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高技术产业》杂志1989年9~10月号报道,在美国,高技术的应用已进入畜牧养殖业,爱达荷州楠柏地区一位叫吉姆·斯图尔的牛奶场主用一台带计算机的喂料机和一台装备计算机的计量系统管理着500头奶牛。计算机计量系统和安在奶牛耳朵上的电子识别耳签连接,这样,电子识别耳签就为计算机源源不断提供各头奶牛的信息,饲养人员坐在计算机旁,只须按动电钮,就能知道每头牛每次挤奶的奶量和一天三次挤奶的总奶量及牛奶的流速,每次挤奶的时间,还知道挤奶人是谁。如果任何一头奶牛产奶量减少,计算机就会发出信号,告诉饲养人员是奶牛得病该请兽医呢?还是该和市场联系,卖掉它为制作牛肉馅饼提供原料。这种管理奶牛的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通过安在牛耳上的电子识别耳签储存每头奶牛完整的资料数据。根据这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黑曲霉和米曲霉组合发酵豆粕、棉粕和菜粕等农副产品生产发酵蛋白饲料. 在四川、陕西、新疆三省(区)6个规范化奶牛场, 共选择339头的中后期泌乳奶牛, 进行对比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1)降低原奶中体细胞达88~175万个/ml, 说明该发酵蛋白饲料对提高奶牛抗病力、防治乳房炎具有显著效果;(2)提高产奶量, 试验组奶牛比照组平均多产奶1.08kg/头/天;(3)对乳蛋白、乳脂肪、乳蛋白和乳中固体物有均提高趋势, 但多数差异不显著;(4)饲料成本降低, 经济效益提高, 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每头每天多收益6.50元.  相似文献   

3.
奶牛全混合(TMR)日粮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全混合(TM R)日粮是指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营养日粮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和各类特殊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通过特定的设备和饲料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奶牛饲料科学配制,不同季节的饲养技术和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奶牛养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集成管理繁琐、饲料搭配不合理、自动化饲养水平低等缺点,通过研究奶牛配方管理领域的业务背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了奶牛营养配方系统.在该系统中,使用了原型法的通用原理,根据奶牛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要,结合牧场环境状况,以节约成本为重要的生产指标,提出了奶牛营养配方的优化策略,逐步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该系统的实例分析,也进一步证明文中所设计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奶牛的传统饲养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对TMR饲养技术的优缺点和饲养要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期对探索适应我国奶牛的饲料混合、饲喂方法、设备建造以及牛场的建设等问题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择胎次、泌乳期、产奶量、体重等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头。试验组日粮中添加磷酸脲每头每日100g,对照组不添加,其它成分和饲养管理完全一致。试验期为45d。结果表明,饲喂磷酸脲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增重,效果明显。试验组每头奶牛日均产奶量高于对照组1.15kg,增加5.92%,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奶牛平均体重试验结束时比开始时增加19.70kg,平均日增重0.437kg,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我场担负着镇巴县城区居民及机关、学校等鲜奶供应任务,饲养有泌乳奶牛12头。2000年以前奶牛年头均产奶量一直徘徊在9000公斤左右。2003年,我们采取了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技术措施,把先进适用技术,综合配套地应用于奶牛饲养生产。到2004年奶牛头均产奶量达11250公斤,平均每头比以前增加了2250公斤,增长25%。全场12头成年泌乳牛已有8头年头均产奶达10500-11000公斤,年总产奶量由以前10.8万公斤增加到21.88万公斤,增长率达110%,年头均纯利增长2112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场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业存在以小规模散户养殖为主,养殖观念落后,单产量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占我国总体奶牛数量的比重仍很小,饲料搭配不合理,奶产量低,乳制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RFID的智能奶牛养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参与,节省人力成本;通过对奶牛个体监测和实施按需饲养来节省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发生的病理变化,蹄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圈舍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保健措施,病原菌、病毒的感染及消化、生殖系统等疾病的继发等密不可分,故而,平时可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预防奶牛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外文名缩写为PSB)属于红螺菌目,是一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并不产氧的特殊类细菌总称。这类细菌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糖类、B族维生素和辅酶Q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其它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它具有四大主要功能:净化水质,保持溶氧量;促进动植物生长发育,提高动植物的规格品质,增强动植物的抗病能力;节约料本,提高饲料、肥料的利用率;改善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水产、环境等领域。 上海市东风农场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和应用试验证明,用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喂养畜禽,可使奶牛每头平均提高产奶率10.6%,生猪每头平均增重  相似文献   

12.
生物活性饲料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风  程广凤 《青海大学学报》2005,23(3):67-68,71
在约克夏×青海八眉杂一代仔猪日粮中,用3%的生物活性饲料等量替代豆粕,经过3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腹泻率降低了13 05%,两组差异显著(P<0 05),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头日增重38 66g;提高15 61%(P<0 05)。  相似文献   

13.
日本约于1875年首次引进奶牛进行饲养。当初奶牛饲养业的发展趋势是在各大城市中经营的所谓专门性牛奶生产,而非农业奶牛场的方式。与此同时,在日本若干农业区带多数农民已开始经营奶牛饲养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时,日本奶牛市场由于急剧发展而首次奠定了事业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4.
奶牛行为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奶牛养殖业中的奶牛行为进行监测,研究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奶牛发情与健康监测系统的模型架构及其相关技术,介绍了奶牛行为监测仪、无线读写控制器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等模块的功能设计及实现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辅助饲养管理员对奶牛发情和健康状况做出及时有效地处理。  相似文献   

15.
兰炼奶牛场泌乳母牛日粮配方验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草料是发展奶牛业的物质基础,科学地配合饲料对提高奶牛生产起主要作用,国外已采用科学饲料配方养奶牛,国内许多单位也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6.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冬季奶牛饲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饲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冬季奶牛饲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饲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奶牛良种选购、奶牛产奶期饲养管理、干乳期饲养管理、平时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对奶牛采取高产高效技术进行养殖,从而提高养殖效率的观点。并对奶牛养殖高效高产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当前,乌兰察布市奶牛养殖户饲养奶牛经济效益正处在相对底谷期。但事实证明,乌兰察布市养殖奶牛仍不失为农民尽快致富的一大主导产业,也是一项朝阳产业。那么,如何通过挖掘饲养奶牛户内在潜能,提质增效,使饲养的奶牛多产奶、产好奶,提高奶牛饲养户的经济效益呢?这需要从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谈起。  相似文献   

20.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冬季奶牛饲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饲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