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现有双馈风电机组(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短路电流解析计算过于复杂,难以进行工程计算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针对DFIG不对称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建立不对称故障的含DFIG配电网复合序网图及正序增广模型,分析DFIG短路电流各序分量构成;计及不对称故障后DFIG低电压穿越策略,分析撬棒投入和未投入时短路电流负序周期分量,推导了短路电流负序周期分量计算式.以正、负序等值电压,计算阻抗及转子电流为依据,分析撬棒投切动作区域,制订故障后DFIG不对称短路电流负序周期分量计算曲面,最后给出DFIG接入配电网的不对称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步骤,并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含DFIG配电网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难度,适用于工程中DFIG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便捷高效的船舶交流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短路电流的变化规律,建立船用发电机、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开发出VB、Excel、MATLAB三种软件联合编程方法,利用实船参数对船舶交流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进行研究分析,获得短路电流数据及图像.研究表明,该方法在获得精确计算数据的同时,可以生成短路电流-时间曲线,直观反映了短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利用Maxwell电磁场软件的二维瞬态分析功能,对兆瓦级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进行了空载时各种突然短路仿真.在最大短路电流时刻对永磁体的去磁程度进行分析,为永磁电机设计永磁体去磁工作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低压系统短路故障早期检测的形态小波算法,针对dsPIC33F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的性能特点,设计了基于该系列单片机的短路电流快速分断控制系统并进行了验证,解决了短路故障早期检测理论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情况和方法,对对称短路电流计算和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分别予以介绍。同时给出了对称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给出C 的参考程序。  相似文献   

6.
电力设计中短路电流的计算机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力设计中,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选择必须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针对通常计算短路电流是以手工形式进行的问题,提出了短路电流的计算机算法.该算法根据电力网络特点及同步电机过渡过程理论,采用导纳矩阵法,推导出求解转移阻抗的数学模型,经换算进一步得到电源的运算阻抗,再用插值法查取存入计算机中的相应的运算曲线,以代替人工查"运算曲线数字表",从而自动实现短路电流的求解,算法简单可行.根据该算法编写的程序,可计算具有1 000个节点、2 000条支路、300台发电机和150个故障点的网络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程序中插值法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3~4位有效数字与"运算曲线数字表"一致.对于具有20个节点的小型电力网络系统来说手工计算需要2 d,而通过计算机计算只需10 min.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机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三相短路网络计算模型,利用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原理,形成网络的节点阻抗矩阵,从而给出一种基于三相短路电流的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的计算机流程图,并举例说明应用。  相似文献   

8.
短路电力计算是当前电力设计中必须进行的一项步骤,无论是选择载流导体还是应用电气设备,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之前在短路电流的计算上大多使用手工方式进行,因而针对此提出了新的计算法,即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这一段发采用了导纳矩阵法,经过推导和换算最终得到了相应的曲线模型,从而代替了人工方式,实现短路电流的自动求解,算法简便可靠性高。依照相关算法进行程序的编写可以对大规模的电力网络三相短路电流予以计算。并且在程序中采用插值法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同运算曲线基本一致。若是在小型电力网络系统的短路电流的计算中,使用手工方式需要两天,而计算机计算时间仅仅为10分钟。  相似文献   

9.
分析船舶电力系统短路电流产生的原因进行,在对短路电流的一些计算方法、估算方法进行简单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各种估算方法所存在的误差,由此得出各种短路情况下的最优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绕组变压器在不同短路工况下存在不同的短路阻抗,称为复合短路阻抗;不同短路工况下的各绕组电流均不相同.针对复合短路阻抗与短路环流存在的计算困难和计算时间长等问题,给出一种基于新型磁场-电路耦合方法的多绕组变压器复合短路阻抗及短路环流计算方法.在建立简化变压器磁场模型,得到绕组的电感矩阵后,将电感矩阵与外围电路结合,可以很快得到多绕组变压器复合短路阻抗与相应的短路环流.以某8绕组变压器为例验证,实测值表明该计算方法计算精度高,耗时较少,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逐渐形成了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混合运行的格局。由于双馈风电机组与直驱风电机组暂态特性的差异,直驱风电机组对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可能产生影响,无法对混合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进行准确计算。为此,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组成的混合风电场,建立了混合风电场故障工频等效电路,推导了不同机组影响下的双馈风电机组输出短路电流表达式。通过与单机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对比,分析并总结了混合风电场中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针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利用时域仿真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风速变化的并网型风电场故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新疆达坂城风电场750 kW机组和风电场风速变化特点,建立了故障分析数学模型,对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风电机组机端电压和3种典型风速变化时,风电场提供的电流进行了仿真,并对不同位置三相短路电流进行了计算,研究了系统短路时风速变化的风电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低电压穿越功能(LVRT)角度,讨论了风电继电保护的配置问题,提出了改善风电场电压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及基于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Simulink中的电力元件库(SimPowerSystems)构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利用Simulink中的画图工具搭建电力系统模型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波形基本符合理论分析,说明Matlab是电力系统仿真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短路电流技术是研究上皮组织膜离子转运的一种方法。当膜两侧浸浴液具有相同的成分时,消除跨膜电位差所需要的电流便等于被非共轭力所驱动的离子电流的代数和;此电流即为短路电流。本文目的是描述短路电流技术的细节和设计改进的上皮细胞膜灌流装置。并通过氨氯吡咪和去甲肾上腺素影响上皮细胞膜短路电流的实验,介绍测定短路电流的一般方法。实验表明氨氯吡咪加入到粘膜侧引起短路电流下降,膜电阻增加(电导减小),去甲肾上腺素加到浆膜侧则引起短路电流增加,膜电阻减小(电导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发电接入改变了配电网潮流和短路电流分布,其提供的短路电流将对电网保护和重合闸动作产生影响。文中通过研究电压控制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的故障响应特性,分析配电网不对称故障时IIDG三相平均功率与正负序网功率关系,建立计及电压型IIDG对称控制特征的短路计算序分量模型。根据IIDG与配电网正负序网络的交互作用,推导电压型IIDG的故障电流变化规律,提出计算含电压型IIDG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对称分量迭代算法。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建立电压型IIDG的电磁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Maxwell方程出发,导出了大地上方的输电线电磁场在频域中的精确解,并通过简化得到了考虑大地介电系数(即地中位移电流)影响的大地上方电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积分变换导出了直流输电线对地短路电流在大地上方所建立的瞬态电场表达式,从而得出了通信导线上的瞬时感应纵电动势计算式。最后借助计算机对一些典型条件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相关的曲线和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大容量异步电动机的短路反馈电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家义  康欢 《贵州科学》1997,15(4):280-285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火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使厂用辅机的异步电动机容量随之增大,大容量异步电动机与小容量异步电动机相比,它们的R、X,T等参数都有较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容量的增大而愈显著,使其供给的短路电流初值的大小和暂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都不同。本文对大、小容量异步电动机短路反馈电流的特点作了详细比较,并对大容量异步电动机的短路电流计算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8.
因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断性会给电网带来不稳定因素.为了降低风电场并网对系统稳定的影响.首先建立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和超导储能装置的数学模型;然后合理设计功率解耦的比例-积分-微分超导磁储能控制器抑制功率波动,从而平滑风电场的输出功率;最后基于Matlab中Simulink.对含6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电场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的超导储能装置能够降低四分法风速和单相短路接地故障对电网电压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