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个生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生命化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这个生命化教育过程的教育主体。语文教学的生命化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生活的生命化。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建立语文教育的生命化人格,以这种人格力量和教育生命的张力不断驱动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生命化教育”,这一耳目一新的课题,使我们教育工作者陷入深深的思考,阅读了黄克剑论述的生命化教育的一些文章,吸引了我们教师的注意力,这里我谈淡对读了“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实践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具有认识论倾向,它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直观有其价值所在,但它的局限在于对生命的狭隘化理解。生命美学的审美基点在于人的生命体验,审美就是生命自由的实现展开、对世界的生存性领悟与具体感受。其理论源头在于传统文化,而其对于西方哲学与美学的借鉴,成就了其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4.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重教轻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重视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阻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生命课堂的诞生,唤醒了传统教育中沉睡的主体性。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解读生命哲学内涵和生命化教育理念本质,透视瑜伽运动的生命意义。从人的生命存在的三种形式(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解读高校瑜伽课程蕴含的健身育人价值,瑜伽课程不仅增进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促进人的社会交往健康,是系统的育人过程。旨在期望能拓展改革视野和提升生命视域中的瑜伽课程之健身育人价值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在生命化教育领域中,人的生命具有完整性、自主性、独特性、意义性等生命特性,教育则是一种成全人生命的实践活动。本文立足生命化教育的视角,首先阐明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生命特性的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生命化的课程开发设计、实施与评价,以期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生命化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电子阅览室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围绕如何在电子阅览室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的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试述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举不仅是一种武术,还是一种化形态.它以一种形体的运动方式表达、阐释了一种人精神,就是中国古人对于生命和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理解.它张扬的是一种化精神.太极拳就是以形体运动实践了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化的符号,化是语言的载体。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化内涵。笔从语言的灵物崇拜、传统的生命价值观、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独特的人景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人除了意识自我这个主人格之外,还有不同的次级人格与主人格并存着,它们各自有一定的自主性。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他对心灵发展的定义是,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个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的人。人生命的前半段,主要是形成人格和发展自我的阶段:在生命的后半段,主要的任务是自性化。而自性化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诗是对西方现代诗的引入 ,同时又与汉语相融合 ,是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对现代诗意境的探索 ,是从一种新的也是传统的角度研究现代诗的。现代诗是诗人个体生命体验与独特意象的融合 ,它是在个体隐秘的背后的深远广阔的具有深刻生命意义的意境 ,比古典诗歌的意境更具个性  相似文献   

12.
唐代进士试诗一般是指由尚书省主试的诗歌,是唐代科举的常考之体。其谈理悟道诗,表达对天地人生的感悟,是进士试诗中较有特点的思想内容之一.具有较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瓷与诗是两种别具中国特质的文化产物,唐代长沙窑开创的器表题诗艺术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瓷诗文化”。这些诗歌大多不为唐诗典籍记录,属于民间原创作品,它们率真质朴地反映了唐代特定历史时期的市井生活和民生状态,为我们了解唐代民俗,研究诗史发展,特别是分析唐代民间诗歌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鲜活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词中蕴涵着她独特的生命经历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在不断探求生命本质和不懈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她超越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礼教的束缚。用她独有的艺术才情和精妙表述,展现其敏锐的审美感受和匠心独运的审美视角。用真性情吟唱出一曲女性心底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在甘南藏区形成了以藏族诗人为主体的创作群体,他们绝大多数是藏族,但用汉语创作,由于地域环境、文化氛围和生活体验的影响,诗作既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同时又不乏对现代生活经验的深刻体会,以及由于宗教的影响而对神性的感悟,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识。甘南诗人群落的创作,不仅推动了藏民族诗歌传统的发展,也扩展了当代汉语诗歌经验的边界。  相似文献   

16.
楚天遂 《许昌师专学报》2012,(4):156-156,F0003
郝建生的诗作《诗情人间》穿过岁月的隧道,回顾自己的峥嵘岁月,情感真切,意味悠长;在对祖国名胜古迹的沉吟中立意高远,通过独特的视角中国文化进行富于历史深度的解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其诗作既呈现了中国古诗的传统性,又体现了时代性,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情操。  相似文献   

17.
唐诗是唐朝社会生活的文学记录,从唐诗有关乐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主要乐器的使用、演奏、演变等情况,为我们研究唐音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藉由这些提及乐器的唐诗,我们可以对乐器的人文世界与艺术在不同的时空中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顾随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一生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戏曲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与戏曲。精于旧学且擅长填词谱曲的顾随,表面上更像是一位旧式学人,实际上却和新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随的旧体诗词写作和古典文学研究,背后都有新文学的立场和精神的底色。整体来看,顾随与新文学的关系可谓貌离神合,即使将其视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传统的传人,恐怕亦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词的历史发展过程是词与诗的分离与合流的过程,是艳俗与雅正相互交融的过程。词独立成熟之后向主流文化悄然回归,在北宋初表现为词与诗开始由分离而初步融合,词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词转移。张先较全面地将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如把“言志”等传统题材及诗文的写法纳入词中,成为北宋初词转型期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也体现出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体现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美学的角度,可以分五个方面对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进行探讨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