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老第三系埋藏深度超过 3 5 0 0 m的砂岩体普遍处于超压系统中 ,异常超压的形成与油气的初次运移直接相关 ,与断层相关的异常超压泄漏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一个重要因素。次生孔隙是因颗粒或胶结物的溶解而形成的 ,异常超压并不是形成有效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 ;但由于超压在断层处的泄漏 ,导致砂岩体中的溶解物质得以搬运出储层 ,从而形成次生孔隙并伴随着孔隙度的净增加。板中地区深层异常超压的形成和泄漏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次生孔隙形成后随着油气的介入而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2.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老第三系埋藏深度超过3500 m的砂岩体普遍处于超压系统中,异常超压的形成与油气的初次运移直接相关,与断层相关的异常超压泄漏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一个重要因素.次生孔隙是因颗粒或胶结物的溶解而形成的,异常超压并不是形成有效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但由于超压在断层处的泄漏,导致砂岩体中的溶解物质得以搬运出储层,从而形成次生孔隙并伴随着孔隙度的净增加.板中地区深层异常超压的形成和泄漏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次生孔隙形成后随着油气的介入而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3.
寻找深层天然气致密砂岩储层中有利的次生孔隙带是深层天然气勘探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成岩作用及沉积环境对储集性的影响。对致密砂岩中次生孔隙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致密砂岩储集孔间的成因与深层有一定规模的流体运动有关。用流体热对流循环机制较好地解释了深层次生孔隙带的形成,从而指出了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的有利分布带。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致密砂岩储集空间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寻找深层天然气致密砂岩储层中有利的次生孔隙带是深层天然气勘探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成岩作用及沉积环境对储集性的影响,对致密砂岩中次生孔隙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致密砂岩储集孔间的成因与深层有一定的流体运动有关,以体热对流循环机制较好地解释了深层次生孔隙带的形成,从而指出了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的有利分布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证明了以孔隙环边衬里方式产出的绿泥石是深埋地层中孔隙保存的重要机制,环边绿泥石的沉淀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再生长不仅提高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还降低了自生石英在碎屑颗粒上的成核数量并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从而使砂岩中的原生和次生孔隙得以保存.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成因还表明这种产状的绿泥石是三角洲前缘推进的良好标志,同时也说明中国中新生代的湖泊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淡水湖泊,它们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盐度,其对海源流体具有继承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线衍射、压汞和岩心实测孔隙度等资料,研究西湖凹陷斜坡带深层异常高孔隙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系统分析异常超压对斜坡带深层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斜坡带深层砂岩储层纵向上3 600~4 300 m及4 600 m地层异常高孔隙发育,孔隙度最大值为24.9%,对应储集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粒度以中—细粒为主,颗粒分选好,颗粒间多为点—线接触,对应孔隙类型包括残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孔隙、铸模孔以及少量裂缝,孔喉组合类型以大孔—粗喉、中孔—中喉型组合为主。研究区异常超压广泛存在,异常超压抑制上覆地层的机械压实作用,保存部分原生孔隙,同时减少了由于胶结作用而损失的孔隙;此外,在一定的封闭系统内异常超压的存在增加了胶结物溶蚀时间和强度,产生大量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7.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层微观特征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从岩心观察和工区200余块样品的薄片分析入手,通过蔡斯图像分析系统(AxioVision4.0)对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微观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目的层储层划分为A~E型5种孔隙结构类型,并对各类孔隙结构进行了逐一评价。结果表明: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层的碎屑组分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填隙物主要为粘土杂基和碳酸盐矿物胶结物,属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工区内发育多种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交代作用以及溶解、溶蚀作用等,塑性颗粒的变形、碳酸盐胶结以及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交代碎屑组分、溶蚀现象等均比较普遍。对各种孔隙结构类型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河道砂岩储层性能优于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分布于印支期不整合面之下,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与印支期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有关,因而越靠近不整合面的上部油层组,砂岩物性越好,同时储集空间中次生孔隙的比例也越大.