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司法作为法治体系中一重要环节,对解决社会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司法的功用不言而喻;法官作为司法的主体在适用法律中又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法律漏洞"就是其中的难题之一,但我国法官在填补法律漏洞中的表现并不乐观,于是如何发挥我国法官在法律漏洞填补中的积极性就成为思考之对象;至于如何应对该问题,又需要从立法、司法等各个层面来进行回答,本文试阐述之。  相似文献   

2.
司法正义是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的价值目标,涵盖整个司法行为和司法过程,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实践领域,司法在实现正义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可能走向正义的反面———非正义,并给社会道德及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司法活动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源于两个层面:一是司法制度的内在缺陷;二是司法制度的运作者———法官个人的因素。因此,规避司法道德风险,一要立足于制度改革,建立一个独立、开放的司法制度,二要通过法官伦理制度化培养法官优良品德,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司法确认制度是我国一项别具特色的司法制度,其目的在于人民法院以裁定的形式赋予非诉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广州地区的法院在对司法确认制度探索的过程中反映出该制度存在的困境:诉前联调立法的不完善,司法确认程序立法的粗糙,司法确认工作的不平衡发展及案件类型范围的狭窄。因此,广州地区法院的实践为司法确认制度提供了一个可分析的样本,在立法与司法层面上有必要对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法官的释明权在大陆法系国家存在已久,但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民事诉讼立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一系列待明确的问题。本文在论述我国民事诉讼规定的释明权制度立法与司法的前提下,提出关于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司法职权配置存在两大方面问题:司法职权的地方化,行政化以及司法职权独立性缺失;侦查权、检察权二类职权配置上均存在相应缺陷。从宏观层面而言,应该改革现有的司法职权体系,使整个司法体系独立于现有的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法官身份保障制度。从微观层面而论,一是要对侦查权所受的检察监督进行制度化构建,二是要强化检察权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司法在一国制度上是以“程序正义‘保障’立法正义”实现的核心环节。司法正义的基础是司法(审判权)的独立,其内动力在于法官之主动性发挥与良知、理智的驱动、因之以外部体制重塑司法机关(法院)的超然地位与公正形象,以内部约束机制去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且兼有良好道德品质与职业使命感的法官队伍,就成为决定避法改革能否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刑法的有效实施,是我国刑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刑法在立法 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矛盾,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审视当前的不起诉制约机制其自身在立法、制度设置等层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其在实务运行中问题重重。本文试图从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出发,浅议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的现状,对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法官司法能力是指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本领。法官司法能力的内涵即是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时应该具有的能力类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法官司法能力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我国法官司法能力建设的目标应是精英化,即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官。  相似文献   

10.
法官是法律的守护神,承载着维护社会秩序与公正的崇高使命,法官职业道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司法职能能否正常发挥.法官职业道德的实现,在法官自律的基础上还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本文介绍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制度缺失的现状,着重提出了几点关于我国法官职业道德制度的构想,以期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问题是我国刑法确立了单位犯罪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个程序问题。但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 ,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是要解决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单位犯罪诉讼程序上与刑法的失衡问题。就单位犯罪诉讼程序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单位犯罪诉讼程序所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纲式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临时救济制度原为英美法上的概念,而现今世界各国的民事诉讼法中都有适用临时救济制度的规定。寻求保障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利益,寻求当事人情势紧迫性与正当程序保障是设立该制度必须予以考量的内容。因此,各国都对临时救济制度规定了施用要件。通过对民事诉讼临时救济实质要件进行比较,目的是对我国临时救济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执行通知制度作为我国一项特色执行制度,是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理念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的施行造成了纵容被执行人逃债等客观问题的存在。针对这些问题,一场关于执行通知制度的存废之争就此展开。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并未废除执行通知制度,只是新增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2012年《民事诉讼法》也继续保留了执行通知制度,仅删除了其中关于履行期限的规定,就此立即执行制度予以确立并强化。  相似文献   

14.
民事审限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制度,从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角度看,我国对民事审限制度极为重视。因为设置民事审限制度是维系我国司法判决正当性的需要,且此制度与我国的诉讼模式和基本诉讼制度相协调。然而,该制度在理论界仍存在诸多争议。审限制度的存废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从目前中国的国情考量,审限制度的确立和严格执行有利于缓解诉讼拖延问题,增强司法效率,并逐步实现司法公正。但随着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变,审限制度应该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在实践中却是复杂而又混乱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仅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讧”的规则,因此造成了对于很多案件法官并不知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的情形出现。针对这种现象,应该通过案例来分析我国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立法上、司法解释上以及一些体制上进行举证责任分配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由于恪守三权分立与国家主义的观念,大陆法系国家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否定司法解释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陆法系的司法解释经历了从严格解释到自由解释的发展历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解释权一直是法官固有的传统权力。我国清朝之前,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司法解释。近年来司法解释体制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但我国司法解释的自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247条的出台,重新明确了法院自行拍卖的权力.从传统委托拍卖制度的确立到网络司法拍卖的推行,司法拍卖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屡遭诘问,司法拍卖制度的调整势在必行.网络司法拍卖契合了当下司法改革的需要并得到有效推广,对传统委托拍卖制度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但其合法性及法律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合理性也在经受实践的检验.同时,对路径依赖、利益博弈等因素应进行充分的考量,以权力制约为中心的规制制度也应得到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辩论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辩论原则的非制约性必然导致辩论原则的非原则化。必须借鉴大陆法系辩论主义的精神实质,重新设计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普通程序简化审以不突破现有法律寻求合法性,同时由于建立在被告人认罪的基础上,且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整体上实现正义,而具有公正性的基础。但目前对该项改革的公正性的程序保障不足,应赋予被告人知悉权。获得律师帮助权及设立其它程序保障被告人对普通程序简化审的选择,是合法、自愿、明智的,且其认罪、选择必须得到中立法官的审查确认。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价值.司法不公是法治的大敌.本文就当前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因素从"人治"观念、制度、地方保护主义、"重实体、轻程序"意识、司法队伍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