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26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未来论坛联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题为"守望蓝天:决战雾霾前线"的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跃思以《我国(北京)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围绕雾霾的诸多相关议题为到场的近300名观众进行解读。全国科技名词委大气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气象出版社社长王存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徐东群等专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精心策划、筹备、设计和搭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新版网站已于2015年1月19日上线运行。新版网站以"科技蓝"为底色,运用多项系统改造和技术优化措施,突出操作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力求呈现一个功能实用、内容丰富、"一站式"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信息展示和服务平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权威机构。新版网站重点优化了规范科技名词的检索功能。在原有审定公布名词数据库基础上,新上线了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数据库,提供已公布两大权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有两个关系密切的规范语言的机构:一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一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国家语委原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前身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并入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任务之一是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规范标准。全国科技名词委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当时名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国家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5月23日,胸外科学名词编审讨论会议在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主任助理张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张玉森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办公室杨威主任、医学名词审定专项办公室商涛、林佳盈、北京胸科医院周世杰教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晖主持。张晖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科技名词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商涛介绍了医学名词审定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错误等  相似文献   

5.
正为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白春礼院士提出的名词工作要服务于国家大数据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指示精神,2020年7月14日下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举行交流座谈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高级事务主管贾波,助理执行主任聂晓伟、艾丽坤,项目专员赵敏燕、王卓、周睿洋,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森,全国科技名词委事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8月 2 9日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国通信学会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 ,“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是经国务院授权 ,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推广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明确规定 ,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家与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名词审定这项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历届主任都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担任。在他们的关怀和领导下 ,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2月18日,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成立大会。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谢地坤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余涌主持。刘青副主任在发言中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特别是社科名词审定工作的概貌,阐述了开展哲学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讲解了《审定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技术语研究》2006,8(2):F0004-F0004
《科技术语研究》是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创刊于1998年,它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和实现科技语言的规范化,是一本领域独特个性鲜明的杂志。曾开展了对virtualreality,Internet、intranet等汉文规范名的讨论,以及对“象”与“像”,“炭”和“碳”,“征”、“症”、“证”等科技名词的讨论和界定,组织了医学界专家进行“非典”命命的讨论,为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它的主办单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构。有200余位院士、2000余位专家从事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工作。国务院批文明确指出,经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科技术语研究》的办刊宗旨:1.宣传国家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2.研究术语学理论及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3.交流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经验和成果;4.促进科技名词统一,包插台、港、澳地区的汉语科技名词的交流与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15—20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在山东省济南市联合举办了第十二期"出版物规范应用科技名词培训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55家科技期刊、图书出版单位的71名编辑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研讨会在很大范围内宣传了规范科学技术名词在新闻出版行业中的意义,对科技名词规范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全国科技名词委发挥自身优势,多位专家授课老师结合出版专业实际,以丰富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经验,运用大量实例和资料,深入细致地介绍了科技名词规范工作及主要成果,使学员在提高编辑专业技能的同时,对科技名词规范工作的重要性有  相似文献   

10.
<正>社科名词审定工作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遵照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普遍原则、借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名词审定工作经验的同时,兼顾社科特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全国社会科学界相关领域专家创造性地开展社科名词审定工作,相继成立了语言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图书馆﹒文献学、中国近代史、考古学、政治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自然辩证  相似文献   

11.
贺信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欣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科学技术部表示热烈祝贺。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对科技知识的传播、国内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委员和广大专家、学者以及名词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科学民主、务实求真的作风,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科技名词统一和规范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科技名词规范事业持续性发展。谨此衷心祝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术语在线(termonline.cn)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精心打造,定位为术语知识服务平台。以建立规范术语"数据中心""应用中心"和"服务中心"为目标,促进科技交流,支撑科技发展。平台聚合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权威发布的审定公布名词数据库、海峡两岸名词数据库和审定预公布数据库累计45万余条规范术语。覆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的100余个学科。提供术语检索、术语分享、术语收藏、术语纠错、术语推荐、术语征集等功能,欢迎访问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术语》2007,9(5):1-F0002
第三届电力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07年9月3日,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陆延昌在电力名词审定会上讲话 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左)宣读法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 法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2007年9月25日,北京) 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左一)与国外术语学家怀特教授(左二)、莫尔比教授(右二)合影 全国科技名词委派员参加ISO/TC 37年会(2007年8月11-17日,美国)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07年10月30日,北京)会间交流(右为社科院副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武寅,左为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2007年11月9日,开封)经济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2007年11月3日,北京)  相似文献   

15.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是负责审定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从2002年的语言学名词审定工作开始,至今已陆续开展了十多种社会科学类名词(以下简称社科名词)的审定工作,为社科名词审定工作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告     
<正>从即日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域名正式变更为www.cnctst.cn,并全新升级改版。与此同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微信公众服务号(微信搜索"cnctst"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二维码见下图)正式对外免费提供规范名词自助查询服务。特此公告。  相似文献   

