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项目名称 耐磨抗冲击氧化铝精细 陶瓷制品 完成单位 国家建材局山东工业陶 瓷研究设计院、淄博中 博陶瓷技术公司 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联 系 人 谢建林 电 话(0533)3182675 内容梗概 在煤炭、矿山、热电、水泥等工业领域中,用于输煤、输粉、输油等的内衬材料因受到长期冲刷,物料漏泄事故不断(例如:碎煤机前选用的16mm钢板,一般仅半年左右即被磨穿),不但增加维修费用,而且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采用耐磨抗冲击氧化铝精细陶瓷作衬里,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但适用于封闭式输粉、输渣  相似文献   

2.
我国向来都有"陶瓷之邦"的美誉,而且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竟然是同一个词,可以说我们整个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与陶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起陶瓷,人们首先想到日常生活中的陶瓷杯,罐,各种瓷器等。然而,在科技腾飞的今天,随着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种类的新材料正在不断涌现,激光、光通信、宇航、信息等领域科技发展的需求,促进了陶瓷新材料的强劲发展。70年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出现使人们对陶瓷这一古老材料有了全新的认识;80年代陶瓷发动机计划,更进一步使陶瓷强度、韧性、耐热、耐磨、耐腐蚀性能提高到以前人们所想象不到的水平。20多年努力,虽然陶瓷发动机计划并未如预想的那样成功,但它对陶瓷材料及其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作用是不能抹煞的。使古老陶瓷更新面貌,成为一个全新的"陶瓷新材料"的,是精细陶瓷理论与实践。精细陶瓷(Fine Ceramics),又称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高性能陶(High-performance Ceramics)、高技术陶瓷(High Technology Ceramics)。具有优良的力学、热学、电性、磁性、光性、声等各种特性和功能,现在正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基础材料之一。精细陶瓷是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科学、能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超导技术、海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大量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促使人们研制精细陶瓷,并在超硬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电子陶瓷、磁性陶瓷、光学陶瓷、超导陶瓷和生物陶瓷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更多、更广阔的新资源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去应用。  相似文献   

3.
陶瓷是将泥与火完美融合的艺术,从陶瓷发展的历史来看,陶瓷艺术的奥秘既深藏在历代传承的手工制作模式中,更神奇地深藏在拉坯、配料、成形、装饰到烧制的个人经验之中。由最初原始陶器的产生到彩陶、彩绘陶,再到后来陶与瓷的传承与发展,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陶瓷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当代的艺术、文化、经济、政治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陶瓷的烧结过程、结晶构造等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陶瓷产品的制造工艺和产品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人们发现氧化铝陶瓷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电阻大、耐磨、耐腐蚀、弹道性能高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成为先进材料科学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产品。氧化铝陶瓷产品的制造与性能也给材料学带来了新的课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截齿是采煤机工作时的重要零部件,它不但要有高的耐磨性,而且要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截齿是将铬系耐磨合金与抗冲击性能好的低合金钢利用镶铸工艺一次浇铸成型,两金属复合界面在高温液态金属作用下形成冶金结合层,铬系耐磨合金与低合金钢组成的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截齿在工作时两金属不分离,从而提高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截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由萍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邱建丁教授牵头申报的"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获批为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建项目。实验室主要围绕化工陶瓷、耐磨陶瓷、电瓷、环保节能陶瓷和纳米陶瓷等领域实施组成设计、制备工艺、微结构表征、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7.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1):I0006-I0007
周遇贯,于1962年1月出生在瓷都景德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制瓷技艺,经过三十余载的不断学习,对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淀,其作品做工精细、色泽清新淡雅,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深受许多陶瓷收藏家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收藏。  相似文献   

8.
陶瓷材料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现在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最近的将来,陶瓷材料有可能得到迅速发展。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它包括陶瓷、玻璃、砖瓦、研磨材料、水泥等。二次大战后,随着电子工业的兴起,铁氧体、钛酸钡、压电锆、钛酸盐、氧化铝等新陶瓷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 ,研究了玻璃相物质、有机成孔剂等对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孔径、透水率及硬度的影响 ,制得了具有较高孔隙率 (4 4%~ 6 0 % ) ,一定孔径分布及强度的多孔氧化铝陶瓷。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给科学院下达提高景德镇瓷器质量的任务,原本是研究玻璃和新材料的李家治先生被调去从事陶瓷研究,从此开始其陶瓷研究之路.在李家治先生带领下,这个研究团队成为世界上唯一对从陶到瓷的技术发展过程"做了详细研究的团队,并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古陶瓷物理化学基础数据库",还建了闻名遐迩的科窑作坊",在世界上成为研究中国陶瓷的圣地.  相似文献   

