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胃癌小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胃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采用在615近交系小鼠皮下注射MFC胃癌细胞建立胃癌小鼠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小鼠(n=20)及正常小鼠(n=20)脾脏CD4+CD25+Treg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显示,胃癌实验组小鼠脾CD3+T(42.87±4.33)%和CD8+T(36.55±3.15)%细胞较正常组升高(P0.01);CD4+T(55.02±2.64)%细胞及CD4+T/CD8+T(1.48±0.13)细胞比值较正常组降低(P0.01);胃癌实验组小鼠脾CD4+CD25+Treg(2.14±0.91)%细胞较正常组升高(P0.01)。由此可知,胃癌小鼠脾Treg细胞水平升高,CD4+T降低,CD3+T、CD8+T升高,CD4+T/CD8+T比值降低,可能在胃癌细胞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负责维持机体免疫稳态、调节免疫耐受。Treg细胞通过调控机体对外来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水平,在抗自身免疫及抗肿瘤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Treg细胞功能的分子机理,通过FOXP3+Treg细胞体外扩增或对其进行修饰改造,可以使其在不同组织及炎症微环境下特异性促进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减少副作用,这一现象会为免疫细胞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将4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6只),有氧游泳运动组(16只)和力竭游泳运动组(16只).在小鼠分别进行6周有氧和力竭游泳运动后,肌肉注射DNA疫苗3次,每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14d,处死小鼠,收集血液和脾细胞,检测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的作用机理,小鼠运动6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脾细胞分析CD4+CD25+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及其抑制功能和IL-2的变化.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比,有氧运动增强了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CTL);与之相反,力竭运动抑制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和CTL反应.但两种不同强度的游泳运动都不影响血清中抗体的产生.机理研究发现,力竭运动增加Treg细胞的数量及抑制功能,而有氧运动并不影响Treg的数量和功能,但增加脾细胞IL-2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1)有氧和力竭运动不影响DNA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2)有氧运动可能通过增加脾细胞中IL-2的产生而增强DNA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3)力竭游泳运动可能通过改变Treg的数量及其抑制功能而削弱DNA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NLG919及联合化疗药伊立替康的抗肿瘤作用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实验以IDO抑制剂NLG919为基础,采用小鼠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NLG919与化疗药物伊立替康联用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制.研究结果表明,NLG919与伊立替康联用时未增加其动物体重降低作用; NLG919可显著增强伊立替康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有关,包括提高CD3+CD4+、CD3+CD8+效应T细胞比例和增强细胞因子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的分泌.基于IDO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作为一种提高抗肿瘤效应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多参数流式检测胸腺细胞选择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TOX)在PD-1、Tim-3和CD244耗竭性T细胞中的免疫表型法,以及其在1例罕见CD4-CD56+表型的血液恶性肿瘤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收集1例BPDCN患者骨髓(BM)和外周血(PB),2例非肿瘤手术患者和1...  相似文献   

6.
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反应体系,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受到免疫系统的精确凋控。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研究(免疫调节)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免疫器官微环境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免疫应答的主体是免疫细胞,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没有研究者从"免疫微环境/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免疫调控。此外,对于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完成抗原提呈功能以及激活  相似文献   

7.
