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车身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声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降低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为目标,优化车身板件.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并以其在实车工况下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为目标响应点,结合计算得到的声传递向量,对汽车车身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车身各板件对车内噪声的声学贡献,分析出影响比较显著的关键面板,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身相应板件进行振动抑制.经试验验证,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在频率为20~100 Hz范围内的声压级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主要峰值频率最大降幅5.70 dB,整体噪声水平下降了3.89 dB.结果表明:板件贡献分析方法可以为控制车内低频噪声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俊  周建文 《科技信息》2012,(15):82-82,27
布置阻尼片是减少汽车板件振动,降低车内噪声的途径之一。对阻尼布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不仅有利于优化整车NVH性能,而且还可以减少车身重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对某车身进行振动性能分析,讨论一种确定阻尼布置位置的方法,并以顶棚阻尼布置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FEM)和边界元(BEM)联合的方法对燃料电池轿车车内结构声进行预测和控制研究,提出了基于FEM/BEM的车内结构声分析方法和流程,建立了车身有限元模型和声学边界元模型,施加实测的激振力计算声学响应,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并进行误差分析.提出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指导原则,介绍板件贡献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所关注频率的车身板件声学贡献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身板件采取约束阻尼处理等控制措施,通过虚拟验证改进结果,车内低频噪声明显降低,其中后座椅和前地板改进最明显,证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达到优化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轿车车内低频噪声预测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型开发中的轿车,首先建立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通过与模态试验结果的对比进行模型修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门窗的整车模型和车身-声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使用虚拟样机技术提取对车身的激励载荷,然后在SYSNOISE软件中进行车内低频(20~200Hz)噪声预测,最后通过板件贡献分析找出对车内噪声主要峰值贡献较大的板件并进行结构改进,计算表明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该文的研究内容为新车型开发中的降噪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建立SRV(运动休闲车)车室声腔的声学模型,计算声腔的声学模态,并与白车身结构模态对比,分析声学模态和结构模态的耦合情况;根据车身频率响应,分析车内噪声声场及车身板件的结构振动对车内声学贡献的影响,车内噪声声场得到实验验证,为降低车内结构噪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测定一种非硫化丁基橡胶阻尼减振片的结构阻尼比和Rayleigh阻尼系数,可直接用于基于阻尼材料的汽车减振有限元仿真研究;分别建立约束阻尼处理前后的前车门模型,采用实验测出的Rayleigh阻尼系数,对比冲击载荷下前车门的振动衰减仿真结果,证明采用该阻尼减振片改装处理的前车门的减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CAE有限元法对某SUV车型进行阻尼匹配设计。通过对整车自由模态分析,计算处板件复合应变能云纹图,预测处建议的阻尼配置,位置和尺寸。最后通过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内结构噪声分析,对施加原始设计的阻尼和匹配后的阻尼时噪声水平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车身设计阶段降低车内噪声,以HyperMesh软件建立的车身声固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车身板件厚度.采用Hammersley实验设计方法,建立白车身一阶整体模态、车身质量、车内目标点最大声压级响应面.以目标点最大声压级为性能指标,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于车身板件厚度优化.目标点声压级最大值降低4...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车身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车身在低频段的声压频响函数,截取了20~200Hz范围内的4个主要峰值频率以分析壁板贡献度;对车身地板的阻尼材料敷设位置进行优化,并以阻尼材料的厚度为设计变量,以阻尼材料的总质量最小为目标,将Kriging近似建模技术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对车身地板的阻尼材料敷设厚度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壁板贡献度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车内阻尼材料布置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在保证车内峰值声压不增大的情况下,采用所提优化方法能够达到阻尼材料质量降低52.0%的效果,并通过简易车身装置的实验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车身部件气动噪声贡献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大涡模拟(LES)对某典型车型瞬态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应用Lighthill-curle声类比理论,采用宽带噪声源模型(BNS)及FW-H方程,对汽车车身部件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车身各板块及凸出部件附近气流的分离情况及外场声压级大小,对比了有、无部件时车外声场的差异;并确定了车身各部件气动噪声的贡献量。通过气动噪声贡献量的对比发现,汽车各部件中近场总声压级贡献量相对较大的为底盘和车轮、天线和雨刮器相对较小;远场声压级贡献量中,车身和底盘相对其他部件较大,天线相对较小;且车外远场点声压级的大小和各部件辐射噪声的强度以及其辐射面积正相关;车身板块中贡献量相对较大的为侧围和轮腔,较小的为前挡风玻璃。  相似文献   

11.