孔隙的这种成因模式和构成方式直接影响了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越靠近不整合面的上部油层组,要获得相同的渗透率所需要的孔隙度越大,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越差.基于这种原理,在考虑陇东地区三叠系储层砂岩的孔隙度下限时(如在定义渗砂岩时或在进行与孔隙度下限有关的储量计算时),不同油层组应有不同的标准,假定以0.1×10-3 μm2 的渗透率作为标准,对陇东地区而言,长1-长2油层组的孔隙度下限可能应在11%左右,而长8油层组可能只要8%左右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9.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研究表明,富黄探区延长组长6储层砂岩为低孔低渗储集岩,其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磨圆以次棱—次圆为主,颗粒间以线性接触和点—线接触为主,孔隙式和孔隙—薄膜式胶结为主,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储集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压实作用是导致孔隙度丧失的主要原因,造成的平均孔隙度丧失为30.89%,胶结作用造成的平均孔隙度丧失为6.98%,碳酸盐胶结物和次生加大是造成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而溶解作用对砂岩平均孔隙度的增加为1.22%,是改善砂岩物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薄片、粘土矿物、储层物性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砂岩储层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至中成岩阶段B期,而现存的有效孔隙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的混合成岩孔隙,孔隙类型以扩大粒间孔隙为主,被溶蚀的组分主要是长石颗粒和粒间碳酸盐胶结物.埋藏深度大于2.2 km的SQs4L,SQs4u和SQs3m砂岩储层次生孔隙所占比例较高,次生孔隙成为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这一认识指明了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深部砂岩储层具有极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各类常规实验分析资料,开展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和孔喉结构特征的研究。依据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资料判定延安东部地区山西组山2段发育石英砂岩,含岩屑石英砂岩,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常见压实、压溶作用,发育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绿泥石胶结,长石、岩屑的溶蚀等。由此造成石英砂岩储层内发育残余粒间孔,及溶蚀粒内孔隙,其他岩类以溶蚀孔隙为主,偶见各种成岩的裂缝(隙)。压汞实验分析显示山2段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小,分选中等,物性差异较大,山23亚段物性最好,并依据毛细管曲线将山2段储层划分为四类。最终,综合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区主要发育物性较差,孔喉中等,分选一般,属特低孔特低渗的Ⅱ、Ⅲ类储层,仅山23亚段发育Ⅰ类储层。  相似文献   

12.
塔中隆起北斜坡志留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详尽的岩石学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志留系(主要是下砂岩段)储层的特征.志留系砂岩成分成熟度总体较低(岩屑砂岩为主),但在下砂岩段下亚段常夹数层高成熟度的石英砂岩;砂岩结构成熟度较高.储层成岩压实作用较强(粒间一般以线接触为主);以碳酸盐类及硅质和高岭石为主的胶结作用总体较强;溶蚀作用一般较弱,但局部层段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的溶蚀作用强烈,对储层性质影响较大.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原生粒间孔、颗粒(长石、岩屑)溶孔、碳酸盐(主要为方解石)胶结物溶孔和微孔隙.储层孔隙类型和组合在平面和纵向上存在一定变化,多数层段以粒间孔和微孔为主,局部层段碎屑颗粒间碳酸盐溶孔占较高的比例.进而总结了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为压实作用、成岩胶结作用和储层岩石学特征(碎屑组分和粒级等).较为优质的储层基本为中-细粒以上石英砂岩(或成分接近石英砂岩).  相似文献   

13.
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的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碳酸盐岩和砂岩。在对大量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详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隙的成因及结构,将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储层的储集空间划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窗格孔隙、超大溶蚀孔、裂缝。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分析,认为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其中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地层中的储层类型多样,但储层物性较差,多数为低孔、低渗储层,只有上三叠统鹰嘴山组中的砂岩储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普通薄片鉴定、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阴极发光等多种实验测试手段对川东南地区小河坝组砂岩成岩作用以及成岩演化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小河坝砂岩主要为泥质石英粉砂岩、泥质长石石英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具有高石英、低岩屑的特点。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溶蚀作用,成岩作用处于晚成岩B期。原生残余粒间孔是小河坝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孔隙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溶蚀作用改善了砂岩的孔隙度,而胶结作用,尤其是钙质胶结造成次生孔隙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5.