对宿主利用体内各种细胞与结核分支杆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机体抵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机制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有巨噬细胞和γδT细胞,另外,树突状细胞在引发T细胞免疫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结核分支杆菌是胞内寄生菌,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主要包括CD4+T细胞免疫和CD8+T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8.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免疫逃脱机制避免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在正常人体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一种存在于免疫细胞内可以催化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通路代谢的酶,肿瘤的发生发展引发的炎症会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持续高表达IDO,使肿瘤微环境中的色氨酸持续消耗,抑制对色氨酸敏感的T细胞的功能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组织局部的免疫活性,最终导致癌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抑制IDO的活性及其表达可以有效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因此,IDO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目前针对IDO的抑制剂已经有Epacadostat、Indoximod、GDC-0919和BMS-986205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有望作为肿瘤分子免疫治疗药物上市用于癌症的治疗,同时,新型IDO抑制剂PF-06840003和RG70099等也在不断地被研发出来.现就IDO对于肿瘤免疫的调节机制以及开发IDO抑制剂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微环境形成及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 CXCR6正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 CXCL16/CXCR6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在多数肿瘤中可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但在有些肿瘤中却作用相反。此外,CXCL16/CXCR6还可通过诱导CD4+/CD8+T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明确 CXCL16/CXCR6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抗肿瘤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Activin A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中.CD8+T细胞是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免疫细胞类型.以H22细胞移植瘤模型旨在探讨Activin A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和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在分离出的CD8+T细胞上发现Activin A受体及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Activin A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系的凋亡及增殖无显著影响.H22荷瘤鼠的体内研究发现低浓度Activin A抑制肿瘤生长,高浓度Activin A促进肿瘤生长.在Activin A对肿瘤CD8+T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大剂量Activin A处理的肿瘤中CD8+T细胞含量减少,小剂量Activin A处理组中CD8+T细胞含量则增加.以上数据表明,不同剂量的Activin A可能通过调控CD8+T细胞的浸润对肿瘤的生长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观察雷公藤多甙(TP)联合舒利迭(SERETIDE)与单纯吸入舒利迭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变化.选取西京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已确诊为哮喘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乙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联合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同时测定哮喘患者肺功能并填写ACQ评分表.结果甲乙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4CD+25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45±0.56,1.44±0.58(P>0.05)无显著性差异.甲乙两种方法治疗4周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5.35±0.54,6.97±0.87 (P<0.05);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8.8±13.8,103.6±16.8(P<0.05),ACQ评分表平均得分0.81±0.5,0.28±0.3(P<0.05).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百分率与FEV1呈显著正相关(r=0.598 2,P<0.01).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治疗哮喘的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吸入舒利迭.  相似文献   

12.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机体保持自身免疫耐受,达到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Treg细胞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种免疫紊乱相关性疾病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对Treg细胞的研究比较广泛,但其在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的发病机制中作用尚不清楚.现有人体和动物研究表明BD活动期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功能因子增高,但仍存在争议,另外Treg作用于BD的靶点亦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探讨树突状细胞在大鼠再生肝中分布及数量变化,为深入研究其在肝再生进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制作大鼠2/3肝切除模型(PH),用两步灌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ox62免疫磁珠分离相结合方法分离树突状细胞(DC),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性、定位CD86和CD103在再生肝(RL)、分散的肝脏细胞及分离的树突状细胞中分布,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定量树突状细胞的CD86和CD103,用RT-PCR定量分离的树突状细胞CD86和CD103的mRNA.