For Lightweight body,sound radi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interior noise by the deterioration of local stiffness and modality.So the research on the active control of vibration and noise for car body panels is useful for engineering.Analysis and active control of booming noise in car is researched by using a new active damping vibrat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named smart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SCLD).According to the vibration characters of body roof,an optimal placement of actuators is distributed.Based on dSPACE hardware in loop environment,an adaptive active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Selecting vibration signals of engine mounting point as the reference input of adaptive controller,an active control experiment of booming noise for mini-car is carried out.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when the engine speed is at 3700 RPM and4250RPM,the interior booming noise decreases 4.2dB(A),and 3.5dB(A) separately.It proposes new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of car body NVH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某轿车产品研发过挥中,出现了车内噪声偏高、发动机怠速方向盘抖动2个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的振动噪声问题,为了解决车内噪声偏高问题,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其中包括车身孔位的密封、旁路密封、车内钣金件的隔音、吸音处理.对于发动机怠速方向盘的抖动,一方面加强了发动机悬置软垫的装配质量一致性,另一方面调整了发动机悬置软垫的静刚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解决了车内噪声声压级偏高和发动机怠速时方向盘的抖动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辆车体壁板振动辐射形成车内结构噪声,直接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分析车体壁板声学贡献度可以确定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壁板位置,进而针对性地修改车体壁板结构,以改善车体壁板振动特性、降低车内结构噪声.运用声传递向量(ATV)技术分析了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车体壁板的声学贡献度,确定了影响车内结构噪声较大的壁板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高速列车车内低频噪声主要来源,利用振动声辐射理论研究了车内声场特性与内饰板振动的关系.实验室半实物试验结果表明,内饰板振动和车内声场耦合响应特性在空气声和结构声传播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应用该方法对某高速列车不同速度级、明线和隧道运行条件下的车内噪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越高,内饰板低频振动幅值增加越显著,这导致车内低频噪声的峰值更加突出.对于350km·h~(-1)速度工况,明线工况的低频噪声峰值主要来源于地板结构声辐射,而隧道环境下的噪声增加主要来源于侧墙和车顶结构的声辐射,并对各面板贡献度进行了定量化计算.最后,用工况噪声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开展了噪声源贡献度定量化计算,结果表明,气动噪声所占比重最大,但振动激励的总和达60%,尤其是160Hz的峰值频率处,风机振动激励的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更高效的阻尼减振降噪结构设计,基于阻尼减振降噪技术和人工周期结构原理,开展了周期自由阻尼设计的板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研究。首先,建立了板结构声振响应有限元仿真模型;其次,对比了周期自由阻尼设计与传统自由阻尼设计的板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差异,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对周期自由阻尼作用效果的影响;最后,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与仿真规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自由阻尼设计,周期自由阻尼设计可以获得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且有助于实现阻尼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但也会改变结构的声辐射效率;选用高弹性模量的阻尼材料、合理设计阻尼单元形状和适当减小阻尼单元截面积都有助于提高周期自由阻尼设计的性能,而阻尼单元粘贴角度的变化对其作用效果的影响较小;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规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车内噪声的产生机理,对LCK6112型客车的车内噪声进行了测试,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并对LCK6112型客车采取了一些降噪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燃机热泵机组运行发热量大、噪声频谱特性复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安装在发动机和压缩机上的带通风系统的隔声罩来降低中高频噪声,对低频噪声设计了双室抗性消声器进行降噪.为了解决隔声罩内部设备散热导致的罩内温度升高问题,详细推导和计算了罩内通风量,设计了罩内的气流形式,模拟了罩内的空气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到了该通风方案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隔声罩内热量的结论.实验研究了安装带通风系统的隔声罩和双室抗性消声器之后内燃机热泵系统的噪声问题,结果表明,隔声罩和双室抗性消声器配合使用能够使本实验样机的噪声有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废橡胶、废塑料用于制造新型阻尼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废橡胶和废塑料在制造阻尼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的成果。分别介绍了废橡胶作为减震降噪的阻尼材料在工程中和在工业中的研究应用、废胶粉与废塑料共混型阻尼材料、树脂型废胶粉阻尼材料的研究应用,指出废橡胶和废塑料制造阻尼材料用于生产实践,不仅可以起到减震降噪作用,而且能够节约资源,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对于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内道路噪声主动控制(RNC)系统收敛速度慢、降噪量小的问题,在考虑噪声计权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次级通路离线重构的归一化参考信号计权滤波最小均方误差(NFWXLMS)车内道路噪声主动控制算法。在不增加控制系统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升车内道路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的收敛速度和降噪量。基于Simulink离线仿真,进行了NFWXLMS算法和归一化参考信号滤波最小均方误差(NFXLMS)算法的收敛性和降噪量对比,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有效改善道路噪声主动控制系统收敛性、提升系统降噪量。最后,开展基于2种算法的道路噪声主动控制实车道路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降噪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