17.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3月31日召开了2004年度第一次常委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于永湛、江蓝生、章综、汪继祥、潘书祥、马燕合、周文能、朱未彤、刘新民、王铁琨、焦刚、李慧政、康凯、肖党荣、郭志明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副主任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3年工作情况和2004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关于2003年工作情况: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根据常委会通过的工作计划,在以路甬祥主任为首的名词委常委会以及中科院、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部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了常委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已初步完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的建设,为更好地宣传全国科技名词委、推广规范科技名词、利用网络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奠定了基础。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共开展了20多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出版工作。其中航天科技、免疫学(定义本)、遗传学(定义本)、生态学(定义本)、中医药学(定义本)、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等6个学科完成了审定任务;公布出版了两册机械工程名词(定义本,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仪器仪表)及航空科技名词(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名词、土木工程名词、两岸药学名词、两岸船舶工程名词等7种书。2003年,有近20个学科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其中包括海洋学名词(定义版)、地理学名词(定义版)、医学名词(放射肿瘤学等)、力学名词(定义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名词(定义版)、细胞生物学(定义版)、航天名词(定义版)、机械名词(定义版,工程机械等)、语言学名词(定义版)、资源科学名词(定义版)、管理科学名词(定义版)等。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新组建了通信科技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取得了较快的工作进展。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继续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努力为促进“两岸三通”、实现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其中,信息科技、测绘、动物、药品名称、船舶、地理信息系统、天文学、化学工程等学科都开展了积极的活动。例如,2003年9月底,两岸动物学家在北京召开了名词对照研讨会,确定了学科框架和主要对照名词;12月,两岸测绘专家在台湾召开了名词工作研讨会,会议通过了《两岸测绘学名词对照本》二审稿;同时,大陆代表团还同台湾地理信息系统专家讨论了《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对照本》,以完成该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2004年3月,电子学、计算机、通信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台湾召开第二届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研讨会,完成了这些学科的名词对照任务,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及目标。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开展了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和术语学研究活动,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工作机构开展了较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名词委两次组织参加国际会议,完成了中奥科技合作项目;多次参加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参加了2003年国家辞书评奖工作;积极开展了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活动。《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适时地调整栏目结构和内容,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进一步贴近读者和关注社会热点。2003年按期出版4期刊物,共刊登各类文章90篇。其中,SARS定名讨论,“证”、“症”、“征”在医学界应用辨析的讨论,“数字用户线”等一批文章影响较大,使刊物更好地发挥了宣传名词工作、总结审定经验、积累研究成果的作用。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组织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用词用语进行讨论,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全国科技名词委同中华医学会一道组织专家研讨SARS的正确定名问题,并向卫生部做了专门报告;此外,还组织专家学者专项研讨了“碳”和“炭”二字的用法区分和“太空”、“空间”、“航天”、“宇航”、“航宇”等热点词应用领域和范围。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投入一定的经费和人力,初步建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网站的建成,搭建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以及专家联系的平台,还提供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与社会联系的渠道,为开放名词审定工作创造了条件。目前,网站不仅包括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库和检索查询系统、全国科技名词委机构发展沿革等内容,还提供网上名词书、刊的订阅栏,提供对名词查询检索的反馈意见表等,以实现与社会互动。关于2004年工作计划要点:1.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2004年继续进行名词审定和增补定义工作的有海洋学、地理学、力学、医学(8~11)、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机械工程、语言学、资源科学、化学、管理科学、中医药学、化学命名原则等学科,其中将完成5~6个学科的审定任务,并出版4~5种学科名词。2004年将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科领域,组建新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开展一些调研工作,做好名词审定工作的中长期规划。2.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继续做好信息科技、测绘、动物、药品名称、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天文、机械、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化工等10个学科名词对照工作。并争取在更多学科领域开展两岸名词对照工作,为减少和消除两岸语言障碍、促进两岸科技文化交流与实现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3.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建设向社会开放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通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并根据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进度和社会需求,及时修订、补充、调整网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名词委要积极探索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与社会实现互动方面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4.继续开展好国内外术语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活动开展术语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广应用已公布的规范科技名词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一项长期任务。2004年拟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1)名词委计划重点总结审定工作经验,召开有各领域专家共同参加的研讨会,探讨审定工作新形式、新方法。(2)加强与国内外术语学界、辞书界,以及相关机构、团体的交流与合作。(3)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发布试用科技新词。(4)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校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的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5.办好刊物2004年刊物从小16开改版为大16开本。期刊编辑部将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做到保持特色、积极创新、扩大效果。6.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为配合西部开发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用语的发展,全国科技名词委将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常委会在听取了工作汇报之后,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审议。路甬祥主任在讲话中着重指出,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语言本身是一个交流工具,而科技术语则是科技发展的途径和延伸、推广,如果名词术语不统一,就会影响交流,有时还会发生误解,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影响科学研究,影响国内和国际的交流合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名词术语工作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期。在新的一年以及今后10到20年之间,我们做好名词术语工作的任务变得更加重大,更有意义,更加迫切,因此,我们要探索名词术语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在名词术语工作中,也要强调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名词工作应当优先考虑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方面影响最大的名词术语,强调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要按照求真务实的精神,循序前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有所侧重,开拓创新、继续前进。各位副主任和代表就名词审定及各项相关工作相继发表了重要意见。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2003年的各项工作,原则通过了2004年工作计划。会议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的历史新时期,这对名词审定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工作,蓬蓬勃勃创新,以2004年工作的优异成绩,向即将来临的名词委成立2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对教育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规范作用,同时也指出审定工作的难度很大,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吴启迪副部长发表讲话指出,由于教育学是一门非常大的综合性学科,因而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异常艰巨、繁重,离不开广大教育学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科研的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才磊)  相似文献   

19.
<正>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自此,我国科学技术名词事业蓬勃兴起,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统一的科技名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它的任务是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组织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应用推广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本刊讯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