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出现,是距今约200万年~300万年或150万年的事,然而,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却发现了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2.5亿年前的人类足印、50万年前的汽车火花塞……难道地球上真的存在过史前超文明吗?  相似文献   

2.
雪兔俗称白兔或变色兔,生存于黑龙江省的雪兔主要栖息于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亚寒带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喜欢在沟谷、河岸的桦丛、柳丛和白杨丛的丛林地带活动。雪兔是所有野兔中个体最大的一种,身长为450~500厘米,体重达2~3公斤。同其他兔类相比,雪兔的耳朵、后腿和尾巴要短一些。最奇特的是,雪兔不但有三窟,而且毛皮具有三变其色的本领。夏季雪兔的毛原本呈棕褐色或棕黄色,但一到白雪皑皑的冬季,它的毛皮就换上了全身晶莹雪白的冬装,只有耳尖和眼圈上有一点点黑毛,当地人又称其为“变色兔”。这样它们在雪地上活动时就不容易被其他兽类发…  相似文献   

3.
世界"头足类"经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门的重要类群,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等海域。共有2个亚纲11个目50个科154属718种。头足类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海洋生态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要经济种类主要有乌贼类、枪乌贼类、柔鱼类和章鱼类,世界总产量约为350万吨,其中以大洋性的柔鱼类为主。头足类在海洋食物链中,是大型鱼类如金枪鱼和海洋哺乳动物如鲸鱼等的重要食饵。  相似文献   

4.
据考证,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鸟类是“始祖鸟”,它大约生存在距今1.5亿年前。在始祖鸟出现5000万年后,又出现了另一种鸟类——黄昏鸟。它是一种不会飞行。但体型像鹏鹧一样的潜鸟。大约在距今三四千万年前,始祖鸟已演化成现代鸟类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5.
华南中更新世海进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日 《科学通报》1991,36(13):1007-1007
作者在广州西北约50km的四会贺岗、岗美和三水白坭等地高程约25—35m的多个剖面(图1)发现丰富的咸水-半咸水种化石硅藻,石英砂的热释光年代为距今18.0±1.4—55.9±5.6万年,表明这些剖面是中更新世海进的沉积物。这是华南首次经系统进行年代测定和微体古生物分析的中更新世海进层,它们的发现,对研究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淳 《自然与人》2010,(1):13-15
轰动的发现1983年,德国梅塞尔化石遗址出土了一件化石标本。是一只雌性类似狐猴的灵长类动物,身高3英尺,年龄约为9个月,被叫做“艾达(Ida)”,学名为达尔文梅塞尔猴(Darwinius masillae)。达尔文梅塞尔猴属于一类已经灭绝的原始灵长动物——免猴下目,它的近亲有狐猴、蜂猴及婴猴。它生活的年代为距今4700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它离人类的出现至少要早4000万年,但是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件化石标本表明这种灵长类动物很可能是人类的远祖。  相似文献   

7.
<正>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东非大裂谷寻找现代人类的起源。现在,他们在摩洛哥西部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人们一直认为多年之前在杰贝尔依罗洞穴里出土的头骨年代并不久远,而最近研究人员确定,这一头骨与新出土的化石和石器距今约有30万年!该结果把智人的出现时间往前推移了10万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智人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正为什么全世界农业文明在1.2万年前同时兴起?为什么人类迟迟没有进入美洲大陆?原因很可能是人类经历的一次冰期。在距今约1.2万年前的新月沃地一个被称为黎凡特的地区,一株野草引起了一个老年采集者的注意。他发现这株草上结出的种子不但比其他野草种子更饱满,而且没有像其他种子一样掉落在地上。他将这些种子带回部落,并撒在地上试着种植。这株植物来年开花接穗后,老者保留下一  相似文献   

9.
论地球轨道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四纪(从距今180万年到现在),在哺乳动物的进化历史上曾发生过一系列的进化事件。它们的标志是某些旧物种的末次出现(或绝灭),或某些新物种的首次出现以代替另一些旧的物种。古生物学家称它们为生物的进化事件,或生物群更替事件,简称生物群事件。据Repenning(1980,1984),Lindsay,ed al(1980),Azzaroli(1983)等研究,在第四纪的北美、欧洲等地至少曾发生过4次生物的进化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距今约185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科学家发现了距今约9900万年前"地狱蚂蚁"的踪迹。"地狱蚂蚁"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昆虫。这种小而奇怪的生物被发现时困在一块9900万年的琥珀中。当科学家发现这个特殊的标本时,观察到它牢牢地抓住了一只蟑螂类昆虫的蛹。正因为被定格在琥珀中,所以可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寻常的身体特征,以及它是如何捕获猎物的。该标本提供了一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北早期被子植物花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承森 《科学通报》1993,38(17):1588-1588
中国被子植物花的化石仅在山东省临朐县中新世的山旺组地层里有过报道,被定名为大萼始苹果(Archimalus calycina Tao,1992)和拟槐蓝蝶形花(Papilionacea indigoferoides Tao,1992)。它们生活在距今1000—1500万年前.1991年夏,我们在黑龙江省嘉荫县的乌云组地层里发现一块较为完整的花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花化石。乌云组的时代暂时划归在马斯特里赫特斯至达宁期,距今约有7000万年。乌云组  相似文献   

