说,如果术语元素的语义全部进入术语的语义,术语就会获得最大理据性。因为最大理据性的实现取决于诸如术语的句法结构、术语的语词长度、术语的范畴语义等等因素。术语的内在形式和术语意义要相符、术语理据要高度准确,这不仅是对术语提出的理想化要求,有时也是构筑术语系统应遵循的一条相当硬性的规定。比如,当词组—术语中的术语元素自身是术语,且与词组—术语同属一个概念系统时,术语元素的语义应当完全进入词组—术语的语义中,如:излучение(辐射),поток излучения(辐射通量),плотность потока излучения(辐射通量的密度)。把术语元素的语义直接加入到整个术语的语义中是记录术语与其构成成分(同样为术语)之间语义关系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术语的组成部分自身也是术语,词组-术语就应当最大限度地从术语元素中获取理据,最终以进入其组成的所有单个术语为理据。综上所述,理据性是确保术语系统获得语言系统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术语元素自身不是术语,那么使术语获得理据性是术语工作者努力的目标,但如果术语元素自身就是术语,那么词组—术语必须具有理据性,这是构筑术语系统应遵循的一条硬性规定。研究术语词汇中的系统性问题,还应关注术语的同义和多义现象。虽然术语的同义或多义现象对建立术语系统的概念结构没有影响,但对术语系统的语言结构而言却至关重要。甚至在概念结构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术语系统也可能由于同一概念具有多种变体表达形式、术语自身具有不同程度的多义性而大相径庭。四、小结统一、规范术语时,必须将术语置于其所属的系统中,从全局角度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术语系统而言,系统性体现为概念结构与语言结构的协调搭配程度。作为术语系统基础的概念结构复杂多样,术语系统的类型各不相同、其系统性程度也有差异。如何协调各方面因素,充分揭示术语系统的系统性本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①这里的“名称”(隆多的术语)是指语言词汇单位的语音外壳,与继术语之后划分出来的又一专业词汇单位——“名称”是同音异义术语。②术语元素是受制于术语所表达的概念特征的术语表义部分。Канделаки Т Л.Об одном типе слдоваря медународных Терминолементов.НДВⅢ.Φилол.науки.1967(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