结果表明,0 h再生肝树突状细胞分布于肝血窦、中央静脉、胆管周围,12 h在远离中央静脉和胆管的部位出现,24 h呈弥散状分布,168 h分布与对照相同;从肝切除后0、2、6、12、24、30、36、72、120、168 h等10个时间点的大鼠再生肝中收获的树突状细胞平均数分别为每只大鼠1.55、1.59、1.87、2.46、1.49、2.73、3.87、6 04、6 52、8 40 百万个,CD86和CD103阳性细胞数目、细胞活性均在95%以上.上述结果说明在肝再生进程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由肝血窦、中央静脉、胆管周围逐渐向全肝弥散,24 h弥散达到高峰,之后回落,至168 h分布与对照相同,但其数量随肝再生进程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mRNA水平上研究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对小鼠脾脏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spleenCD11c-positive dendritic cells,SDCs)合成的细胞因子IL-6,IL-10,IL-12和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纯化小鼠CD11c阳性SDCs,用不同浓度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小RNA技术对肿瘤细胞系Mosec中STAT4蛋白的表达进行干预,结合用干预后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与脾细胞共培养后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被引导情况.得到了抑制肿瘤细胞STAT4后,引导出增高比例的CD4 CD25 Treg细胞的结果.进一步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2和IL-10 mRNA的表达,发现肿瘤细胞STAT4蛋白表达被抑制后,IL-10分泌明显增加,而TGF-β2没有明显改变.这一结果暗示着肿瘤细胞是通过STAT4的激活来下调IL-10的表达和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来削弱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进而增强机体对肿瘤免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Foxp3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高、中分化组为63.64%,低分化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相关,Foxp3蛋白表达在Ⅲ~+Ⅳ期阳性率为88.24%,在Ⅰ~+Ⅱ期表达的阳性率为60%(P0.05).Foxp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大量浸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抗肿瘤免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灵芝抑制肿瘤的可能机制,分别采用灵芝三萜、多糖及三萜多糖配伍对H22荷瘤小鼠模型进行干预,检测瘤体重量、体积,流式细胞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趋化因子CCL22、受体CCR4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IHC法检测FOXP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0、TGF-β1、IL-2含量.结果显示,灵芝能抑制H22肿瘤生长,配伍组抑瘤率(47.8%)明显高于三萜组(21.4%)和多糖组(30.8%);灵芝能降低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比例,配伍组比例(1.93%)明显低于三萜组(3.04%)和多糖组(2.18%);灵芝能显著降低相关mRNA的表达、FOXP3和IL-10、TGF-β1水平,增加IL-2水平.因此,灵芝可通过减少Treg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同时增加IL-2水平来促进抗肿瘤免疫,且三萜和多糖合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研究BALB/c突变无毛小鼠突变基因的免疫功能。方法 选择杂交F2 代二周龄和二月龄小鼠及突变无毛二周龄小鼠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免疫 (T细胞 -CD3+ 、T细胞亚群 -CD4 + 、CD8+ )和体液免疫 (B细胞 -CD19+ )进行检测 :并且采用ELISA方法对IgG抗体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 二周龄突变稀毛小鼠的CD19+ 、CD4 + /CD8+ 雄性高于雌性 ,而CD8+ 雌性高于雄性 ;F2 代稀毛小鼠的CD4 + /CD8+ 雄性高于雌性 ;突变无毛小鼠的CD19+ 、IgG雄性高于雌性。二月龄F2 代稀毛小鼠的CD8+ 雌性高于雄性 ,F2 代无毛小鼠的CD4 + 雌性高于雄性。二周龄和二月龄F2 代无毛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指标均低于稀毛小鼠 ,而体液免疫高于稀毛小鼠。结论突变无毛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低于稀毛小鼠 ,表明突变小鼠的免疫功能降低。进一步证明了该突变基因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为该小鼠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CD4+CD25+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T细胞,又称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肿瘤发生中Tregs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而正常生理来源的Tregs回输后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是未知的.为探讨正常生理状态下Tregs的免疫调节作用,利用小鼠肺癌模型和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规范化测定H22实体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指标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左侧腋窝皮下,第2天随机分成4组:荷瘤小鼠+环磷酰胺组、荷瘤小鼠组、正常小鼠+环磷酰胺组、正常小鼠组。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成瘤情况、体质量、摄食量、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免疫脏器质量、血常规值、血生化值、细胞因子、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及组织病理。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H22荷瘤小鼠平均摄食量降低,RBC、HGB、HCT显著性降低(P<0.01),WBC、PLT、RDW显著性升高(P<0.01),GOT、GPT显著性升高(P<0.01),CD4-CD8-显著性降低(P<0.01)。荷瘤小鼠给予环磷酰胺后平均摄食量降低,D9-D14体质量显著性降低(P<0.05),D5-D14肿瘤体积显著性降低(P<0.01),肿瘤质量、脾质量、胸腺质量显著性降低(P<0.01),WBC、MCV显著降低(P<0.01),HGB、MCH、MCHC、PLT显著增加(P<0.05),GOT、GPT显著降低(P<0.01),IL-2显著降低(P<0.01),IFN-γ显著增加(P<0.01),CD4+CD8-(%)、CD4+CD8+(%)、CD4-CD8+(%)、CD3+(%)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1),CD4-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1),脾淋巴细胞转化吸光度差值显著降低(P<0.05),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面测定了H22肝癌实体瘤小鼠的血液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为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筛选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