按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成因,可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佳县—子洲地区的太原组砂体分为潮汐沟道砂体、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三类。不同成因的砂体,在结构组分、构造、测井曲线和展布形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特征又明显地影响后期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从而控制着储层的孔隙类型、物性、分布等特征。研究表明,最有利于储层形成与演化的砂体为潮汐沟道砂体,高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导致胶结作用较强,压实和溶解作用表现不明显,使砂体内保留有相对多的粒间孔和高岭石晶间孔,物性也较好;这类砂体多呈条带状分布于太2时的中、南部地区,该区块的太2段亦是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块。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决定了它们的储集性能不及潮汐沟道砂体,且分布局限,属于较差的储集砂体类型。  相似文献   

16.
 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实验结果及钻井测试资料等,分析了元坝地区须三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储层岩性特征、储层微观特征及天然气富集的控制因素。目的层储层岩性复杂,以西部发育钙屑砂岩,东部发育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要特征。岩心分析实验表明:目的层储层物性差,属于特低孔-低渗次生致密砂岩储层;须三段上部3 个砂组天然气相对富集,在富气砂组内有利岩性带、砂体厚度是天然气聚集的基础条件,储层内部发育裂缝和溶蚀孔组合是天然气富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二叠系低孔低渗储层成因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二叠系低渗储层成因的分析,指出该区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区。方法 以储层微观岩石学研究为基础,对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的形成机理及低孔、低渗储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结果 该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的形成是沉积分异作用的结果,不同岩性致密化机理有较大的差异,石英砂岩是由于硅质胶结作用使其致密化,而岩屑砂岩是以压实作用为主的致密化。结论 该区孔隙组合以粒间孔-溶孔为主,溶孔主要是片岩、千枚岩、长石及喷发岩等岩屑中不稳定矿物或组分溶蚀而成的,粒间孔-溶孔孔隙组合的储层是该区最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18.
有别于国内外大多数致密油藏呈异常高压的特征,鄂尔多斯延长组长7油层组(简称长7)致密砂岩油呈异常低压的特征。因此,创新致密砂岩油藏的开发地质研究思路和方法是成功开发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砂岩油的前提。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致密砂岩油为例,研究其储层现状特征、致密化成因和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最终认为合水长7砂岩原始组成中的杂基含量高、塑性岩屑发育、火山灰物质丰富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内因,强烈的压实作用与泥质胶结作用是导致长7储层致密化的外因,烃源岩演化过程中的有机酸侵入溶解作用和区域构造应力控制下的破裂作用是长7致密砂岩油藏中存在优质储层的成因机制。研究结论为合水长7致密砂岩油的经济有效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国内外其他致密油储层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层碱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层碱化的新措施,研究了与本措施有关的岩石的碱溶和沉积、原油的乳化和破乳两个问题.用溶液元素分析法研究了静态条件下岩石碱溶规律,得出矿物碱溶顺序为;蒙脱石>高岭石> 伊利石> 正长石> 石英> 绿泥石,这表明碱化适宜地层为高粘土含量的高温低渗砂岩地层.用浊度法研究了 pH值和电解质对碱溶产物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pH值降至 9~10或遇Ca2 、Mg2 时,碱溶产物析出凝胶或无机沉淀.用不稳定系数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原油乳化和破乳的影响,得出注碱乳化配方.该配方由适当碱浓度和最佳盐含量组成,pH值降低或遇ca2 、Mg2 ,可促进注碱乳化原油破乳.此外,通过多点测压渗流装置模拟了油水井碱化过程,证实碱化具有近井增注、远井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国内外砂岩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较适用的砂岩分类方案。先按砂岩中杂基含量分为两大类,杂基< 15 %为净砂岩;杂基> 15 %杂砂岩。分类三角图的三个端元是石英(Q) 、长石( F) 、岩屑(R) 。砂岩分3 类:Q >75 %为石英砂岩类;Q < 75 %的砂岩分两类,即长石砂岩类(F > R) 和岩屑砂岩类(R > F) 。石英砂岩类分4 种:纯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类分3 种: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次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类分3 种: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次岩屑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