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地质勘察管理系统,以先进的信息系统模型驱动系统的开发、应用和维护,利用大型数据库统一管理地质勘察信息及相关数据,既能满足目前地质勘察成果数据的自动化制图输出、报表报告输出以及计算分析的一般需求,又初步实现了勘察场区三维地质模拟,为基础地质可视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具有模型-视图-控制体系结构的组件实现了数据维护与数据表现的分离,它们在同一个可视化组件对象中存在并处理各自的任务。本讨论了这种体系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这种体系结构给程序设计所带来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工业无损检测中人们利用超声点云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需求,提出一种UML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用于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的建模方法.分析系统需求,并利用UML和组件技术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出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模型,包括系统的架构、需求、用例、静态类、活动、时序和组件部署模型,开发出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软件系统原型,并经过实例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系统开发实践证明:基于UML和组件技术的超声三维可视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复用性、维护性和可拓展性强,为研究超声点云的三维重建算法和将其用于工业无损检测的目标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4.
面向随钻的井筒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随钻过程中数据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井下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性,以随钻井轨迹数据和随钻测井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并给出随钻井筒可视化建模的方法,建立立体井筒模型。基于成像原理给出钻遇地层可视化建模方法,建立地质属性映射模型,采用纹理技术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随钻井筒的三维可视化。利用Open Inventor图形开发工具包,实现三维井筒的绘制和钻遇地层信息在三维井筒上的展示。  相似文献   

5.
当样本数多、数据维数高时,利用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聚类后相邻类簇间容易发生大面积重叠,导致聚类和可视化的效果降低.利用Ultsch涌现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测井数据进行聚类,而后分别通过分量图、U矩阵和P矩阵在超环面上进行可视化,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模型可克服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的上述缺陷,优化聚类结果.借助该模型进行测井数据的聚类分析与可视化,可为岩性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GIS技术开发灌溉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灌溉用水管理,难以及时提供水资源利用最优化方案,因此急需研制出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的灌溉信息管理系统,为灌区水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等工作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以实例为基础,阐述了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组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并对系统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贝叶斯-序贯高斯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静态数据约束下的三维储层模型是指呵以同时满足地震和测井数据的模型。研究了整合中等垂向分辨率地震数据的方法。引入贝叶斯定理的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即贝叶斯-序贯高斯模拟,用来整合中等垂向分辨率的地震数据,在给定地震频率的条件下,提高模型的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整合中等垂向分辨率的地震数据,解决整合地震和测井数据存在的“体支撑”难题,生成高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低于或等于测井分辨率的三维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8.
用多层前馈网络进行三维储层参数反演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震反演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地震资料并综合利用地质、测井等资料得到地下地层的详细信息。三维地震反演需要处理庞大的地震数据体,同时在反演过程中既要考虑模型和测井的约束,又要考虑地震在横向上的连续性。将地震反演看作是地震数据到储层参数的模糊映射,并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这种映射关系。针对网络收敛速度慢、学习时间长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算法。该算法使每个权都有自己的学习率,使网络的训练速度大幅度提高。利用该方法进行地震反演,抛开了褶积模型的限制,也无须已知地震子波。外推过程是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的,所得的储层参数数据体保持了横向上合理自然的连续性。对该数据体进行三维可视化解释,可以直接描述储层的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9.
基于CSCW的建筑设计系统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协同设计模型,由通信组件及协同策略保证设计环境的通信畅通,建筑设计方案以组件对象的形式存储于共享的数据库中,以白板机制实现同步讨论,通过可视化设计环境,充分满足了建筑设计中多人协同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基础地理数据和全省67个行政区域5个方面共37个农业经济指标数据为基础,以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环境和MapObjects组件为开发平台,设计和开发了省级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更新、图层管理、可视化查询、分类统计、数据空间分析、表格输出、专题地图输出等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油田测井曲线数据管理系统以油田测井曲线数据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算法,将这些数据信息以最有效、最直观的方式进行查询与展示,做到曲线与数据的统一。通过对油田测井曲线数据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油田测井曲线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定量研究地震波在疏松介质中的吸收效应及补偿条件尤为重要。根据塔里木盆地针对性施工的微测井原始资料,采用频谱比法计算表层品质因子的分布规律;应用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机制,符合线性吸收机制原理,采用相移法在频率 空间域对地震波在疏松介质中的传播,进行正演及吸收衰减补偿的数学模拟。结果表明:疏松介质对地震波的高频吸收衰减,只有在特定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下,才能通过后续补偿处理得以恢复,给出了完全补偿这种吸收衰减效应的条件,为沙漠地区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合理上限提供了理论模拟数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测井信息的内部结构机理,提出了一种能对测井信息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存储的新型模型-测井信息描述数据组织模型,在该模型中,多个全件根据语义与头件进行关联,使测井曲线具有广义和多级性,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4.