11.
以磷酸二氢铝黏结剂与陶瓷骨料(氧化铝,硅酸锆,氧化锆)结合,制备出高温抗氧化耐磨损的金属基陶瓷涂层.对影响涂层耐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最优的耐磨金属基陶瓷涂层工艺:硅酸锆微粉和骨料添加量分别为陶瓷涂层总质量的21%和35%,无机黏结剂中Al/P比在1.3∶3~1.4∶3之间,骨料粒度中粗颗粒所占质量比为40%.对最佳工艺下的金属基陶瓷涂层进行抗氧化性能研究,涂覆金属基陶瓷涂层的金属的氧化增量比未涂覆的金属的氧化增量降低74%,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鉴于目前瓷石等陶瓷原料术语在概念和使用上的混乱状况,本文首先从古陶瓷学研究入手,得出了瓷石等名词术语和“陶”、“瓷”二字一样,都源于我国先于外国;进而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标准《命名原则》,给出了瓷石瓷土、陶石、陶土的定义,并论证了它们的基本特征;这样定义既统一了认识,又保持了传统的名词概念的连续性,为陶瓷原料的分类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青花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是陶瓷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之一,一直被誉为国瓷。她清丽、隽逸,千百年来不断地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采,处处给观者美的享受与启迪。本文阐述了青花瓷的文化特征和意蕴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邸伟  李玉静  高峰 《科技资讯》2010,(31):75-75
本文分析了在氧化铝灼减分析中,在满足冶金级氧化铝产品分析要求条件下,用瓷坩埚替代铂坩埚,按照国标GB/T 6609.2—2004氧化铝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方法。经验证,采用瓷坩埚替代铂坩埚可以在氧化铝灼减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对《景德镇陶录》之成书缘起,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此书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景德镇陶瓷史专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研究镇瓷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官民瓷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用于制备高技术陶瓷的新型烧结技术——微波烧结。通过微波烧结腔合理设计,保温结构布置与负载阻抗匹配,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四方相多晶氧化锆(TZP)和氮化硅(Si_3N_4)陶瓷实现了快速烧结,并达到较高致密度。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方法相比,微波烧结不但可显著缩短烧结时间,并可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陶瓷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7.
纳米α-Al2O3粉添加对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氧化铝陶瓷脆性大、均匀性差等问题,我们在微米氧化铝粉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αAl2O3粉,研究纳米-αAl2O3粉的添加和成型压力对微米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粉料挤压成型过程中,纳米-αAl2O3粉可填充到微米氧化铝粉体的孔隙之中,减小了孔隙尺寸;成型压力提高,可减少气孔数量,从而提高了陶瓷素坯的密度,改善了氧化铝陶瓷烧结后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一种珠光体型白口铸铁-稀土低碳白口铸铁作为电厂磨煤机磨球材料的可行性、 讨论了它的成分与配料、熔炼控制与变质处理、铸型工艺与铸件冷却等问题。耐磨试验与工业应 用试验表明:稀土低碳白口铸铁磨球使用情况良好,在软磨料磨损条件下是优良的抗冲击磨损材料。  相似文献   

19.
现代工业对制作精密技术陶瓷用的氧气化铝要求晶粒度愈来愈细,用一般的方法难以达到这种要求。本发明制造低钠超细α型氧化铝的方法是以一般工业氧化铝或氢氧化铝为原料,添加0.03~0.4%的氟化物,不加或再添加少量的硼化物或氯化物,在1200~1500℃焙烧制成α型氧化铝,晶粒度在1微米左  相似文献   

20.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程烙上陶文化印记为视点,从注重陶瓷知识的传承、提高学生对陶文化的认知能力,加强陶文化行为模式的训练、提升学生对陶文化的认同感,重视陶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培育、促使学生养成优秀的意志、品格素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深受陶文化熏陶,最后以实证分析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陶瓷文化沐浴下孕育和催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