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琦 《华东科技》2007,(2):64-65
崇明河道形成过程 崇明岛位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三大岛,三面临江,东濒东海,它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历来以水为命.崇明岛经长期不断围垦滩涂开发形成,东西长约80 Km,南北宽15-20 Km,岛屿面积1220 Km2,受潮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发展目标定位于世界级生态岛,受到国内外的诸多关注.提出一种产业发展的集成分析方法,将态势分析法(SWOT)和钻石模型结合起来研究在崇明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短期内崇明岛可再生能源产业难以出现较大的发展,但远期有可能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②应注重"错位发展",选择适合崇明岛特点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细分市场;③崇明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较强的需求;④崇明岛在生产要素和相关行业支撑方面十分薄弱,也缺乏明确的战略,因而竞争力有限;⑤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高增长的特性,可以带给崇明岛较大的后发优势,但如果想要实现这种后发优势,必须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外部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崇明岛为例,以长江隧桥贯通以及上海世博会为人类活动影响驱动因子,从时空角度选择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人类活动对岛屿型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以及崇明岛旅游业发展限制因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岛内水环境以及宾馆接待能力良好;入岛交通从以轮渡水上交通为主演变为隧桥陆上交通为主,隧桥陆上交通在"井喷式"旅游后逐步减压,但旅游旺季入岛交通限制因子也从轮渡水上交通变为隧桥陆上交通;崇明岛旅游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目前是旅游旺季的游客接待能力以及岛屿内部固体废弃物的清运能力.  相似文献   

4.
郭霞 《华东科技》2014,(4):30-35
正生态文明就是在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均衡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在摸索中寻求适合崇明发展的产业。东海瀛洲,是崇明岛美丽的古称。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则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瀛,海也。崇明岛东南濒东海,西南与上海宝山、江苏  相似文献   

5.
基于SD模型的崇明岛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崇明岛为例,运用水资源承载力多幕景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不同引水量(本地地表水资源量、现状引水量、10%最大理论引水量、20%最大理论引水量、30%最大理论引水量和50%最大理论引水量)以及不同水资源策略(现状用水策略、节水治污及污水回用策略、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和综合策略)为幕景,以人口和GDP为表征,动态模拟了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得出不同水平年崇明岛水资源承载能力;通过动态模拟得出的COD浓度值,分析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响应;结合崇明岛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计算崇明岛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承载力指数,得到提高崇明岛水资源承载力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化模式与崇明岛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潮流下,区域生态建设已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域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就是在现代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产业、生态人居与生态景观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关系,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从目前上海城市发展格局与发展需求来看,崇明岛应该成为上海城市生态系统的景观子系统.而根据崇明岛生态现状分析,台风侵袭、植被覆盖率低以及水环境条件差、水资源调蓄能力低是目前崇明岛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建设是崇明岛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区域生态建设整体考虑,提出了生态覆绿、生态治水与供水的建设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华东科技》2012,(1):57-57
2012年1月6日,崇明第一条"超级电容城市公交示范线"示范运营,标志着崇明生态岛新能源公共交通的应用推广拉开序幕。崇明岛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践区,其世界级生态岛的定位,迫切需要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海市科委与崇明县共同组织专家编制了"十二五"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规划。  相似文献   

8.
来信     
正崇明生态展望崇明岛拥有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而且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崇明岛处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点的独特地理位置将发挥独有的纽带作用。占据上海近四分之一面积的崇明县(包括崇明、长兴及横沙三岛),近几年的经济体量始终徘徊在全市17个区县的末位,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1%左右。近两年,受长兴岛造  相似文献   

