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与国外污泥处理厂家的多次沟通交流和对深圳市关内污泥组分的分析,认为降低污泥舍水率对污泥的干化焚烧处置技术是十岔布刺的,通过计算可得整个干化焚烧系统的能量是基本平衡的,随着污泥热值以及焚烧设备热效率的不断提高,深圳市市政污泥采用干化焚烧的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张敬争 《科技资讯》2023,(3):101-104
目前,处理生活垃圾以焚烧为主,通过焚烧垃圾促使其进一步转化为电能,有利于民生发展。基于此,该文将以焚烧系统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垃圾电厂焚烧处理整体过程,对垃圾焚烧处理现状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予以改善。最后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垃圾电厂焚烧系统技术特点,主要涵盖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阐述垃圾电厂焚烧主体工艺系统技术特点;第二部分将阐述垃圾电厂焚烧辅助工艺系统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CAO技术的垃圾焚烧处理模型的SCADA系统的仿真。通过将焚烧模型动态仿真得到的控制方案应用于实际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将焚烧系统中某些参数的仿真结果和现场通过组态软件实时得到的参数趋势做比较。结果表明,控制方案的仿真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李鹤  尹连庆  康鹏 《科技信息》2012,(21):99-100
本文以流化床焚烧工艺为研究对象,较全面地考察了锅炉运行条件对焚烧效果的的影响,分析影响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讨论了焚烧产生的烟气污染物限制了污泥焚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在控制好焚烧工艺条件的情况下在污泥焚烧过程中,通过调整焚烧工况,其二次污染物的排放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在污泥的处理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垃圾焚烧和堆肥技术对应的教学内容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该实验存在成本高、难度大、风险大、周期长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开放设计半实物仿真固废实验系统包括好氧堆肥与垃圾焚烧系统,该系统利用动态数学模型实时模拟真实实验现象和过程,通过仿真实验装置交互式操作,产生和实际一致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该系统包括好氧堆肥与焚烧装置、用于对好氧堆肥与焚烧装置行控制的控制单元、用于显示好氧堆肥及焚烧过程所监测到的数据以及通过控制系统对好氧堆肥与焚烧装置实验过程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设置的触摸屏;安装有进行虚拟仿真好氧堆肥与焚烧过程软件的客户端。该客户端通过通信通道和好氧堆肥与焚烧系统实现交互,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废弃物的焚烧特性、床内颗粒流动特性和二次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集成相关技术与设备(如废弃物破碎、烟气处理、渣分离回收、床下点火、热工自动控制等),形成了系统的异重流化床焚烧新技术,并应用于洗煤泥、煤矸石、污水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等的焚烧处理,实践证明,异重流化焚烧技术不失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废弃物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及设备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技术和设备都不能满足目前社会的需要,以焚烧技术为代表的垃圾处理技术作为新兴环保产业正在中国飞速发展.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及调查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从经济技术角度介绍了我国及世界各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方法及设备的现状,并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了焚烧工艺各部分环节的关键问题.还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城市闰圾焚烧处理的改进思路,认为合理的价格与运行成本、先进的焚烧和尾气净化技术、适当的能源回收系统,是构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焚烧系统的必要条件,可为更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借监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城市垃圾循环处理系统的物流特性,阐述了循环处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主要对焚烧、填埋等技术发展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新体系的可行方案,且逐步转向与国际接轨的循环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于2016年5月和2017年1月,分别对南方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分别为0%、5%、10%和15%)协同焚烧试验,探讨市政污泥掺烧对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PCDD/Fs排放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中,PCDD/Fs均主要分布于飞灰与炉渣中.受焚烧过程中PCDD/Fs的结构破合与重组的影响,废渣中以2, 3, 4, 7, 8-PeCDF (13.0%~72.1%)单体为主. 2016年5月,每吨焚烧原料(指生活垃圾跟污泥的混合物)混合焚烧排放的PCDD/Fs毒性当量比原料本身含有的增加了14.1~29.2 μg TEQ/t,而2017年1月则降低了9.2~9.9 μg TEQ /t.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加入市政污泥能够提高焚烧材料中的硫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从而抑制PCDD/Fs的再合成.