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秸秆直燃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自《可再生能源法》及与之配套的具体法规于2006年初相继颁布和实施以来,秸秆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速本地化清洁资源的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可再生能源是环境代价小、发展前景明确、争议较少的技术。我国已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起强有力的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并发布了指导产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政策,确定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政策聚焦     
券商理财细则即将出台 据了解,证监会有关部门近期正在加紧《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试行办法细则》的制订工作。目前,细则的大体内容和框架已经成形,正进行最后细节的斟酌和定稿工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细则将以《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试行办法》为依据,对证券公司集合理财业务的操作规则和程序作进一步的细化,把一直处于地下运作的券商客户理财置于与基金、信托等同等的地位。许多证券公司正积极准备,计划在细则出台当天,向中国证监会上报集合理财业务的申请材料,力争成为国内首批获准开展集合理财试点的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风速变化的趋势分析及可能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风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在今后的能源结构中占重要一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还很低,技术进步缓慢,产业基础薄弱,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是为了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就《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关问题又做了详细阐述。问:国家已制定了能源发展"十一五"  相似文献   

6.
 德国推出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法规以来,其对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消纳能力薄弱、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分别于2016、2017年再次得到修订,提出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类型、容量和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全新拍卖体制,并强化了扩张路径的概念,设立明确容量扩建、发电量等目标,强调电网建设与消纳的同步性。探析了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变化,结合中国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类似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静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54-154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可再生能源现状及其发展、现行能源法制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了必须加强有关可再生能源的立法及配套法规的出台。  相似文献   

8.
国家刚刚出台《直销管理条例》后跟进几项细化的配套规定,包括《直销企业信息报备、披露管理办法》、《直销企业保证金存缴、使用管理办法》等,对监督和管理直销员起了良好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方伟 《科技信息》2011,(9):I0044-I0044,I0036
简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及高速公路配套设施不健全的现实,由此引出了高速公路配套设施——照明系统设施建立的问题,并提出了依托高速公路多种可再生能源来解决高速公路照明的能源问题,就这一观点探讨了高速公路上的多种可再生能源、高速公路照明系统、高速公路照明系统的使用分析三方面的内容,由此得出高速公路照明系统的未来是可再生能源的照明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代轶 《科技信息》2007,(34):55-56
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的长远出路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而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长效机制之一。本文以现行《可再生能源法》的激励机制为出发点,分析了其中合理与不足的地方,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激励机制措施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机制做一点理论上的探讨与补足。  相似文献   

11.
 2017年9月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Mark Z Jacobson研究团队在《Joule》上发布了一份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图谱,报告称到2050年,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100%满足139个国家的用电需求。2015年,该组研究人员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就曾发文称,2050年美国的能源供给可以100%依赖可再生能源。此次报告内容的辐射范围更广,涉及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是2015版本的"升级"。  相似文献   

12.
 国际能源署《2018可再生能源年度报告》首次指称生物能源是“被忽视的巨人”,预测在未来5年内,以供热/暖和车用生物燃料为主的生物能源将引领全球范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结合中国生物质能源近年发展实践,对生物质能源的再定位、发展生物天然气的战略意义、开发生物质“二代原料”、以多联产提高竞争力,以及建设国家生物质油气田等战略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12,(1):45-49
2011年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这是北京市首次编制并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将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发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把首都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水平应用示范城市。规划提出,到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为55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相似文献   

14.
张丽娟 《科技潮》2011,(10):50-5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不久发布《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总结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趋势及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报告指出,2010年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110亿美元,其增长尤其受到中国的风力发电和欧洲安装在屋顶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投资大幅增长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6,(1):34-42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各国不仅在本国内积极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联合起来为了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尤其是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及“2005年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的召开,将全世界对可再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各国纷纷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了相应的激励制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予了充分扶持,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易于推广,如果国家给予合理的利用和法律保障,对于减缓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实现对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和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质发电产业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在融资渠道、配套服务体系、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配套服务产业建设、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和税收优惠方面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8.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为提升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2007年年底,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12,21(12):11-14
2008年4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出台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配套文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也于2008年7月8日正式印发。为了使全国的认定机构和企业深入理解《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的有关内容,明确申请认定高  相似文献   

20.
郭剑峰 《科技潮》2005,(5):18-20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保证。人类对于能源利用源于传统的生物质,逐渐发展到木炭等能量密度较高的成型燃料,最后进入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化石能源时代。20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让人们认识到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使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年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调整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05年2月28日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从而为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本刊曾于2005年第2期刊登了题为《风力发电:应对能源挑战》的文章,对我国如何利用风力发电作了详尽的阐述。本期将就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具体、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