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算出了3d9离子在立方对称下的能级计算公式,并用此公式计算出了Bis(L-asparaginato)zinc(Ⅱ)晶体掺Cu2 从基态2A1(ε)到激发态2A1(θ),2B1(ζ),2B2(η),2B3(ξ)的能级,它们分别为10938cm-1,14288cm-1,19184cm-1,37397cm-1,计算结果跟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2.
配位化学已成为无机化学研究中一个主要方向,多核配合物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大学开设的基础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涉及多核配合物的制备实验还比较少.本文根据无机化学专业的特点设计了多核配合物(NH4)4[Cr2(OH)2(C2O4)4]·6H2O的制备实验.本实验可为大学化学实验增加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图的r(2)点染色的概念,研究了扇Fn、轮Wn、完全图Kn的r(2)点染色问题,并得到了它们的r(2)点色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Nikulski等人合成的Ni(puH)2(ClO4)2·3H2O配合物,我们利用配位场的方法进行了理论计算,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为C2v,得出了各吸收谱的理论归属与相应的晶体场参数,在C2v对称下,求得了该络合物的磁矩(μeff=3.04)与实验测定一致(误差为3.4%),从而说明了,我们确定的该配合物的空间对称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造su(1,1|2)×su(1,1|2)李超代数的基础表示。方法构造8×8的矩阵,利用su(1,1|2)李超代数的γ矩阵和电荷共轭矩阵C,C′分别给出su(1,1 |2)和su(1,1|2)的基础表示,然后将二者的生成元的表示做一定的组合,构造出su(1,1|2)×su(1,1|2)李超代数的基础表示。结果正确地构造出了su(1,1|2)×su(1,1|2)李超代数的基础表示,证明了该李超代数是自洽的。结论对AdS_3×S~3背景中Green-Schwarz IIB超弦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配体 2 -苯基 ( 5 -氟 )咪唑 [f]邻菲咯啉 (简称PIP(Ⅴ ) ) ,并合成配合物Ru(bpy) 2 PIP(Ⅴ ) ,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 ,观察到 5 89nm( λex =4 71nm)处产生很强的荧光峰 ,优化了分析DNA的最佳条件 ,该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对合成样品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L)与CoCl3.6H2O反应,合成得到双核Co(Ⅲ)配合物:[Co2OL2]Cl2(ClO4)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的分子由一个四价阳离子单元[Co2OL2]4 和两个氯离子及两个高氯酸根离子组成.两个Co(Ⅲ)离子分别与二乙烯三胺单元的三个氮原子配位,并通过两个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的两个羟基和另一个氧原子桥联.两个Co(Ⅲ)离子之间的距离为2.527(1),六个Co-N键的键长在1.896(6)到1.944(6)之间,六个Co-O键的键长在1.901(5)到1.939(4)之间.两个Co(Ⅲ)离子分别与三个氮原子以及三个桥联的氧原子的配位环境构成一个扭曲的八面体构型,N1、N2、Co1、O1、O2平面与O1、O2、Co2、N4、N6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3.1(2)°.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Zn_(0.5)Cd_(0.5)S的光解水制氢活性,采用沉淀法,原位合成了Cu_2(OH)_2CO_3-Zn_(0.5)Cd_(0.5)S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固体紫外漫反射和气相色谱等测试方法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以及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了Cu_2(OH)_2CO_3的含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为助催化剂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Cu_2(OH)_2CO_3中的Cu2+可以被Zn_(0.5)Cd_(0.5)S迁移出来的电子还原成Cu+/Cu0,从而加速Zn_(0.5)Cd_(0.5)S的产氢速率.当Cu_2(OH)_2CO_3与Zn_(0.5)Cd_(0.5)S的摩尔比为0.25%时,光催化产氢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矩阵分块逐次降阶的方法 ,给出了计算 (2 k1 ,2 k2 )型二重 (r1 ,r2 ) -循环矩阵全部特征值的快速算法 ,证明了其乘除的计算量为 (k1 +k2 ) 2 k1 + k2 - 1 ,加减的计算量为 (k1 +k2 ) 2 k1 + k2 .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图的r(2)点染色的概念,研究了并图Pm∨Pn的r(2)点染色问题,并得到了它们的r(2)点色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的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各负荷因素对(V)o2max的影响,揭示(V)o2max增量规律,掌握改善(V)o2max的训练方法和运动处方,为发展耐力素质和科学健身提供研究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标题化合物C14 H15O4N(3)是由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 (1) 与氰乙酸乙酯 (2 ) 在KF/蒙脱土催化下以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作溶剂反应而得 .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 ,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n ,a =1.310 1(3) ,b =0 .80 32 (2 ) ,c =1.385 4 (2 )nm ,β =114 .2 1(1)° ,Mr=2 6 1.2 7,V =1.32 96 (5 )nm3 ,Dc=1.30 5 g/cm3 ,Z =4 ,μ(MoKα) =0 .0 96mm-1,F(0 0 0 ) =5 5 2 .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 ,使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 ,最后的偏离因子R =0 .0 398,RW =0 .0 816 .单晶X衍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为 (E)式异构体产物 ,说明该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CH3)2S2和Cl2在水中的反应机理,得到了总速率方程为d[HCl]/dt=k[Cl2][(CH3)2S2],在15 ℃和常压下测定了反应体系电导率κ随时间t的变化,得到反应开始瞬间和反应达到稳定态时的κ=f(t)的图形,均与此反应机理得到的结论相一致,用此反应机理能很好地解释反应中颜色变化、产热速率等现象和也可用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差热分析法(DTA)结合热重法(TG)测定Ni(Py)4(SCN)2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通过实验测定,该配合物在130 ℃以下稳定,133 ℃左右开始分解,133~187 ℃先失去四分子吡啶,分解成灰绿色的Ni(SCN)2和吡啶,212~272 ℃再次分解生成棕黄色的Ni(CN)2及单质S,345~415 ℃最后分解得到黑色有光泽的单质Ni.  相似文献   

15.