综上所述,在保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电力生产条件下,适当的市政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能够降低焚烧过程中的PCDD/Fs排放,从而实现市政垃圾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适用于被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条件下,特别是对于多变量,非线性以及不确定目素较多的复杂系统具有很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在对于模糊控制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模糊控奋4技术在危险度物焚烧中的对于回转窑温度的成功控制,同时对于如何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废弃物焚烧处理过程中控制精度和效果所受影响因素众多,并且存在非线性、滞后、参数时变性的特点,通过对基于回转窑焚烧炉为核心的焚烧处理工艺流程的分析,从焚烧炉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控制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控制系统。并简述了工程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虑垃圾洁净燃烧炉内高温烟气对流及辐射换热,应用有效导热系数法,对不同形状(球体、圆柱体、立方体)不同特征尺寸具有多孔介质特性的垃圾团块非稳态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垃圾团块中心温度稳态值大小与换热边界流体温度大小密切相关,且高温流体换热表面越多,团块内部稳态温度值越大,垃圾团块的形状对其在垃圾洁净燃烧炉内加热升温特性影响较大,在相同特征尺寸(L=V/F)下,球形体垃圾团块升温速度最快,柱形体次之,方形体最小;随着垃圾团块特征尺寸增加,垃圾团块中心单元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明显增长,特别是特征尺寸大于10时,稳定时间增加幅度较大,且特征尺寸越大,稳定时温度越小,越不利于垃圾的挥发份析出,不利于垃圾燃尽。  相似文献   

13.
炉排-循环床复合燃烧垃圾焚烧炉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炉排-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该焚烧炉可实现原始垃圾直接入炉焚烧,并且其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掺煤比符合国家要求。其260t/d的示范工程已经运行近一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垃圾焚烧炉炉膛温度的多变量内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焚烧炉的运行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焚烧过程的不稳定将导致产生大量新的有害物质,为了确保垃圾的清洁燃烧需要将整个炉膛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该文针对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取炉膛上部和下部两个温度变量作为被控量,采用多变量内模控制的策略,实现了输出变量之间的解耦,保证了全炉膛温度的稳定。文中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分析了控制器稳定的条件。对所设计的多变量内模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周圆 《山西科技》2014,(1):16-18
回顾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焚烧炉的类型、技术参数及应用,并列举了新加坡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技术流程,提出了今后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垃圾焚烧炉内传热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垃圾作为燃料具有水分高、热值不稳定等特点 ,给出了层燃和流化床燃烧方式垃圾焚烧炉的炉内传热计算。将层燃炉炉膛分为燃烧室和燃尽室 ,分别给出了燃烧室和燃尽室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 ,对高水分烟气的对流换热计算及黑度计算推荐了修正方法。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密相区和稀相区 ,针对各区受热面布置特点 ,总结了相应计算方法。该方法已经应用于垃圾处理能力为 15 0 t/ 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以及 5 0 ,10 0 ,30 0 ,80 0 kg/ h的系列层燃垃圾焚烧炉的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利用雷达图分析方法,对目前常用的垃圾焚烧炉从技术性能、经济成本和社会影响3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炉排焚烧炉具有最大的综合优势;回转窑和流化床焚烧炉整体性能较好,但个别问题严重;热解气化焚烧炉虽在综合评价中表现不佳,但作为垃圾焚烧的前沿技术应该继续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Recycling the energy in municipal refuse and controlling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are common concerns.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us and disposal of the municipal refuse in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a technique of refuse incineration, using a fluid-bed incinerator, which converts refuse into energy. The technique of controlling secondary pollution in combustion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of incineration using a fluid-bed incinerator is introduced. During the combustion process, the refuse is mixed with coal and remover and a noxious gas removal system is installed, which helps to decrease the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of noxious material, such as dioxi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in refuse incineration is efficiently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二噁英的化学性质、危害及来源 ,重点论述了垃圾焚烧厂中二口恶英的生成途径 ,并对我国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中二口恶英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