测井曲线融合方法研究及其在分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分层时单采用一条测井曲线存在着局限性和多解性,为此,将多条测井曲线融合成一条无量纲曲线,突出多条测井曲线的公共信息,更好地反映地层的真实性,然后对融合曲线进行活度分析,分层的效果更加明显.曲线融合的实质是在信号检测和估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多条测井曲线数据融合的数学模型.在进行融合之前,要对测井资料进行异常点剔除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或减弱测井信号中的随机信息干扰.应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融合曲线减少了单一观测资料中的偶然误差,提高了融合测井资料在地质分层应用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在裂缝性油气藏研究中,裂缝是否有效一直是测井解释的一个难点。测井资料蕴藏着丰富的与裂缝有效性相关的信息,研究认为可从电成像测井、偶极横波成像测井以及双侧向测井资料中挖掘裂缝有效性的响应信息,对火成岩的裂缝有效性进行测井评价。在准噶尔盆地六九区火成岩裂缝性储层中的实际应用,证实了利用偶极横波成像测井中的斯通利波、横波的各向异性并结合电成像测井,可以定性地分析火成岩裂缝的有效性。给出了在缺乏这些新测井资料时,利用双侧向测井资料来评价裂缝有效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便捷地确定裂缝的有效性,为油田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师宝山  卢正鼎 《河南科学》2000,18(4):426-429
利用Delphi4.0可视化开发工具和局域网组网技术 ,对合成洗涤剂厂仓库物资存储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由用户权限模块、新增数据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和数据统计模块5大模块组成 ,具有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对仓库物资存储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加以简化 ,建立了仓库物资存储模型 ,确立了比较合理的存储策略 ,对库存量进行控制 ,不致使原材料短缺 ,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或无计划的原材料采购 ,造成物资积压 ,使大量资金不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7.
Digital Orthographic Map (DOM)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because it contains both image features and terrain information. 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aim at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data related to a space,engineering design and so on. Thereby spatial database provides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managing DOM. According to large amounts of the DOM data in storage, a data compression based on wavele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orage. Another strateg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decompose the raw image into tiles and store the tiles individually as separate tuples. The metadata of DOM can be used to organize and manage spatial information,especially for spatial data sharing and fast locating. A tool for browsing, zooming and querying the DOM data is also designed. We implemented these ideas in SISP (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and applied the subsystem into the DOM management of Beijing City, which is an component of the Beijing Spat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Digital Orthographic Map (DOM)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because it contains both image features and terrain information. 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aim at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data related to a spac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o on. Thereby spatial database provides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managing DOM. According to large amounts of the DOM data in storage, a data compression based on wavele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orage. Another stratcg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decompose the raw image into tiles and store the tiles individually as separate tuples. The metadata of DOM can be used to organize and manage spatial information, especially for spatial data sharing and fast locating. A tool for browsing, zooming and querying the DOM data is also designed. We implemented these ideas in SISP (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and applied the subsystem into the DOM management of Beiiing City, which is an component of the Beijing Spat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基于Asp.net的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设计和考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有较完善的安全性设计,不同等级的用户应该有不同的权限,同时每个用户都应该有一个密码以验证自己的身份.讨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中安全设计的几个重要部分,如用户密码的保护,登录过程的安全性和登录日志的实现.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Asp.net来实现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20.
面向边坡工程的影像地质编录系统,是以摄影测量理论为基础,以近景摄影测量、数字图像处理和GIS等技术为手段,以多学科技术交叉集成为特色的专业信息系统,其能够满足边坡工程地质编录的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成果输出等各项技术要求。普通数码相机应用大大降低了影像地质编录对专门设备及专业技能的要求,编录精度能够达到工程地质编录规范要求。基于普通数码影像的边坡工程地质编录系统及技术,是一种现实的、有望全面替代现有手工作业方式的计算机辅助地质编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