12.
文身面面观     
文身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身体装饰形式,广泛出现在各种古代文化中。无论是生活在距今约5300年前的"冰人奥兹"还是现代毛利人,文身之于他们都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一种名叫阿尔福特跳兔的家兔拥有一种奇特的移动方式——倒立行走。不走动时,它们看起来和一般家兔没什么两样,都是四肢着地,但当这种跳兔想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它们会后腿一蹬,把屁股抬升到空中,而前肢仍然在地上,然后开始倒立行走,甚至能以这样的姿势噌噌地跑跳。科学家研究发现,阿尔福特跳兔的移动方式之所以如此奇怪,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俄勒冈州距今约1.43万年的史前人类DNA样本被发现,教科书上有关美洲大陆人类最早祖先的历史将被改写.科学家说,这些DNA样本比以前由克劳维斯人(1.31万年前生活在美洲大陆)制作的人类史前古器物提前了大约1200年.  相似文献   

15.
周闻 《科学之友》2005,(1):24-24
恐龙生活于数亿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关于恐龙的命运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它已经于距今约6500万年前,由于未明的原因而从地球上全部消失了。然而,最近一种新的观点对传统说法提出了挑战,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可能有个别种类的恐龙侥幸地逃脱了6500万年前的那场灭种灾难而幸存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距今约6500万年前,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至此,恐龙在统治地球1.7亿年之后,终于在白垩纪晚期走向了灭亡。恐龙是怎么走向灭绝的呢?  相似文献   

17.
正请看人类在非洲起源、最终走向世界的最新故事。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后来,一系列化石发现证实了达尔文的这一理论。距今大约4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从猿到人的过渡物种——南方古猿(发现于非洲最南部,已灭绝),它们开始学会用双足行走。距今210万年前,第一个名字中带"人"字的动物——能人首次出现在非洲大陆上。成年能人的平均身高仅为1米。相比祖先南方古猿,能人的脑容量更大一些,牙从猿到人  相似文献   

18.
克敌致胜 濒临太平洋的美国阿拉斯加半岛,森林葱郁,草绿花红,一片恬静、绮丽的自然风光.忽然,不知从何处闯来一群群乱窜乱跳的野兔,肆无忌惮地咬食树根、树芽,当地人目瞪口呆,继而围剿捕杀,无奈野兔繁殖力极强,收效甚微.眼看森林要被毁坏殆尽,不料奇迹出现了:翌年春天,有的树木幼苗散发出一种怪味,野兔闻后避之不及,有的树木嫩芽生出一种分泌液,野兔食用后腹泻不止,一场"战斗"下来,野兔反而伤亡惨重,不得不连饿带病,逃往他乡.  相似文献   

19.
两种对立的观点 在地质学家看来,造山运动就是造陆运动。这一点从欧洲和北美洲的造山带分布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欧洲,中部加里东至海西造山带(距今4.5~2.5亿年)和南部阿尔卑斯造山带(距今不足1.5亿年),依次紧贴在北部由前寒武纪地层(距今27~10亿年)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地质节上。在北美洲,距今32~27亿年的“苏必利尔”古陆核依次受到年龄为18亿年的“丘吉尔区”和年龄为12~9亿年的“格林维尔区”的紧紧包围。每一期山脉之下一般均见有更老的花岗岩基底。由此就地球上陆地的生成问题产生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每期山脉都  相似文献   

20.
草鸮(Tyto capansis chinensis)属鸮形目草鸮科。脸盘鸡心形,附蹠部被羽毛,体重约800克,体长约403毫米.在国内过去仅分布于福建、广东及浙江、安徽等地,且极为罕见.1984年11月23日,在山东省日照县陈瞳村水库岸边的荻草丛中发现一对草鹗,正在巢中喂食四只全身披白色绒羽、似绒球的幼鸟.巢由荻草压伏而成,巢底沙质地清晰可见,巢呈圆盆形,直径约1米.这是在山东首次发现的草鸮科鸟类,且为留鸟.这次发现表明它在国内的分布区到达北纬36°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