9.
<正>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端,南北濒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而今,在"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布局下,东滩湿地的环境明显改善,湿地修复等科技示范工程也已建立。在未来,我们能见到一个"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的生态崇明。其实,"崇明生态岛"仅是作为整个"生态上海"建设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崇明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动物种类和组成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崇明岛选择了苗圃、农田、公园和湿地这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探讨崇明岛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共获得土壤动物1 179头,分属28个类群;其中大型土壤动物共483头,中小型土壤动物共696头....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第三大岛的崇明岛,具备得天独厚的现代农业发展条件。然而岛内却长期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耕色彩,岛上农民一亩半分地的个别劳作,提篮叫卖的传统模式显然已跟不上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根据崇明生态农业发展的区域规划和生态岛的未来发展定位,上海市农科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崇明岛农业科技的推广,以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崇明岛地区以前抱粉研究资料较少.通过对崇明岛北侧的CY孔所做的高分辨率配抱粉研究,详细地划出了大西洋期以来的9个抱粉组合带,并结合邻区钻孔抱粉资料砂究,恢复了该区植被、气候演化的7个阶段.从大西洋中期起植被依次为:中西热带含落叶树的常绿阔叶林一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  相似文献   

13.
天鹅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我国的天鹅资源极为丰富,分布也较广,尤其在春秋二季,全国南北很多省区都能见到.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崇明岛东滩是国内天鹅最大的越冬地之一,是天鹅的乐园.东滩栖居的候鸟崇明东滩是崇明岛的东端海堤外的一片广袤的滩涂,南北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伸向浩渺的东海,犹如镶嵌在海面上的一颗明珠,面积达222平方公里(零米以上).一条I级潮沟把滩涂分隔为  相似文献   

14.
正崇明岛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此外,崇明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从当代世界城市的发展来看,城市生态化建设是改变当前城市高消耗、非循环运行机制,提供资源利用效率,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海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人口和环境负荷严重的城市,建设崇明生态岛,不但能使之成为上海最重要的生  相似文献   

15.
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其东部多为盐碱地,局部地区盐碱较重。随着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崇明岛东部开发建设的脚步加快,在盐碱地上建造绿化景观越来越多,而草坪作为绿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绿化景观中必不可少的。要在盐碱地建植一块令人满意的草坪,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抓好每一个环节。假若马虎了事,建成的草坪往往不尽人意,不仅影响草坪今后正常的生长发育,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效益,更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带来诸多的麻烦与不便。  相似文献   

16.
李嘉虓  覃如府  陈华根 《科技信息》2010,(22):I0091-I0093
获取地物光谱的同时采集其空间地理信息,对地物光谱分析及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件式开发方法搭建GIS平台,并建立光谱数据库,将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集成到GIS中,初步实现了崇明岛野外光谱采集分析系统。在地物光谱绘制和图形控制过程中采用GDI+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优越性和实现过程。应用该系统对崇明岛土壤采样点光谱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和土壤分类,并结合空间地理数据,将土壤分布显示出来。系统的初步实现,整合了GIS和光谱处理两种软件中的功能,增强了GIS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黄家祥  殷勇 《河南科学》2007,25(3):509-512
分析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以及地质公园建成后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讨论了地质公园建设、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崇明岛东滩,是位于长江口崇明岛东端海堤外的一片广袤的滩涂,向东缓缓伸入浩渺的东海,犹如浮在海面上的一颗明珠。这里与长江口南北两侧的大陆遥遥相对,恰好处于我国沿海候鸟迁徙路线的中部,既是候鸟迁徙途径上的休养生息和补充营养的中转站,又是吸引涉禽和水禽来此越冬的良好场所,所以东滩素有鸟类乐园之称。在这鸟类乐园中,雁鸭类资源尤为丰富。雁鸭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统的狩猎鸟类,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雁鸭类为何年年光顾东滩?  相似文献   

19.
浅谈蒲河新城生态城市建设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亮 《科技资讯》2009,(3):145-145
近年,以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崇明岛的生态城市建设为代表,生态城市的建设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潮。我们总结了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蒲河新城生态城市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20.
论述指纹鉴定中"点"和"面"的"视野"拓展:指纹特征"点"到整个指纹"面";现场指纹的"点"与其临场留存部位及形态的"面";指纹鉴定行为的"点"到鉴定人员的"面";由区域指纹鉴定的"点"到跨域指纹鉴定的"面"。通过"视野"拓展,有效提升鉴定人员的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