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婷婷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7,(13):101-1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孙秀英 《科技信息》2011,(25):I0018-I0019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从现有的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论入手,以辩证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为依据,以类比的方法,提出语言与文化的"影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实体与影像的关系,人是光源;由此来说明语言、文化和人的关系:人的存在决定语言和文化的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语言和文化的社会属性,语言和文化反映人的本质特点,三者虽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才是语言与文化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唐建华 《科技信息》2006,(9):103-10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李琛 《当代地方科技》2012,(16):122-123
各种各样的商标,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不光是社会经济现象,还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商标语言的好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商标语言可以折射出社会文化、民间习俗、消费心理等多种因素。本文分析了食品商标语言的精神文化因素,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角度对食品商标语言进行考察,说明了食品商标语言对精神文化的反映和精神文化对食品商标语言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广告语言折射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对语言起决定作用,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必然会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文化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模式、法律制度、爱国情感等方面都会影响广告语言.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社会背景,文化依附于语言,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作为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要功能的大学英语教学,自然也承担着英语跨文化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跨文化交际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语言技能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步进行,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 ,离开特定的文化背景 ,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要学好英语 ,只掌握其语音、语法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因此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 ,要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卉 《当代地方科技》2007,(12):141-141,143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应当是研究采取何种措施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导入到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多层次、多边缘的功能系统,语言在不断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同时建构着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语言本身。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教学,所以文化的导入是十分必要的。文化导入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用性原则以及适度性原则。导入的文化内容应以习俗文化、心理思维文化、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马琪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20(5):39-40,45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就意味着语言的变迁。语言受制于人类的整个社会文化,也反应用于社会文化,一方面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又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变迁。语言中用以表达概念的词汇系统的变迁更能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变迁,文化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词汇的词义、词汇的成分和构词法三个方面的变化,本文主要从词义变化的文化背景和词义理解的文化背景来考察文化对词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在文化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文化同语言、非语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的文化渗透,从而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15.
孟祥瑞 《科技信息》2006,(10):332-333
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叶青 《科技信息》2008,(30):235-235
语言和文化是互相关联的,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本文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等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霞 《科技资讯》2007,(36):253-253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离开特定的文化背景,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要学好英语,只掌握其语音、语法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汪晖 《科技信息》2006,(10):301-302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从语言学角度上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学、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视野逐步扩大,研究逐步深入: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人脑、语言与文化等等的关系。本文通过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辩证关系的阐述以及对汉英语言的词、短语和句子的得体运用的例述,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所属民族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语言产生于社会环境之中,因社会交际需要而为人们所使用,并随社会交际需要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人、社会、文化和语言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但语言结构与文化有关,语言使用方式也跟文化有密勿关系。对短语、句子的理解和使用除了要了解语言的结构之外,还要顾及社会文化背景及语境尤其是交际时的社交语境、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20.
陈云霞 《科技信息》2007,(22):39-39
一、前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掌握语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种种信念和做法,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