比较系统的总结了AT,S(2)的各种表示,与此同时,给出AT,S(2)的三个新的表达式,AT,S(2)=[E1GA E2]-1[E10]G或AT,S(2)=G(F1 0)-1(AGF1 F2)以及AT,S(2)=-1/β0((GA)s-1+βs-1(GA)s-2+…+β2(GA)+β1In)G=-1/β0G((AG)s-1+βs-1(AG)s-2+…+β2(AG)+β1In)利用前两种表达式,我们给出AT,S(2)逆的Gauss-Jordan消去法的求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CMB)的各向异性观测结果和马赫原理,假设了洛伦兹(Lorentz)对称性从大于星系尺度开始破缺,并基于这个动机以SIM(2)规范理论为例,诠释了所谓的"暗物质效应",意即天文观测上对牛顿-爱因斯坦(Newton-Einstein)引力理论预言的偏离,可以由小尺度上Lorentz对称性的破缺在大尺度上的累积呈展出来.分析了SIM(2)规范理论,在场运动方程之外得到了8个约束方程,并且将独立contorsion分量个数也约化到了8个.得到了contorsion是非平庸的,并且即使在没有物质分布的区域也会贡献一个等效的能一动张量分布.最后,分析了在弱场近似下的度规柱对称解,分析了此解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三核配合物 N,N′—双(2—氨基苯甲酰基)乙二胺钯(Ⅱ)/铂(Ⅱ)(N,N′—bis(2—aminobenzovl)cthylenediaminc Pd(Ⅱ)/Pt(Ⅱ))已被合成.其配体 N,N′—双(2—氨基苯甲酰基)乙二胺(N,N′—bis(2—aminobenzoyl)cthylenediaminc,简称 abcaH_2)的合成机理初步被论证.反应物、吡啶及亚磷酸三苯酯三元中间体的形成可促使酰胺键的形成.经元素分析,IR、UV—Vis、~1HNMR、MS 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确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三核配合物的生成仅需一步反应.力图一步合成过渡金属(M=Cu(Ⅱ)、Co(Ⅱ)、Ni(Ⅱ)、Mn(Ⅱ))的三核配合物尚未成功.三核配合物中分别与酰胺 N 和芳胺 N配位的金属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型聚合物[Ni(H2O)6·(Hdyma)2]n[Hdyma=2-(1,3-二噻烷-2-亚基)丙二酸],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Ni(H2O)6·(Hdyma)2]n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0.904 8(2) nm,b=0.514 03(13) nm,c=2.332 6(6) nm,β=99.755(4)°,V=1.069 2(5) nm3,Z=2,Dc=1.793 mg/ m3,μ(Mo Kα)=13.66 cm-1,F(000)=596,R1=0.030 5,wR2=0.076 4.中心Ni原子配位数为6,并分别与6个水分子配位.配位水之间、配位水与两个配体Hdyma之间形成多种氢键,构筑成三维网状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aY(BH4)2Cl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现NaY(BH4)2Cl2是一种间接带隙为5.14eV的绝缘体.通过对其态密度分析得知NaY(BH4)2Cl2中B和H仍以共价键相结合,电荷是从Na原子和Y原子转移到BH4四面体和Cl原子的.另外计算得到其氢原子解离能与其他配位氢化物接近.  相似文献   

20.
(K_(0.1)Na_(0.1)Sr_(0.54)Ba_(0.36)Nb_2O_6晶体属4mm 点群,有三个电光系数γ_(33)γ_(13)=γ_(23),γ_(51)=γ_(42)和三个压电系数 d_(33),d_(31)=d_(32),d_(15)=d_(24).对6328(?)波长,折射率 n_0=2.307,n_(?)=2.249.我们加工了一块 X×Y×Z=5.08×4.88×6.55mm~3的长方体样品用来测量 d_(33),d_(31)和γ_(33),γ_(23).又加工了另一块 YZw45°切的样品用来测量 d_(15)和γ_(51)尺寸为4.46×6.70×5.10mm~3.用干涉法测量晶体的压电系数,在 X×Y×Z 长方体样品的 Z 方向加电场,应变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